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家蚕双交原种微粒子病胚种垂直传播的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5255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对家蚕双交原种微粒子病胚种垂直传播的防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蚕业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家蚕双交原种微粒子病胚种垂直传播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家蚕微粒子病是家蚕微孢子虫(nosemabombycis)等病原性微孢子虫感染家蚕而发生的一种传染性家蚕疫病。该病既可经桑叶食下感染,也可经胚种传染而使蚕种带毒,因此该病一直倍受业界重视,是蚕种检疫的唯一对象。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蚕桑发展迅猛,而蚕种生产设施落后和技术管理粗放导致家蚕微粒子病在全国范围内大流行。近几年,随着养蚕区域、制种环境以及经营模式的改变,家蚕微粒子病又有死灰复燃的迹象,给蚕桑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当前,国内蚕业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家蚕品种都是四元杂交种,又称普通种。它是利用杂种优势,四个家蚕品种通过采取(a×b)×(c×d)的交配方式育成的杂交品种。两个品种先进行二元杂交产生双交原种,然后两种双交原种再杂交产生四元杂交种。因此,繁殖双交原种是家蚕原种场的主要任务。

防治双交原种胚种传染是蚕种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但是,家蚕微粒子病还缺少特异的治疗方法,当前主要是通过在显微镜下对产卵母蛾检验微孢子虫,根据镜检结果剔除有毒蚕种,从而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胚种传染。然而,该方法与检毒人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有关,容易造成误判和漏判。因此,寻找防治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新方法一直是蚕业科学研究的重点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家蚕双交原种胚种传染的防治方法尚不完善这一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双交原种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防治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双交原种进行处理,实现灭活双交原种中家蚕微孢子虫的目的。本发明的操作简单,切实可行,弥补了镜检法可能出现的漏判情况,是镜检法的有益补充,处理后的蚕种基本实现无毒。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针对家蚕双交原种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蚕卵未经冷藏处理的:家蚕产卵后将蚕卵于20~30℃下静置15~24h,待蚕卵的胚胎发育到胚带形成期再做下一步处理;然后将蚕卵在47~48℃的水中浸渍6~10min,浸渍时应保证蚕卵与溶液均匀、充分接触;将蚕卵取出后用清水洗脱至无味,然后干燥;

蚕卵经过冷藏处理的:蚕卵从冷库中取出,在10-20℃下静置几个小时作为缓冲,然后放入47~50℃的水中浸渍处理6~10min,浸渍时应保证蚕卵与溶液均匀、充分接触;将蚕卵取出后用清水洗脱至无味,然后干燥;

所述蚕卵为双交原种;

所述的几个小时优选1-3小时。

所述的水,优选含有酸或过氧化氢;

所述的酸是盐酸、硫酸、硝酸或醋酸等;

所述含有盐酸的水,其密度为1.075-1.092g/cm3

本发明方法靠的是水温杀灭微孢子虫,但对于家蚕双交原种,水温和浸渍时间需要摸索和选择。水温低了不足以杀灭微孢子虫,水温过高则对蚕卵的孵化率有影响;浸渍时间亦是如此,时间短不足以杀灭微孢子虫,浸渍久了又对蚕卵的孵化率有影响。本发明对这两个特征的确定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得到了合适的范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本发明用稀酸溶液浸渍,有利于解除蚕卵滞育,提高孵化率。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对双交原种家蚕微粒子病胚种垂直传播的相对防治效果达90~97%。

2、本发明的方法蚕卵孵化率可达92%以上,对家蚕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浸渍温度对未经冷藏处理的双交原种孵化率的影响。

图2是浸渍温度对经冷藏处理的双交原种孵化率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针对家蚕双交原种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两广二号”双交原种,产卵后将蚕卵于25℃下保护20h,然后放入47℃、密度为1.075g/cm3的盐酸溶液中浸渍处理10min,然后取出洗脱、干燥,催青、孵化。实用孵化率达94%,3龄蚕显微镜检验,与未处理对照相比,相对防治效果达95%。

相对防治效果的计算公式如下:

相对防治效果(%)=(100-处理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100

实施例2

一种针对家蚕双交原种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两广二号”双交原种,产卵后将蚕卵于25℃下保护20h,然后放入48℃、密度为1.075g/cm3的盐酸溶液中浸渍处理6min,然后取出洗脱、干燥,催青、孵化。实用孵化率达93%,3龄蚕显微镜检验,与未处理对照相比,相对防治效果达96%。

实施例3

一种针对家蚕双交原种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两广二号”双交原种,产卵后将蚕卵于25℃下保护20h,然后放入47.5℃、密度为1.075g/cm3的盐酸溶液中浸渍处理8min,然后取出洗脱、干燥,催青、孵化。实用孵化率达94%,3龄蚕显微镜检验,与未处理对照相比,相对防治效果达97%。

实施例4

在其他操作相同的情况下,对双交原种9芙、7湘的蚕卵做不同浸渍温度溶液的实验,考察浸渍温度对未冷藏双交原种蚕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1。可以看出,液温超过48℃,蚕卵孵化率显著下降,因此浸渍溶液的温度上限选择48℃。

实施例5

一种针对家蚕双交原种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两广二号”双交原种,冷藏保存,将蚕卵从冷库取出在中间温度(15℃)下保护2h,然后放入47℃、比重为1.092g/cm3的盐酸溶液中浸渍处理10min,然后取出洗脱、干燥,催青、孵化。实用孵化率达94%,3龄蚕显微镜检验,与未处理对照相比,相对防治效果达92%。

实施例6

一种针对家蚕双交原种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两广二号”双交原种,冷藏保存,将蚕卵从冷库取出在中间温度(15℃)保护2h,然后放入50℃、比重为1.092g/cm3的盐酸溶液中浸渍处理6min,然后取出洗脱、干燥,催青、孵化。实用孵化率达93%,3龄蚕显微镜检验,与未处理对照相比,相对防治效果达93%。

实施例7

一种针对家蚕双交原种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两广二号”双交原种,冷藏保存,将蚕卵从冷库取出在中间温度(15℃)保护2h,然后放入48℃、比重为1.092g/cm3的盐酸溶液中浸渍处理8min,然后取出洗脱、干燥,催青、孵化。实用孵化率达94%,3龄蚕显微镜检验,与未处理对照相比,相对防治效果达95%。

实施例8

在其他操作相同的情况下,对双交原种9芙、7湘的蚕卵做不同浸渍温度溶液的实验,考察浸渍温度对冷藏双交原种蚕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2。可以看出,液温超过50℃,蚕卵孵化率显著下降,因此浸渍溶液的温度上限选择50℃。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