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畜牧养殖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冬季羊羔死亡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冬季气温低,寒冷干燥,母羊繁育选择在冬季,会使羊羔存活率受到较大影响。冬季母羊本身偏瘦,干草做为母羊喂养主食,缺乏营养成分,在没有额外营养饲料补充的情况下,母羊会出现偏瘦、营养不良,从而导致羊羔胎盘营养吸收不足,羊羔容易产生先天性疾病;同时,母羊还会出现缺奶和少奶的现象,羊羔没有足够的母乳喂养,不能获取免疫球蛋白或者是母源抗体,出生后羊羔免疫力低下,容易造成疾病死亡。简陋的羊养殖舍,外来有害病菌容易传播到养殖舍,羊产生的粪便未及时清理出圈舍,使圈舍内环境差,也会造成病菌滋生,母羊和羊羔容易发生疫情。在冬季严寒情况下,羊羔出生后,与母羊在羊舍,通过母羊噬舔,对刚出生羊羔清理和杀菌,对出生后羊羔的处理和杀菌方式简单,容易造成出生后羊羔致病菌感染;而简陋的羊舍,御寒保温效果,刚出生的羊羔本身抵抗力差,会导致羊羔出现冻伤和冻死现象。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现有的问题:母羊喂养方面,母羊冬季繁育,处于枯草期,主要以干草为主要饲料,饲料内缺乏必要的营养成分,在没有合理的精饲料情况,母羊会出现营养不良,羔羊胎盘营养吸收不足,母羊出现缺奶和断奶现象,羊羔没法从母乳中获得免疫球蛋白或者是母源抗体,羊羔免疫力低下,容易造成疾病死亡。羊舍环境方面,简陋的羊舍和羊舍内未及时处理的粪便,会使有害病菌容易进入圈舍,并且滋生细菌,造成母羊和羊羔发生疾病疫情。羊羔出生处理方面,羊羔出生后留在羊舍,羊舍御寒保温效果差,温度低,羊羔抵抗能力差,会造成冻伤和冻死的现象;另外,出生后的羊羔,只是通过母羊噬舔,对羊羔全身进行清理和杀菌,会出现清理不净、杀菌不彻底现象,造成羊羔出现致病菌感染。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降低冬季羊羔死亡率的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降低冬季羊羔死亡率的方法,羊羔养殖室喂养方法如下:调整接产室温度20℃-24℃,即将生育的母羊,提前3-4h转移至杀菌后接产室;将出生后的羊羔,用消毒剪刀剪去脐带后,使用75%的酒精擦拭出生羊羔全身;擦拭后转移至羊羔养殖室,进行室内养殖:出生后5-7天,羊羔养殖室内环境设置,温度22℃-25℃,湿度55%-60%,日光灯光照强度350-420lux;按照质量称取牛奶30-40份、羊奶25-30份、生物活性钙1-2份、多种维生素0.1-0.3份,配制成羊羔营养奶,使用羊羔营养奶饲喂羊羔,每天3-4次;经过养殖室预降温的羊羔,转移至羊舍中,与母羊待在一起。所述的母羊精饲料配制及喂养方法:按照质量称取大豆粉40-50份、苜蓿干草23-25份、菜籽粕15-17份、麸皮11-14份、益母草1-3份、海贝壳粉7-9份、益生菌1-3份、微量元素0.1-0.2份、多种维生素0.1-0.3份,均匀混合后,配制成母羊喂养精饲料,每天使用精饲料喂养2次,每次喂养量270-320g;母羊养殖舍内温度保持在10-15℃,室外阳光照射时间每天1-2h。所述的羊羔养殖室预降温处理为:羊羔离开养殖室前2-3天,对养殖室进行预降温处理,第一阶段温度降至15℃-20℃,适应时间1天,第二阶段温度降至8℃-12℃,适应时间1-2天。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母羊喂养方面,在冬季通过配制精饲料补充母羊的营养吸收,其中大豆和菜籽粕提高丰富的蛋白质,海贝壳粉和麸皮提供钙质和纤维素成份,益生菌有益于肠道消化吸收,同时,还补充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羊舍环境方面,通过对羊舍进行定期清理,使用次氯酸钠配制溶液、漂白粉对羊舍环境和粪便杀菌,减少有害病菌传播途径和滋生环境,降低疾病传播机率。羊舍出生处理,母羊生产前,提前安排进入杀菌后的接生室,为母羊生产提供良好环境,羊羔出生后,使用75%酒精擦拭杀菌清理,可做到全面杀菌作用,降低致病菌感染的发生;另外,出生后的羊羔,经过处理后,转移至养殖室,提供适宜的温湿度环境,降低羊羔伤冻现象发生,提供低光照强度,促进羊羔钙质吸收;并通过在牛奶和羊奶中加入维生素和活性钙成分,增加羊羔营养吸收。外部环境适应方面,在冬天,由于羊羔养殖室与外部环境温差大,直接将羊羔移出养殖室,会造成羊羔环境不适;在羊羔离开养殖室之前,通过两个阶段对养殖室温度降低,逐渐调节羊羔对外部低温的适应程度。