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养殖系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原鳅养殖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原鳅养殖多数在人工池塘中进行养殖,这些传统的养殖方法初期成本较低,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水底容易积累高原鳅的粪便与落到底部的高原鳅饲料,这些积累的粪便与饲料清理难度很大,清理投入较大,这些积累物容易因发酵而污染养殖区域的水质,并造成细菌的大量滋生,在这种环境下,高原鳅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感染疾病而死亡,给养殖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传统的高原鳅养殖与孵化多数分开的,当高原鳅进入发情排卵期需要对高原鳅进行捕捞,然后放入孵化装置中进行排卵,排卵结束后将高原鳅取出放入养殖池中,该过程较为复杂,并且容易对高原鳅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并且在排卵过程中,由于不同的高原鳅在排卵时存在时间差,提前排卵结束的高原鳅容易将其排除的卵吃掉,造成损失;传统的养殖方法中当高原鳅长大成熟后,需要单独的捕捞工作,捕捞难度较大,难以做到捕捞无遗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原鳅养殖孵化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高原鳅养殖孵化装置,包括净化池、孵化箱与养殖箱,养殖箱上部开口,养殖箱内前后两侧壁上侧分别开设横向的长条孔,长条孔内端上部设有横轨,横轨固定安装在养殖箱内侧壁上,每根横轨内侧均设有两根立柱,立柱与横轨之间配合安装第一滑块,安装在不同横轨上的相对应的立柱之间通过侧板固定连接,安装在同一根横轨上的立柱之间通过第一弹性网固定连接,立柱顶端面开设竖向的t型槽,t型槽内配合安装工字型插块,工字型插块能沿t型槽上下滑动,四个工字型插块之间设有第二弹性网,第二弹性网的四个边角处分别与工字型插块固定连接,养殖箱内左右两端侧壁分别固定安装u型滑轨,u型滑轨的上端穿过长条孔伸出到养殖箱的外部,两根u型滑轨之间通过第二滑块安装工字钢,工字钢为横向,工字钢的底部固定安装橡胶刮片,孵化箱位于养殖箱的侧部,孵化箱侧部与养殖箱侧部之间通过第一透明玻璃管固定连接,第一透明玻璃管的两端分别与孵化箱及养殖箱内部相通,第一透明玻璃管与孵化箱连接处安装第一闸门,位于左侧的侧板外侧固定安装第二透明玻璃管,第二透明玻璃管与侧板内侧相通,第二透明玻璃管外端与养殖箱左端内侧壁之间通过透明软管固定连接,透明软管与第一透明玻璃管相通,第二透明玻璃管与侧板的连接处安装第二闸门,净化池位于孵化箱的一侧,孵化箱上部一侧开设溢流口,溢流口外端与净化池之间通过引流管固定连接,孵化箱一侧设有泵,泵的进水口与净化池连接并与其内部相通,泵的出水口与孵化箱连接并与其内部相通,孵化箱内底部四个边角处分别固定安装竖轨,四根竖轨之间设有网,网的四个边角与竖轨之间通过第三滑块连接,孵化箱侧壁内部设有缠绕的温水管,孵化箱侧部固定安装增氧泵。
如上所述的高原鳅养殖孵化装置,所述的其中一根立柱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设有圆板,圆板为横向,圆板的侧部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圆板顶面中间开设通孔,圆板的底部固定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通孔后位于圆板的上部,电机输出轴的上端侧部对称安装两根拨片,其中一根立柱上安装输料管,输料管出料口位于圆板的上部。
