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耙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6713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沙滩耙蛤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耙蛤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沿海地区沙滩上挖捞贝壳类生物中,尚未有一种较为理想的能减轻劳动强度的、节能的、高效率的机械投入使用。许多沿海地区都还只是用一些陈旧的简单的工具来挖取各种贝壳类生物,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这种现象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沙滩耙蛤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沙滩耙蛤机,包括车身部分、液压部分、起蛤部分和收蛤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车身部分:包括主车板、耳环、支架、轴座、车轴、车丫叉和水轮,主车板的前端设有耳环,用于挂在拖拉机后面;主车板上设有两根车板侧梁,每侧车板侧梁的中部下方设有支架,每侧支架上设有轴座,两侧的轴座上固定连接有车轴,车轴每端转动连接有水轮;

所述的液压部分:包括液压马达、下油缸、后油缸和液压开关,每侧车板侧梁的下面设有下油缸支架和后油缸支架,下油缸经下油缸后座连接在下油缸支架上,后油缸经后油缸后座连接在后油缸支架上;在相邻的两根车板侧梁之间连接有横梁,横梁的中间段上设有液压马达;

所述的起蛤部分:包括蛤笼、蛤笼主耳环、主耳环梢、蛤笼上耳环、连杆、偏心轮、牙齿和软式网兜;蛤笼由框架、蛤笼主耳环和蛤笼上耳环组成,框架的上部框板前端上设有蛤笼上耳环,框架的底部框板上使用不锈钢筛网作为笼筛网封住,框架两侧的下部的框板有侧筛网,框架的前部是开口的,在框架的底部框板的前沿安装有尖型牙齿,牙齿的齿尖是向前且向下斜的,每个牙齿之间保持有一定的距离,这样尖型牙齿能轻松撬动沙土;车丫叉上端转动连接在支架上,下端与蛤笼主耳环通过主耳环梢转动连接,车丫叉的中部上设有的叉耳与下油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偏心轮连接在液压马达上,连杆一端连接在偏心轮的偏心轮梢上、另一端连接在蛤笼上耳环上;软式网兜的前开口连接在蛤笼框架的后部的开口上,软式网兜有网兜尾部,软式网兜和网兜尾部置于托架上;所述的液压马达能带动偏心轮,并通过偏心轮梢、连杆前端、后端带动蛤笼上耳环,使蛤笼以主耳环梢为中心作反复运动,使牙齿的齿尖能进行一定深度的上下撬动,并且蛤笼尾部做一定高度差的上下运动,能将沙子和小贝蛤及贝壳筛掉下去,而剩在笼筛网中的贝蛤为符合要求的贝类物质,再经水力冲击进入软式网兜和网兜尾部中;

所述的收蛤部分:包括v型提升杆、拉杆、托架、托架主滚筒、连接杆、三角力臂、立杆、斜杆、斜杆滚筒和托斗;后油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三角力臂的中端,三角力臂的前端转动连接在车板侧梁上,v型提升杆由提升杆短臂和提升杆长臂连接而成,提升杆短臂与提升杆长臂之间的转角夹角是127-129度;提升杆长臂转动连接在托架弧条的托架主滚筒上,提升杆短臂转动连接在连接杆的后端上,连接杆的前端转动连接在车板侧梁上;拉杆的前端转动连接在靠近车板侧梁的端部上,拉杆的后端转动连接在托架弧条的后端的转动销上;托架由托架弧条、托架管、托架托网组成,两根托架弧条之间通过托架管固定,托架弧条的中部由托架托网封住,托架弧条的后端设有转动销,靠近后端转动销的托架弧条上设有托架主滚筒;托架弧条的前端设有托架滚筒;在主车板的后部上设有托斗支架和液压开关支架,托斗支架上设有托斗,液压开关设置在液压开关支架上,液压开关包括起蛤液压开关、马达液压开关、提升液压开关;在主车板后端的横梁的两端上设有两根立杆,每根立杆上部连接有固定托架,固定托架包括前固定托架管、后固定托架管及其上的固定托架网,在前固定托架管与后固定托架管之间上设有固定托架网,前固定托架管置于托斗后沿的上方;在位于主车板的后部的托斗支架与液压开关支架两侧前沿处设有斜杆,两根斜杆上端之间连接有斜杆滚筒;所述的斜杆滚筒在托架连同软式网兜和网兜尾部提升到所需高度后能置于斜杆滚筒上且由斜杆滚筒支撑;当托架滚筒托着网兜尾部上举至最高处时,所述的固定托架在托架连同软式网兜和网兜尾部翻转后能刚好支撑住网兜尾部,此时主车板尾部上方的托斗能刚好接住从托架上滑下的网兜尾部。

