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鸡雏鸡的饲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5233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饲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乌鸡雏鸡的饲喂方法。



背景技术:

乌鸡的营养价值很高,具有调节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滋补肝肾、益气补血、滋阴清热、调经活血等功效,而且肉质鲜美细嫩,因此,饲养肉用乌骨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乌鸡的雏鸡比其他品种的雏鸡生长速度慢,体小娇嫩,活力弱,疾病的抵抗能力差,容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害而感染疾病,而且雏鸡的的消化道短,容积小,消化能力差,因而经常出现乌鸡雏鸡育成低劣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乌鸡雏鸡的饲喂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解决现有乌鸡雏鸡消化能力差导致的育成低劣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乌鸡雏鸡的饲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雏鸡孵出后放入育雏室内,在初次饮用水中添加4~6%葡萄糖和0.1%枯草芽孢杆菌,饮水6~8小时后开食饲料;

b、10日龄前,用8成熟的米饭与熟蛋黄按10~12: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饲喂,每天喂8~10次,每只每次饲喂量为0.5~1克;

c、11日龄以后饲喂雏鸡饲料,每天喂3次,每天饲料量逐步增加,11~30日龄,每只每次饲喂量为4~10克;31~50日龄,每5天的饲料量增加5~8克;

所述雏鸡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玉米50~60份、小米25~30份、蛋壳8~12份、马齿笕30~40份、蚯蚓15~20份、乳清蛋白粉10~15份、苍术粉1~2份。

上述乌鸡雏鸡的饲喂方法的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育雏室温度32.5~33℃,湿度为60~65%,育雏室内雏鸡的密度为70~80只/平方米。

进一步的,初次饮用水温度为24~26℃。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少量多次饲喂,有利于消化吸收,可避免对胃肠的伤害,并保持雏鸡体力;不同日龄阶段的饲料以及饲喂量的配置,能更好地消化利用,很好地满足雏鸡生长发育和营养的需求,增强雏鸡的体质,从而提高雏鸡育成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乌鸡雏鸡的饲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雏鸡孵出后放入育雏室内,育雏室温度32.5~33℃,湿度为60~65%,育雏室内雏鸡的密度为70只/平方米;在初次饮用水中添加4%葡萄糖和0.1%枯草芽孢杆菌,初次饮用水温度为24℃,饮水6小时后开食饲料;

b、10日龄前,用8成熟的米饭与熟蛋黄按10: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饲喂,每天喂10次,每只每次饲喂量为0.5克;

c、11日龄以后饲喂雏鸡饲料,每天喂3次,每天饲料量逐步增加,11~30日龄,每只每次饲喂量为4~6克;31~50日龄,每5天的饲料量增加5~6克;

本实施例的雏鸡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玉米50份、小米30份、蛋壳8份、马齿笕30份、蚯蚓15份、乳清蛋白粉10份、苍术粉1份;将玉米、小米、蛋壳粉碎成细粉,把马齿笕和蚯蚓搅碎后与细粉搅拌均匀,发酵12小时,加入乳清蛋白粉和苍术粉搅拌均匀,放入膨化机,制得膨化颗粒,即所需的雏鸡饲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乌鸡雏鸡的饲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雏鸡孵出后放入育雏室内,育雏室温度32.5~33℃,湿度为60~65%,育雏室内雏鸡的密度为75只/平方米;在初次饮用水中添加5%葡萄糖和0.1%枯草芽孢杆菌,初次饮用水温度为25℃,饮水7小时后开食饲料;

b、10日龄前,用8成熟的米饭与熟蛋黄按11: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饲喂,每天喂9次,每只每次饲喂量为0.8克;

c、11日龄以后饲喂雏鸡饲料,每天喂3次,每天饲料量逐步增加,11~30日龄,每只每次饲喂量为6~8克;31~50日龄,每5天的饲料量增加6~7克;

本实施例的雏鸡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玉米52份、小米28份、蛋壳10份、马齿笕35份、蚯蚓18份、乳清蛋白粉12份、苍术粉1.5份;将玉米、小米、蛋壳粉碎成细粉,把马齿笕和蚯蚓搅碎后与细粉搅拌均匀,发酵12小时,加入乳清蛋白粉和苍术粉搅拌均匀,放入膨化机,制得膨化颗粒,即所需的雏鸡饲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乌鸡雏鸡的饲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雏鸡孵出后放入育雏室内,育雏室温度32.5~33℃,湿度为60~65%,育雏室内雏鸡的密度为80只/平方米;在初次饮用水中添加6%葡萄糖和0.1%枯草芽孢杆菌,初次饮用水温度为26℃,饮水8小时后开食饲料;

b、10日龄前,用8成熟的米饭与熟蛋黄按12: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饲喂,每天喂8次,每只每次饲喂量为1克;

c、11日龄以后饲喂雏鸡饲料,每天喂3次,每天饲料量逐步增加,11~30日龄,每只每次饲喂量为8~10克;31~50日龄,每5天的饲料量增加7~8克;

本实施例的雏鸡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玉米60份、小米25份、蛋壳12份、马齿笕40份、蚯蚓20份、乳清蛋白粉15份、苍术粉2份;将玉米、小米、蛋壳粉碎成细粉,把马齿笕和蚯蚓搅碎后与细粉搅拌均匀,发酵12小时,加入乳清蛋白粉和苍术粉搅拌均匀,放入膨化机,制得膨化颗粒,即所需的雏鸡饲料。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乌鸡雏鸡的饲喂方法,涉及饲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雏鸡孵出后放入育雏室内,在初次饮用水中添加4~6%葡萄糖和0.1%枯草芽孢杆菌,饮水6~8小时后开食饲料;10日龄前,用8成熟的米饭与熟蛋黄按10~12: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饲喂,每天喂8~10次,每只每次饲喂量为0.5~1克;11日龄以后饲喂雏鸡饲料,每天喂3次,每天饲料量逐步增加,11~30日龄,每只每次饲喂量为4~10克;31~50日龄,每5天的饲料量增加5~8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乌鸡雏鸡消化能力差导致的育成低劣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罗华;谢世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池市智汇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05
技术公布日:2017.09.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