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盐碱地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50915阅读:8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地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盐碱化危害严重的国家,全国约有盐碱地2700万hm2,其中有770万hm2以上分布于农田中,占耕地面积的7%左右,对于干旱地区,1/3以上土壤属于由盐碱化引起的中低产田。改良盐碱地和防治次生盐碱化,以及维持和改善土地生产能力是维持干旱区土地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土壤盐碱化直接影响土壤结构、导水导气、供水供肥能力,以及植物出苗和生长过程,因此世界各国学者对盐碱地改良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盐碱土是一种因含盐量过多或强碱性,而“生了病”的土壤。盐碱地分级指标如下:轻度盐化土,土壤含盐量0.1-0.2%;中度盐化土,土壤含盐量0.2-0.4%;重度盐化土,土壤含盐量0.4-0.6%;(我国大多数以30厘米土壤耕层来计算含盐量。)衡量盐碱地的另一指标是酸碱度,即ph值,一般以7.5为中性,<7.0为微酸性,>7.5为微碱性。

目前土壤改良方法主要有水利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和物理改良。各种改良方法的方式、作用与目的各不相同,但都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水、盐、肥、气环境,维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利用特种肥料,有效改良中度至轻度园林盐碱地,该肥料是利用离子吸附转化盐类,肥盐平衡的合力降低含盐量,降低ph值,内含钠离子吸附剂,腐植酸,黄腐酸,烯土组成了吸盐降碱的最佳聚合体。中度盐碱地配合大量应用麦糠加特种肥料,将有更好的效果。

盐碱地一般有低温、土瘦、结构差的特点。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腐殖质,能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并可和碳酸钠作用形成腐殖酸钠,降低土壤碱性。腐殖酸钠还能刺激作物生长,增强抗盐能力。腐殖质可以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从而使孔隙度增加,透水性增强,有利于盐分淋洗,抑制返盐。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一方面可以中和土壤碱性,另一方面可加速养分分解,促进迟效养分转化,提高磷的有效性。因此,增施有机肥料是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方法,以降低盐碱地的土壤容重和土壤含盐量;提高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养分,从而达到有效改良土壤盐碱化,减小其所造成的粮食减产、植被覆盖面积缩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针对性强,效果显著,有利于技术的普及推广,可进行大规模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盐碱地进行翻耕,再进行晒垡;s2:将s1处理后的盐碱地进行土地平整;s3:将s2处理后的盐碱地采用暗管排除盐水;s4:对s3处理后的盐碱地灌水;s5:对s4处理后的盐碱地施用盐碱地改良剂。

