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藻虫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42976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灭藻虫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及人们对于更高生活水平的需求,废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的一种重要表征是藻类水华的大规模暴发,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蓝藻水华。蓝藻的爆发会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味的浮沫,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蓝藻高峰时能够引起水体ph值急剧升高至9.5以上引起碱中毒、加强氨氮的毒性、引起水体动物中毒等。目前湖内藻类控制技术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抑制藻、动物捕食法、生物操纵法等。然而生态的方法是大势所趋,更安全、更稳定、更持久,更美观。

现有的方法主要利用驯化溞改变其肠道微生物组成,达到能消化蓝藻的能力从而净化水质;或对大型溞进行培养,并以蓝绿藻粉料进行驯化后投入目标水体。浮游植物分为枝角类、桡足类、轮虫和原生动物。目前常用的是单一品种的枝角类,是因为枝角类对浮游植物,也就是对藻类的牧食率较高,但是不同水域的浮游动物组成是不一样的,且浮游动物对不同水体的适应性是不一样的,使用同一个种类在不同条件下的水域治理水环境可能会导致浮游动物的不适应性、存活率低、治理效果差等问题。

基于此,提供一种灭藻虫的培育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培育灭藻虫的方法,采用固定品种灭藻虫对所有水域的水华进行治理,培养出来的灭藻虫对水体适应性和存活性均较低,无法达到预期的净化效果,现提出一种灭藻虫的培育方法,根据“原种治原水”的理念,利用目标水体的水分离出灭藻虫群体和藻种,则经过驯化培养出来的灭藻虫,可更易适应水体,存活率高,灭藻速度更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灭藻虫不能适应水体,存活率低、除藻效果差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灭藻虫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配置bg-11培养基;

2)两个容器内各放有曝气3d的自来水150l;

3)将治理水域作为目标水体,采取上、中、下层水体各10l进行混合,并浓缩至50ml,将50ml水体中利于除藻的大型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优势种进行分离;

4)将步骤3)中浮游动物置于容器一中,将浮游植物置于容器二中;

5)容器二中加入bg-11培养基对分离的优势藻种进行壮大培养;

6)每日将容器二中藻捞入容器一中,投放量按6%递增,连续5—8d,经过驯化、淘汰后的浮游动物优势种群即为灭藻虫;

7)将灭藻虫分装,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壮大培养;

现有技术培育灭藻虫的方法为:将固定水域培养出来的灭藻虫品种应用到所有水域的水质净化处理中,由于每个水域中藻种不同,灭藻虫无法更好的适应水体,存活率低,本技术方案采用治理水域的水体作为目标水体用于培养灭藻虫,培育出的灭藻虫为不同种类的浮游动物,灭藻速度更快。

同时,本技术方案中藻类及灭藻虫均选自治理的目标水体,可更好的适应水体,存活率更高。

本技术方案中在容器一和容器二中放入曝气处理后的自来水,曝气处理的目的主要是去除自来水中含氯化合物,避免对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目标水体量的取样方法为:利用采水器分别取目标水体上层水域、中层水域、下层水域各10l,混合即得。

优选的,所述将目标水体量30l浓缩至50ml的方法为采用浮游生物网进行浓缩。

优选的,所述将50ml水体中利于控藻的大型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优势种进行分离,在显微镜和解剖镜下操作进行。

优选的,所述浮游植物的分离利用毛细管进行,选择生物量大且密度大的种类,即目标水体里需要控制的问题藻类。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容器二中加入bg-11培养基对分离的优势藻种进行壮大培养,作为对灭藻虫驯化的藻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每日将容器二中藻捞入容器一中,投放量按6%递增,连续5—8d,对浮游动物进行驯化,对问题藻种有一定的耐受力,最终留下的种类即为灭藻虫。

优选的,所述步骤7)将灭藻虫分装,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壮大培养即可获得大量的灭藻虫,然后投入目标水体进行治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培养出的灭藻虫利用下行效应,能够对藻类进行牧食,减少藻类生物量,且灭藻虫是鱼类喜爱的活饵,被鱼类所摄食,最终以鱼产品的形式将水中的营养盐移出水体,降低水中的营养盐浓度,提高透明度,为构建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清水稳态水生系统提供基础条件。

(2)本技术方案中根据“原种治原水”的理念,利用目标水体的水分离出灭藻虫群体和藻种,则经过驯化培养出来的灭藻虫,可更易适应水体,存活率高,灭藻速度更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灭藻虫不能适应水体,存活率低、除藻效果差等技术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针对城市景观人工湖,水域面积15000平方米,平均水深1.5m,主要补充水源为雨水。水体混浊,透明度较低,水色呈绿色,水体流动性极小。

一种灭藻虫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方法:

1)制备bg-11培养基;

2)两个容器内容器一、容器二各放有曝气3d的自来水150l;

3)将治理水域作为目标水体,利用采水器采取上、中、下层水体各10l进行混合,并浓缩至50ml,将50ml水体中利于除藻的大型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优势种进行分离;

4)将步骤3)中浮游动物置于容器一中,将浮游植物置于容器二中;

5)容器二中加入bg-11培养基对分离的优势藻种进行壮大培养;

6)每日将容器二中藻捞入容器一中,投放量按6%递增,连续5—8d,经过驯化、淘汰后的浮游动物优势种群即为灭藻虫;