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降低冬季羊羔死亡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冬季母羊喂养:按照质量称取大豆粉42份、苜蓿干草23.5份、菜籽粕15.7份、麸皮11.4份、益母草1.2份、海贝壳粉7.2份、益生菌1.5份、微量元素0.12份、多种维生素0.12份,均匀混合后,配制成母羊喂养精饲料,每天使用精饲料喂养2次,每次喂养量290g;母羊养殖舍内温度保持在12℃,室外阳光照射时间每天1h;(2)杀菌处理:对母羊舍使用次氯酸钠160ppm配制溶液,每3天喷洒1次;对母羊舍内的粪便及时清理干净,将粪便移至发酵坑中,使用质量比1:4的漂白粉对粪便进行处理,用土覆盖后发酵;关闭接产室、羔羊养殖室通风处,使用次氯酸钠配制液,分别对接产室、羔羊养殖室进行熏蒸,时间1-2h;将接产所用器皿,放置于高压灭菌锅中,温度120℃,时间2h,进行灭菌处理;(3)出生羔羊养殖:调整接产室温度21℃,即将生育的母羊,提前3h转移至杀菌后接产室;将出生后的羊羔,用消毒剪刀剪去脐带后,使用75%的酒精擦拭出生羊羔全身;擦拭后转移至羔羊养殖室,进行室内养殖:出生后6天,羔羊养殖室内环境设置,温度23℃,湿度57%,日光灯光照强度370lux;按照质量称取牛奶34份、羊奶26份、生物活性钙1.4份、多种维生素0.13份,配制成羔羊营养奶,使用羔羊营养奶饲喂羔羊,每天3次;羔羊离开养殖室前3天,对养殖室进行预降温处理,第一阶段温度降至18℃,适应时间1天,第二阶段温度降至10℃,适应时间2天;经过养殖室预降温的羔羊,转移至羊舍中,与母羊待在一起;(4)后期管理:羊舍内温度保持12℃,昼夜温差≤6℃,喂食饮用水温度在24℃;每3天使用次氯酸钠配制液,对羊舍进行杀菌处理;持续使用精饲料对母羊进行喂养,保持母羊奶量充足。实施例2: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比较,变化在以下几方面,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步骤(1)中母羊精饲料配制及喂养方法:按照质量称取大豆粉47份、苜蓿干草24份、菜籽粕16份、麸皮13份、益母草2份、海贝壳粉8份、益生菌2份、微量元素0.17份、多种维生素0.26份,均匀混合后,配制成母羊喂养精饲料,每天使用精饲料喂养2次,每次喂养量300g;母羊养殖舍内温度保持在14℃,室外阳光照射时间每天2h。步骤(3)中羊羔养殖室喂养方法如下:调整接产室温度23℃,即将生育的母羊,提前4h转移至杀菌后接产室;将出生后的羊羔,用消毒剪刀剪去脐带后,使用75%的酒精擦拭出生羊羔全身;擦拭后转移至羔羊养殖室,进行室内养殖:出生后7天,羔羊养殖室内环境设置,温度25℃,湿度58%,日光灯光照强度410lux;按照质量称取牛奶36份、羊奶27份、生物活性钙1.8份、多种维生素0.27份,配制成羔羊营养奶,使用羔羊营养奶饲喂羔羊,每天4次;经过养殖室预降温的羔羊,转移至羊舍中,与母羊待在一起。步骤(3)中羊羔养殖室预降温处理为:羊羔离开养殖室前3天,对养殖室进行预降温处理,第一阶段温度降至18℃,适应时间1天,第二阶段温度降至11℃,适应时间2天。对比1:本对比1与实施例1比较,未进行步骤(1)中精饲料的配制及使用,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2:本对比2与实施例2比较,未进行步骤(3)中羊羔养殖室养殖方法,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对比3:本对比3与实施例1比较,未进行步骤(3)中养殖室预降温处理,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照组:本对照组使用传统方式繁育羊羔,未使用母羊精饲料、羊羔养殖室养殖和养殖室降温处理。评价方式:对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1、对比2、对比3及对照组,统计母羊2个月时增重情况、羊羔死亡率及羊羔1个月后增重增加情况,各样品容量均为400只。实验数据:项目母羊增肥重量kg羊羔死亡率%羊羔增重kg实施例111.499.75%7.5实施例210.999.75%7.8对比17.298.75%4.2对比211.296.50%5.7对比311.197.25%6.1对照组6.894.50%3.5综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实施例与对比例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数据;使用母羊精饲料配制及喂养方式,可以提高母羊和羊羔的增重,降低羊羔死亡率;通过羊羔养殖室养殖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羊羔死亡率,增加羊羔增重;在羊羔离开养殖室时,使用养殖室预降温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羊羔死亡率,增加羊羔增重。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