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牛卧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4815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奶牛卧床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养殖领域,尤其涉及奶牛养殖领域。



背景技术:

牛奶的营养价值很高,牛奶中的矿物质种类非常丰富,包括有钙、磷、铁、锌、铜、锰、钼等,且营养物质种类复杂,至少有100多种,主要成份有水、脂肪、磷脂、蛋白质、乳糖、无机盐等,所以牛奶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奶牛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

现代多采用舍饲散栏饲养模式养殖奶牛,由于奶牛每天需要大量的时间休息和反刍,而当奶牛躺卧时可以得到更好的休息,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反刍。但是奶牛躺卧时乳房会接触到地面,此时若地面环境不佳,就会使奶牛的乳房被病菌感染,所以需要一种适合奶牛躺卧的卧床。

2013年8月14日申请的申请号为01310353515.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奶牛卧床。包括设置在每一单元牛舍内且底部预埋于地下的两排立柱,在每一立柱的上部均设置有一高度可调的调节架,在每一排立柱的各调节架顶部共同固定支撑有一根横梁;在两根横梁上沿长度方向分别固定有若干对头式双列设置的隔栏和一对头设置的半隔栏,且每一对头设置的隔栏和半隔栏的前端分别插入同一横管的两端;在每一隔栏下方的地面上对应设置有一t型挡胸板,在半隔栏下方对应设置有一l型挡胸板,且t型挡胸板和l型挡胸板形成长宽可调的一体式结构;每一隔栏呈u型空间对称结构设置,隔栏采用钢管经过两次五段弯折制成:第一段为直管,第二段为调节杆,且直管与调节杆的弯折角为146°;第三段为杆件,且杆件与调节杆的弯折角为101°;第四段为下直杆,且下直杆与杆件的弯折角为147°;第五段为连接弯杆;半隔栏为隔栏的一半,采用钢管经过一次五段弯折制成。这种卧床可以根据奶牛的体型手动调整两相邻隔栏和半隔栏的安装距离来调整卧床宽度,使怀孕的奶牛可以躺卧。当奶牛躺在卧床上时,挡胸版可以限制奶牛的前后位置,避免奶牛在卧床上排泄。

但是这种卧床的宽度只能手动调节,而每次进入同一个卧床的都不是同一只奶牛,所以这种卧床需要不停的调整隔栏和半隔栏,使卧床的宽度适应与每次进入卧床的奶牛,所以当养殖的奶牛规模大时会极大增加养殖人员的工作强度。其次,奶牛在进入卧床的同时会将地面的污渍带入卧床中,所以同样会污染卧床。另外,奶牛躺卧在卧床上进行排泄时,排泄物仍然距离奶牛乳房较近,所以同样会污染乳房,使奶牛乳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清洗床体污渍的适应不同体型奶牛的卧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奶牛卧床,包括床体、两块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床体上方,还包括第一活塞缸、第二活塞缸和水箱,床体滑动连接在第一活塞缸中,床体与第一活塞缸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第一活塞缸与第二活塞缸下端连通,第二活塞缸中滑动设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上固定有活塞杆,活塞杆上端伸出第二活塞缸,活塞杆上固定有支杆,两块挡板分别固定在支杆两端,挡板沿竖直方向倾斜并相对设置;挡板、支杆、活塞杆均为中空结构,且挡板、支杆、活塞杆的内腔相互连通,两挡板相对的侧面和活塞杆下端设有通孔;第二活塞杆的通孔中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二活塞缸上端与水箱通过第二单向阀连接。