7)将灭藻虫分装,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壮大培养。

利用灭藻虫治理水域污染的具体方法为:经步骤7)培育的灭藻虫按照1×105~2×105/m3对目标水体进行投放,目标水体内放置增氧设备,确保目标水体内溶解氧浓度大于等于2mg/l。

对灭藻虫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监测,根据灭藻虫及藻类的现存生物量进行灭藻虫的第二次排放,继续监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第二次投放。

水体藻类密度下降,透明度升高,ph值下降,氨氮下降,达到利于大型水生植物的存活要求,在水体构件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清水稳态水生态系统,最终达到水清气净景美的“水下森林”景观效果。

本实施例中目标水体中的藻类吸收水体中的富营养盐大量繁殖,过多消耗水体溶解氧,灭藻虫利用下行效应,对藻类进行牧食,减少藻类生物量,且灭藻虫是鱼类喜爱的活饵,被鱼类所摄食,最终以鱼产品的形式将水中的营养盐移出水体,降低水中营养盐浓度,提高透明度,为构建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清水稳态水生态系统提供基础条件。

实施例2:

针对水域城市河道,全长800m,河宽3~15m,常水位1.25m,该河道为黑臭水体,水体总体呈现富营养化,颜色发绿,高温季节易爆发蓝藻,水质为劣ⅴ类,在城市河道水域中培养灭藻虫的方法如下:

1)制备bg-11培养基;

2)两个容器,容器一、容器二内各放有曝气3d的自来水150l;

3)将治理水域作为目标水体,利用采水器采取上、中、下层水体各10l进行混合,并浓缩至50ml,将50ml水体中利于除藻的大型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优势种进行分离;

4)将步骤3)中浮游动物置于容器一中,将浮游植物置于容器二中;

5)容器二中加入bg-11培养基对分离的优势藻种进行壮大培养;

6)每日将容器二中藻捞入容器一中,投放量按6%递增,连续5—8d,经过驯化、淘汰后的浮游动物优势种群即为灭藻虫;

7)将灭藻虫分装,重复上述步骤1)—6)进行壮大培养。

利用灭藻虫治理水域污染的具体方法为:经步骤7)培育的灭藻虫按照1×105~2×105/m3对目标水体进行投放,目标水体内放置增氧设备,确保目标水体内溶解氧浓度大于等于2mg/l。

对灭藻虫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监测,根据灭藻虫及藻类的现存生物量进行灭藻虫的第二次排放,继续监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第二次投放。

水体藻类密度下降,透明度升高,ph值下降,氨氮下降,达到利于大型水生植物的存活要求,在水体构件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清水稳态水生态系统,最终达到水清气净景美的“水下森林”景观效果。

本实施例中目标水体中的藻类吸收水体中的富营养盐大量繁殖,过多消耗水体溶解氧,灭藻虫利用下行效应,对藻类进行牧食,减少藻类生物量,且灭藻虫是鱼类喜爱的活饵,被鱼类所摄食,最终以鱼产品的形式将水中的营养盐移出水体,降低水中营养盐浓度,提高透明度,为构建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清水稳态水生态系统提供基础条件。

实施例3:

针对中水深度净化水域,面积5000m2,平均水深1.5m,tn、tp、氨氮等指标存在较大成都的超标现象,水体呈现氮磷污染物含量较高的特征,缺少补给水源,长期采用中水作为补给水源,修复前水质为劣ⅴ类,透明度仅0.3m。在中水深度净化水域中培养灭藻虫的方法如下:

1)制备bg-11培养基;

2)两个容器,容器一、容器二内各放有曝气3d的自来水150l;

3)将治理水域作为目标水体,利用采水器采取上、中、下层水体各10l进行混合,并浓缩至50ml,将50ml水体中利于除藻的大型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优势种进行分离;

4)将步骤3)中浮游动物置于容器一中,将浮游植物置于容器二中;

5)容器二中加入bg-11培养基对分离的优势藻种进行壮大培养;

6)每日将容器二中藻捞入容器一中,投放量按6%递增,连续5—8d,经过驯化、淘汰后的浮游动物优势种群即为灭藻虫;

7)将灭藻虫分装,重复上述步骤1)—5)进行壮大培养。

利用灭藻虫治理水域污染的具体方法为:经步骤7)培育的灭藻虫按照1×105~2×105/m3对目标水体进行投放,目标水体内放置增氧设备,确保目标水体内溶解氧浓度大于等于2mg/l。

对灭藻虫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监测,根据灭藻虫及藻类的现存生物量进行灭藻虫的第二次排放,继续监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第二次投放。

水体藻类密度下降,透明度升高,ph值下降,氨氮下降,达到利于大型水生植物的存活要求,在水体构件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清水稳态水生态系统,最终达到水清气净景美的“水下森林”景观效果。

本实施例中目标水体中的藻类吸收水体中的富营养盐大量繁殖,过多消耗水体溶解氧,灭藻虫利用下行效应,对藻类进行牧食,减少藻类生物量,且灭藻虫是鱼类喜爱的活饵,被鱼类所摄食,最终以鱼产品的形式将水中的营养盐移出水体,降低水中营养盐浓度,提高透明度,为构建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清水稳态水生态系统提供基础条件。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