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钓鱼用具,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抛竿钓鱼底钓的钓具。
背景技术:
在鱼塘、水库和湖泊等静水环境中,水底或多或少都积有一层淤泥,在这种环境中进行海竿远投钓底的话,不管是翻板钩钓法,还是爆炸钩钓法,亦或是麻风钩钓法,钓组都不可避免地会陷入淤泥中,造成饵料雾化效果不佳,使鱼儿难以找到饵料而影响钓鱼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悬浮在淤泥上的底钓钓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底钓钓具,其包括:
饵料碗,其具有扁平结构的碗体,所述饵料碗碗底中心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的饵料碗碗口处设置有密封管;
支撑台,其为顶面和侧面围成的圆台结构,所述顶面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撑台贯穿第一通孔,并通过所述支撑台的侧面连接饵料碗的碗底。
优选的是,所述饵料碗的碗口和碗底均为圆形,所述饵料碗的碗底的直径为50~60mm,所述饵料碗的碗口的直径为65~80mm,所述饵料碗的高度为15~25mm,所述饵料碗的壁厚为1~2mm。通过控制饵料碗的碗底直径与碗口直径的比例,使所述的饵料碗能与一般的翻板钩、麻风钩相配合使用,饵料碗的碗口比碗底大,有利于饵料在水中的雾化,提高诱鱼效果及中鱼率。
优选的是,所述密封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密封管环绕在所述饵料碗碗口的上沿,所述密封管的外直径为7~15mm,内直径为5~10mm。通过在碗口上沿设置密封管,使饵料碗能悬浮在淤泥之上,密封管与饵料碗内壁形成的凹槽,能起到稳固钓组的作用,使钓组用海竿打出去时,饵料碗内的饵料不容易被甩飞。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台的底部为非封闭结构。支撑台的底部设置为非密闭结构,能减少钓组入水时的阻力,使饵料碗碗口始终保持向上。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台的底面封闭,所述底面的中心设置第三通孔,所述支撑台的中心轴方向设置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贯穿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所述中心管与所述支撑台的侧面、底面以及顶面围成密闭的空腔。通过使支撑台形成密闭的空腔,能进一步增大钓具的浮力,使钓具具有更好的悬浮在淤泥之上。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台的底面直径为50~60mm,顶面直径为15~25mm,高度为15~25mm,所述中心管的直径为3~5mm。通过设置支撑台,使饵料碗具有一定的浮力,在进行底钓时,使饵料碗不会由于自身的重力及饵料的重力沉于水底淤泥下,使饵料碗能悬浮在淤泥之上,使饵料具有良好的雾化效果,提高诱鱼效果。
优选的是,所述钓具还包括3~6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上端连接至所述饵料碗的碗底,所述支撑腿的下端设置有横向贯穿所述支撑腿的第四通孔,所述支撑腿环绕在所述饵料碗的碗底并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腿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所述支撑腿的长度为5~15mm,所述第四通孔的孔径为1.5~2.0mm。在饵料碗的碗底下面连接铅坠,使饵料碗沉入水中后由于铅坠的作用,使饵料碗向上翻转,始终保持饵料碗的碗口向上
优选的是,所述饵料碗、所述支撑台及所述密封管的制备材料均为塑料,所述饵料碗、与所述支撑台与所述密封管的表面均设置有涂层,所述涂层由褐色涂料制得。通过涂上褐色涂层,使饵料碗与支撑台的颜色接近于水底的颜色,能显著降低大鱼的警惕性,提高中大鱼的概率。
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在饵料碗碗口设置密封管,使本发明的底钓钓具具有一定的浮力,避免了在有淤泥环境中底钓时底钓钓具沉于淤泥中,使饵料具有良好的雾化效果,提高诱鱼质量及中鱼率;通过设置饵料碗,使得饵料在水流或鱼扰动时向上雾化扩散,避免了饵料由于自身重力向下掉,延长了雾化时间;通过设置中心管,便于盘钩的安装使用。本发明的底钓钓具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中鱼率高及饵料雾化时间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底钓钓具的密封管切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底钓钓具的支撑腿的示意图。