如上所述的高原鳅养殖孵化装置,所述的其中一根立柱上端一侧固定安装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部固定安装增氧机。
如上所述的高原鳅养殖孵化装置,所述的第二支架上安装臭氧灭菌器。
如上所述的高原鳅养殖孵化装置,所述的长条孔外端下侧设有接粪槽,接粪槽固定安装在养殖箱的侧部。
如上所述的高原鳅养殖孵化装置,所述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均自带动力装置。
如上所述的高原鳅养殖孵化装置,所述的网为7-9目。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将高原鳅的养殖、排卵与孵化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高原鳅养殖孵化系统,并将养殖高原鳅的养殖池所需要的育苗、清洁与捕捞等功能集合到一起,大大降低了养殖工作人员养殖高原鳅的难度与劳动强度。在养殖箱内进行高原鳅的养殖过程中,养殖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育苗时,将安装在同一根横轨上的两根立柱的距离调近,第一弹性网与第二弹性网收缩网格孔变小,体型较小的幼苗难以从网隔孔游出,便于对幼苗的控制,此时四根立柱之间的区域为育苗区域,该区域占用养殖箱的面积较小,可以设置多组该区域进行大量的育苗,增加收益,当幼苗长大后,可以调节立柱,第一弹性网与第二弹性网被拉长,网格孔变大,扩大该区域的空间,给高原鳅充足的活动空间,便于高原鳅健康生长,该设计将高原鳅活动区域进行控制,便于集中喂养,便于控制,同时还可以通过第一滑块来随时移动该养殖区域的位置,可以通过定时移动养殖区域,来使高原鳅的活动生长环境保持干净且氧气充足,保持高原鳅的生长环境优良,使其不易生病,有利于高原鳅健康快速的生长,提高产量,提高养殖户的收益,当高原鳅长大后,将工字型插块从t型槽内拉出,第二弹性网随之上移,可以将该养殖区域的鱼通过第二弹性网轻松捕捞,能做到捕捞无遗漏,降低了养殖工作者对成熟高原鳅的捕捞难度;当高原鳅处于发情排卵期时,打开第一闸门与第二闸门,通过人工干预,将处于发情期的高原鳅通过第二透明玻璃管、透明软管与第一透明玻璃管赶到孵化箱内部,高原鳅开始在网上方排卵,排出的卵经过网的网格孔落到孵化箱的底部,高原鳅在网的阻挡下不能下沉到底部,保护卵不被高原鳅吃掉,提高卵的成活率,高原鳅排卵结束后将其赶回养殖箱内的养殖区域内,此时孵化箱开始孵化工作,通过温水管能调节孵化箱内水的温度,调整到合适的温度能提高高原鳅卵的孵化成活率,孵化箱内的水经过溢流口进入净化池,得到净化的水经过泵流回孵化箱内,保持孵化箱内的水质清洁,提高卵的存活率,通过增氧泵给孵化箱内的水增氧,保持水中氧充足,能进一步的提高卵的孵化与存活率,提高收益,孵化箱内的卵孵化成功长成幼苗后,将网通过第三滑块移动到上部,幼苗可以通过第一透明玻璃管、透明软管与第二透明玻璃管进入养殖箱内的养殖区域进行育苗养殖,整个排卵、孵化、育苗过程无需将高原鳅进行捕捞,能减少捕捞高原鳅将其进行转移孵化带来的伤害,降低其死亡率,提高养殖者收益;工字钢与橡胶刮片随第二滑块定期沿u型滑轨往复移动,该过程能将养殖箱内底部积累的高原鳅粪便通过长条孔排出,该设计解决了养殖工作者难以清理高原鳅养殖区水底粪便的难题,降低了其进行高原鳅粪便清理的劳动强度,能时刻保持养殖箱内部水质的清洁,不易滋生细菌,使高原鳅不易感染疾病而造成损失,进一步保持高原鳅生长环境优良,提高产量,提高收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ⅰ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ⅱ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图5是图2的b向视图的放大图;图6是图2的c向视图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养殖箱2长条孔3横轨4立柱5第一滑块6侧板7第一弹性网8t型槽9工字型插块10第二弹性网11u型滑轨12第