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茉莉酸甲酯和黄芪多糖的留树保鲜剂。
背景技术:
我国柑橘的重要产地,柑橘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柑橘果实营养丰富,色香味兼优,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以果汁为主的各种加工制品。但是,无论用于鲜食或者加工,柑橘都存在着鲜果供应期不长的问题,特别是橙汁加工用果必须为新采摘的鲜果。随着柑橘品种的丰富,人们在消费上逐渐转向鲜果市场也逐步淘汰了库藏市场。
在果实成熟期,若不及时采收,由于果实内部内源激素(乙烯、脱落酸)含量增加、营养失调及病虫害因素常使果树落果严重,因此为了跟上人们的消费习惯,延长果树的采收时间,延长鲜果市场供应期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留树保鲜是为了延长鲜果的上市时间,即在果实将进入成熟或进入成熟期后,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处理,延缓果实成熟过程,又不降低果实品质和商品性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不占室内贮藏空间,省去贮藏环节,减少果实损伤的优点。
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简称ja_me),是一类脂肪酸的衍生物,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的内源生长调节物质。茉莉酸是一种激素,普遍存在于各种植物中,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目前被认为是高等植物体内的内源生长调节物质,作为内源信号分子参与植物在机械伤害、病虫害、干旱、高温、低温等条件下的抗逆反应。
黄芪多糖(astragaluspolysaccharides,aps)为黄芪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包括葡聚糖和杂多糖。黄芪多糖应用植物上具有抑制病菌能力,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作用。黄芪提取物应用果蔬的保鲜上已经有相关报道,如郭艳峰发表的《丁香黄芪提取液对圣女果保鲜效果的影响》证实了黄芪提取液对圣女果保鲜具有较好的效果。
目前,以茉莉酸甲酯和黄芪多糖作为有效成分应用柑橘的留树保鲜还没有相关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茉莉酸甲酯和黄芪多糖的留树保鲜剂,用于柑橘类果树施用,能延长果实留树时间、不降低果实固有的品种特性。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茉莉酸甲酯和黄芪多糖的留树保鲜剂,有效成分由茉莉酸甲酯和黄芪多糖组成,茉莉酸甲酯和黄芪多糖的重量比为1-5:1-2,优选的,茉莉酸甲酯和黄芪多糖的重量比为4:1。
所述的留树保鲜剂,茉莉酸甲酯的重量百分比为1-8%,黄芪多糖的重量百分比为1-5%。
除有效成分外,本发明的留树保鲜剂中还含有辅助剂,包括溶剂或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物质,都是农业制剂领域中常用的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
为了降低留树保鲜剂的成本,本发明的辅助剂的溶剂为水和乙醇的混合物,乙醇在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5-20%。
所述的留树保鲜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常规溶解混匀方法,即按比例准确称量茉莉酸甲酯、黄芪多糖、乙醇、水,搅拌使各组分充分溶解,即得一种含茉莉酸甲酯和黄芪多糖的留树保鲜剂。
所述的留树保鲜剂的使用方法为:在柑橘类果实成熟中后期,即将采摘前20-30天,将药剂兑水稀释500-1500倍后均匀喷雾,以果树叶片及果实被药液均匀覆盖,药液不下滴为准。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显著技术效果:
(1)落果率低、保鲜效果好,施用后能有效的减少柑橘后期的落果率,并且不影响果实的品质。
(2)本发明的留树保鲜剂仅采用普通混合,制备工艺简单,操作安全,耗能少。
(3)本发明的留树保鲜剂安全环保,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一、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1:5%茉莉酸甲酯·黄芪多糖留树保鲜剂
配方:按量称取茉莉酸甲酯4.0%,黄芪多糖1.0%,乙醇10%,水补足至100%;搅拌使得茉莉酸甲酯、黄芪多糖、乙醇充分溶于水中,即可得到5%茉莉酸甲酯·黄芪多糖留树保鲜剂。
