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格组合式双面蚕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5256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横格组合式双面蚕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桑蚕上蔟的用具,特别涉及一种横格组合式双面蚕蔟。



背景技术:

桑蚕结茧用的用具称蚕蔟。目前,应用在桑蚕结茧的蚕簇主要有竹花簇、方格簇、旋转方格簇、塑料网簇等。

1、竹花簇:因其上簇快,结茧快,结茧量大而成为传统使用的蚕簇,不但应用的时间久远且范围很广,但其缺点是蚕茧乱丝多、蚕茧污染大、双宫茧多、要人工倒簇多次,摘茧难度大,编织蚕簇成本高,目前这种蚕簇逐渐退出市场。

2、方格簇:方格簇是为了提高蚕茧质量而产生的,其能克服竹花簇的蚕茧乱丝多、蚕茧污染大、双宫茧多的缺点,并且摘茧比竹花簇快很多,但却出现新的缺点,即是上簇慢、结茧慢,要比竹花簇慢2~3个小时,人工倒簇次数比竹花簇更多,操作时间要求更紧迫,入孔率低。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应属蚕虫被迫上簇结茧,如果自动上簇则入孔率更低,且无法筛选迟熟蚕,但从商业角度看因其能提高茧质,故比竹花簇更适合推广使用。

3、旋转方格簇:旋转方格簇主要是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格簇多次人工倒簇问题,且能大大提高入孔率而深受蚕农欢迎,但其仍然存在的缺点是上簇慢、结茧慢,要比竹花簇慢2~3个小时。从生物学角度看亦属蚕虫被迫上簇结茧,但从商业角度看其比方格簇更进一步,更受蚕农欢迎。

4、塑料网簇:因近年来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省工省力简单易操作的蚕簇更受蚕农的欢迎,塑料网簇的最大优点正是上簇省人工,摘茧省人工,是目前几种蚕簇最省人工的一种,结茧速度快,比方格蚕簇要快2~3个小时、但其最大的缺点是蚕茧乱丝多、蚕茧比竹花簇污染更大、双宫茧比竹花簇更多,茧价低于其他蚕簇。

因此,为了解决传统蚕蔟桑蚕上蔟难、要多次翻倒蔟的麻烦,茧质差、采茧慢等问题,提高桑蚕养殖业的劳动生产率,现设计出一种无需翻倒蔟且摘茧快,茧质又好,结构简单成本又低的蚕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格组合式双面蚕蔟,该结构具有桑蚕自动上蔟、不用倒蔟、结茧率高、摘茧快捷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横格组合式双面蚕蔟,每片所述的蚕蔟架体是由左侧边、右侧边、上横边和下横边构成的方框,其中,在每片所述的蚕蔟架体中间设有支撑柱,所述的上横边和下横边之间间隔分布有多条板片,所述的横格蚕蔟其中一个板片与另外一个的板片错位分布,两个横格蚕蔟相邻两条板片内侧成品字型相对,形成一个内三面的闭合空间。

优选的,所述的左侧边、右侧边、上横边、下横边和支撑柱的规格为长25m×宽10mm×高800mm,所述的板片规格为25mm×5mm×800mm。

优选的,所述的蚕蔟架体上多条板片均匀设置,相邻两片所述板片的间距为25~30mm,

与现有蚕蔟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自动上蔟,本发明的横格组合式双面蚕蔟在使用时,只要把适量的蚕集中成行,将本蚕蔟3片按个字型摆放形成一组,每片地面间距250mm,每组间距也是250mm排列成行,放在成熟的蚕虫上即可实现自动上蔟。大户也可以利用支架(或升降器吊装)把每片横格组合式双面蚕蔟按间距250mm排列成行放在成熟的蚕虫上即可实现自动上蔟直至完成上蔟过程。

2.不用翻倒蔟,本发明的横格组合式双面蚕蔟,由于没有方格蚕蔟的竖直板片,蚕虫没有直线向上爬,只能慢慢的往上爬,并无攻顶现象。

3.结茧率高,横格蚕蔟其中一个板片与另外一个的板片错位分布,两个横格蚕蔟相邻两条板片内侧成品字型相对,形成一个内三面的闭合空间,同时阻挡了桑蚕继续前行,使其爬至闭合空间后就寻找到安全理想的结茧位置,以便快速结茧,故结茧率更高。

