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扦插培植设施领域,具体是一种扦插木本植物的培植大棚。
背景技术:
在我们的日常苗木的繁殖中,有播种、扦插、嫁接、分株、高枝压条、组织培养等,扦插属于无性繁殖的一种,扦插具有保留品种优良特性和防止品种退化与使品种复壮的突出优点,故扦插是木本植物的新苗培植的主要方法之一。
在扦插后枝条的培植,主要就是对愈合组织发根的培养。由于创口的愈合和新根的生成过程很容易失败及发霉,在控制适宜温度的前提下,既要保持较高的湿度及较佳的通风,还需要随时观察和及时处理。现有技术在培植扦插植物时,经常使用大棚,可以有效控制温度和光照。然而现有技术的大棚,无法满足扦插枝条的培植要求,失败及发霉率较高,这主要是由于:
首先,扦插不同于普通栽种,枝条出现问题的概率较高,需要工作人员定期逐个的检查枝条情况。然而现有大棚中的植物一般都是摆放在地上或者固定的架上,较为密集的分布使得人难以逐个查看,无法发现枝条育根中出现的问题,也就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和做出调整,导致育苗成功率不高。
其次,从母树上采集的枝条或插穗,由于失去了正常的养分与水分供应,对干燥和病菌感染的抵抗能力显著减弱,常绿树种插穗的枯死,常常是因为干燥。故在新根生长前及生长中,需要较高湿度的生长环境,来弥补水分供应的缺失。空气湿度需要达到80%--90%,大棚玻璃/膜上要有大量的水滴水雾,才能满足要求。而现有的大棚灌溉技术主要还是传统的滴灌、喷灌、人工浇灌、人工漫灌等方法,难以将水汽持久的保持在空气中,湿度的提高能力有限。常常需要人工不停的使用喷壶在大棚内喷雾,工作非常繁重。
再有,室温下高湿度的环境,使扦插枝条腐烂的情况高发,也是影响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扦插枝条的底端育根部分在培植中既要保持灌溉透彻,又要避免腐烂,现有技术主要依靠药物及人工照料,但仍然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如何能够提高大棚的技术,使其能够解决扦插木本植物的
使用现有技术的大棚培植扦插木本植物的行业症结在于成活率不理想,亟需改进大棚技术使其满足扦插植物培植中的相关需求,从而提高育苗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扦插木本植物的培植大棚,它相比现有大棚能够显著提高棚内的空气湿度,并预防根部腐烂情况的发生,方便巡查和料理每株枝条,大大提高扦插育苗的成活率。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扦插木本植物的培植大棚,包括棚体,所述棚体的一侧设有与其宽度相对应的对开门,其中一扇所述对开门上设有角门,所述棚体内设有培植架,所述培植架包括底架、排架、培植盆、喷雾机构、自动调节机构,所述底架为矩形的金属框架,所述底架的底部设有┗┛型的轨道槽,所述排架为多个且均与培植架滑动连接,所述自动调节机构设置于底架的中部,所述喷雾机构固定在底架的上方,所述喷雾机构包括矩形的安装框、往复杆、直线导轨和丝杠,所述直线导轨和丝杠分别安装在安装框的两侧,所述丝杠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直线导轨上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滑块,所述丝杠上设有与其相配合的丝母,所述滑块和丝母分别固定在往复杆的两端,所述往复杆上固定有水管,所述水管上设有与其可拆卸连接的供水软管,所述水管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雾化喷嘴,所述排架为长条形的放置架,所述排架两端的底部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于轨道槽内且沿着轨道槽往复行走,所述排架的顶部设有托杆,所述培植盆活动连接于托杆上,所述排架的下部设有接水槽,所述排架的底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轴孔,所述轴孔设置于接水槽的下方,所述轴孔内设有与其间隙配合的调节轴,所述调节轴的两端自轴孔穿出,且所述调节轴的两端自外而内依次对称的设有传动齿轮和行走齿轮,所述自动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两侧均设有能够与传动齿轮啮合的第一齿带和第二齿带,同侧的第一齿带与第二齿带并排设置且间距大于调节齿轮的厚度,所述第一齿带的两端设有与其传动的第一带轮,所述第二齿带的两端设有与其传动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固定框上,第一齿带的内侧设有与其平行的齿条,所述齿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框上,所述齿条与行走齿轮相啮合。