实施例2:6%茉莉酸甲酯·黄芪多糖留树保鲜剂
配方:按量称取茉莉酸甲酯4.0%、黄芪多糖2.0%、乙醇5%,水补足至100%;搅拌使得茉莉酸甲酯、黄芪多糖、乙醇充分溶于水中,即可得到6%茉莉酸甲酯·黄芪多糖留树保鲜剂。
实施例3:10%茉莉酸甲酯·黄芪多糖留树保鲜剂
配方:按量称取茉莉酸甲酯5.0%、黄芪多糖5.0%、乙醇20%,水补足至100%,搅拌使得茉莉酸甲酯、黄芪多糖、乙醇充分溶于水中,即可得到10%茉莉酸甲酯·黄芪多糖留树保鲜剂。
实施例4:7.5%茉莉酸甲酯·黄芪多糖留树保鲜剂
配方:按量称取茉莉酸甲酯5%、黄芪多糖2.5%、乙醇10%,水补足至100%,搅拌使得茉莉酸甲酯、黄芪多糖、乙醇充分溶于水中,即可得到7.5%茉莉酸甲酯·黄芪多糖留树保鲜剂。
实施例5:3%茉莉酸甲酯·黄芪多糖留树保鲜剂
配方:按量称取茉莉酸甲酯1.0%、黄芪多糖2.0%、乙醇10%,水补足至100%,搅拌使得茉莉酸甲酯、黄芪多糖、乙醇充分溶于水中,即可得到3%茉莉酸甲酯·黄芪多糖留树保鲜剂。
二、应用实施例
实施例1:茉莉酸甲酯、黄芪多糖及其混配对柑橘灰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
经预试确定茉莉酸甲酯、黄芪多糖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将茉莉酸甲酯、黄芪多糖及其混合物按有效成分含量设5个剂量梯度处理,设一清水对照。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柑橘灰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
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
按孙云沛等1960年提出的共毒系数法(ctc)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ati×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ati×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ati/混剂tti)×100
当ctc≤80,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试验结果见表1。
表1茉莉酸甲酯、黄芪多糖及其混剂对柑橘灰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1可知,茉莉酸甲酯和黄芪多糖以1-5:1-2的重量比混配,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当茉莉酸甲酯和黄芪多糖的重量比为4:1,其共毒系数(ctc)最大,为190.1,增效作用明显,对柑橘灰霉病有很好抑制作用,能有效的抑制柑橘成熟期病害导致果树的落果,在田间药效试验中有很好的指导价值。。
实施例2:制备实施例1所得的制剂用于砂糖橘的留树保鲜试验
(1)试验设计:选择广西荔浦县砂糖橘产区,选取长势均匀一致,无不良生长的砂糖橘进行施药,药前去除有病虫害、有机械损伤和相对弱势的果,确保试验果实状况基本一致。试验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调查5株砂糖橘树,砂糖橘为第一年挂果,挂果数为60-100个之间。
在砂糖橘成熟尾期,砂糖橘开始小幅落果,2016年1月10日进行施药,各处理按对应的药剂及浓度喷雾,喷洒程度以叶片、果实被药液均匀覆盖,药液不下滴为准。药前统计挂果数,药后10、20天进行挂果量调查,统计各处理落果率,试验结果见表2。
落果率(%)=(药前挂果数-药后挂果数)/药前挂果数*100
在药后25天,各处理采收20个果实作为品质分析样品。要求各处理选大小基本一致、成熟度一致、位于树体位置基本一致,果实采摘要均匀,不得在某一位置采摘多颗果实。采摘后的果实在24小时内检测完毕。通过检测各处理果实中的酸度、可溶性糖含量,比较不同处理对砂糖橘品质的影响。其中,可滴定酸测定方法:参考gb/t12293-90。可溶性糖测定方法:参考gb/t6194-1986。试验结果见表3。
(2)试验结果
表2:5%茉莉酸甲酯·黄芪多糖留树保鲜剂用于砂糖橘留树保鲜试验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5%茉莉酸甲酯·黄芪多糖留树保鲜剂1000倍液在药后10d、20d均表现出较好的留树保鲜效果,药后20d的落果率比单剂5%茉莉酸甲酯800倍液、5%黄芪多糖500倍液减少10%以上,能较大幅度落果率。说明茉莉酸甲酯和黄芪多糖合理混配在柑橘留树保鲜具有协同作用,具有很好田间应用价值。
表3:各试验处理对砂糖橘品质的影响
表3结果可以看出,药后25d,试验组1-4#的可滴定酸都小幅下降,而可溶糖的含量都小幅增高,但处理1#的失水程度较低。这说明本发明的留树保鲜剂后,可以改善水分减少的现象,并且促进可溶性糖的增加,降低可滴定酸的含量,从而改善果实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