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2317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灌溉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作物的水分自动供给,特别是涉一种自动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主要依赖作物维持经济的发展。作物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水资源不足或季节性干旱,水分不足会阻碍作用的生长和发育,因此,有必要根据需求开发自动节水灌溉系统,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促使传统农业向优质、高产和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

现有的自动灌溉系统,通常是仅仅根据植物生长期所需的水分定时、定量进行水分供给,水分通过主管道流入各支管,漫灌于作物根部,该方法会在土壤表面出现大面积的水分流失,而不能完全被作用根部吸收,造成水资源浪费,水的利用率低,作物也不能获得最佳生长。

现有的微灌技术,仅对有效范围内的土壤进行灌溉,可人为控制滴水速度,还可根据作物生长所需调节滴水速度,在保证作物根系获得充分水分的同时,避免出现地面径流、根系水分过度饱和、深层渗漏等,其缺点在于,只考虑作物生长阶段所需水分,而不考虑作物生长环境因素,而不考虑作物生长环境引起腾发量,在给作物供水时,会出现供水不足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灌溉系统,解决现有灌溉系统存在的水的利用率低,不能为作物提供所需的充足水分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自动灌溉系统,包括温湿度检测模块、光强检测模块、净辐射检测模块、控制器模块、箱体以及微润带;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光强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净辐射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箱体设有出口,在所述出口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控制开关根据控制器模块的指令打开或关闭出口;所述箱体的出口与微润带固连,出口打开时,箱体内的水流入微润带;所述微润带埋设于外部土壤下。

进一步地,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和终控端;所述控制器模块经无线传输模块与终控端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液位检测模块、泵以及电磁阀;所述液位检测模块置于箱体中,所述液位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控制器模块经继电器模块与泵的控制端相连;控制器模块向继电器模块发送触发信号,泵上电,将外部蓄物池的水抽至箱体中;所述泵经输送管与箱体相连,所述电磁阀设置在输送管内,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端与控制器模块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微润带为三层管状结构,分别为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半透膜层,所述中间层为支撑层,所述外层为无纺布层;所述支撑层的两侧分别嵌入至半透膜层和无纺布层中;所述无纺布层紧密包裹在支撑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微润带埋设在土壤下10-15cm处。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1、设置温湿度检测模块检测作物生长环境的温湿度,温湿度数据用于判断作物是否需要添加水分;设置净辐射检测模块检测作物生长环境中空气的净辐射,设置光强检测模块检测作用生长环境中的光照强度,净辐射数据和光强数据用于计算作物的腾发量,用于推导作物即将需要的更准确的水分量;微润带埋设于土壤下,将水直接作用于根部下方,而不是裸露在空气中,避免水分流失,提高水的利用率;本发明可检测箱体内储备水量是否充足,还可基于理论上的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数值的基础上,根据温湿度、净辐射、光强调整水分的供给,本发明通过微润带进行灌溉,并考虑作物生长环境来调整水分的供给,在提高水的利用率的同时,还给作物提供所需的充足水分;

2、设置无线传输模块和终控端,用户可在终控端手动调整各检测参数的阈值,人为改动作用的水分需求,实现灌溉的自动和手动操作;

3、微润带为三层管状结构,设有半透膜层、支撑层和无纺布层,支撑层的两侧分别嵌入至半透膜层和无纺布层中,增强了微润带的抗压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微润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半透膜层;2、支撑层;3、无纺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一种自动灌溉系统,包括温湿度检测模块、光强检测模块、净辐射检测模块、控制器模块、箱体以及微润带;所述温湿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光强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净辐射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箱体设有出口,在所述出口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控制开关根据控制器模块的指令打开或关闭出口;所述箱体的出口与微润带固连,出口打开时,箱体内的水流入微润带;所述微润带埋设于外部土壤下。

温湿度检测模块为温湿度传感器,检测作物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将温度和湿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控制器模块中,由控制器模块根据温湿度信号判断是否需要给作物输送水。温湿度信号可用于计算作物的腾发量,用于预测作物下一步需要多少水。

