一种爆炸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5263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爆炸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钓鱼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爆炸钩。



背景技术:

爆炸钩又称炸弹钩、集团钩。目前国内钓者广泛使用的爆炸钩最早由日本进口而来,它的中间固定系着有一只金属弹簧,金属弹簧的作用主要是固定和承托饵料,起稳固作用,金属弹簧的下方还有一枚尾钩,鱼饵入水溶解后,尾钩会被埋在饵料里(当然其他侧钩也有极大几率会埋在饵料内),鱼儿前来吸食饵料时,很容易将钩吸入,故上鱼率高。此外,对于鱼儿吸入侧钩的情况,尾钩的另一个作用是在鱼儿上钩后挣扎时对鱼起固定作用,鱼儿在拼命挣扎折腾中,尾钩和其他侧钩很容易刺入鱼体其他部位,使得鱼难以逃脱,在垂钓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一条鱼体上挂有几枚钓钩。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521024513.2”公开了一种非常典型结构的爆炸钩,该爆炸钩相比市售产品的改进之处主要在鱼钩的下方还设置了饵钩,并在侧钩(即文献中所述的第二鱼钩)外套设荧光护线管。该爆炸钩市售产品一样,同样在钩组的中间通过绳线固定系着一只金属塔簧。这种结构的爆炸钩在上饵时通过人手将饵料捏紧在金属塔簧上,为避免投饵时饵料散开,需要人手用力将饵料捏成团,一般来说,捏一团饵料通常需要耗费1-2分钟,为提高团饵制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人们开始使用饵料成型器制作鱼饵。现有结构的爆炸钩在采用饵料成型器制作鱼饵时,每次都需要先将其顶端的连接件(即吊环挂扣,在文献中附图标记为“1”)从钓线上取下,然后将金属塔簧置于饵料成型模具中,再通过饵料成型器将饵料压制成型并包裹住金属塔簧,最后将包裹好饵料的爆炸钩再通过吊环挂扣与钓线连接。市售的爆炸钩在实际使用时均存在以下缺陷:1、每次换饵都需要拆、挂吊环挂扣,为防止鱼钩脱落,这类吊环挂扣通常弹力较大,拆、挂过程费时费力,大部分钓者因长期拆挂吊环挂扣,在其指甲尖上形成了一个个的凹坑。2、只能临时现做团饵(业内将捏/压制成团的爆炸钩钓饵称为团饵),不能使用预先做好的空心团饵(在本发明中,将中部带有穿线通孔的团饵称为空心团饵,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市售的鱼饵中仅有颗粒型的空心鱼饵,而无空心团饵出售),换饵效率较低。为提高换饵效率,人们通常会准备多组用于更换的爆炸钩,在等待鱼儿上钩的时间里,利用饵料成型器给用于更换的爆炸钩包裹好饵料,以作备用,这样操作虽然能够提高后续换饵效率,但是外出钓鱼时需要携带的钩组数量翻倍,负重量大幅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新结构的爆炸钩,该爆炸钩可以使用预先做好的空心团饵,不额外增加钩组数量及负重,并且在换饵过程中无需拆装连接钓线的吊环挂扣,操作更轻松、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爆炸钩,包括尾钩、多个侧钩、用于将整个爆炸钩与钓竿上的钓线连接的连接件、用于连接尾钩的第一绳线以及多根用于连接侧钩的第二绳线,所述第一绳线、第二绳线与连接件直接或间接相连,所述第一绳线包括上段绳线和下段绳线,所述上段绳线和下段绳线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段绳线的顶端与连接件直接或间接相连,所述下段绳线的末端连接尾钩,所述下段绳线或上段绳线上还连接有用于挡住空心团饵以防止其往下移动的阻挡限位部件,将所述上段绳线和下段绳线的连接处拆开后,可对应从所述上段绳线上取下空心团饵或将空心团饵装到上段绳线上。

其中,所述阻挡限位部件为系在上段绳线末端的横杆,所述下段绳线的顶端设有用于与横杆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一个套环,将所述横杆纵向摆放后可用其带着上段绳线穿过套环,所述横杆从套环中穿出并横向摆放后,所述横杆挂住套环,从而实现所述下段绳线与上段绳线连接。

