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无人机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捕鱼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餐饮市场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酷爱海鲜,对海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传统的捕鱼大多靠人工,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效率低,当遇到恶劣天气等外界因素还会面临安全问题,无人机因其反应迅速、定位精确和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军事、电力和农业等多个领域,利用无人机进行捕鱼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01434801公开了一种养鱼场机械捕鱼系统,包括网箱、引鱼水渠及机械捕鱼装置,在引鱼水渠前段安装有捕鱼导向板、网箱,在引鱼水渠后段安装有机械捕鱼装置,机械捕鱼装置后端安装有鱼收集箱;机械捕鱼装置上安装有捕鱼滚轮、捕鱼斗、传动轴;机械捕鱼装置通过传动轴安装在引鱼水渠两侧轴承座中;传动轴上连接有机电传动系统;网箱底部落地,前段鱼网落地形成开口,后端鱼网与引鱼水渠连接,网箱两侧固定在网箱固定架上,网箱两侧鱼网安装有收紧绳并能够在网箱固定架上前后移动,网箱固定架四角由四根固定柱固定。但是上述专利依旧无法实现自动捕鱼,灵活性较低,提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捕鱼系统,包括无人机本体和地面站控制中心,所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超声波发射装置、电源、时间继电器和云台,所述云台上设有摄像头和抛投装置,所述抛投装置内装填有渔网,所述中心控制器分别与超声波发射装置、电源、时间继电器以及摄像头连接,所述时间继电器还分别与超声波发射装置以及抛投装置连接,所述地面站控制中心与中心控制器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抛投装置由挂钩、连杆、升降器组成,所述挂钩包括左挂钩和右挂钩且通过挂杆对称铰接在无人机本体的下端,所述连杆包括左连杆和右连杆,左连杆左端与左挂钩上的挂杆铰接,右连杆端与右挂钩上的挂杆铰接,左连杆的右端、右连杆的左端铰接在一水平支撑板的两侧,升降器安装在无人机本体的下端且升降端与支撑板的上端面紧固安装,渔网通过挂环悬挂在左挂钩与右挂钩之间。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安装在无人机的下方且拍摄角度垂直于水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捕鱼系统,通过无人机实现自动捕鱼,有助于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了捕鱼效率和环境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捕鱼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捕鱼系统的抛投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无人机本体,2-升降器,3-左挂钩,3-1-右挂钩,4-左连杆,4-1-右连杆,5-水平板,6-渔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捕鱼系统,包括无人机本体1和地面站控制中心,所述无人机本体1上设有超声波发射装置、电源、时间继电器和云台,所述云台上设有摄像头和抛投装置,所述抛投装置内装填有渔网6,所述中心控制器分别与超声波发射装置、电源、时间继电器以及摄像头连接,所述时间继电器还分别与超声波发射装置以及抛投装置连接,所述地面站控制中心与中心控制器信号连接,当无人机本体1飞行到特定的区域后,超声波发射装置向周围水面发射电子超声波,鱼群接收到超声波后,会出现短暂的昏厥缺氧状态,快速大面积的向水面浮出,通过无人机本体1搭载的摄像头实时拍摄来识别定位鱼群位置,中心控制器控制抛投装置对准鱼群的位置,中心控制器通过抛投装置将渔网从抛投装置中投出,时间控制器用于控制超声波发射到渔网抛出的时间,当超过一定的时间阈值后,鱼群恢复正常状态。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抛投装置由挂钩、连杆、升降器2组成,所述挂钩包括左挂钩3和右挂钩3-1且通过挂杆对称铰接在无人机本体1的下端,所述连杆包括左连杆4和右连杆4-1,左连杆4左端与左挂钩3上的挂杆铰接,右连杆4-1端与右挂钩3-1上的挂杆铰接,左连杆4的右端、右连杆4-1的左端铰接在一水平板5的两侧,升降器2安装在无人机本体1的下端且升降端与水平板5的上端面紧固安装并由中心控制器控制,渔网6通过挂环悬挂在左挂钩3与右挂钩3-1之间。
当需要将渔网6抛出去时,启动升降器2使升降器2的升降端将水平板5朝着远离升降器1的方向运动,左连杆4和右连杆4-1会分别将左挂钩3和右挂钩3-1沿着相反的方向顶起,这样渔网6上的挂环就会从左挂钩3和右挂钩3-1上滑落,将渔网抛出进行捕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安装在无人机的下方且拍摄角度垂直于水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捕鱼系统,通过无人机实现自动捕鱼,有助于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了捕鱼效率和环境适应性。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