两块挡板呈上端距离较近、下端距离较远的类似屋顶形倾斜设置,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连通,第二活塞缸位于第二活塞上侧的空间通过第二单向阀与水箱连通,支杆固定在第二活塞杆伸出第二活塞缸部分。初始时,第二活塞缸位于第二活塞上侧的空间中装满水,当奶牛进入床体时,奶牛将床体向下压,由于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位于第二活塞下侧的空间连通,所以第二活塞向上运动,第二活塞缸位于第二活塞上侧的空间中的水通过第一单向阀进入第二活塞杆中,最后从挡板的通孔中喷出。奶牛进入床体的同时会将污渍带上床体,所以从挡板的通孔中喷出的水可以冲洗床体,保持床体清洁。在第二活塞向上运动的同时,第二活塞杆向上运动,所以固定在第二活塞杆上的支杆向上运动,挡板向上升起,而两挡板呈“八”字形设置,所以两挡板之间奶牛休息的空间增大。怀孕的奶牛的体型增大的同时体重也会增加,所以当怀孕的奶牛进入卧床时,床体向下运动的距离增加,第二活塞向上运动的距离同样增加,继而挡板可以向上升起的距离增加,所以两挡板之间奶牛休息的空间更大。

在奶牛从床体上退出后,床体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第二活塞下降,第二活塞缸位于第二活塞上侧的空间气压减小,所以水箱中的水通过第二单向阀进入第二活塞缸位于第二活塞上侧的空间中。与此同时,第二活塞杆高度下降,挡板高度下降。

本方案有益效果为:(一)可以根据踩上床体的奶牛的体型自动调整挡板之间奶牛休息的空间,所以无需人工调整,所以可以有效减少养殖人员的工作量。

(二)在奶牛进入床体上后可以自动清洗奶牛带上来的污渍,可以保持床体的干净,避免奶牛卧在污渍上而被感染。

(三)挡板可以使奶牛只能从两挡板之间进入卧床,避免奶牛随意躺卧。挡板还可以阻隔相邻的奶牛,为奶牛提供相对隔离的空间,增加奶牛的安全感,使奶牛可以放心的休息、反刍。

(四)在温度较高时,挡板喷出的水还可以对床体进行降温,避免奶牛中暑。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床体上表面为靠近活塞杆一端高度高于远离活塞杆一端高度的斜面。床体为斜面可以使挡板中喷出的水沿着斜面流下床体,所以可以防止床体积水,还可以保证床体上的污渍能够被水冲洗下床体。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改进,床体较低一端设有供奶牛乳房放入的凹槽,凹槽和床体较低一端均设有使凹槽中的水排出的排水沟。当奶牛躺卧时,奶牛乳房会受到压迫,乳房长时间被压迫不利于奶牛的健康。床体上设有凹槽,奶牛在躺卧时,乳房可以放置在凹槽中,所以可以防止乳房被压迫。其次,奶牛躺卧的同时进行排泄时,由于奶牛躺卧时身体已经将凹槽封闭,所以排泄物无法进入凹槽中,所以可以防止乳房被排泄物中的病菌感染。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改进,凹槽下侧还设有第三活塞缸,第三活塞缸中的第三活塞与第二活塞缸底部之间固定有第三活塞杆,凹槽中还设有贯穿凹槽的通气孔。床体被向下压时,挡板中喷出的水流到凹槽中,与此同时,第三活塞缸相对第三活塞向下运动,所以第三活塞缸中的空气从通气孔中被压出,压出的空气在凹槽中形成风,可以将凹槽中残余的水吹出,所以可以避免凹槽积水。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挡板前端相互之间距离较近,两挡板后端相互之间距离较远。此时从上向下看,两挡板呈“八”字形,当奶牛进入卧床后,奶牛的头部位于两挡板前端距离较小处,而奶牛的头部位置较小,身体体型相对较大,所以此时可以使挡板更贴合奶牛,为奶牛营造相对密闭的空间;其次挡板还可以防止奶牛过度进入卧床,避免奶牛在卧床上排泄,保持卧床的干净。