或者,所述阻挡限位部件为系在下段绳线顶端的横杆,所述上段绳线的末端设有用于与横杆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一个套环,将所述横杆纵向摆放后可用其带着下段绳线穿过套环,所述横杆从套环中穿出并横向摆放后,所述横杆挂住套环,从而实现所述下段绳线与上段绳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段绳线外部套设有用于辅助其穿过空心团饵上穿线通孔的套管。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与连接件之间还设有分钩器,所述分钩器轴向开设有过线孔,所述上段绳线的顶端从过线孔中往上穿出并与连接件相连,所述分钩器可沿上段绳线被来回拖动,所述分钩器的侧壁上还间隔开设有多个分线孔,所述分线孔与过线孔连通,所述第二绳线的顶端经分线孔穿入过线孔,再经过线孔往上穿出并与连接件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段绳线外部套设有固饵器,所述固饵器包括柱形部,所述柱形部的外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部,所述柱形部的底端设有用于托住饵料的底托,所述固饵器上还开设有贯穿柱形部和底托的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用作空心团饵的穿线通孔,所述上段绳线可从轴向通孔中穿过,所述阻挡限位部件可抵靠住底托的底端面,使得所述固饵器不能再往下移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管的外部套设有固饵器,所述固饵器设于分钩器与阻挡限位部件之间,所述固饵器包括柱形部,所述柱形部的底端设有用于托住饵料的底托,所述固饵器上还开设有贯穿柱形部和底托的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用作空心团饵的穿线通孔,所述套管可从轴向通孔中穿过,所述阻挡限位部件可抵靠住底托的底端面,使得所述固饵器不能再往下移动。

其中,所述套管的长度大于轴向通孔的深度,所述套管的顶端从轴向通孔顶部伸出并可插入至分钩器的过线孔中。

其中,所述固饵器的柱形部外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底托上竖直开设有多个透水通孔。

其中,所述分钩器的底端面上还设有一个与柱形部紧配的沉头孔,所述柱形部的顶端可插入沉头孔中。

在本发明提供的爆炸钩中,连接尾钩的第一绳线分为上段绳线和下段绳线两段,尾钩通过下段绳线可拆卸连接于上段绳线,并在下段绳线或上段绳线上还连接有阻挡限位部件来限制空心团饵往下移动的极限位置。实际使用时,将上段绳线和下段绳线的连接处拆开后,就可对应从上段绳线上取下空心团饵或将空心团饵装到上段绳线上,这样一来就可以在钓鱼前预先在家中通过饵料成型器先做好空心团饵(当然也可以在钓鱼地点现场制作,需要说明的是,空心团饵不能太硬,否则尾钩和侧钩无法埋入到饵料中,并且饵料之间的黏结强度应当合适,黏结强度过低在打饵时易散开,黏结强度过高入水后饵料雾化效果会受影响,硬度及黏结强度可通过饵料配方及压制力度来控制,不在本发明的讨论范围之内),更换饵料时只需先将上段绳线和下段绳线的连接处拆开,再将预制的空心团饵穿到上段绳线上,最后将上段绳线与下段绳线连接即可,穿饵完成后,空心团饵往下抵靠在阻挡限位部件上,阻挡限位部件托住空心团饵使其处在绳线上合适的位置。由于本发明提供的爆炸钩可以直接使用预制的空心团饵,故一根鱼竿只需配备一组爆炸钩即可,而无需额外增加钩组数量,减轻了外出钓鱼时的装备负重。从上面对换饵过程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该爆炸钩换饵时无需拆装连接钓线的吊环挂扣,操作更轻松、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爆炸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爆炸钩装饵入水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固饵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固饵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固饵器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固饵器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分钩器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尾钩2——侧钩

