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蘑人工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86389发布日期:2019-04-03 03:35阅读:16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菌种培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蘑人工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口蘑是生长在蒙古草原上的一种白色伞菌属野生蘑菇,一般生长在有羊骨或羊粪的地方,味道异常鲜美。由于其生长环境苛刻,因此野生的口蘑很少。为了享受到这样的美味,就需要进行人工培育。但是,现有的培育方法,病虫害较多且产量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口蘑人工培育方法,能有效的较少病虫害且增加产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口蘑人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菇棚,并对菇棚内进行消毒处理;

步骤二、在5℃-23℃的环境下进行菌丝培育,培育时间为10天-12天;

步骤三、将150g-200g羊粪、80g-120g葡萄糖、30g-40g黄豆粉和10g-20g碳酸氢钠混合后制成营养基,用薄膜覆盖后,自然发酵3h;

步骤四、将营养基铺设于料床上,铺设厚度为20cm-25cm;

步骤五、接种菌丝,并在菌丝表面铺设营养基3cm-5cm;

步骤六、控制菇棚内温度为18℃-20℃,自然培育至口蘑长成;

步骤七、采摘口蘑,将营养基循环使用。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二中,在18℃的环境下进行菌丝培育,培育时间为12天。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三中,将200g羊粪、120g葡萄糖、40g黄豆粉和20g碳酸氢钠混合后制成营养基。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四中,铺设厚度为25cm。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六中,控制菇棚内温度为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菇棚内进行了有效的消毒,且营养基内也有碳酸氢钠这样的物资,能有效的较少病虫;同时,由于采用羊粪作为最主要的营养基,可保证其生长环境,从而增加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口蘑人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菇棚,并对菇棚内进行消毒处理;

步骤二、在5℃-23℃的环境下进行菌丝培育,培育时间为10天-12天;

步骤三、将150g-200g羊粪、80g-120g葡萄糖、30g-40g黄豆粉和10g-20g碳酸氢钠混合后制成营养基,用薄膜覆盖后,自然发酵3h;

步骤四、将营养基铺设于料床上,铺设厚度为20cm-25cm;

步骤五、接种菌丝,并在菌丝表面铺设营养基3cm-5cm;

步骤六、控制菇棚内温度为18℃-20℃,自然培育至口蘑长成;

步骤七、采摘口蘑,将营养基循环使用。

本实施例中,步骤二中,在18℃的环境下进行菌丝培育,培育时间为12天。

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将200g羊粪、120g葡萄糖、40g黄豆粉和20g碳酸氢钠混合后制成营养基。

本实施例中,步骤四中,铺设厚度为25cm。

本实施例中,步骤六中,控制菇棚内温度为18℃。

本发明由于在菇棚内进行了有效的消毒,且营养基内也有碳酸氢钠这样的物资,能有效的较少病虫;同时,由于采用羊粪作为最主要的营养基,可保证其生长环境,从而增加产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口蘑人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置菇棚,并对菇棚内进行消毒处理;步骤二、在5℃‑23℃的环境下进行菌丝培育,培育时间为10天‑12天;步骤三、将150g‑200g羊粪、80g‑120g葡萄糖、30g‑40g黄豆粉和10g‑20g碳酸氢钠混合后制成营养基,用薄膜覆盖后,自然发酵3h;步骤四、将营养基铺设于料床上,铺设厚度为20cm‑25cm;步骤五、接种菌丝,并在菌丝表面铺设营养基3cm‑5cm;步骤六、控制菇棚内温度为18℃‑20℃,自然培育至口蘑长成;步骤七、采摘口蘑,将营养基循环使用。本发明能有效的较少病虫害且增加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万良菌业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3
技术公布日:2019.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