所述接水槽的两端设有排水接头,所述排水接头与排水软管连接,所述接水槽的横截面为漏斗形,所述接水槽的底面沿长度方向居中的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与排水接头相连通。
所述培植盆包括相连通的上盆体和下盆体,所述上盆体和下盆体均为横截面是正方形的塑料盆体,所述上盆体的边长大于托杆的间距,所述上盆体内设有与其相适应的固定网板,所述固定网板的一侧设有用于卡入植物枝条的凹槽,所述下盆体上分布有网孔,所述下盆体内填充有底砂。
所述底砂包括蛭石沙、河沙、炭化矽砂、矽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棚体为轻型钢结构骨架的棚体。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使用本大棚培植扦插植物,能够显著的提高育苗生根的成活率。
通过在培植盆中扦插枝条,然后将培植盆放在长条的排架上,排架的宽度与培植盆相适应,一排排架能够放多个(10~50盆)培植盆,排架也为多个,并列的排布在底架上,并且能够沿着底架左右往复调节。
首先,通过喷雾机构能够在棚体内自动喷雾,所述往复杆在排架上方往复行走,来回均匀的向下喷雾,雾化的水汽相比现有灌溉,能够更加持久的保留在空气中,使棚体内空气湿度的数值相比现有技术得到显著提高。
其次,排架及培植盆的组合结构有利于根部的通风,有效改善扦插枝条的生根环境,提高育根成活率:(1)所述排架通过托杆承托培植盆。将培植盆托起,这种框架式的通透结构,将培植盆的盆体充分的暴露出来,提高培植盆及其下方的通风效果。(2)由于浇水要浇透,直到培植盆底部流出水,故使用接水槽收集并排出灌溉渗出的水,将漏出的水收集起来,即节约水资源,又能够防止多余的水积攒在底面上,在扦插下方形成潮湿环境,诱发枝底腐烂。(3)由于生根时需要氧气,且要预防高发的腐烂问题,所述培植盆的主体均为网孔的结构,与内部填充的底砂配合,为新根的育发提供疏松而通透性良好的生长环境,且能避免腐殖细菌的滋生,避免腐烂情况的发生。
再有,通过控制设置在底架上的排架的数量,使所有排架的宽度加起来与底架的宽相比仍然有0.5~1米左右的差距,这一差距就形成一个供人通过的通道。这一通道可以设置于任意两排相邻的排架之间,使人可以走到任一排架中部的放置的任一培植盆跟前,逐排逐个的检查每个培植盆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防止腐烂的蔓延,通过及时有效的干预和料理,大大的提高扦插成活率。具体的调节方法为,如果通道所在的位置与需要巡查的排架不相邻,将需要移动的排架上的调节轴拉出或推入,从而使传动齿轮与第二齿带或第一齿相啮合,开启电机,第一齿带和第二齿带同步、同速运行,带动传动齿轮及调节轴转动,由于行走齿轮始终与齿条啮合,故行走齿轮的转动使排架沿着轨道槽行走,从而使拉出/推入调节轴的排架左右移动(到适当位置关闭电机即停止),使要查看的排架一侧空出方便人进入的通道。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培植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培植架的正视图。
附图3是本发明培植架的侧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培植架的俯视图。
附图5是本发明附图4的a-a剖面图。
附图6是本发明附图4的b-b剖面图。
附图7是本发明附图5的i部放大图。
附图8是本发明的底架示意图。
附图9是本发明的排架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发明的培植盆示意图。
附图11是本发明排架与自动调节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底架;2、排架;3、培植盆;4、轨道槽;5、安装框;6、往复杆;7、直线导轨;8、丝杠;9、水管;10、托杆;11、接水槽;12、调节轴;13、传动齿轮;14、行走齿轮;15、固定框;16、第一齿带;17、第二齿带;18、第一带轮;19、第二带轮;20、齿条;21、排水接头;22、导水槽;23、上盆体;24、下盆体;25、固定网板;26、凹槽;27、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所述是一种扦插木本植物的培植大棚,主体结构包括棚体,所述棚体的一侧设有与其宽度相对应的对开门,方便培植架的进出,其中一扇所述对开门上设有角门,方便人员的进出。所述棚体内设有培植架,用来放置和培育扦插植物。