二滑块13工字钢14橡胶刮片15第一支架16圆板17电机18拨片19输料管20第二支架21增氧机22臭氧灭菌器23接粪槽24净化池25孵化箱26第一透明玻璃管27第一闸门28第二透明玻璃管29透明软管30第二闸门31溢流口32引流管33泵34竖轨35网36第三滑块37温水管38增氧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高原鳅养殖孵化装置,如图所示,包括净化池24、孵化箱25与养殖箱1,养殖箱1上部开口,养殖箱1内前后两侧壁上侧分别开设横向的长条孔2,长条孔2内端上部设有横轨3,横轨3固定安装在养殖箱1内侧壁上,每根横轨3内侧均设有两根立柱4,立柱4与横轨3之间配合安装第一滑块5,安装在不同横轨3上的相对应的立柱4之间通过侧板6固定连接,安装在同一根横轨3上的立柱4之间通过第一弹性网7固定连接,立柱4顶端面开设竖向的t型槽8,t型槽8内配合安装工字型插块9,工字型插块9能沿t型槽8上下滑动,四个工字型插块9之间设有第二弹性网10,第二弹性网10的四个边角处分别与工字型插块9固定连接,养殖箱1内左右两端侧壁分别固定安装u型滑轨11,u型滑轨11的上端穿过长条孔2伸出到养殖箱1的外部,两根u型滑轨11之间通过第二滑块12安装工字钢13,工字钢13为横向,工字钢13的底部固定安装橡胶刮片14,孵化箱25位于养殖箱1的侧部,孵化箱25侧部与养殖箱1侧部之间通过第一透明玻璃管26固定连接,第一透明玻璃管26的两端分别与孵化箱25及养殖箱1内部相通,第一透明玻璃管26与孵化箱25连接处安装第一闸门27,位于左侧的侧板6外侧固定安装第二透明玻璃管28,第二透明玻璃管28与侧板6内侧相通,第二透明玻璃管28外端与养殖箱1左端内侧壁之间通过透明软管29固定连接,透明软管29与第一透明玻璃管26相通,第二透明玻璃管28与侧板6的连接处安装第二闸门30,净化池24位于孵化箱25的一侧,孵化箱25上部一侧开设溢流口31,溢流口31外端与净化池24之间通过引流管32固定连接,孵化箱25一侧设有泵33,泵33的进水口与净化池24连接并与其内部相通,泵33的出水口与孵化箱25连接并与其内部相通,孵化箱25内底部四个边角处分别固定安装竖轨34,四根竖轨34之间设有网35,网35的四个边角与竖轨34之间通过第三滑块36连接,孵化箱25侧壁内部设有缠绕的温水管37,孵化箱25侧部固定安装增氧泵38。本发明将高原鳅的养殖、排卵与孵化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高原鳅养殖孵化系统,并将养殖高原鳅的养殖池所需要的育苗、清洁与捕捞等功能集合到一起,大大降低了养殖工作人员养殖高原鳅的难度与劳动强度。在养殖箱1内进行高原鳅的养殖过程中,养殖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育苗时,将安装在同一根横轨3上的两根立柱4的距离调近,第一弹性网7与第二弹性网10收缩网格孔变小,体型较小的幼苗难以从网隔孔游出,便于对幼苗的控制,此时四根立柱4之间的区域为育苗区域,该区域占用养殖箱1的面积较小,可以设置多组该区域进行大量的育苗,增加收益,当幼苗长大后,可以调节立柱4,第一弹性网7与第二弹性网10被拉长,网格孔变大,扩大该区域的空间,给高原鳅充足的活动空间,便于高原鳅健康生长,该设计将高原鳅活动区域进行控制,便于集中喂养,便于控制,同时还可以通过第一滑块5来随时移动该养殖区域的位置,可以通过定时移动养殖区域,来使高原鳅的活动生长环境保持干净且氧气充足,保持高原鳅的生长环境优良,使其不易生病,有利于高原鳅健康快速的生长,提高产量,提高养殖户的收益,当高原鳅长大后,将工字型插块9从t型槽8内拉出,第二弹性网10随之上移,可以将该养殖区域的鱼通过第二弹性网10轻松捕捞,能做到捕捞无遗漏,降低了养殖工作者对成熟高原鳅的捕捞难度;当高原鳅处于发情排卵期时,打开第一闸门27与第二闸门30,通过人工干预,将处于发情期的高原鳅通过第二透明玻璃管28、透明软管29与第一透明玻璃管26赶到孵化箱25内部,高原鳅开始在网35上方排卵,排出的卵经过网35的网格孔落到孵化箱25的底部,高原鳅在网35的阻挡下不能下沉到底部,保护