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农业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元的人工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土元,又名地鳖虫、土鳖,属于昆虫,身体扁,棕黑色,是中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药用价值高,应用广泛,常用于跌打损伤、消肿止痛、通络理伤、接筋续骨等。土元是一种耐寒耐热的昆虫,喜欢群居,生长在阴暗、潮湿、腐殖质丰富的松土中,具有昼伏夜出取食的习惯,白天潜伏在土中,夜晚出来觅食、交配。
土元为杂食性动物,喜食多种蔬菜叶、根、茎、花、多种树叶及各类杂粮,也吃动物性残渣、粪便等。野生状态下的土元生长期为2.5-3年。近年来,土元在宾馆、饭店还用来作高级菜肴。土元药用、食用价值高,用量逐年上升,供不应求,人工饲养土元已成为广大城乡致富之路。目前,人工饲养土元的方法较多,但由于普遍存在着饲养土易板结,不透气,不保湿等不足,因而饲养生长慢、成本高。为此,如何改善土元饲养,提供土元生长的最佳舒适环境,已成为人工快速高产饲养土元的关键所在。土元是重要的中药材,但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的逐年扩大,土元已成为市场紧缺的中药材,现有的养殖技术,一般不去控制温度,管理也不合理,造成生长周期长,受环境因素影响大,容易造成大量死亡等情况,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元的人工养殖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土元的人工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养殖场的构建:采用立体饲养池,建立饲养池的房子为封闭式房间,房间留有小窗户,房间外用黑色布盖住,房间内设有温度调节模块和湿度调节模块;所述立体饲养池被多块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坑板分隔成多层多个饲养坑;每个饲养坑的尺寸为0.8-1.2平米,两边再留下6-8厘米的隔层间隙,饲养坑板的厚度为3-3.5厘米,定好尺寸后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最上层的饲养坑的坑顶与房顶间隙铺上干草保温,在饲养坑走道一面留下18-20厘米的操作窗口,在操作窗口上粘贴向饲养坑内伸出4-5厘米的硬性塑料纸,以防土元逃跑;所述温度调节模块和湿度调节模块由控制器来控制;
(2)养殖前准备:养殖前15天,对养殖场进行彻底消毒,养殖土选用由重量份为15-25份的黄土、15-25份的稻壳灰、5-10份的鱼骨、5-10份的桑叶粉、5-10份的荷塘淤泥以及15-25份的油菜籽秸秆灰配制而成,每个饲养坑根据虫的大小不同厚度的养殖土,幼虫3-5厘米、中虫6-8厘米、成虫9-12厘米;所述养殖土铺设在饲养坑的前5-7日,采用混合滤液均匀喷洒,所述混合滤液由重量份为1-2份的生石灰、2-3份的硫磺以及15-18份的水混合煮1-2小时过滤而成;
(3)引种与孵化:选择颜色棕红,外观正常,无畸形,粒大饱满,外壳光亮,不起皱纹的卵,将卵均匀的放置在养殖箱中,放到孵化室孵化;卵发育的起点温度控制为18℃,孵化初期的温度控制为25-28℃,中后期的温度控制为28-32℃;湿度控制为38-45%;期间查看,发现并消灭老鼠、蚂蚁、蜘蛛害虫;
(4)饲养:将幼虫引入步骤(2)所述的铺设养殖土的饲养坑内,洒水,使养殖土的湿度达到60%以上,饲养坑内温度控制为23-28℃,每天早晚翻盖养殖土一次,每天下午3-5点之间投放饲料,晚间检测虫子的活动量;湿度控制:幼虫湿度为35-40%,中虫为40-42%,成虫45-48%;随着不断长大,养殖密度也变大,吃食量大增,活动量也大,需分池:幼虫在10-12万只/平方米,1-2月龄4-8万只/平方米,3-5月龄2-4万只/平方米,5-8月龄1-3万只/平方米,9-13月龄0.3-0.5万只/平方米,分池时根据所述步骤(2)中虫的大小新增养殖土;