光强检测模块为光强传感器,检测作物生长环境的光照强度,将光照强度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控制器模块中,用于计算作物的腾发量,便于获知作物即将需要多少水,及时为作物输送水。

净辐射检测模块为净辐射传感器,检测作物生长环境的净辐射,将净辐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控制器模块中,用于计算作物的腾发量,获知作物下一步需要多少水,以便及时调整灌溉策略,为作物输送水。净辐射传感器检测地表与大气体系辐射收支的结果,检测的是全波段辐射。

控制器模块主要是接收各检测模块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和控制。控制器模块根据温度、净辐射数据,计算作物的腾发量,再根据土壤水分修正系数、光照强度、不同作物系数,推导出作物的日常需水量,便于实时发出灌溉预报。

箱体用于放置水,控制器模块控制箱体的控制开关的通断,打开或关闭箱体的出口,向微润带提供水,或停止向微润带提供水。

微润带微润带为三层管状结构,分别为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半透膜层1,所述中间层为支撑层2,所述外层为无纺布层3;所述支撑层2的两侧分别嵌入至半透膜层1和无纺布层3中;所述无纺布层3紧密包裹在支撑层2上。半透膜层1的内外表面均设有均匀密集布置的微润孔,使得内部水分缓缓向外溢出;支撑层2增加微润带的强度,提高抗压力,地表重型机械装置经过时,微润带不产生形变或损坏;无纺布层用于实现外部防护。

半透膜是一种只允许某种分子或离子扩散进出的薄膜,是对不同粒子的通过具有选择性的薄膜。半透膜由高分子材料经特殊工艺制程,只允许水分子透过,不允许溶质通过。本发明半透膜层的厚度为0.045mm至0.055mm,该厚度下水分自由渗通过微润孔渗透出微润带。

无纺布由定向或随机的纤维构成,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形成的织物,具有防潮、透气、柔韧、可循环再用的特点。无纺布由100%纤维组成,多孔、透气性佳,可用作农业用灌溉布。

在微润带还可设置泥沙排泄口和控制开关,可在控制器模块的控制下,定时向微润带控制开关发送信号,打开泥沙排泄口,将灌溉过程中水中的废物排出微润带。

本发明的微润带埋设在土壤下10-15cm处,在该深度范围内,水通过微润带渗透到作用,实现自上而下的灌溉,满足作用生长发育的需求。进一步地,埋设在该深度下,大型机械装置经过时,能避免产生形变或损坏。

进一步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和终控端;所述控制器模块经无线传输模块与终控端相连。用户可在终控端手动调整各检测参数的参数值,相应指令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至控制器模块中,控制器模块根据指令调整箱体向微润带输送的供水量。本发明该方式的设置,实现灌溉的自动和手动双向操作。

进一步还包括液位检测模块、泵以及电磁阀;所述液位检测模块置于箱体中,所述液位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控制器模块经继电器模块与泵的控制端相连;控制器模块向继电器模块发送触发信号,泵上电,将外部蓄物池的水抽至箱体中;所述泵经输送管与箱体相连,所述电磁阀设置在输送管内,所述电磁阀的控制端与控制器模块相连。

液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箱体的水量,在水量低于预设的下限液位值时,控制器模块启动泵,将外部蓄水池的水抽至箱体中存储,直至水量达到预设的上限液位值。还设置有电磁阀,主要用于防止在关闭水泵时产生虹吸现象。每次停止向箱体送水时,先关闭电磁阀,再关闭水泵。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控制器模块运用程序算法,根据温湿度、光强和净辐射信号计算腾发量,并推导作物所需水量日常需水量,控制器模块根据推导结果控制箱体流向微润带的流水量,微润带的水渗入作物根系,为作物提供水分;检测箱体内水的液位,在液位低于下限阈值时,通过泵向箱体输送水,以保证用水供给;温湿度、光强、净辐射、腾发量、所需水量、液位等信息经无线传输模块发送至终控端,用户可在终控端查看数据,还可在终控端设置需水量,并将信息传送至控制器模块,由控制器模块根据传输来的信息调整箱体向微润带的输水量,以调整灌溉策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