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2024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属于茄科类植物,人们常把马铃薯作为主要的粮食和蔬菜,在日常餐桌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在已经领先于世界。由于马铃薯本身含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物价值,我国马铃薯种植范围遍布全国各地。但由于马铃薯种植科技含量不高,耕作水平较低,管理粗放,表现为耕作层浅,土壤熟化低、整地质量差、施肥量少、底肥用量不足、播种沟过浅、排水沟缺乏、种植密度不够、中耕施肥、灌水等技术措施跟不上,导致整体产量及效益不够突出,随着马铃薯需求数量的逐年增多,如何实现马铃薯的高种植产量,避免遭受病毒害虫的侵袭,成为马铃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通过精耕整地、优选种薯、合理密植,能有效的提高马铃薯的产量,降低马铃薯的病虫害,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地的方法具体是:播种前10-20天左右进行大水漫灌,播种前3-5天进行深耕翻地,深度为25-35cm,翻地次数为3-5次,平整地面;

所述的施底肥的方法具体是:在耕地前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1200kg,三元复合肥50-60kg,尿素10-20kg、硫酸钾10-15kg,于播种前施入播种沟,播好种盖上10-15cm的细土;

所述的种薯处理的方法具体是:选用薯形整齐、芽眼明显的脱毒种薯,用消毒过后的刀具进行纵切,每个薯块重量为40-60g,留1-2个芽眼;切好后的种薯加入抑菌剂拌匀,在散光处摊平晾晒;

所述的起垄播种的方法具体是:采用单垄双行条播的模式,垄距为80-100cm,垄高10-15cm,每亩播种量为种薯150-200kg,播种深度为10-15cm;株距20-30cm。

作为本方案的一个优选方案,种薯处理中所选用的抑菌剂为甲基托布津。

作为本方案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施底肥方法中三元复合肥为12-20-20型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整地:马铃薯的生长需要在土壤内部进行,每当收获时果实需要从土地内部挖掘出来。如果要实现马铃薯种植的高产量,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开垦土地时,深度挖掘土壤,疏松地下泥土,可以保障土壤的蓄水保湿能力,为马铃薯根茎的生长创造良好环境。易实现高产量。

施底肥: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施肥上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本发明选用腐熟农家肥为主,配以12-20-20型氮磷钾三元复合肥,能改善马铃薯营养状况,满足营养体建成和积累淀粉需要,保证马铃薯均衡增产。

种薯处理:对马铃薯种薯进行切块,能够促进马铃薯块茎内部和皮外氧气的流通交换,种子便可以提早进入发芽期和出苗期。因马铃薯用种量较大,投入较大,传统种植均采用小薯块播种,形成“见芽就切”,导致薯块较小,增加创口面积,水份蒸发大,利于病菌侵染,营养物质、水份减少,不利于形成壮苗,造成田间生长势差,单产、产量及效益低下。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种薯切块为40-60g之间,大小适宜,能确保种薯出芽,提高产量。

起垄播种:我国许多地方采用的是小垄栽培马铃薯的种植方式,这种种植方式造成培土浅,土壤库容不够,薯块易外露,畸形薯增多,同时由于垄距小,植株大,造成垄间淤闭,不利于通风,使湿度过大,形成田间小气候,极易造成毁灭性病害--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流行,产生大量的病薯,甚至绝产.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加大了垄距,使垄间通风见光,减少了郁蔽度,降低了垄间的空气湿度,能有效的减轻和降低马铃薯晚疫病等病害的发生,减少损失,增加了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

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一种马铃薯栽培方法包括以下:

1、品种选择:选用薯形整齐、薯块完整、芽眼明显的脱毒马铃薯。

2、土壤管理:疏松土壤,精耕细作,播种前15天左右进行大水漫灌,播种前3天进行深耕翻地,可以用机耕或深刨,深度为30cm左右,翻地次数为3次,平整地面,达到地面平整,上松下实,无明暗坷垃,增强土壤的保肥蓄水肥力。

3、施足底肥:根据马铃薯需肥规律,实行配方施肥,合理补充作物养分需求。在耕地前亩施腐熟农家肥1100kg,12-20-20型氮磷钾三元复合肥60kg、尿素15kg、硫酸钾13kg,于播种前施入播种沟,播好种盖上12cm的细土。

4、种薯切块:先用75%的酒精对切刀进行浸泡消毒,然后用刀纵切薯块,每块不能超过两个芽眼,每块50克左右,顶芽需要横向切开,薯块切后,用5%的甲基托布津进行喷雾处理后,在散光处摊平晾晒;

5、起垄播种:垄距为90cm,垄高为15cm,每亩播种量为种薯200kg,播种深度为15cm;株距25厘米。

6、田间管理:按照一般的栽培方法进行除草、防治病虫害即可,

7、适时收获。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的栽培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马铃薯栽培方法。本发明包括整地、施底肥、种薯处理、起垄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方法,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栽培方法栽培马铃薯,能有效提高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阚言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腾丰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7
技术公布日:2017.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