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缺铁性黄化病的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99869阅读:7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树缺铁性黄化病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果树缺铁性黄化病首先从新梢顶部嫩叶开始表现出来,初期先是叶肉失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呈绿网纹状,随着黄化程度加重,新梢嫩叶全叶呈黄白色,下部老叶也出现黄化,继而新梢顶部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叶片边缘开始产生褐色焦枯斑,叶片逐渐坏死,严重者叶焦枯脱落,顶芽枯死,甚至导致整株死亡。除叶子表现失绿症状外,果实也表现黄化现象。

果树黄化病原因被认为是由于缺铁引起的,是铁在土壤中有效性低,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差造成的。容易缺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土壤含盐碱多。在碱性土壤中ph过高,使铁水解沉淀而使活性铁转化成非活性铁,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形成缺铁性失绿,因而缺铁性黄化多发少在盐碱地区。2.土壤有机质过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铁的有效性下降,不能被果树吸收利用。3.土壤中磷、锰或锌含量过高可能引起缺铁,不合理施肥,尤其是磷肥施用过多也容易引起缺铁。肥水过量,尤其偏施氮肥,造成新梢生长过旺,铁元素吸收不足,也会使新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铁失绿症状。4.同土质及灌水有关。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及经常灌水的果园发病较重。干旱时由于水分蒸发,表层土壤中含盐量增加,也导致黄化病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果树缺铁性黄化病,本发明提供一种果树缺铁性黄化病的防治方法。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果树缺铁性黄化病的防治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1)改土施肥,每年秋天在行间或株间挖沟,将土和杂草、树叶、秸秆加上重量比为1:1的碳酸氢铵与过磷酸钙混合物回填,每平方米10克混合物;

(2)平衡施肥,施用氮、磷、钾肥及有机肥、微肥的重量比为1:1:1:2:2;

(3)喷施铁肥,每间隔7~10天叶面喷施1次含铁营养液,连喷2~3次;

(4)增施铁肥,将铁肥与有机肥以重量比1:20混合,采用条施或穴施,每间隔30天施肥一次,连续2次;

(5)钻孔施肥,用吊针输液法输入含铁营养液或用钻孔法在果树树干上钻孔置入颗粒状或片状有机铁肥,共1次;

(6)合理灌水,既要保证果树的正常水分供应,又不能使果园长时间积水,保持果园土壤的良好通透性;

(7)果园耕翻,每年春夏各一次对果园土壤进行耕翻。

其中,在步骤(3)中,所述含铁营养液为硫酸亚铁或edta-fe水溶液,浓度为10%。

此外,在步骤(4)中,所述铁肥为螯合铁肥edta-fe。

此外,在步骤(5)中,所述含铁营养液为光泰微肥;所述颗粒状或片状有机铁肥复绿灵栓剂或复绿剂胶囊。

根据本发明的防治方法,果树的缺铁黄化病发病率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实施例

(1)改土施肥,秋天在梨树的行间挖沟,将土和杂草、树叶、秸秆加上重量比为1:1的碳酸氢铵与过磷酸钙混合物回填,每平方米施加10克混合物;

(2)平衡施肥,每亩施用氮、磷、钾肥及有机肥、微肥的重量比为1:1:1:2:2;

(3)喷施铁肥,每间隔10天叶面喷施1次10%硫酸亚铁水溶液,连喷3次;

(4)增施铁肥,将铁肥与有机肥以重量比1:20混合,采用条施,每间隔30天施肥一次,连续2次;

(5)钻孔施用肥,用吊针输液法输入光泰微肥,共1次;

(6)合理灌水,既要保证果树的正常水分供应,又不能使果园长时间积水,保持果园土壤的良好通透性;

(7)果园耕翻,每年春夏各一次对果园土壤进行耕翻。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树缺铁性黄化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改土施肥;(2)平衡施肥;(3)喷施铁肥;(4)增施铁肥;(5)钻孔施肥;(6)合理灌水;(7)果园耕翻。根据本发明的果树缺铁性黄化病的防治方法可以降低果树缺铁性黄化病的发病率。

技术研发人员:高必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必红
技术研发日:2017.05.22
技术公布日:2017.10.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