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04280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方法领域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法及其应用。背景方法玉米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玉米承担44.1%的任务。可见,玉米的生产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粮食安全。但是,在目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中,合理密度、节水滴灌、随水施肥、病虫防治及田间管理受到高度关注。此外,玉米作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素有长寿食品的美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及多糖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我国人口多,人均种植土地面积小,这就要求单位面积玉米产量增加,现在玉米栽培技术中多采用增施氮磷钾肥以及喷施除草剂等方法,但研究表明:盲目的增施氮磷钾和喷施除草剂不但起不到增产的目的,反而会造成减产,使得杂草产生抗药性;同时大量施肥以及喷施除草剂,造成了严峻的环境污染。基于以上现状,研究一种新型的玉米种植方法尤为重要。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方法中的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可以有效用于旱地玉米种植,既可将春季降水有效保持在土壤中,又可防止大风导致的土壤失墒;从而显著改善玉米生长的水分环境和土壤水温生态条件、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降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作物产量。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方法方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整地处理:选择旱地地块作为种植地,且于播种前进行整地起垄,之后对种植地施用底肥并进行覆膜;其中,整地时的耕翻深度为25cm~30cm;播种:选择玉米品种进行播种,保持相邻两株之间的株距为28cm~33cm,播种深度为3cm~5cm;引苗定苗:播种10d~15d后,破土引苗;待幼苗长至3~4叶时进行定苗,之后除去分蘖;田间管理:对种植地进行除虫、除草以及追肥处理;其中,追肥依次包括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进行;收获:在收获季节对玉米进行采收。当然,本发明的玉米也可以进行适时晚收;玉米籽粒具有晚收增产现象,收获时间的早晚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很大。玉米成熟的外部长相是苞叶变色松散,籽粒变硬,皮层光亮,籽粒与穗轴相接的断面处出现黑色层,这就标志玉米已进入完熟期,此时可以收获。如果绿叶很好,玉米应适当晚收,以使茎秆中残留的养分继续向籽粒中输送,增加粒重,生长季节允许再推迟5~7d收获,可提高产量5%以上。如果为了赶种下茬作物,在蜡熟末期带秆收获,整株堆放,比当时直接收获产量和品质都要好一些。地膜覆盖对提高土壤温度和保持土壤湿度具有显著的效果,为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田间环境,玉米根系生长活跃,在土壤中的分布范围比露地深而广。因此,只有深厚的土壤耕作层才能适应根系发展。地膜覆盖栽培的土地,耕翻要比露地栽培时深,要深翻至底土层。深翻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发展,同时可将土表层中的病原菌和害虫翻入底层杀死。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深度25~30cm,耕后及时耙耱。覆膜前浅耕或旋耕,整平地面,以利于将地膜紧贴地面,发挥覆盖效果。本发明全膜双垄沟播的玉米从播种到出苗约10~15d;用玉米点播器在垄沟内打孔点播的玉米,盖土后都会形成一个板结的蘑菇帽,如不及时破碎,易憋芽子,导致苗子出土有先有后,参差不齐,影响整齐度,进而影响产量,所以要破土引苗。破土就是破板结,做法是在玉米胚芽鞘破土而出之前,压碎板结;引苗是把幼苗从膜孔引出来,有些幼苗钻入地膜孔旁的膜内,紧贴地面不能出土,要用手将苗引出地膜孔眼,使其正常生长。玉米出苗后达2~3片展开叶时,即可开始间苗,去掉弱苗。幼苗长至3~4片展开叶时,即可定苗,保留健壮、整齐一致的壮苗。壮苗的标准是:叶片宽大,根多根深,茎基扁粗,生长墩实,苗色浓绿。全膜双垄沟播的玉米生长旺盛,常常产生分蘖,这些分蘖不能形成果穗,没有经济意义,只能消耗养分,影响幼苗生长。因此,定苗后至拔节期间,要勤查看,及时将无效分蘖去掉,即人工打杈。玉米田杂草主要有稗草、马齿苋、狗尾草、灰菜等,约占总数的85%以上。经起垄时喷除草剂一次后,一般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苗期由于地膜覆盖,对田间杂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阔叶杂草抑制效果明显,但对窄叶杂草影响很小。针对玉米生长中后期膜内少量的杂草,可以定距离(2~3m)、少量(每次20g)放置碳酸氢铵来消除。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整地处理中,种植地包括数个重复的种植单元,每个种植单元依次包括小垄、播种沟和大垄;其中,小垄的垄宽为40cm,小垄的垄高为15cm;大垄的垄宽为70cm,大垄的垄高10cm;将种植单元采用(110cm~120cm)×(0.007mm~0.009mm)的地膜进行覆盖。具体地,地膜接茬在大垄中间,两幅膜搭接5cm,用土压实,每隔5cm压一条土带,防止大风揭膜。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进行播种之前还包括:将玉米品种与第一混合物按照1:(0.8~1.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之后晾干;其中,第一混合物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苦木5~8重量份、硼酸0.3~0.6重量份以及水80~100重量份。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第一混合物还包括茉莉酸1~2重量份。