3——连接件4——第一绳线

5——第二绳线6——横杆

7——套环8——套管

9——分钩器10——固饵器

4a——上段绳线4b——下段绳线

9a——沉头孔10a——柱形部

10b——凸起部10c——底托

10d——轴向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爆炸钩,包括尾钩1、多个侧钩2、用于将整个爆炸钩与钓竿上的钓线连接的连接件3、用于连接尾钩1的第一绳线4以及多根用于连接侧钩的第二绳线5,第一绳线4、第二绳线5与连接件3直接或间接相连,第一绳线4包括上段绳线4a和下段绳线4b,上段绳线4a和下段绳线4b可拆卸连接,上段绳线4a的顶端与连接件3直接或间接相连,下段绳线4b的末端连接尾钩1,下段绳线4b或上段绳线4a上还连接有用于挡住空心团饵以防止其往下移动的阻挡限位部件,将上段绳线4a和下段绳线4b的连接处拆开后,可对应从上段绳线4a上取下空心团饵或将空心团饵装到上段绳线4a上。

在本实施例中,应当理解的是,阻挡限位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图中所示连接在上段绳线4a末端的横杆6,实际应用时,该横杆6也可以连接在下段绳线4b的顶端,此外,该阻挡限位部件还可以采用包括中间段和两个侧段的三段式结构,例如可以将中间段的长度设计成小于空心团饵穿线通孔的尺寸,在中间段的两侧各设计一个连接孔,将中间段及上段绳线4a从空心团饵穿线通孔中穿出后,再将两侧段与中间段连接(插接或者螺纹连接均可)即可,甚至该阻挡限位部件还可以是打在上段绳线4a或下段绳线4b上的线结,当然,该线结应当易打且易解开,并且线结的尺寸应当大于空心团饵穿线通孔的尺寸,以达到挡住空心团饵防止其往下移动的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实现挡住空心团饵、防止其往下移动目的的手段还有很多种。此外,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多种将本实施例中上段绳线4a和下段绳线4b可拆卸连接的方案,只要该方案能够实现将上段绳线4a和下段绳线4b可拆卸连接的目的且连接和拆卸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省力即可,为简化表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爆炸钩中,连接尾钩1的第一绳线4分为上段绳线4a和下段绳线4b两段,尾钩1通过下段绳线可拆卸连接于上段绳线4a,并在下段绳线4b或上段绳线4a上还连接有阻挡限位部件来限制空心团饵往下移动的极限位置。实际使用时,将上段绳线4a和下段绳线4b的连接处拆开后,就可对应从上段绳线4a上取下空心团饵或将空心团饵装到上段绳线4a上,这样一来就可以在钓鱼前预先在家中通过饵料成型器先做好空心团饵(当然也可以在钓鱼地点现场制作,需要说明的是,空心团饵不能太硬,否则尾钩和侧钩无法埋入到饵料中,并且饵料之间的黏结强度应当合适,黏结强度过低在打饵时易散开,黏结强度过高入水后饵料雾化效果会受影响,硬度及黏结强度可通过饵料配方及压制力度来控制,不在本发明的讨论范围之内),更换饵料时只需先将上段绳线4a和下段绳线4b的连接处拆开,再将预制的空心团饵穿到上段绳线4a上,最后将上段绳线4a与下段绳线4b连接即可,穿饵完成后,空心团饵往下抵靠在阻挡限位部件上,阻挡限位部件托住空心团饵使其处在绳线上合适的位置。由于上述爆炸钩可以直接使用预制的空心团饵,故一根鱼竿只需配备一组爆炸钩即可,而无需额外增加钩组数量,减轻了外出钓鱼时的装备负重。从上面对换饵过程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该爆炸钩换饵时无需拆装连接钓线的吊环挂扣,操作更轻松、方便。

进一步地,见图1-2所示,前述阻挡限位部件为系在上段绳线4a末端的横杆6,下段绳线4b的顶端设有用于与横杆6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一个套环7,将横杆6纵向摆放后可用其带着上段绳线4a穿过套环7,横杆6从套环7中穿出并横向摆放后,横杆6挂住套环7,从而实现下段绳线4b与上段绳线4a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横杆6既起到了阻挡限位部件的作用,又用于将上段绳线4a与下段绳线4b可拆卸连接,这样的结构更加简洁且可使横杆6与套环7拆开及连接的过程也变得更加快捷、方便。

或者,前述阻挡限位部件为系在下段绳线4b顶端的横杆6,上段绳线4a的末端设有用于与横杆6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一个套环7,将横杆6纵向摆放后可用其带着下段绳线4b穿过套环7,横杆6从套环7中穿出并横向摆放后,横杆6挂住套环7,从而实现下段绳线4b与上段绳线4a连接。该方案相当于把前述方案中的横杆6从连接在上段绳线4a末端改到了下段绳线4b顶端,同时对应地将套环7从下段绳线4b的顶端改到了上段绳线4a的末端。