4.摘茧快捷,本发明的横格组合式双面蚕蔟比方格蔟摘茧速度快5倍以上,而且无需摘茧器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单片横格蚕蔟架体的结构示意正面图1;

图2是本发明单片横格蚕蔟架体的结构示意侧面图2;

图3是本发明的横格组合式双面蚕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参照图1至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横格组合式双面蚕蔟,每片所述的蚕蔟架体是由左侧边2、右侧边3、上横边4和下横边5构成的方框,其中,在每片所述的蚕蔟架体中间设有支撑柱6,所述的上横边4和下横边5之间间隔分布有多条板片7,所述的横格蚕蔟其中一个板片7与另外一个的板片7错位分布,两个横格蚕蔟相邻两条板片7内侧成品字型相对,形成一个内三面的闭合空间。

桑蚕上蔟后,由于每个蚕蔟架体中相邻两条板片7间内侧与另外一个蚕蔟架体的板片7相对,相对的另外一个蚕蔟架体的板片7阻挡了桑蚕继续前行,使其爬至闭合空间后就寻找到安全理想的结茧位置,并快速结茧,使用本发明横格组合式双面蚕蔟时的结茧速度比使用方格蔟的结茧速度快20%以上,并且间距率比方格蔟结茧率高30%以上。由于没有方格蚕蔟的竖直板片,蚕虫没有直线向上爬,只能慢慢的往上爬,并无攻顶现象,不用翻倒蚕蔟,蚕茧质量好。该蚕蔟相较于方格蚕蔟的结构更简单,加工更方便。摘茧时只需要将两片蚕蔟架体分离开,就可以沿板片7的方向摘茧,能比方格蔟的摘茧速度快5倍以上,而且无需摘茧器具.还容易清洗消毒,特别节省人工成本,合适大小规模的养桑蚕农户使用。

所述的左侧边2、右侧边3、上横边4、下横边5和支撑柱6规格为长25m×宽10mm×高800mm,所述的板片7规格为25mm×5mm×800mm,将左侧边2、右侧边3、上横边4、下横边5和支撑柱6设置为这个规格时蚕蔟更坚固耐用。

所述的蚕蔟架体上多条板片7均匀设置,相邻两片所述板片7的间距为25~30mm,这个间距范围所形成的三面的闭合空间能够满足桑蚕结茧的要求。

本发明的横格组合式双面蚕蔟在使用时,只要把适量的蚕集中成行,将本蚕蔟3片按个字型摆放形成一组,每片地面间距250mm,每组地面间距也是250mm排列成行,放在成熟的蚕虫上即可实现自动上蔟。也可以利用支架(或升降器吊装)把每片横格组合式双面蚕蔟按间距250mm排列成行放在成熟的蚕虫上即可实现自动上蔟直至完成上蔟过程。摘茧时将两片蚕蔟架体分离开,就可以沿板片7的方向摘出蚕茧。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横格组合式双面蚕蔟,包括两片横格蚕蔟按品字型组合成一片横格组合式双面蚕蔟,形成一个三面的闭合空间。所述的板片7能有效的挡住桑蚕的排泄物以防止蚕茧被污染。所述的蚕蔟多条板片7均匀设置,相邻两片所述板片7的间距为30mm,两片所述的横格蚕蔟的板片7按15mm差距错位排列,这个间距所形成的三面的闭合空间更适合桑蚕结茧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案,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横格组合式双面蚕蔟,一种横格组合式双面蚕蔟,每片所述的蚕蔟架体是由左侧边、右侧边、上横边和下横边构成的方框,其中,在每片所述的蚕蔟架体中间设有支撑柱,所述的上横边和下横边之间间隔分布有多条板片,所述的横格蚕蔟其中一个板片与另外一个的板片错位分布,两个横格蚕蔟相邻两条板片内侧成品字型相对,形成一个内三面的闭合空间。本发明的一种横格组合式双面蚕蔟具有桑蚕自动上蔟、不用倒蔟,结茧率高、摘茧快捷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雷全声;钟远信;朱光书;卢小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蒙山县天宇蚕具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13
技术公布日:2017.09.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