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整地处理中,底肥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腐熟农家肥3000~5000重量份、尿素25~30重量份、过磷酸钙50~70重量份、硫酸钾15~20重量份以及硫酸锌2~3重量份。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田间管理中,拔节期施用肥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尿素50~80重量份、过磷酸钙15~20重量份、电气石粉6~10重量份以及螺旋藻3~5重量份;大喇叭口期施用肥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尿素80~100重量份、碘化钾1~2重量份以及硫酸亚铁3~5重量份。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底肥、拔节期施用肥料和大喇叭口期施用肥料的质量之比为(10~15):(2~3):(1~2)。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除虫具体包括:在播种后施用除虫剂;其中,除虫剂选用多菌灵、萎锈灵、辛硫磷乳剂、粉锈宁、呋喃丹、甲基托布津和敌敌畏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玉米品种包括郑单958。第二方面,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种植得到的玉米。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法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申请人经过大量研究发现: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方法可以有效用于旱地玉米种植,将传统的春季播种前覆膜改为春季提前覆膜或顶凌覆膜,既可将春季降水有效保持在土壤中,又可防止大风导致的土壤失墒。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可以有效将小于5mm的无效降水转化为有效水分贮存于土壤中,显著改善玉米生长的水分环境和土壤水温生态条件,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降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作物产量;使降水利用率平均达到70.1%,玉米增产37%以上,水分利用效率平均达到33.0kg/ha·mm。(2)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玉米种植过程中病害的发生,显著增加玉米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从而提升玉米产量。此外,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应用方便,成本低廉,易于推广普及。(3)众所周知,苗全、苗齐、苗壮是增产的关键,而优良种子又是苗全、苗齐、苗壮的基础。因玉米是单株作物,同时普遍又是单穗型,自身的反馈调节能力远不如小麦和水稻,少一棵苗,就会少收100~150g籽粒产量,玉米成熟时株高整齐度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随着密度的增加,整齐度对产量的作用也增大,而成熟时植株的整齐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苗期植株整齐度,苗期植株的整齐度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种子的整齐度。所以,要玉米高产,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处理和拌种。播前将玉米种子精选过筛分级,这样出苗整齐,发育相近,便于放苗、间苗、定苗和适时追肥。减轻大苗欺小苗,早苗欺晚苗,壮苗欺弱苗程度,减少空秆率和小穗株。提高植株成熟整齐度和单株生产力,充分发挥玉米的群体增产作用。此外,申请人发现:本发明播种前将玉米品种进行药剂拌种,可以在减轻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危害的同时增强玉米抗逆性,显著提高玉米产量。(4)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方法得到的玉米产量高、叶色绿、根系丰富、盘根极好,且玉米抗逆性显著增强;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方案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对改善种植户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方法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方法方案,因此只作为实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数据为三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或平均值±标准差。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选用玉米品种郑单958在榆林地区进行培养;当然,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他地区的玉米种植。具体地,本发明各实施例均在榆林市旱地进行玉米种植,播种期为4月下旬到5月上旬;种植密度为4500~6000株·667m-2。具体地,本发明的腐熟农家肥购自河北桂花有机肥有限公司。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种玉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整地处理:选择旱地地块作为种植地,且于播种前进行整地起垄,之后对种植地施用底肥并进行覆膜;其中,整地时的耕翻深度为25cm~30cm。种植地包括数个重复的种植单元,每个种植单元依次包括小垄、播种沟和大垄;其中,小垄的垄宽为40cm,小垄的垄高为15cm;大垄的垄宽为70cm,大垄的垄高10cm;将种植单元采用(110cm~120cm)×(0.007mm~0.009mm)的地膜进行覆盖。