(5)病敌害及防治:1、真菌性肠炎的防治:更换潮湿的养殖土,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使坑房内保持空气新鲜,在饲料中添加0.25克氯霉素投喂;2、螨虫的防治:将带有螨虫的养殖土表层刮开,过筛;将筛网上的养殖土加热至50-60℃,边加热边搅拌;再自然冷却,冷却后加入杀虫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再室内晾3-5天后,将虫子放入养殖土中饲养;3、蚁害的防治:在蚂蚁出没处放上肉类残渣诱捕杀死;老鼠的防治:饲养房门窗严密,使其无法进入;
(6)采收:土元经6-8个月的饲养,产卵盛期已过,母虫体重开始减轻并逐渐死亡,这时便可选择晴好天气,把母虫筛出,放入沸水烫死,冲洗干净,在烈日下暴晒3-5天即干,要求无杂、干燥、整体;遇雨天,应烘干,以免未干的土元腐烂变质,影响药效。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1)中的水平方向上的每块坑板下方均设有振荡筛,所述振荡筛底部的中心设有生长检测模块,所述振荡筛以及生长检测模块均由控制器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生长检测模块为称重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养殖土按照以下步骤制成:将黄土搅碎并磨成黄土粉,将荷塘淤泥在110℃的高温下煅烧并搅碎和磨成淤泥粉,将鱼骨搅成粉,然后将按重量比的黄土粉、稻壳灰、鱼骨粉、淤泥粉、桑叶粉以及油菜籽秸秆灰混合,并将混合物在120℃~150℃下煅烧两小时,然后将煅烧后的养殖土在太阳下晒5~10天进行消毒从而得到无毒的养殖土。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的饲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成份组成:米糠15-20份、麦麸20-30份、鱼粉8-10份、食盐0.1-0.3份、芹菜叶10-15份、骨粉3-10份、白菜5-10份、海带5-10份、废菌棒15-20份、西瓜皮2-4份、花生叶3-5份、南瓜皮4-6份、高粱根4-6份、苦瓜2-4份、芦根1-3份、豆饼10-25份、玉米面10-25份、蛋白粉3-5份和桑叶1-3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的杀虫添加剂是由苦茶籽粉3-5份、硫磺皂粉1-5份、生石灰1-2份和蒸馏水10-15份,混合均匀后,煮沸20min~40min,然后过滤取滤液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土元的人工养殖方法,所使用的养殖土的各组分均来源于农作物,无毒害,黄土本身具有钙质或碎骨,鱼骨吸引土元在养殖土中活动,适宜土元的栖息,提高存活率;本发明分阶段进行精确的温湿度控制以及生长情况的监测,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分池密度,将土元分池养殖,利于土元生长和顺利脱皮,能明显减少养殖过程中土元的死亡率,大大缩短生长周期,提高抗病能力,促进土元的高产和养殖效益的提高;本发明所采用的饲料安全无毒,环境友好性能佳并能保证土元的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土元的人工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养殖场的构建:采用立体饲养池,建立饲养池的房子为封闭式房间,房间留有小窗户,房间外用黑色布盖住,房间内设有温度调节模块和湿度调节模块;所述立体饲养池被多块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坑板分隔成多层多个饲养坑;每个饲养坑的尺寸为1平米,两边再留下8厘米的隔层间隙,饲养坑板的厚度为3.5厘米,定好尺寸后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最上层的饲养坑的坑顶与房顶间隙铺上干草保温,在饲养坑走道一面留下20厘米的操作窗口,在操作窗口上粘贴向饲养坑内伸出5厘米的硬性塑料纸,以防土元逃跑;所述温度调节模块和湿度调节模块由控制器来控制;