优选方案五,作为对优选方案四和五中任意一项的进一步改进,床体四角位置与第一活塞缸底部之间均设置有复位弹簧。床体四角的位置均设复位弹簧可以使床体受到复位弹簧的作用力均匀,使床体可以保持水平的上下滑动,所以可以避免床体因受复位弹簧作用力不均与而发生倾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挡板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为:第一活塞缸1、床体11、复位弹簧12、凹槽13、排水沟14、通气孔15、第二活塞缸2、第二活塞21、第二活塞杆22、第三活塞缸3、第三活塞31、第三活塞杆32、支杆4、挡板41。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奶牛卧床,包括床体11、两块挡板41、第一活塞缸1、第二活塞缸2和水箱,第一活塞缸1和第二活塞缸2的下端均陷入地面,第二活塞缸2位于第一活塞缸1前面,第一活塞缸1与第二活塞缸2的下端通过气管连通。床体11上表面为前端高于后端的斜面,床体11下表面为平面,床体11下表面的尺寸与第一活塞缸1的横截面积相同,床体11可以沿第一活塞缸1上下滑动。床体11下表面四个角的位置与第一活塞缸1底面之间焊接有四根复位弹簧12。第二活塞缸2为封闭空间,第二活塞缸2中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21,第二活塞21上表面焊接有第二活塞21杆,第二活塞21杆上端向上伸出第二活塞缸2上表面,第二活塞21杆顶端焊接有支杆4,支杆4左右两侧均焊接有相对设置的挡板41,挡板41组成类似屋顶形结构。挡板41、支杆4、第二活塞21杆均为中空结构,且挡板41、支杆4和第二活塞21杆中的中空结构连通,第二活塞21杆下端设有贯穿第二活塞21杆侧壁的通孔,两挡板41相对的侧面同样设有贯穿挡板41侧壁的通孔。第二活塞缸2右侧的地面上固定有水箱,水箱通过水管与第二活塞缸2顶端连通,水管中设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使水只能从水箱进入第二活塞缸2中;第二活塞缸2的通孔处固定有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使水只能从第二活塞缸2进入第二活塞21杆中,而空气无法从第二活塞21杆进入第二活塞缸2中。

初始时,第二活塞缸2位于第二活塞21上侧的空间内装满水,当奶牛踩上床体11时,床体11被向下压,第一活塞缸1中的气体被压入第二活塞缸2位于第二活塞21下侧的空间中,第二活塞21向上运动,第二活塞缸2位于第二活塞21上侧中的水通过第二活塞21杆进入支杆4,继而进入两挡板41中,最后从挡板41的通孔中喷出,对床体11进行充冲洗,将奶牛带上来的污渍冲洗出床体11。与此同时,第二活塞21杆向上运动,所以支杆4带动挡板41向上运动,由于两挡板41呈屋顶形设置,所以两挡板41下端的空间较大,当挡板41升起后,奶牛休息的空间也增大。怀孕的奶牛体型增大的同时重量也增加,所以最后挡板41生气的高度增加,两档板下,供奶牛休息的空间更大,所以可以适应与不同的体型的奶牛。

当奶牛推出卧床时,复位弹簧12使床板向上运动,直至恢复原位,在此过程中,第二活塞21向下运动,水箱中的水被吸入第二活塞缸2位于第二活塞21上侧的空间中。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活塞缸1中装有水,因为水被挤压时体积不会有明显改变,所以水进入第二活塞缸2位于第二活塞21下侧的空间中,将第二活塞21顶起,床板后端中间位置还设有凹槽13,凹槽13后端的床板设有连通凹槽13的排水沟14,凹槽13中设有贯穿凹槽13的通气孔15。床板下表面正对凹槽13位置焊接有第三活塞31缸3,第三活塞31缸3中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31,第三活塞31下表面焊接有第三活塞31杆,第三活塞31杆下端焊接在第一活塞缸1底部。

在奶牛踩上床体11时,挡板41喷出的水会流入凹槽13中,对凹槽13进行清洗,且第三活塞31缸3同样被压缩,第三活塞31缸3中的气体从通气孔15中喷出,所以流入凹槽13中的水不会进入第三活塞31中,而是被通气孔15中喷出的气体吹出凹槽13,最后从排水沟14中流出。奶牛躺卧时,乳房可以放入凹槽13中,随后奶牛的身体压在凹槽13上,所以凹槽13被密封,当奶牛排泄时,排泄物无法进入凹槽13中,所以也不会污染乳房,使其感染。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发明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