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杂交猪生态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45744阅读:8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猪养殖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元杂交猪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养猪业是我国畜牧业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养猪业的良性发展对保障肉食品安全供应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的综合猪肉增长率达到了每年5.1%左右,并且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由外国进口,在养猪行业生猪品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猪的经济效益,为了满足人们对蛋白质的需要,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纯种瘦肉型猪,如杜洛克、大约克、长白猪等,将不同瘦肉型猪三元杂交(杜洛克、大约克、长白猪三种猪杂交),三元杂交猪生长快,瘦肉产量高,但肌内脂肪含量偏低,猪肉口感差,并且养殖过程中对环境要求很高,极易发病。外三元杂交猪一般5~6个月出栏,出栏时体重在100kg左右,肌内脂肪含量普遍低于2%。

我国地方猪众多,我国地方猪肌内脂肪含量高,猪肉口感好,但生长慢,需8~12个月出栏,且背膘厚、瘦肉产量低。尽管外三元杂交猪猪肉口感差,但杂交猪生长快,出栏时间短,内三元杂交瘦肉型猪仍然成为国内主要的养殖牲畜。目前,饲养猪的方法多种多样,大多都不尽科学,主要体现在乳猪和仔猪饲养管理方面比较粗放,现有的饲养方法,饲养人员虽然对仔猪在环境上、根据仔猪本身体重分别管理上和在仔猪饮食方面的量的控制上做出了一些改变,并且改进了仔猪的饲料配方,改进了仔猪的饮食习惯,虽得到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却没有从仔猪的本身上去解决问题;仔猪在生长过程中,因为易吃到不干净的东西、遭到病菌的侵害或者易因为饮食习惯而造成营养不良的现象,还有在仔猪快速的增重中,仔猪没有得到营养上的均衡,在体液平衡上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只考虑了仔猪的体重却忽略了仔猪的体质,所以仔猪生长发育慢,出栏时间长,肉质也得不到保证,并且仔猪易患病甚至死亡。另外,许多猪场为控制和降低发病率,普遍使用抗生素来添加至饲料或者饮水中,由于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猪肉中药物残留严重,食用后,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抵抗力强,发病率低,肉质鲜美,并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缩短猪的出栏时间的三元杂交猪生态养殖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元杂交猪生态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品种选育:以纯种富源大河乌猪为母本,大白猪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培育出二代母猪;然后以美系杜洛克公猪为父本,二代母猪为母本,通过杂交的三代猪作为商品猪饲养;

(2)哺乳期乳猪管理:产前半个月将母猪舍全舍和生产器具消毒;保持母猪舍内温度在15℃以上,此后每天增加1℃,直至温度为23℃保持恒定;小猪出生后立即剪牙断尾,出生后3~7天打补铁针,并补入教槽料;第10~17天,补充营养液;第20~22天打猪瘟疫苗,25~30天断奶,断奶后将仔猪移入保育舍内进行饲养;

(3)仔猪饲养管理:保育舍温度控制在23℃,此后每天降低1℃,直至温度降至20℃;让小猪在保育舍内自由活动和自由采食;提供足够的清洁饮水,并添加过渡液;待仔猪体重达30~40kg,温度控制为20~21℃;待仔猪体重达40~60kg,温度控制为17~18℃,并在饲料中添加中药粉和复合益生菌;

(4)育肥管理:猪体重达60kg以后,将猪移至育肥舍饲养,温度控制为14~16℃,相对湿度为50~70%,保持圈舍通风透气,让猪自由采食和饮水;减少猪运动,直至出栏;

(5)疾病防治:定期消毒和清扫猪舍,保持猪舍通风干净卫生,垫料干燥、新鲜;制定疾病疫苗免疫计划,预防传染病。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营养液包括包括以下原料重量百分比:葡萄糖40%、生理盐水30%、维生素k5%,其余为蒸馏水。

