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杜仲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435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杜仲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杜仲是我国名贵特产,是幸存的古老树种之一。杜仲皮入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等功效,是一种天然的抗衰老药物。对高血压、动脉硬化、阳痿、尿濒、肾虚腰痛、筋骨无力、肿动不安、妊娠漏血有较好的疗效。杜仲叶可提取绿原酸、杜仲纯粉或制成杜仲茶、杜仲冲剂、杜仲奶等饮料,可降低中性脂肪因为杜仲所含成分可促进新陈代谢和热量消耗,而使体重下降。除此之外还有预防衰老、强身健体的作用。杜仲浑身都是宝,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杜仲的需求量也逐渐加大,杜仲也开始在保健食品逐步得到应用,杜仲的种植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杜仲的种植较为普通,没有提供杜仲生长所需条件,使得杜仲成活率不高,造成种植的杜仲产量低,品质不好,不能满足人们对杜仲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科学合理提供杜仲生长所需条件,提高杜仲产量品质的杜仲种植方法。

一种杜仲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址:选择阳光充裕的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的荒山;(2)选苗:应选茎高55~65厘米、苗径粗壮、根系发达、侧根和须根较多、无病虫感染的1~3年实生苗;(3)移栽:移栽行距为2.5×2米,窝深为60~65厘米,每窝施农家肥4~5千克、复合肥1~2千克和尿素0.4~0.6千克,将选好的杜仲苗放入窝内,扶直填土压实,浇水至土壤湿润;(4)除草追肥:每年春季对杜仲周边进行耕土除草,耕土深为10~15厘米,每亩追施磷肥300~350千克、复合肥200~300千克和饼肥50千克,浇水至土壤湿润;(5)整枝修剪:每年冬季剪除树冠下部侧枝,促进主杆生长,增加干皮产量,剪除下垂枝,病虫枝及枯枝,使树冠通风透光;(6)采收:植株生长8~12年为开始采收期,按环剥复生进行采收。

进一步,该杜仲种植方法的步骤(3)移栽:移栽行距为2.5×2米,窝深为60厘米,每窝施农家肥4千克、复合肥1千克和尿素0.4千克,将选好的杜仲苗放入窝内,扶直填土压实,浇水至土壤湿润。

进一步,该杜仲种植方法的步骤(3)移栽:移栽行距为2.5×2米,窝深为62厘米,每窝施农家肥4.5千克、复合肥1.5千克和尿素0.5千克,将选好的杜仲苗放入窝内,扶直填土压实,浇水至土壤湿润。

进一步,该杜仲种植方法的步骤(3)移栽:移栽行距为2.5×2米,窝深为65厘米,每窝施农家肥5千克、复合肥2千克和尿素0.6千克,将选好的杜仲苗放入窝内,扶直填土压实,浇水至土壤湿润。

通过该技术手段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该杜仲种植方法能从杜仲生长特点出发,科学合理统筹提供杜仲生长所需条件,保障了杜仲的茁壮成长,确保了杜仲种植的成活率,极大的提高了杜仲的产量,较好的保证了杜仲的品质。并且,种植步骤简单,便于大规模种植,节约了种植成本,提高了杜仲的种植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经过本发明人多年对中药材进行种植,针对杜仲生长特性,经过反复种植试验,不断研究分析总结,做出该发明,以下举例对

本技术:
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杜仲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址:选择阳光充裕的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的荒山;(2)选苗:应选茎高55~65厘米、苗径粗壮、根系发达、侧根和须根较多、无病虫感染的1~3年实生苗;(3)移栽:移栽行距为2.5×2米,窝深为60厘米,每窝施农家肥4千克、复合肥1千克和尿素0.4千克,将选好的杜仲苗放入窝内,扶直填土压实,浇水至土壤湿润;(4)除草追肥:每年春季对杜仲周边进行耕土除草,耕土深为10~15厘米,每亩追施磷肥300~350千克、复合肥200~300千克和饼肥50千克,浇水至土壤湿润;(5)整枝修剪:每年冬季剪除树冠下部侧枝,促进主杆生长,增加干皮产量,剪除下垂枝,病虫枝及枯枝,使树冠通风透光;

(6)采收:植株生长8~12年为开始采收期,按环剥复生进行采收。

实施例2

一种杜仲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址:选择阳光充裕的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的荒山;(2)选苗:应选茎高55~65厘米、苗径粗壮、根系发达、侧根和须根较多、无病虫感染的1~3年实生苗;(3)移栽:移栽行距为2.5×2米,窝深为62厘米,每窝施农家肥4.5千克、复合肥1.5千克和尿素0.5千克,将选好的杜仲苗放入窝内,扶直填土压实,浇水至土壤湿润;(4)除草追肥:每年春季对杜仲周边进行耕土除草,耕土深为10~15厘米,每亩追施磷肥300~350千克、复合肥200~300千克和饼肥50千克,浇水至土壤湿润;(5)整枝修剪:每年冬季剪除树冠下部侧枝,促进主杆生长,增加干皮产量,剪除下垂枝,病虫枝及枯枝,使树冠通风透光;(6)采收:植株生长8~12年为开始采收期,按环剥复生进行采收。

实施例3

一种杜仲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址:选择阳光充裕的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的荒山;(2)选苗:应选茎高55~65厘米、苗径粗壮、根系发达、侧根和须根较多、无病虫感染的1~3年实生苗;(3)移栽:移栽行距为2.5×2米,窝深为65厘米,每窝施农家肥5千克、复合肥2千克和尿素0.6千克,将选好的杜仲苗放入窝内,扶直填土压实,浇水至土壤湿润;(4)除草追肥:每年春季对杜仲周边进行耕土除草,耕土深为10~15厘米,每亩追施磷肥300~350千克、复合肥200~300千克和饼肥50千克,浇水至土壤湿润;(5)整枝修剪:每年冬季剪除树冠下部侧枝,促进主杆生长,增加干皮产量,剪除下垂枝,病虫枝及枯枝,使树冠通风透光;

(6)采收:植株生长8~12年为开始采收期,按环剥复生进行采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杜仲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阳光充裕的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的荒山;应选茎高55~65厘米无病虫感染实生苗;移栽行距为2.5×2米,窝深为60~65厘米,每窝施农家肥4~5千克、复合肥1~2千克和尿素0.4~0.6千克,将选好的杜仲苗放入窝内;每年春季对杜仲周边进行耕土除草;每年冬季剪除树冠下部侧枝,促进主杆生长,增加干皮产量,剪除下垂枝,病虫枝及枯枝,使树冠通风透光;植株生长8~12年为开始采收期,按环剥复生进行采收。该杜仲种植方法能从杜仲生长特点出发,科学合理统筹提供杜仲生长所需条件,保障了杜仲的茁壮成长,确保了杜仲种植的成活率,极大的提高了杜仲的产量,较好的保证了杜仲的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韩仲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瑞发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12
技术公布日:2017.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