底肥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腐熟农家肥3000~5000重量份、尿素25~30重量份、过磷酸钙50~70重量份、硫酸钾15~20重量份以及硫酸锌2~3重量份。播种:选择玉米品种进行播种,保持相邻两株之间的株距为28cm~33cm,播种深度为3cm~5cm。其中,进行播种之前还包括:将玉米品种与第一混合物按照1:(0.8~1.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之后晾干;其中,第一混合物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苦木5~8重量份、硼酸0.3~0.6重量份以及水80~100重量份引苗定苗:播种10d~15d后,破土引苗;待幼苗长至3~4叶时进行定苗,之后除去分蘖。田间管理:对种植地进行除虫、除草以及追肥处理;其中,追肥依次包括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进行。拔节期施用肥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尿素50~80重量份、过磷酸钙15~20重量份、电气石粉6~10重量份以及螺旋藻3~5重量份;大喇叭口期施用肥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尿素80~100重量份、碘化钾1~2重量份以及硫酸亚铁3~5重量份。除虫具体包括:在播种后施用除虫剂;其中,除虫剂选用多菌灵、萎锈灵、辛硫磷乳剂、粉锈宁、呋喃丹、甲基托布津和敌敌畏中的一种或多种。收获:在收获季节对玉米进行采收。优选地,底肥、拔节期施用肥料和大喇叭口期施用肥料的质量之比为(10~15):(2~3):(1~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例一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整地处理:选择旱地地块作为种植地,且于播种前进行整地起垄,之后对种植地施用底肥并进行覆膜;其中,整地时的耕翻深度为25cm。种植地包括数个重复的种植单元,每个种植单元依次包括小垄、播种沟和大垄;其中,小垄的垄宽为40cm,小垄的垄高为15cm;大垄的垄宽为70cm,大垄的垄高10cm;将种植单元采用110cm×0.008mm的地膜进行覆盖。底肥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腐熟农家肥3000重量份、尿素30重量份、过磷酸钙50重量份、硫酸钾20重量份以及硫酸锌2重量份。播种:选择玉米品种郑单958进行播种,保持相邻两株之间的株距为30cm,播种深度为5cm。其中,进行播种之前还包括:将玉米品种与第一混合物按照1:0.8的质量比混合均匀,之后晾干;其中,第一混合物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苦木8重量份、硼酸0.3重量份以及水100重量份。引苗定苗:播种15d后,破土引苗;待幼苗长至4叶时进行定苗,之后除去分蘖。田间管理:对种植地进行除虫、除草以及追肥处理;其中,追肥依次包括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进行。拔节期施用肥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尿素50重量份、过磷酸钙20重量份、电气石粉10重量份以及螺旋藻3重量份;大喇叭口期施用肥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尿素80重量份、碘化钾2重量份以及硫酸亚铁3重量份。本实施例中,底肥、拔节期施用肥料和大喇叭口期施用肥料的质量之比为10:3:1。收获:在收获季节对玉米进行采收。实施例二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整地处理:选择旱地地块作为种植地,且于播种前进行整地起垄,之后对种植地施用底肥并进行覆膜;其中,整地时的耕翻深度为30cm。种植地包括数个重复的种植单元,每个种植单元依次包括小垄、播种沟和大垄;其中,小垄的垄宽为40cm,小垄的垄高为15cm;大垄的垄宽为70cm,大垄的垄高10cm;将种植单元采用110cm×0.008mm的地膜进行覆盖。底肥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腐熟农家肥5000重量份、尿素25重量份、过磷酸钙70重量份、硫酸钾15重量份以及硫酸锌3重量份。播种:选择玉米品种郑单958进行播种,保持相邻两株之间的株距为33cm,播种深度为3cm。其中,进行播种之前还包括:将玉米品种与第一混合物按照1:1.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之后晾干;其中,第一混合物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苦木5重量份、硼酸0.6重量份以及水80重量份引苗定苗:播种10d后,破土引苗;待幼苗长至3叶时进行定苗,之后除去分蘖。田间管理:对种植地进行除虫、除草以及追肥处理;其中,追肥依次包括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进行。拔节期施用肥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尿素80重量份、过磷酸钙15重量份、电气石粉6重量份以及螺旋藻5重量份;大喇叭口期施用肥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尿素100重量份、碘化钾1重量份以及硫酸亚铁5重量份。本实施例中,底肥、拔节期施用肥料和大喇叭口期施用肥料的质量之比为15:2:2。收获:在收获季节对玉米进行采收。实施例三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整地处理:选择旱地地块作为种植地,且于播种前进行整地起垄,之后对种植地施用底肥并进行覆膜;其中,整地时的耕翻深度为28cm。种植地包括数个重复的种植单元,每个种植单元依次包括小垄、播种沟和大垄;其中,小垄的垄宽为40cm,小垄的垄高为15cm;大垄的垄宽为70cm,大垄的垄高10cm;将种植单元采用110cm×0.008mm的地膜进行覆盖。底肥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腐熟农家肥4000重量份、尿素28重量份、过磷酸钙60重量份、硫酸钾18重量份以及硫酸锌2重量份。播种:选择玉米品种郑单958进行播种,保持相邻两株之间的株距为28cm,播种深度为5cm。其中,进行播种之前还包括:将玉米品种与第一混合物按照1: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之后晾干;其中,第一混合物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苦木6重量份、硼酸0.5重量份以及水90重量份。