所述培植架包括底架1、排架2、培植盆3、喷雾机构、自动调节机构,所述底架1为矩形的金属框架,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所述底架1的底部设有┗┛型的轨道槽4,为排架2的左右滑动提供导向,所述排架2为多个且均与培植架滑动连接,多个排架2并排排列的底架1上,整齐且容纳效率高。通过控制设置在底架1上的排架2的数量,使所有排架2的宽度加起来与底架1的宽相比仍然有0.5~1米左右的差距,这一差距就形成一个供人通过的通道。这一通道可以设置于任意两排相邻的排架2之间,使人可以走到任一排架2中部的放置的任一培植盆3跟前,逐排逐个的检查每个培植盆3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防止腐烂的蔓延,通过及时有效的干预和料理,大大的提高扦插成活率。所述自动调节机构设置于底架1的中部,用于电动控制排架2的移动和停止,节省人力。所述喷雾机构固定在底架1的上方,通过喷雾机构能够在棚体内自动喷雾,所述往复杆6在排架2上方往复行走,来回均匀的向下喷雾,雾化的水汽相比现有灌溉,能够更加持久的保留在空气中,使棚体内空气湿度的数值相比现有技术得到显著提高。所述喷雾机构包括矩形的安装框5、往复杆6、直线导轨7和丝杠8,所述安装框5主要起到固定和承重作用,安装框5将喷雾机构固定在底架1上,所述直线导轨7和丝杠8分别安装在安装框5的两侧,所述丝杠8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直线导轨7上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滑块,所述丝杠8上设有与其相配合的丝母,所述滑块和丝母分别固定在往复杆6的两端,从而往复杆6能够沿着直线导轨7的方向,通过丝杠8驱动往复行走。所述往复杆6上固定有水管9,所述水管9上设有与其可拆卸连接的供水软管,所述水管9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雾化喷嘴,通过供水软管向水管9内送入喷雾用的水,然后通过高压的雾化喷头将水以水雾喷撒覆盖在植物的上方,使植物的枝叶能够及时的补充水分,弥补水分供给的欠缺。且这种往复喷雾的方式即能保持持续的空气湿度,又能节水,使用效果较好。所述排架2为长条形的放置架,所述排架2两端的底部安装有滚轮27,所述滚轮27设置于轨道槽4内且沿着轨道槽4往复行走,所述排架2的顶部设有托杆10,所述培植盆3活动连接于托杆10上,将培植盆3托起,这种框架式的通透结构,将培植盆3的盆体充分的暴露出来,提高培植盆3及其下方的通风效果。所述排架2的下部设有接水槽11,收集多余的灌溉水,所述排架2的底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轴孔,所述轴孔设置于接水槽11的下方,所述轴孔内设有与其间隙配合的调节轴12,所述调节轴12的两端自轴孔穿出,且所述调节轴12的两端自外而内依次对称的设有传动齿轮13和行走齿轮14,所述自动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框15,所述固定框15的两侧均设有能够与传动齿轮13啮合的第一齿带16和第二齿带17,同侧的第一齿带16与第二齿带17并排设置且间距大于调节齿轮的厚度,当调节轴12两端穿出轴孔的长度相对应时,也就是调节轴12居中的设置于轴孔内时,所述传动齿轮13位于第一齿带16和第二齿带17之间的空隙,故不与第一齿带16及第二齿带17传动,当需要调整排架2位置时,将所需要移动的排架2的调节轴12拉出或推入,使调节轴12一端传动齿轮13与第二齿带17啮合,且另一端的传动齿轮13与第一齿带16啮合,从而跟随第一齿带16和第二齿带17的运行而转动,进而带动调节轴12转动,所述第一齿带16的两端设有与其传动的第一带轮18,所述第二齿带17的两端设有与其传动的第二带轮19,所述第一带轮18和第二带轮19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带轮18和第二带轮19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固定框15上,且均通过电机电力驱动,第一齿带16的内侧设有与其平行的齿条20,所述齿条2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框15上,所述齿条20与行走齿轮14相啮合。所述齿条20在行走齿轮14下方且与行走齿轮14啮合,由于齿条20的宽度较宽,至少为行走齿轮14与(第一齿带16与第二齿带17宽度中心轴之间的距离)的总和,故当传动齿轮13位于第一齿带16和第二齿带17的空隙,或者与第一齿带16啮合、第二齿带17啮合时,所述行走齿轮14均在齿条20上且与齿条20相啮合。故拉出或者推入调节轴12,就能够通过电机带动排架2移动,关闭电机即可停止移动,控制简单,操作省力方便。能够在任意相邻两排排架2之间设置通道,方便人到排架2中查看育苗情况。