(2)养殖前准备:养殖前15天,对养殖场进行彻底消毒,养殖土选用由重量份为20份的黄土、25份的稻壳灰、8份的鱼骨、10份的桑叶粉、6份的荷塘淤泥以及20份的油菜籽秸秆灰配制而成,每个饲养坑根据虫的大小不同厚度的养殖土,幼虫3-5厘米、中虫6-8厘米、成虫9-12厘米;所述养殖土铺设在饲养坑的前7日,采用混合滤液均匀喷洒,所述混合滤液由重量份为1份的生石灰、2份的硫磺以及15份的水混合煮1小时过滤而成;
(3)引种与孵化:选择颜色棕红,外观正常,无畸形,粒大饱满,外壳光亮,不起皱纹的卵,将卵均匀的放置在养殖箱中,放到孵化室孵化;卵发育的起点温度控制为18℃,孵化初期的温度控制为28℃,中后期的温度控制为30℃;湿度控制为40%;期间查看,发现并消灭老鼠、蚂蚁、蜘蛛害虫;
(4)饲养:将幼虫引入步骤(2)所述的铺设养殖土的饲养坑内,洒水,使养殖土的湿度达到60%以上,饲养坑内温度控制为25℃,每天早晚翻盖养殖土一次,每天下午3-5点之间投放饲料,晚间检测虫子的活动量;湿度控制:幼虫湿度为38%,中虫为42%,成虫45%;随着不断长大,养殖密度也变大,吃食量大增,活动量也大,需分池:幼虫在10-12万只/平方米,1-2月龄4-8万只/平方米,3-5月龄2-4万只/平方米,5-8月龄1-3万只/平方米,9-13月龄0.3-0.5万只/平方米,分池时根据所述步骤(2)中虫的大小新增养殖土;
(5)病敌害及防治:1、真菌性肠炎的防治:更换潮湿的养殖土,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使坑房内保持空气新鲜,在饲料中添加0.25克氯霉素投喂;2、螨虫的防治:将带有螨虫的养殖土表层刮开,过筛;将筛网上的养殖土加热至55℃,边加热边搅拌;再自然冷却,冷却后加入杀虫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再室内晾4天后,将虫子放入养殖土中饲养;3、蚁害的防治:在蚂蚁出没处放上肉类残渣诱捕杀死;老鼠的防治:饲养房门窗严密,使其无法进入;
(6)采收:土元经6-8个月的饲养,产卵盛期已过,母虫体重开始减轻并逐渐死亡,这时便可选择晴好天气,把母虫筛出,放入沸水烫死,冲洗干净,在烈日下暴晒3-5天即干,要求无杂、干燥、整体;遇雨天,应烘干,以免未干的土元腐烂变质,影响药效。
述步骤(2)中的养殖土按照以下步骤制成:将黄土搅碎并磨成黄土粉,将荷塘淤泥在110℃的高温下煅烧并搅碎和磨成淤泥粉,将鱼骨搅成粉,然后将按重量比的黄土粉、稻壳灰、鱼骨粉、淤泥粉、桑叶粉以及油菜籽秸秆灰混合,并将混合物在135℃下煅烧两小时,然后将煅烧后的养殖土在太阳下晒8天进行消毒从而得到无毒的养殖土。
步骤(4)中的饲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成份组成:米糠20份、麦麸25份、鱼粉10份、食盐0.3份、芹菜叶15份、骨粉8份、白菜10份、海带8份、废菌棒16份、西瓜皮4份、花生叶5份、南瓜皮5份、高粱根5份、苦瓜2份、芦根2份、豆饼20份、玉米面20份、蛋白粉5份和桑叶2份。
步骤(5)中的杀虫添加剂是由苦茶籽粉3份、硫磺皂粉5份、生石灰1份和蒸馏水15份,混合均匀后,煮沸25min,然后过滤取滤液而成。
实施例2