引苗定苗:播种13d后,破土引苗;待幼苗长至3叶时进行定苗,之后除去分蘖。田间管理:对种植地进行除虫、除草以及追肥处理;其中,追肥依次包括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进行。拔节期施用肥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尿素60重量份、过磷酸钙18重量份、电气石粉8重量份以及螺旋藻4重量份;大喇叭口期施用肥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尿素90重量份、碘化钾1重量份以及硫酸亚铁4重量份。本实施例中,底肥、拔节期施用肥料和大喇叭口期施用肥料的质量之比为13:3:1。收获:在收获季节对玉米进行采收。实施例四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设置而成。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整地处理:选择旱地地块作为种植地,且于播种前进行整地起垄,之后对种植地施用底肥并进行覆膜;其中,整地时的耕翻深度为25cm。种植地包括数个重复的种植单元,每个种植单元依次包括小垄、播种沟和大垄;其中,小垄的垄宽为40cm,小垄的垄高为15cm;大垄的垄宽为70cm,大垄的垄高10cm;将种植单元采用110cm×0.008mm的地膜进行覆盖。底肥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腐熟农家肥3000重量份、尿素30重量份、过磷酸钙50重量份、硫酸钾20重量份以及硫酸锌2重量份。播种:选择玉米品种郑单958进行播种,保持相邻两株之间的株距为30cm,播种深度为5cm。其中,进行播种之前还包括:将玉米品种与第一混合物按照1:0.8的质量比混合均匀,之后晾干;其中,第一混合物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苦木8重量份、硼酸0.3重量份、茉莉酸1重量份以及水100重量份。引苗定苗:播种15d后,破土引苗;待幼苗长至4叶时进行定苗,之后除去分蘖。田间管理:对种植地进行除虫、除草以及追肥处理;其中,追肥依次包括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进行。拔节期施用肥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尿素50重量份、过磷酸钙20重量份、电气石粉10重量份以及螺旋藻3重量份;大喇叭口期施用肥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尿素80重量份、碘化钾2重量份以及硫酸亚铁3重量份。本实施例中,底肥、拔节期施用肥料和大喇叭口期施用肥料的质量之比为10:3:1。收获:在收获季节对玉米进行采收。实施例五本实施例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设置而成。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整地处理:选择旱地地块作为种植地,且于播种前进行整地起垄,之后对种植地施用底肥并进行覆膜;其中,整地时的耕翻深度为25cm。种植地包括数个重复的种植单元,每个种植单元依次包括小垄、播种沟和大垄;其中,小垄的垄宽为40cm,小垄的垄高为15cm;大垄的垄宽为70cm,大垄的垄高10cm;将种植单元采用110cm×0.008mm的地膜进行覆盖。底肥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腐熟农家肥3000重量份、尿素30重量份、过磷酸钙50重量份、硫酸钾20重量份以及硫酸锌2重量份。播种:选择玉米品种郑单958进行播种,保持相邻两株之间的株距为30cm,播种深度为5cm。引苗定苗:播种15d后,破土引苗;待幼苗长至4叶时进行定苗,之后除去分蘖。田间管理:对种植地进行除虫、除草以及追肥处理;其中,追肥依次包括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进行。拔节期施用肥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尿素50重量份、过磷酸钙20重量份、电气石粉10重量份以及螺旋藻3重量份;大喇叭口期施用肥料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尿素80重量份、碘化钾2重量份以及硫酸亚铁3重量份。本实施例中,底肥、拔节期施用肥料和大喇叭口期施用肥料的质量之比为10:3:1。收获:在收获季节对玉米进行采收。另外,将本发明各实施例得到的玉米进行定期观察记录,系统评价其生长状况。具体地,以亩为单位,共选取五个试验样方,分别采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的方法进行种植,定期观察玉米长势,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对于各参数统计,以采用常规种植方法得到的玉米苗长势作基准。表1各实施例玉米的生长状况列表一株高增加/%成活率/%患病率/%增产率(kg/亩)实施例一30.0896.51.36268实施例二31.2595.81.42265实施例三29.8995.61.31260实施例四35.6699.30.51283实施例五23.0185.63.85182当然,除了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列举的情况,其他原料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制备过程中的各条件和参数等也是可以的。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可以有效用于旱地玉米种植,既可将春季降水有效保持在土壤中,又可防止大风导致的土壤失墒;从而显著改善玉米生长的水分环境和土壤水温生态条件、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降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作物产量;使降水利用率平均达到70.1%,玉米增产37%以上,水分利用效率平均达到33.0kg/ha·mm。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方法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方法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方法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