由于浇水要浇透,直到培植盆3底部流出水,为了提高根部的通风效果,为根部的生长提供干净清爽的环境,所述接水槽11的两端设有排水接头21,所述排水接头21与排水软管连接,所述接水槽11的横截面为漏斗形,使水都向中线集中,防止存水,所述接水槽11的底面沿长度方向居中的设有导水槽22,能够使积水快速有效的导出,减少潮湿的槽底面积,所述导水槽22与排水接头21相连通。即节约水资源,又能够防止多余的水积攒在底面上,在扦插下方形成潮湿环境,诱发枝底腐烂。
由于生根时需要氧气,且要预防高发的腐烂问题,故所以插条育苗地的土壤应该是疏松而通透性良好。所述培植盆3包括相连通的上盆体23和下盆体24,所述上盆体23和下盆体24均为横截面是正方形的塑料盆体,所述上盆体23的边长大于托杆10的间距,方便放置在托架上,所述上盆体23内设有与其相适应的固定网板25,用来固定枝条。所述固定网板25的一侧设有用于卡入植物枝条的凹槽26,将枝条自凹槽26卡入槽底,防止枝条歪斜,所述下盆体24上分布有网孔,保持通气,方便灌溉,所述下盆体24内填充有底砂。网孔的结构,与内部填充的底砂配合,为新根的育发提供疏松而通透性良好的生长环境,且能避免腐殖细菌的滋生,避免腐烂情况的发生。
所述底砂包括蛭石沙、河沙、炭化矽砂、矽砂中的一种或几种。颗粒大小均匀,均能够有效的防止腐烂和生虫,为根提供输送透气的生长环境,
所述棚体为轻型钢结构骨架的棚体。承重好,搭建快。
实施例:本发明所述是一种扦插木本植物的培植大棚,主体结构包括轻型钢结构骨架的棚体,所述棚体的一侧设有与其宽度相对应的对开门,其中一扇所述对开门上设有角门,所述棚体内设有培植架,所述培植架包括底架1、排架2、培植盆3、喷雾机构、自动调节机构,所述底架1为矩形的金属框架,所述底架1的底部设有┗┛型的轨道槽4,所述排架2为多个且均与培植架滑动连接,所述自动调节机构设置于底架1的中部,所述喷雾机构固定在底架1的上方,所述喷雾机构包括矩形的安装框5、往复杆6、直线导轨7和丝杠8,所述直线导轨7和丝杠8分别安装在安装框5的两侧,所述丝杠8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直线导轨7上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滑块,所述丝杠8上设有与其相配合的丝母,所述滑块和丝母分别固定在往复杆6的两端,所述往复杆6上固定有水管9,所述水管9上设有与其可拆卸连接的供水软管,所述水管9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雾化喷嘴,所述排架2为长条形的放置架,所述排架2两端的底部安装有滚轮27,所述滚轮27设置于轨道槽4内且沿着轨道槽4往复行走,所述排架2的顶部设有托杆10,所述培植盆3活动连接于托杆10上,所述培植盆3包括相连通的上盆体23和下盆体24,所述上盆体23和下盆体24均为横截面是正方形的塑料盆体,所述上盆体23的边长大于托杆10的间距,所述上盆体23内设有与其相适应的固定网板25,所述固定网板25的一侧设有用于卡入植物枝条的凹槽26,所述下盆体24上分布有网孔,所述下盆体24内填充有蛭石沙。所述排架2的下部设有接水槽11,所述接水槽11的两端设有排水接头21,所述排水接头21与排水软管连接,所述接水槽11的横截面为漏斗形,所述接水槽11的底面沿长度方向居中的设有导水槽22,所述导水槽22与排水接头21相连通。所述排架2的底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轴孔,所述轴孔设置于接水槽11的下方,所述轴孔内设有与其间隙配合的调节轴12,所述调节轴12的两端自轴孔穿出,且所述调节轴12的两端自外而内依次对称的设有传动齿轮13和行走齿轮14,所述自动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框15,所述固定框15的两侧均设有能够与传动齿轮13啮合的第一齿带16和第二齿带17,同侧的第一齿带16与第二齿带17并排设置且间距大于调节齿轮的厚度,所述第一齿带16的两端设有与其传动的第一带轮18,所述第二齿带17的两端设有与其传动的第二带轮19,所述第一带轮18和第二带轮19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带轮18和第二带轮19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固定框15上,第一齿带16的内侧设有与其平行的齿条20,所述齿条2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框15上,所述齿条20与行走齿轮14相啮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