一种土元的人工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养殖场的构建:采用立体饲养池,建立饲养池的房子为封闭式房间,房间留有小窗户,房间外用黑色布盖住,房间内设有温度调节模块和湿度调节模块;所述立体饲养池被多块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坑板分隔成多层多个饲养坑;每个饲养坑的尺寸为1平米,两边再留下8厘米的隔层间隙,饲养坑板的厚度为3.5厘米,定好尺寸后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最上层的饲养坑的坑顶与房顶间隙铺上干草保温,在饲养坑走道一面留下20厘米的操作窗口,在操作窗口上粘贴向饲养坑内伸出5厘米的硬性塑料纸,以防土元逃跑;所述温度调节模块和湿度调节模块由控制器来控制;
(2)养殖前准备:养殖前15天,对养殖场进行彻底消毒,养殖土选用由重量份为25份的黄土、15份的稻壳灰、8份的鱼骨、5份的桑叶粉、5份的荷塘淤泥以及25份的油菜籽秸秆灰配制而成,每个饲养坑根据虫的大小不同厚度的养殖土,幼虫3-5厘米、中虫6-8厘米、成虫9-12厘米;所述养殖土铺设在饲养坑的前5日,采用混合滤液均匀喷洒,所述混合滤液由重量份为2份的生石灰、3份的硫磺以及18份的水混合煮2小时过滤而成;
(3)引种与孵化:选择颜色棕红,外观正常,无畸形,粒大饱满,外壳光亮,不起皱纹的卵,将卵均匀的放置在养殖箱中,放到孵化室孵化;卵发育的起点温度控制为18℃,孵化初期的温度控制为26℃,中后期的温度控制为32℃;湿度控制为42%;期间查看,发现并消灭老鼠、蚂蚁、蜘蛛害虫;
(4)饲养:将幼虫引入步骤(2)所述的铺设养殖土的饲养坑内,洒水,使养殖土的湿度达到60%以上,饲养坑内温度控制为28℃,每天早晚翻盖养殖土一次,每天下午3-5点之间投放饲料,晚间检测虫子的活动量;湿度控制:幼虫湿度为38%,中虫为40%,成虫46%;随着不断长大,养殖密度也变大,吃食量大增,活动量也大,需分池:幼虫在10-12万只/平方米,1-2月龄4-8万只/平方米,3-5月龄2-4万只/平方米,5-8月龄1-3万只/平方米,9-13月龄0.3-0.5万只/平方米,分池时根据所述步骤(2)中虫的大小新增养殖土;
(5)病敌害及防治:1、真菌性肠炎的防治:更换潮湿的养殖土,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使坑房内保持空气新鲜,在饲料中添加0.25克氯霉素投喂;2、螨虫的防治:将带有螨虫的养殖土表层刮开,过筛;将筛网上的养殖土加热至60℃,边加热边搅拌;再自然冷却,冷却后加入杀虫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再室内晾5天后,将虫子放入养殖土中饲养;3、蚁害的防治:在蚂蚁出没处放上肉类残渣诱捕杀死;老鼠的防治:饲养房门窗严密,使其无法进入;
(6)采收:土元经6-8个月的饲养,产卵盛期已过,母虫体重开始减轻并逐渐死亡,这时便可选择晴好天气,把母虫筛出,放入沸水烫死,冲洗干净,在烈日下暴晒3-5天即干,要求无杂、干燥、整体;遇雨天,应烘干,以免未干的土元腐烂变质,影响药效。
步骤(2)中的养殖土按照以下步骤制成:将黄土搅碎并磨成黄土粉,将荷塘淤泥在110℃的高温下煅烧并搅碎和磨成淤泥粉,将鱼骨搅成粉,然后将按重量比的黄土粉、稻壳灰、鱼骨粉、淤泥粉、桑叶粉以及油菜籽秸秆灰混合,并将混合物在150℃下煅烧两小时,然后将煅烧后的养殖土在太阳下晒5天进行消毒从而得到无毒的养殖土。
步骤(4)中的饲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成份组成:米糠15份、麦麸30份、鱼粉10份、食盐0.2份、芹菜叶15份、骨粉8份、白菜10份、海带10份、废菌棒20份、西瓜皮2份、花生叶3份、南瓜皮4份、高粱根4份、苦瓜2份、芦根1份、豆饼20份、玉米面15份、蛋白粉5份和桑叶2份。
步骤(5)中的杀虫添加剂是由苦茶籽粉5份、硫磺皂粉5份、生石灰2份和蒸馏水15份,混合均匀后,煮沸40min,然后过滤取滤液而成。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变型,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