卵不被高原鳅吃掉,提高卵的成活率,高原鳅排卵结束后将其赶回养殖箱1内的养殖区域内,此时孵化箱25开始孵化工作,通过温水管37能调节孵化箱25内水的温度,调整到合适的温度能提高高原鳅卵的孵化成活率,孵化箱25内的水经过溢流口31进入净化池24,得到净化的水经过泵33流回孵化箱25内,保持孵化箱25内的水质清洁,提高卵的存活率,通过增氧泵38给孵化箱25内的水增氧,保持水中氧充足,能进一步的提高卵的孵化与存活率,提高收益,孵化箱25内的卵孵化成功长成幼苗后,将网35通过第三滑块36移动到上部,幼苗可以通过第一透明玻璃管26、透明软管29与第二透明玻璃管28进入养殖箱1内的养殖区域进行育苗养殖,整个排卵、孵化、育苗过程无需将高原鳅进行捕捞,能减少捕捞高原鳅将其进行转移孵化带来的伤害,降低其死亡率,提高养殖者收益;工字钢13与橡胶刮片14随第二滑块12定期沿u型滑轨11往复移动,该过程能将养殖箱1内底部积累的高原鳅粪便通过长条孔2排出,该设计解决了养殖工作者难以清理高原鳅养殖区水底粪便的难题,降低了其进行高原鳅粪便清理的劳动强度,能时刻保持养殖箱1内部水质的清洁,不易滋生细菌,使高原鳅不易感染疾病而造成损失,进一步保持高原鳅生长环境优良,提高产量,提高收益。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其中一根立柱4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第一支架15,第一支架15的另一端设有圆板16,圆板16为横向,圆板16的侧部与第一支架15固定连接,圆板16顶面中间开设通孔,圆板16的底部固定安装电机17,电机17的输出轴穿过通孔后位于圆板16的上部,电机17输出轴的上端侧部对称安装两根拨片18,其中一根立柱4上安装输料管19,输料管19出料口位于圆板16的上部。需要给高原鳅进行喂食时,通过输料管19将饲料洒到圆板16上表面,电机17带动拨片18转动,拨片18将饲料均匀的洒到高原鳅饲养区,该设计不仅能将饲料均匀的洒出,避免高原鳅进食出现过度拥挤而出现缺氧的情况,而且节省了养殖者的体力,提高了其喂食的效率。
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的其中一根立柱4上端一侧固定安装第二支架20,第二支架20上部固定安装增氧机21。通过增氧机21给养殖箱1内的养殖区域增氧,提高水中的含氧量,避免养殖区域缺氧,帮助高原鳅健康生长。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支架20上安装臭氧灭菌器22。通过臭氧灭菌器22向水中加注臭氧进行灭菌,减少高原鳅养殖区域水中的有害细菌的含量,降低高原鳅患病的概率,帮助高原鳅健康生长,提高产量,提高收益。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长条孔2外端下侧设有接粪槽23,接粪槽23固定安装在养殖箱1的侧部。工字钢13随滑块沿u型滑轨11滑动,橡胶刮片14随之移动,橡胶刮片14将养殖箱1内底部的高原鳅粪便分别刮到长条孔2外部后落到接粪槽23内,便于工作人员对高原鳅粪便的分别收集与清理,保持养殖箱1附近环境的卫生,避免细菌滋生而影响高原鳅的生长。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滑块5与第二滑块12均自带动力装置。通过自带动力装置的第一滑块5控制位于同一根横轨3上两根立柱4之间的距离,通过自带动力装置的第二滑块12带动工字钢13与橡胶刮片14进行养殖箱1底部的除粪工作,养殖工作人员的工作更加的轻松,降低了其劳动的强度,很大程度的提高其工作效率。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网35为7-9目。网35优选8目的,高原鳅可以在该规格的网35上面进行交配产卵,卵粒可以通过网孔落入孵化箱25底部,高原鳅不能从该规格的网35上方穿过网孔到达其下方,保护卵粒不会被高原鳅吃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