需要说明的是,s1中,深耕是盐碱地改良中常用的栽培耕作措施。深耕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显著提高作物产量的效果;深耕能够打破土壤板结层,重新组合土壤团粒结构,增大了土壤蓄水量,提高降水利用率,并且可切断土壤上升毛细管,抑制盐分向表层积累。s2中,秋季耕翻晒垡,风干耕土,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养分分解。s3中,平整土地对改良盐碱地极为重要,土地盐碱化的发生常与地表不平整有关,相同水文地质条件下,不平整的地面上,排灌不畅通会导致田里留有尾水,高地先干,造成返盐,形成盐斑;平整土地可使表土水分蒸发一致,均匀下渗,便于控制灌溉定额,保证灌溉质量;平整土地是削高垫低,使地表平整,防止高处聚盐和低洼积盐,泡田洗盐时,减少水土流失,盐分容易溶于水中并随水排出,降低耕层土壤盐分,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s4中,实施暗管排水,就是利用透水的渗水管和集水管的排水作用,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增大地下水埋深至作物根系适宜的埋深以下,使作物免除渍害;或者通过增大地下水埋深有效控制因毛细现象与根系吸水导致的土壤表层返盐问题。s5中,灌水是为了不断淋洗和排除土壤中的盐分。s6中,施用盐碱地改良剂,可以有效降低盐碱地的ph值和含盐量,提高种植的植物的出芽率和株高。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s1中,翻耕是采用深松耕犁翻耕,耕深为30~60cm,翻耕步骤重复1~5次;晒垡步骤重复1~4次,每次晒垡的间隔时间为5~15d。需要说明的是,耕深优选为30~40cm;翻耕步骤优选重复3~5次;晒垡步骤优选重复2~3次,每次晒垡的间隔时间为7~10d。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s2中,平地是进行高挖低填平整,且使最大坡度为8°~15°,优选为9°~12°。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s3中,采用暗管排除盐水具体包括:用开沟埋管机铺设排盐暗管,排盐暗管的埋设深度为0.6~1.6m,坡降比为0.5‰~0.9‰,排盐暗管平行设置有多条,两条相邻排盐暗管间距为20~50m,还铺设有与每一条排盐暗管连通的集水管。需要说明的是,排盐暗管和集水管埋设完成后及时回填,并起垄以防见水下陷,排盐暗管和集水管的起始端和路面要回填压实;排盐暗管的埋设深度为0.9~1.5m,坡降比为0.7‰~0.9‰,排盐暗管平行设置有多条,两条相邻排盐暗管间距为25~40m。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s3中,排盐暗管为直径11cm的带孔单壁波纹管,外包15cm厚沙石虑料。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s4中,灌水的水深为2~7cm,并持续8~15d。需要说明的是,灌水的水深优选为3~5cm,并优选持续9~14d。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s5中,盐碱地改良剂为液体复合肥,液体复合肥均匀地撒在地表面上,施用量为0.5t~2.5t/亩;液体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养殖场废弃物采用重力沉降法进行分离,得到废水和废渣;将废水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将废渣和滤渣混合均匀,得到堆肥物料,将堆肥物料进行堆肥发酵,在得到的基肥中加入滤液、味精废液和添加剂后混合均匀,得到液体复合肥;其中,添加剂包括氧化钙、硼肥、铁、镁、乙二胺四乙酸锌钠盐和乙二胺四乙酸锰钠。需要说明的是,液体复合肥为专利公开号cn106588364a公开的液体复合肥;液体复合肥施用量优选为1.0t~2.0t/亩。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s5中,盐碱地改良剂是以改性层状硅酸盐为载体的粉剂盐碱地改良剂,粉剂盐碱地改良剂均匀地撒在地表面上,施用量为0.5t~2.5t/亩;粉剂盐碱地改良剂的原料组分包括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固氮菌、溶磷菌、溶钾菌和芽孢杆菌。需要说明的是,粉剂盐碱地改良剂可以选自山东梁山海天生物肥业公司盐碱土壤调理剂(商标:山海天)的粉剂盐碱地改良剂;粉剂盐碱地改良剂施用量优选为1.0t~2.0t/亩。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s5中,盐碱地改良剂为水剂盐碱地改良剂,水剂盐碱地改良剂均匀地撒在地表面上,施用量为0.5t~2.5t/亩;水剂盐碱地改良剂的原料组分包括发酵原液、生化黄腐酸和聚氨基酸;发酵原液是由豆粕、淀粉经过研磨糖化、生物发酵制备得到的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微量元素、游离有机氮和益生菌的原液。需要说明的是,水剂盐碱地改良剂可以选自北京飞鹰绿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禾康土壤调理剂(商标:贡田)的水剂盐碱地改良剂;水剂盐碱地改良剂施用量优选为1.0t~2.0t/亩。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方法每年进行一次,连续进行1~3年。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选用暗管排水,解决了明沟排水有工程量大,占地面积多,地面割切影响机械化和年年清淤的缺点;(2)本发明的盐碱地改良剂,分为水剂、粉剂,均可在市面购买,特别施用自主研发的液体复合肥具有质量好、肥分高、性质稳定,作物易吸收等优异性能,可广泛应用于轻度盐碱地田间,使用后能达到改善盐碱地盐碱化并刺激作物生长的目的;(3)本发明采用农耕改良、水利改良与施盐碱地改良剂措施相结合的办法,针对性强,效果显著,有利于技术的普及推广,可进行大规模应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盐碱地改良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数据为三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或平均值±标准差。