需要强调的是,在上述两种方案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套环7可以是与上段绳线4a或下段绳线4b连接的塑料或金属环,也可以是直接用上段绳线4a或下段绳线4b打出的线圈环,只要其能够起到与横杆6配合实现下段绳线4b与上段绳线4a可拆卸连接的目的即可。

在以上实施例中,优选的,上段绳线4a外部套设有用于辅助其穿过空心团饵上穿线通孔的套管8。由于上段绳线4a较为柔软,不便于穿入空心团饵的穿线通孔中,在其外部套上套管8就可非常轻松地将段绳线4a从空心团饵的穿线通孔中穿出。此外,该套管8还可以作为护线管给上段绳线4a提供防护作用,降低上段绳线4a的磨损,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打饵过程中上段绳线4a对空心团饵的切割力。

进一步地,见图1-2所示,在套管8与连接件3之间还设有分钩器9,分钩器9轴向开设有过线孔,上段绳线4a的顶端从过线孔中往上穿出并与连接件3相连,分钩器9可沿上段绳线4a被来回拖动,分钩器9的侧壁上还间隔开设有多个分线孔,分线孔与过线孔连通,第二绳线5的顶端经分线孔穿入过线孔,再经过线孔往上穿出并与连接件3相连,上述分钩器9能够将侧钩2均匀地分布在空心团饵周围,同时能够很好地避免第一绳线4和第二绳线5交错缠绕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见图2、3-5所示,在上段绳线4a外部套设有固饵器10,固饵器10包括柱形部10a,柱形部10a的外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部10b,柱形部10a的底端设有用于托住饵料的底托10c,固饵器10上还开设有贯穿柱形部10a和底托10c的轴向通孔10d,轴向通孔10d用作空心团饵的穿线通孔,上段绳线4a可从轴向通孔10d中穿过,阻挡限位部件可抵靠住底托10c的底端面,使得固饵器10不能再往下移动。在上段绳线4a外部套设有固饵器10后,既可以通过人手直接将饵料捏紧在固饵器10上,又可采用机械制饵,当采用饵料成型器压制空心团饵时,先从上段绳线4a上取下固饵器10(当然也可再购置多个固饵器10,以便轮换使用),再将其放置到饵料成型模具中,就可压制出带固饵器10的空心团饵,该固饵器10既作为空心团饵的骨架,又可彻底避免打饵过程中绳线的切割力将空心团饵扯烂的情况。

对于在上段绳线4a外部设置了套管8的方案,固饵器10套设在套管8的外部,具体见图1和2所示,固饵器10设于分钩器9与阻挡限位部件之间,固饵器10的结构见图6所示,其包括柱形部10a,柱形部10a的底端设有用于托住饵料的底托10c,固饵器10上还开设有贯穿柱形部10a和底托10c的轴向通孔10d,轴向通孔10d用作空心团饵的穿线通孔,套管8可从轴向通孔10d中穿过,阻挡限位部件可抵靠住底托10c的底端面,使得固饵器10不能再往下移动。

进一步地,与前述方案中固饵器10的结构一样,本实施例中固饵器10也可采用图3-5所示的结构,在柱形部10a外周面上也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部10b,优选的,还可进一步在底托10c上竖直开设有多个透水通孔(图中未示出)来增加饵料入水后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雾化速度,此外,该透水通孔还可以减少收线时的水阻力。

其中,前述套管的长度大于轴向通孔的深度,套管8的顶端从轴向通孔10d顶部伸出并可插入至分钩器9的过线孔中。

更进一步地,见图7所示,在分钩器9的底端面上还设有一个与柱形部10a紧配的沉头孔9a,柱形部10a的顶端可插入沉头孔9a中,当柱形部10a的顶端插入沉头孔9a中后,分钩器9的底端压入空心团饵的顶部,使得打饵时空心团饵不易晃动,此时整个爆炸钩与空心团饵成为一个整体,能够有力减轻因晃动导致饵料碎散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发明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发明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