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蔬菜无土栽培的带盆移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3529阅读:8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蔬菜无土栽培的带盆移栽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土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蔬菜无土栽培的带盆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蔬菜无土栽培成为农业现代化、一产三产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同时,也使得蔬菜无土栽培成为无土栽培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蔬菜无土栽培多采用工厂化穴盘育苗,达到苗龄后直接从穴盘中取出根系完整的穴盘苗移栽于无土栽培容器内,且为一次性移栽。这种栽培方式存在以下问题:小苗栽入大盆后,由于大盆内的环境湿度较大,小苗在整体根系环境湿度大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徒长、僵苗等情况;大盆内的基质多次浇水后容易板结,使得基质透气性降低,不利于根系的生长,进而导致结果类蔬菜在后期追肥时容易发生伤根、肥水流失的现象,导致结果期肥水不足造成挂果率低、植株长势弱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蔬菜无土栽培的带盆移栽方法,能够避免根系徒长、僵苗,且使得结果类蔬菜能够有效吸收水肥,加强植株的长势,提高挂果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蔬菜无土栽培的二次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体积份,将1份珍珠岩、2~6份草炭混合均匀,得到基质粗品;按质量份,向100份基质中加入1~5份三元复合肥和1~7份有机肥,得到基质;

b、育苗后,待出芽种子生长为三叶一心至五叶一心的种苗时,将种苗移栽至一次移栽盆中;当种苗生长至七叶至八叶一心时,将一次移栽盆放入二次移栽盆中完成二次移栽,同时,在所述一次移栽盆的外侧开设若干吸水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育苗包括以下步骤:播种前一天,将若干育苗盘平铺在苗床上,每个育苗盘上开有若干育苗孔,在育苗盘中装入基质并加水至含水量为35%~40%;

将种子放入温度为40~60℃的热水中浸泡2~8h,浸泡过程中让热水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浸泡后的种子洗净、甩干表面明水后放在湿纱布上,在湿纱布外包裹塑料薄膜后放置在温度为30℃的温箱中保温1~3天,得到出芽种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用于浸泡种子的热水温度为55℃。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吸水孔为三角形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吸水孔为边长是4cm的正三角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一次移栽盆放入二次移栽盆之前,包括以下步骤:移栽前一天,向二次移栽盆的底部托盘内注满水,移栽后用水管将一次移栽盆浇透水,同时,保持二次移栽盆表层基质干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一次移栽盆放入二次移栽盆中完成二次移栽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向二次移栽盆中加入30g蔬果专用控释肥:沿盆边在基质上开一条环形槽,环形槽底部离盆底的高度为3~6cm,将30g控释肥均匀撒在环形槽中,盖好基质并耙平。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环形槽底部离盆底的高度为5c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一次移栽盆放入二次移栽盆中完成二次移栽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保持二次移栽盆的托盘中处于有水状态,每周向一次移栽盆中浇水1~2次至基质浇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蔬菜无土栽培的带盆移栽方法,先将种苗移栽至一次移栽盆中培养,待种苗生长至七叶或八叶一心时,将一次移栽盆和种苗整体移栽至二次移栽盆中,同时,在一次移栽盆的外侧设置若干吸水孔,该方法避免了将种苗从盆中取出导致种苗受损,同时,种苗根系能够从吸水孔中伸出,吸收二次移栽盆中的水肥,同时,还能够通过控制一次移栽盆中小范围的环境,保持根系环境的孔隙度,避免沤根烂根,促进根系生长,使得移栽成活率大于等于98%,同时,延长蔬菜的挂果期,与常规的移栽相比,本发明有效延长了66.7%的观赏周期,有效提高了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次移栽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带有一次移栽盆的二次移栽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次移栽盆,2-吸水孔,3-二次移栽盆,4-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蔬菜无土栽培的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体积份,将1份珍珠岩、2~6份草炭混合均匀,得到基质粗品。