优选地,所述营养液每天补充1~2次。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复合益生菌包括乳酸杆菌23%、双歧杆菌22%、丁酸梭菌12%、酵母菌16%、枯草芽孢杆菌12%、果寡糖10%、低聚异麦芽糖5%;将各种菌粉混匀后粉碎过筛处理得到混合菌粉,然后将混合菌粉、果寡糖和低聚异麦芽糖混合均匀,加入水搅拌混匀成糊状。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复合益生菌的添加量为饲料总量的1~2%。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中药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黄芪12~20份、青蒿22~28份、板兰根8~12份、大青叶10~16份、苦参6~12份、金银花14~18份、麻黄8~12份、薤白6~12份、蒲黄3~8份、黄芩5~8份、荜茇3~7份、柴胡8~12份、藿香6~12份、苍术5~8份。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中药粉添加量为饲料总量2~3%。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过渡液包括以下原料重量百分比:电解多维21%、黄芪多糖18%、红糖姜水30%、维生素c12%,其余为蒸馏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根据三元猪生长各个阶段环境要求,严格控制猪舍的温度和湿度,使猪生长的各个阶段处于符合生长需要的温度,做到各个阶段精细化管理,能大大减少猪群对环境的应激,减少猪群的发病,并且节约了饲料的浪费,提高饲料转化率;

2、养殖方式符合三元猪生长过程中的环境要求,且在仔猪饲养过程中加入营养液能够提猪自身的抵抗力,减少猪的发病率,使猪的猪肉品质更高更安全。通过在仔猪饲料中添加中药粉,其中,中药粉中各种原料配伍科学,由多种中草药组成,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同时各种中草药之间具有很好的协调作用,可有效提高猪体的免疫力和降低猪发病率,避免利用抗生素等添加在饲料中以提高猪的抵抗力;另外,该中药粉还能促进猪对饲料的消化力,加快猪只生长;而且该中药粉主要成分都是天然产物,具有安全、营养、毒副作用小等特点,配合饲料饲养,满足猪的营养需求,被猪吃入后,能够增强仔猪的抵抗力,抗病力较高,使猪更健康、快速生长,猪肉质鲜嫩;加入复合益生菌能够提高猪对饲料的吸收率,大大减少饲料的浪费;

3、本发明的三元杂交猪生态养殖方法能显著提高了猪的免疫力和抗病力,与利用现有技术养殖的猪相比,利用本发明的三元杂交猪生态养殖方法养殖的猪的提高了成活率,降低患病率,并能缩短猪的出栏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三元杂交猪生态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品种选育:以纯种富源大河乌猪为母本,大白猪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培育出二代母猪;然后以美系杜洛克公猪为父本,二代母猪为母本,通过杂交的三代猪作为商品猪饲养;

(2)哺乳期乳猪管理:产前半个月将母猪舍全舍和生产器具消毒;保持母猪舍内温度在15℃以上,此后每天增加1℃,直至温度为23℃保持恒定;小猪出生后立即剪牙断尾,出生后3~7天打补铁针,并补入教槽料;第10~17天,补充营养液;第20~22天打猪瘟疫苗,25~30天断奶,断奶后将仔猪移入保育舍内进行饲养;营养液包括包括以下原料重量百分比:葡萄糖40%、生理盐水30%、维生素k5%,其余为蒸馏水;营养液每天补充1~2次;

(3)仔猪饲养管理:保育舍温度控制在23℃,此后每天降低1℃,直至温度降至20℃;让小猪在保育舍内自由活动和自由采食;提供足够的清洁饮水,并添加过渡液;本实施例中,过渡液包括以下原料重量百分比:电解多维21%、黄芪多糖18%、红糖姜水30%、维生素c12%,其余为蒸馏水;由于仔猪从母猪舍转移到保育舍后,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应激较大,自身抵抗力也叫弱,这时候,通过补充营养液,称为过渡液,能有效提高仔猪的抵抗力,减少应激,有效减少拉稀和感冒等病的发生,使猪顺利度过转舍期,待仔猪体重达30~40kg,温度控制为20~21℃;待仔猪体重达40~60kg,温度控制为17~18℃,并在饲料中添加中药粉和复合益生菌;其中,复合益生菌包括乳酸杆菌23%、双歧杆菌22%、丁酸梭菌12%、酵母菌16%、枯草芽孢杆菌12%、果寡糖10%、低聚异麦芽糖5%;将各种菌粉混匀后粉碎过筛处理得到混合菌粉,然后将混合菌粉、果寡糖和低聚异麦芽糖混合均匀,加入水搅拌混匀成糊状,复合益生菌的添加量为饲料总量的1%;本实施例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丁酸梭菌1、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购买自正规生产厂家,没有对其进行分离和培养;中药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黄芪12份、青蒿22份、板兰根8份、大青叶10份、苦参6份、金银花14份、麻黄8份、薤白6份、蒲黄3份、黄芩5份、荜茇3份、柴胡8份、藿香6份、苍术5份,中药粉添加量为饲料总量3%;