本发明实施例中,选择盐碱地试验区为松原灌区的乾安县余字乡张字村;采用的粉剂盐碱地改良剂为山东梁山海天生物肥业公司盐碱土壤调理剂(商标:山海天)的粉剂盐碱地改良剂;采用的水剂盐碱地改良剂为北京飞鹰绿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禾康土壤调理剂(商标:贡田)的水剂盐碱地改良剂。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盐碱地依次进行翻耕,次数为3次,耕深为40cm;再进行晒垡,次数为2次,每次晒垡间隔的时间为8d;

s2:将s1处理后的盐碱地进行土地平整,平地进行高挖低填平整,最大坡度为10°;

s3:将s2处理后的盐碱地采用暗管排除盐水,排盐暗管埋设深度为1.3m,坡降比为0.7‰,排盐暗管平行设置有多条,两条相邻排盐暗管间距为30m;排盐暗管为直径11cm带孔单壁波纹管,外包15cm厚沙石虑料;

s4:对s3处理后的盐碱地灌水,水深3cm,并持续11d;

s5:对s4处理后的盐碱地施用盐碱地改良剂,盐碱地改良剂为自主研发的液体复合肥(见专利公开号cn106588364a公开的液体复合肥),均匀地撒在地表面上,施用量为1.0t/亩。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盐碱地依次进行翻耕,次数为4次,耕深为35cm;再进行晒垡,次数为2次,每次晒垡间隔的时间为10d;

s2:将s1处理后的盐碱地进行土地平整,平地进行高挖低填平整,最大坡度为11°;

s3:将s2处理后的盐碱地采用暗管排除盐水,排盐暗管埋设深度为1.4m,坡降比为0.8‰,排盐暗管平行设置有多条,两条相邻排盐暗管间距为30m;排盐暗管为直径11cm带孔单壁波纹管,外包15cm厚沙石虑料;

s4:对s3处理后的盐碱地灌水,水深4cm,并持续10d;

s5:对s4处理后的盐碱地施用盐碱地改良剂,盐碱地改良剂为水剂盐碱地改良剂,均匀地撒在地表面上,施用量为1.5t/亩。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盐碱地依次进行翻耕,次数为5次,耕深为30cm;再进行晒垡,次数为3次,每次晒垡间隔的时间为9d;

s2:将s1处理后的盐碱地进行土地平整,平地进行高挖低填平整,最大坡度为12°;

s3:将s2处理后的盐碱地采用暗管排除盐水,排盐暗管埋设深度为1.5m,坡降比为0.9‰,排盐暗管平行设置有多条,两条相邻排盐暗管间距为40m;排盐暗管为直径11cm带孔单壁波纹管,外包15cm厚沙石虑料;

s4:对s3处理后的盐碱地灌水,水深5cm,并持续9d;

s5:对s4处理后的盐碱地施用盐碱地改良剂,盐碱地改良剂为粉剂盐碱地改良剂,均匀地撒在地表面上,施用量为2.0t/亩。

将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改良得到的土壤进行评定,空白例为原始盐碱地土壤样本。

具体检测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不同实施例改良得到的土壤检测结果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可以使盐碱地土壤物理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降低盐碱地土壤紧实度和盐碱成分,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列举的情况,选用其他的方法参数也是可行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选用暗管排水,解决了明沟排水有工程量大,占地面积多,地面割切影响机械化和年年清淤的缺点;(2)本发明所述的盐碱地改良剂,分为水剂、粉剂,均可在市面购买,特别施用自主研发的液体复合肥具有质量好、肥分高、性质稳定,作物易吸收等优异性能,可广泛应用于轻度盐碱地田间,使用后能达到改善盐碱地盐碱化并刺激作物生长的目的;(3)本发明采用农耕改良、水利改良与施盐碱地改良剂相结合的办法,针对性强,效果显著,有利于技术的普及推广,可进行大规模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步骤、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除非另有规定,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