1饵料碗;2中心管;3支撑台;4密封管;5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底钓钓具,其包括:
饵料碗1,其具有扁平结构的碗体,所述饵料碗1碗底中心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的饵料碗1碗口处设置有密封管4;
支撑台3,其为顶面和侧面围成的圆台结构,所述顶面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撑台3贯穿第一通孔,并通过所述支撑台3的侧面连接饵料碗1的碗底。
为了使本发明的底钓钓具能与一般的翻板钩或麻风钩相配合使用,所述饵料碗1的碗口和碗底均为圆形,所述饵料碗1的碗底的直径为60mm,所述饵料碗1的碗口的直径为80mm,所述饵料碗1的高度为25mm,所述饵料碗的壁厚为1mm。通过控制饵料碗1的碗底直径与碗口直径的比例,使所述的饵料碗1能与一般的翻板钩、麻风钩相配合使用,饵料碗1的碗口比碗底大,有利于饵料在水中的雾化,提高诱鱼效果及中鱼率。
为了使本发明的底钓钓具能悬浮于水中,在所述饵料碗1设置密封管4,所述密封管4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密封管4环绕在所述饵料碗1碗口的上沿,所述密封管4的外直径为10mm,内直径为8mm。通过在碗口上沿设置密封管4,使饵料碗能悬浮在淤泥之上,密封管与饵料碗1内壁形成的凹槽,能起到稳固钓组的作用,使钓组用海竿打出去时,饵料碗内的饵料不容易被甩飞。
为了减少钓具入水时的阻力,将所述支撑台3的底部设置为非封闭结构。所述的底面设置为非密闭结构,能减少钓组入水时的阻力,更快的切入水中,使饵料碗1碗口始终保持向上。
为了提升饵料碗1的浮力,将所述支撑台3的底面封闭,所述底面的中心设置第三通孔,所述支撑台3的中心轴方向设置有中心管2,所述中心管2贯穿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所述中心管与所述支撑台1的侧面、底面以及顶面围成密闭的空腔。通过使支撑台3形成密闭的空腔,能进一步增大钓具的浮力,使钓具具有更好的悬浮在淤泥之上。
为了使本发明的底钓钓具能悬浮于水中,所述支撑台3的底面直径为50mm,顶面直径为25mm,高度为25mm,所述中心管的直径为5mm。通过设置支撑台3,使饵料碗1具有一定的浮力,在进行底钓时,使饵料碗1不会由于自身的重力及饵料的重力沉于水底淤泥下,使饵料碗1能悬浮在淤泥之上,使饵料具有良好的雾化效果,提高诱鱼效果。
为了避免饵料碗1沉入水底后发生倾斜,如图2所示,所述钓具还包括3只支撑腿5,所述支撑腿5的上端配合固定至所述饵料碗的碗底,所述支撑腿5的下端设置有横向贯穿所述支撑腿5的第四通孔,所述支撑腿5环绕在饵料碗1的碗底并且相邻的两个支撑腿5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所述支撑腿5的长为15mm,所述第四通孔的孔径为1.5mm。在作钓时,在海竿主线设置一粒太空豆,再穿入空心坠,根据淤泥的深度,利用太空豆来调整空心铅坠到所述饵料碗碗底的距离,避免空心铅坠把饵料碗拖入淤泥中,将3条子线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支撑腿5下端的第四孔并进行绑定,子线的另一端连接至主线,并使3条子线从所述支撑腿5下端的第四孔到所述主线间的距离相等,使空心铅坠在牵引钓具下沉的过程中,使饵料碗保持作用力的均衡,有效避免了饵料碗在下沉过程中发生倾斜。
为了克服大鱼警惕性高、胆小特性,所述饵料碗、所述支撑台及所述密封管的制备材料均为塑料,所述饵料碗、与所述支撑台与所述密封管的表面均设置有涂层,所述涂层由褐色涂料制得。通过涂上褐色涂层,使饵料碗与支撑台的颜色接近于水底的颜色,能显著降低大鱼的警惕性,提高中大鱼的概率。
本发明的底钓钓具的一种使用方法:将饵料活开,将其装满饵料碗1并压实,取出一块翻板钩,置于支撑台的顶面,将线组依次穿过翻板钩及中心管后与海竿主线连接,海竿主线要穿过空心铅坠,并通过太空豆进行定位,起稳定钓组的作用,钓组打出时主线不要收得太紧,否则,在主线和空心铅坠共同作用下,会把钓组拉入淤泥中。在往回收线时,由于鱼钩较锋利,往往容易出现挂底的情况,使用本发明的底钓钓具由于翻板钩上的鱼钩都在饵料碗内,在往回收线时,不容易出现挂底的情况。
本发明的底钓钓具的另一种使用方法:将方块饵料取出,置于支撑台的顶面,方块饵料的上方放置一块翻板钩,线组依次穿过翻板钩、方块饵料及中心管后与海竿主线连接,海竿主线要穿过空心铅坠并通过太空豆进行定位,起稳定钓组的作用,钓组打出时主线不要收得太紧,否则,在主线和空心铅坠共同作用下,会把钓组拉入淤泥中。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