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红壤土花生产量的栽培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229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的是高产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红壤土花生产量的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红壤是我国南方典型的土壤类型,虽然红壤区耕地面积仅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6%,但却贡献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粮食和油料等农副产品,对维持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花生是我国红壤区种植的主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江西省每年的种植面积约1.6×105hm2,年均产量约4.5×108kg,年产值近30亿元,但江西省花生平均单产却不足2800kg.hm-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制约红壤土花生高产的因素很多,其中(1)品种退化,更新慢;(2)连作障碍,土壤土传病害严重;(3)肥料施用不当是最主要三大因素之一。1、品种退化,更新慢:目前江西红壤地区种植的花生品种大部分仍是上个世纪80年代推广的粤油256,该品种经过多年种植已出现退化,抗病性,特别青枯病抗性出现退化,产量也大幅度降低。2、连作障碍严重:由于种植花生的效益相对较高,江西红壤土地区农民坚持连作花生,有四分之一左右的花生田种植年限已长达10年,个别田块甚至超过20年,长期的连作重茬使花生单产和总产均呈现下降趋势,花生连作重茬也导致病虫害加剧,以镰刀菌根腐病为主的发病率随连作年限成倍增加,青枯病\白绢病则随连作年限延长从无到有,且发病多在结荚成熟期,青枯病一旦感染,产量损失60~70%,严重时绝收。3、肥料施用不当,尤其氮肥施用过量,而镁肥施用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氮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但过量施氮仍会危害花生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同时也会导致较低的氮肥利用率和较高的氮素损失,进而污染环境。此外,过量施氮的情况下,虽然短期内土壤速效氮水平显著提升,但却损害了花生自身根瘤固氮能力。由于红壤土地区大量的施用无机氮肥,使该区土壤氮素含量已趋于饱和,土壤对外源无机氮的吸储能力下降,氮素流失风险增大,更为严重的是长期不合理的肥料管理措施导致花生根瘤质量下降,部分地块出现花生根系结瘤量大幅度减少甚至零结瘤现象,致使植株生物固氮功能减弱,引起土壤养分失衡,导致花生的肥料利用效率下降,造成了一系列后续环境问题。镁(№)是除c、h、0外植物所需的六种大量元素(n、p、k、ca、mg、s)之一,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不可缺少的。我国红壤地区镁的含量为0.06%-0.3%,交换性镁仅占全镁量的4%左右,不能满足一般作物的需要。此外,土壤中的高氮、高磷、高钙、高ph值、低ph值等均会引起缺镁症状。南方地区大多为典型的酸性红壤土,ph值较低,交换性镁含量一般较低,严重影响红壤土花生的平均单产。针对上述制约因素,本发明一种提高红壤土花生产量的栽培技术,采用此项技术种植花生可提高红壤土花生25-35%的产量水平。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红壤土花生产量的栽培技术,能极大地解决红壤土花生连作障碍,提高成苗率和产量,解决红壤土花生大面积生产存在的技术难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提高红壤土花生产量的栽培技术,其包括以下步骤:(1)耕地的准备:按常规方法操作,尽可能进行深耕松土,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基肥每亩施土杂肥1000kg、过磷酸钙255kg,石灰粉525kg和硫酸镁15kg;(2)高产、抗病花生品种的选用;(3)种子播前种衣剂处理:将亮盾1袋(10ml)与锐胜1袋(10g)混合,加100ml水(以充分将药剂完全包衣好种子为目的),包2.5kg种子,充分拌匀,使药膜均匀附着在种子表面包衣的种子阴凉干备用;(4)播种,采用机械化播种,双行,株行距6×5寸,双粒,每亩18000至20000苗。播种后每亩在播种沟中撤施5%的特丁磷2.5kg,防蚁和地下害虫。覆土后,每亩的畦面用72%都尔120ml加水75kg喷施除草;(5)出苗后,在苗期(小苗达2-3片小叶时)和开花期分别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每亩每次500g,对水50kg,喷施浓度为1%),在开花后期喷施先益农中量元素肥混合硼砂5kg/亩。所述的步骤(2)选用高产抗青枯病的花生品种“祥泰1号”,“祥泰2号”,“粤油7号”和“航花2号”;采用机械剥壳,精选饱满、无霉变的种子备用。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极大地解决红壤土花生连作障碍,提高成苗率和产量,解决红壤土花生大面积生产存在的技术难题;采用此项技术种植花生可提高红壤土花生25-35%的产量水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提高红壤土花生产量的栽培技术,其包括以下步骤:(1)耕地的准备:按常规方法操作,尽可能进行深耕松土,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基肥每亩施土杂肥1000kg、过磷酸钙255kg,石灰粉525kg和硫酸镁15kg;(2)高产、抗病花生品种的选用:选用高产抗青枯病的花生品种“祥泰1号”,“祥泰2号”,“粤油7号”和“航花2号”;采用机械剥壳,精选饱满、无霉变的种子备用;(3)种子播前种衣剂处理:将亮盾1袋(10ml)与锐胜1袋(10g)混合,加100ml水(以充分将药剂完全包衣好种子为目的),包2.5kg种子,充分拌匀,使药膜均匀附着在种子表面包衣的种子阴凉干备用;(4)播种,采用机械化播种,双行,株行距6×5寸,双粒,每亩18000至20000苗。播种后每亩在播种沟中撤施5%的特丁磷2.5kg,防蚁和地下害虫。覆土后,每亩的畦面用72%都尔120ml加水75kg喷施除草;(5)出苗后,在苗期(小苗达2-3片小叶时)和开花期分别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每亩每次500g,对水50kg,喷施浓度为1%),在开花后期喷施先益农中量元素肥混合硼砂5kg/亩。本实施例的步骤(1)中增加“每亩施硫酸镁15kg”基于如下试验结果:表1、不同镁肥施用量对红壤土花生产量的影响处理株高(cm)分枝数(条)主茎青叶数(片)单株果数(个)单株饱果数(个)平均亩产(kg)硫酸镁(10kg/亩)46.17.511.813.910.1258.3硫酸镁(15kg/亩)44.27.611.514.811.3263.3硫酸镁(20kg/亩)40.57.811.215.312.5278.2硫酸镁(0kg/亩)48.27.012.612.39.3238.2试验采用的品种为“航花2号”,使用硫酸镁可使增加花生的分枝数,单株果数和单株饱果数,降低主茎青叶数,从而显著地提高花生平均单产水平,增产效果最明显的是每亩施用20kg硫酸镁,可提高产量16.8%.本实施例步骤(2)中的高产优质抗病花生品种选用基于如下的试验结果。表2、不同花生品种在红壤土的表现2013-2016年,在江西樟树市红壤土区进行花生新品种比较试验,从50个参试品种中筛选出适合红壤土种植的“祥泰1”,“祥泰2”“粤油13”和“航花2号”四个品种,这四个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均对当地对照种“粤油256”更优。本实施例步骤(3)中种子播前种衣剂处理基于如下试验结果:表3:不同化学药剂对红壤土花生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品种青枯病发病率(%)根腐病发病率(%)亮盾2.53.1锐胜3.22.6亮盾+锐胜00多菌灵16.319.3不处理(ck)5652本实施例试验采用的品种为大面积种植的“粤油256”,各种药剂均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亮盾或锐胜均能显著控制连作红壤地花生青枯病和根腐病,如果亮盾和锐胜一起混合使用,可完全控制连作红壤地花生青枯病和根腐病的发生。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