(4)育肥管理:猪体重达60kg以后,将猪移至育肥舍饲养,温度控制为14~16℃,相对湿度为50~70%,保持圈舍通风透气,让猪自由采食和饮水;减少猪运动,直至出栏;

(5)疾病防治:定期消毒和清扫猪舍,保持猪舍通风干净卫生,垫料干燥、新鲜;制定疾病疫苗免疫计划,预防传染病。

实施例2:

一种三元杂交猪生态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品种选育:以纯种富源大河乌猪为母本,大白猪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培育出二代母猪;然后以美系杜洛克公猪为父本,二代母猪为母本,通过杂交的三代猪作为商品猪饲养;

(2)哺乳期乳猪管理:产前半个月将母猪舍全舍和生产器具消毒;保持母猪舍内温度在15℃以上,此后每天增加1℃,直至温度为23℃保持恒定;小猪出生后立即剪牙断尾,出生后3~7天打补铁针,并补入教槽料;第10~17天,补充营养液;营养液同实施例1;营养液每天补充1~2次,第20~22天打猪瘟疫苗,根据乳猪生长状况,在25~30天断奶,断奶后将仔猪移入保育舍内进行饲养;

(3)仔猪饲养管理:保育舍温度控制在23℃,此后每天降低1℃,直至温度降至20℃;让小猪在保育舍内自由活动和自由采食;提供足够的清洁饮水,并添加过渡液;本实施例中,过渡液同实施例1;待仔猪体重达30~40kg,温度控制为20~21℃;待仔猪体重达40~60kg,温度控制为17~18℃,并在饲料中添加中药粉和复合益生菌;其中,复合益生菌同实施例1,复合益生菌的添加量为饲料总量的2%;中药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黄芪16份、青蒿25份、板兰根10份、大青叶12份、苦参10份、金银花15份、麻黄10份、薤白8份、蒲黄5份、黄芩6份、荜茇5份、柴胡10份、藿香8份、苍术6份,中药粉添加量为饲料总量2%;

(4)育肥管理:猪体重达60kg以后,将猪移至育肥舍饲养,温度控制为14~16℃,相对湿度为50~70%,保持圈舍通风透气,让猪自由采食和饮水;减少猪运动,直至出栏;

(5)疾病防治:定期消毒和清扫猪舍,保持猪舍通风干净卫生,垫料干燥、新鲜;制定疾病疫苗免疫计划,预防传染病。

实施例3:

一种三元杂交猪生态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品种选育:以纯种富源大河乌猪为母本,大白猪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培育出二代母猪;然后以美系杜洛克公猪为父本,二代母猪为母本,通过杂交的三代猪作为商品猪饲养;

(2)哺乳期乳猪管理:产前半个月将母猪舍全舍和生产器具消毒;保持母猪舍内温度在15℃以上,此后每天增加1℃,直至温度为23℃保持恒定;小猪出生后立即剪牙断尾,出生后3~7天打补铁针,并补入教槽料;第10~17天,补充营养液;营养液同实施例1;营养液每天补充1~2次;第20~22天打猪瘟疫苗,25~30天断奶,断奶后将仔猪移入保育舍内进行饲养;(3)仔猪饲养管理:保育舍温度控制在23℃,此后每天降低1℃,直至温度降至20℃;让小猪在保育舍内自由活动和自由采食;提供足够的清洁饮水,并添加过渡液;本实施例中,过渡液同实施例1;待仔猪体重达30~40kg,温度控制为20~21℃;待仔猪体重达40~60kg,温度控制为17~18℃,并在饲料中添加中药粉和复合益生菌;其中,复合益生菌同实施例1,复合益生菌的添加量为饲料总量的1%;中药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黄芪20份、青蒿28份、板兰根12份、大青叶16份、苦参12份、金银花18份、麻黄12份、薤白12份、蒲黄8份、黄芩8份、荜茇7份、柴胡12份、藿香12份、苍术8份,中药粉添加量为饲料总量2%;

(4)育肥管理:猪体重达60kg以后,将猪移至育肥舍饲养,温度控制为14~16℃,相对湿度为50~70%,保持圈舍通风透气,让猪自由采食和饮水;减少猪运动,直至出栏;

(5)疾病防治:定期消毒和清扫猪舍,保持猪舍通风干净卫生,垫料干燥、新鲜;制定疾病疫苗免疫计划,预防传染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