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皮石斛仿野生树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14267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用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铁皮石斛栽培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铁皮石斛仿野生树栽方法。



背景技术:

铁皮石斛,为兰科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kimumetmigo的干燥茎,又名黑节草、铁吊兰。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胃、肾经。【功能与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铁皮石斛有“救命仙草”、“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等美誉,在我国,铁皮石斛不仅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而且是国家重点保护中药材,药用和经济价值较高。铁皮石斛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自然状态下生长缓慢,繁殖率低,成活率低、产量稀少,加上长期无节制的采挖,野生的铁皮石斛已濒临绝种。而铁皮石斛产品市场细分日益明显,仿野生树栽石斛走高端市场,大棚铁皮石斛走中断市场,紫皮石斛走普通市场。因此,通过人工栽培铁皮石斛,对保护野生资源、生态环境、保证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都有重大意义。

人工栽培包括大棚栽培和仿野生栽培。大棚栽培主要是在大棚内及栽培架上进行生产栽培,但是,主要的基础设施大棚及培养架造价非常高,一亩的大棚及培养架低则3-5万元,高则达到几十万元,此外,这种栽培模式还需要大量的培养基质。由于前期投资太大,不但不利于普及推广,而且风险极大。加上大棚栽培模式容易产生多种病虫害、滋生各种病菌,这种模式种出的铁皮石斛品质较低,口感上也缺少野生铁皮石斛的香味,药用功效大幅度降低。仿野生栽培关键在于创造近似于甚至优于野生环境的成长条件,结合有效的管理,对铁皮石斛苗进行仿野生种植和管理。接近野生的气候环境使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更高,品质接近于野生铁皮石斛,因此,仿野生种植的铁皮石斛鲜品、铁皮石斛枫斗、石斛花茶、干粉等产品走俏于各大高档酒楼、星级酒店、私人会所、中医养生馆等,受到高端人群的广泛青睐。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皮石斛仿野生树栽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大棚栽培的铁皮石斛种植成本高、易受病虫害威胁、农药残留多,品质低导致药效大幅度降低等问题。本发明选择适宜铁皮石斛生长的野生环境,采用活树附生的模式,在同样面积的空间获得更高产量的铁皮石斛,大大节约了成本,同时,接近野生的气候环境使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更高,品质更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铁皮石斛仿野生树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自然环境;

(2)选择附生活树;

(3)选择附生苗;

(4)定植;

(5)施肥;

(6)防虫害;

(7)修剪枝条;

(8)采收。

进一步地:

步骤(1)所述自然环境选择海拔800-1600m,相对湿度55%-70%,年降雨量1000-1500mm,冬季温度10℃以上,生长季节温度18-30℃,休眠期温度15-20℃,白天和夜晚温差保持10-15℃的石山与泥山过度地貌区域。

步骤(2)所述附生活树选择树冠茂盛,树皮表面有纵裂沟,水分充足且有苔藓附生,叶间透光度60%-65%的树种。

步骤(3)所述附生苗选择苗高15-25cm,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色泽嫩绿、无病虫害的1年生或2年生的铁皮石斛苗。

步骤(4)所述定植方法为:在树干或树枝凹陷处割开浅裂口,相邻两个浅裂口相距20-40cm,将铁皮石斛苗的根用绑条固定在浅裂口处,固定后1-2d内在苗的根部喷洒营养液。

步骤(5)所述施肥包括对铁皮石斛苗根部的施肥和对附生活树的施肥;所述的施肥方法为:在成活后1-2周内对铁皮石斛苗根部的施肥一次;在生长期和休眠期对铁皮石斛全株喷洒液态肥,浓度分别为20%和5%;在铁皮石斛生长期给附生活树的施肥一次。

步骤(6)所述虫害包括蛞蝓、蜗牛;防治方法为:从树干底部到浅裂口周围全部涂上石灰水,并定期喷洒10%的食盐水。

步骤(7)所述的修剪枝条的方法为:在铁皮石斛发芽时,将丛内的枯茎、病茎、生长过于茂盛的弱茎、杂草剪除。

步骤(8)所述的采收时间为在二年生冬季至三年生开花前,采收时留3-5cm的根头,剪去老茎,留下嫩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方法种植的铁皮石斛产量高。铁皮石斛野生群体由于在野外条件下发芽率低,数量稀少,单位面积的产量极低,本发明选择适宜铁皮石斛生长的野生环境,采用活树附生的模式,在同样面积的空间获得更高产量的铁皮石斛。

2.本发明的方法种植的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更高,高达55.8%,在营养价值上与野生的铁皮石斛最为接近,药用价值更高。

3.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搭建大棚等基础设施,不需要培养基质,不占用土地,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节约了土地资源,生态环保,风险低,易于普及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

一、铁皮石斛仿野生树栽方法

实施例:

一种铁皮石斛仿野生树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自然环境:选择海拔800-1600m,相对湿度55%-70%,年降雨量1000-1500mm,冬季温度10℃以上,生长季节温度18-30℃,休眠期温度15-20℃,白天和夜晚温差保持10-15℃的石山与泥山过度地貌区域;

(2)选择附生活树:选择树冠茂盛,树皮表面有纵裂沟,水分充足且有苔藓附生,叶间透光度60%-65%的树种;

(3)选择附生苗:选择苗高15-25cm,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色泽嫩绿、无病虫害的1年生或2年生的铁皮石斛苗;

(4)定植:在树干或树枝凹陷处割开浅裂口,相邻两个浅裂口相距20-40cm,将铁皮石斛苗的根用绑条固定在浅裂口处,固定后1-2d内在苗的根部喷洒营养液;

(5)施肥:在成活后1-2周内对铁皮石斛苗根部的施肥一次;在生长期和休眠期对铁皮石斛全株喷洒液态肥,浓度分别为20%和5%;在铁皮石斛生长期给附生活树的施肥一次;

(6)防虫害:主要是蛞蝓、蜗牛;防治方法为:从树干底部到浅裂口周围全部涂上石灰水,并定期喷洒10%的食盐水;

(7)修剪枝条:在铁皮石斛发芽时,将丛内的枯茎、病茎、生长过于茂盛的弱茎、杂草剪除;

(8)采收:在二年生冬季至三年生开花前,采收时留3-5cm的根头,剪去老茎,留下嫩茎。

二、仿野生树栽铁皮石斛多糖含量的测定

分别取大棚培养的铁皮石斛、林地仿野生种植的铁皮石斛、本发明实施例的仿野生树栽铁皮石斛进行多糖含量测定,测定结果见表1。

表1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测定结果表

由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铁皮石斛多糖含量高达55.8%,均高于大棚培养基林地仿野生种植的铁皮石斛多糖含量,说明本发明的方法种植的铁皮石斛多糖含量高。

以上内容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