在实际配制中,珍珠岩和草炭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可以为1份珍珠岩与3~5份草炭配制,最佳配比为1份珍珠岩与4份草炭。

s2、按质量份,向100份基质中加入3份三元复合肥和2份有机肥,得到育苗基质;向100份基质中加入3份三元复合肥和5份有机肥,得到移栽基质。

在使用基质(育苗基质或移栽基质)时,向基质中加入若干份土净1000倍液至基质的含水量为35%~40%。

s3、播种前一天,将若干育苗盘平铺在苗床上,每个育苗盘上开有若干育苗孔,在育苗盘中装入育苗基质并加水至含水量为35%~40%。

s4、将种子放入温度为40~60℃(最佳温度为55℃)的热水中浸泡2~8h,浸泡过程中让热水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浸泡后的种子洗净、甩干表面明水后放在湿纱布上,在湿纱布外包裹塑料薄膜后放置在温度为30℃的温箱中保温1~3天,得到出芽种子。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出芽率大于等于85%。

种子浸泡的时间根据种子的种类进行选择,如迷你黄瓜的浸种时间为2~3h,樱桃番茄的浸种时间为6~8h。

s5、向育苗盘的每个育苗孔中加入1粒出芽种子,待出芽种子的子叶展平后加强光照,防止徒长。

育苗期用恶霉灵防治立枯病、猝倒病,用银法利(氟菌·霜霉威)防治疫病。

s6、待出芽种子生长为三叶一心至五叶一心的种苗时,将种苗移栽至一次移栽盆1(带有移栽基质)中,一次移栽盆1底部设置有漏水孔,移栽时需要保证根系完好,且移栽深度以不埋心为宜,移栽后浇水至一次移栽盆1中的基质完全湿透。本实施例中,一次移栽盆1的直径为10cm,在实际移栽中,一次移栽盆1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当选用迷你黄瓜时,一次移栽时种苗为三叶至四叶一心;当选用樱桃番茄时,一次移栽时种苗为四叶至五叶一心。

s7、当种苗生长至七叶至八叶一心时,将一次移栽盆1放入二次移栽盆3(一次移栽盆1的顶部与二次移栽盆3中的移栽基质顶部齐平)中,完成二次移栽,同时,在一次移栽盆1的侧面开设至少三个吸水孔2,吸水孔2用于种苗的根系延伸至二次移栽盆3中,摄取养份,本实施例中的吸水孔2为正三角形结构,其边长为4cm,且三角形结构的底部与一次移栽盆1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2cm,本实施例中二次移栽盆3的直径为45cm。

一次移栽盆1、二次移栽盆3的具体尺寸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限于本实施例中限定的尺寸。

移栽前一天,向二次移栽盆3的底部托盘4内注满水,移栽后用水管将一次移栽盆1浇透水,二次移栽盆3表层基质保持干燥。

s8、向二次移栽盆3中加入30g蔬果专用控释肥:沿盆边在基质上开一条环形槽,环形槽底部离盆底的高度为3~6cm(本实施例中为5cm),将30g控释肥均匀撒在环形槽中,盖好基质并耙平。

保持二次移栽盆3的托盘4中处于有水状态,每周向一次移栽盆1中浇水1~2次至基质浇透。

为了防止苗期发生病虫害(如立枯病、猝倒病等),进行二次移栽前且齐苗后,向整个苗床喷施1次浓度为50%的多菌灵600倍溶液,用于预防病害。

当针对立枯病时,选用浓度为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溶液喷雾防治;当针对猝倒病时,选用浓度为30%的恶霉灵800倍溶液或浓度为30%的氟菌·霜霉威800倍液喷雾防治。

当病虫害已经发生时,选用银法利800倍液防治。

迷你黄瓜和樱桃番茄成株期病害预防可喷施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和多菌灵600倍液;白粉病可喷施露娜森1500倍或阿米西达1500倍;樱桃番茄早疫病可喷施百泰1000倍或扑海因1500倍;蚜虫防治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3%啶虫脒乳油1000倍。

参见表1所示,为2016年8~11月在武汉东西湖区五七大队农科所试验大棚内对2种迷你黄瓜盆栽的调查表。从表1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移栽方法,与常规移栽方法相比,能够将移栽成活率提高了11.4%,挂果观赏期延长了66.7%。

表1两种栽培方式对迷你黄瓜无土栽培生长情况的影响

同时,本发明还对常规的樱桃番茄进行实验,其结果为二次带盆的移栽方法成活率为98.5%,挂果期由常规一次不带盆移栽的30天延长至55天。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