所述的三角力臂有三角力臂前端、三角力臂中端、三角力臂后端,三角力臂前端与三角力臂后端之间距离、三角力臂前端与三角力臂中端之间距离、三角力臂中端与三角力臂后端之间距离之比为5.0:2.27:3.02,拉杆长度、连接杆长度、提升杆长度之比为1.2:0.23:11.65,提升杆短臂和提升杆长臂的长度比为1.75:9.9;托架弧条的前端和托架弧条的中端之间的间距与托架弧条的前端与托架弧条的后端之间的间距之比为6.9:8.4;拉杆前端与车板侧梁上的连接点至车板侧梁尾端距离:连接杆与车板侧梁的连接点至车板侧梁尾端距离:三角力臂与车板侧梁的连接点至车板侧梁尾端距离:拉杆前端与车板侧梁上的连接点至车板侧梁下沿距离:连接杆与车板侧梁的连接点至车板侧梁下沿距离:三角力臂与车板侧梁的连接点至车板侧梁下沿距离之比为0.55:1.27:4.13:0.2:0.25:0.55。

所述的托架弧条的半径为800mm。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一、本沙滩耙蛤机采用一种带尖型的牙齿,牙齿前端较窄,即在耙蛤机的蛤笼开口的底部框板上前沿安装有一定尺寸、一定数量的尖型牙齿,每个牙齿之间保持有一定的距离,这样,牙齿尖接触沙土面积只是蛤笼口面积的4.6%左右,从而极大限度地减轻了作业负荷,节省了动力和能源,保证了耙蛤机在沙滩上作业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本耙蛤机采用一种全动式牙齿。由液压马达带动偏心轮,通过连杆两端与偏心轮梢和蛤笼的上方耳环连接,使整个蛤笼以主耳环轴梢为中心作往复运动,这样在作业中牙齿就会出现一撬一撬的动作,不停地将沙土撬松动,并吃入蛤笼里又一次减轻了作业负荷,节省了动力。

三、本耙蛤机蛤笼底部和两侧边都采用不锈钢细条制作成一定规格的筛网。如上第二点所述,由于整个蛤笼都在不停运动着,这样当被撬松的沙子伴着贝蛤及贝壳进入蛤笼后,在水的冲击下,沙子和小贝蛤及贝壳很快经过笼筛网掉下去。缩短了沙子和小贝蛤及贝壳在蛤笼中的滞留时间,从而减轻了作业负荷,也保护了有生资源,并节省了人工挑选贝蛤的时间,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

四、本沙滩耙蛤机的收蛤机构采用一种软式的有一定规格网目的软式网兜,软式网兜有一定长度,它的前端开口与蛤笼尾后框架开口连接,后端由绳索扎紧,它与收蛤机构其它部件相匹配,当上规格的贝蛤在水的冲击下从蛤笼进入软式网兜直至网兜尾端,可由液压后油缸活塞杆带动三角力臂、提升杆、连接杆、拉杆、托架上举,并托着软式网兜尾部上举至车上倒入托斗促进了自动收蛤的过程。

五、本耙蛤机采用一种自动化方式将水中软式网兜里的贝蛤收举到车上放入托斗。由液压后油缸、三角力臂、提升杆、拉杆、连接杆、托架、托架主滚筒及软式网兜等组成。由液压后油缸作为动力,利用三角力臂、提升杆和拉杆、托架等几何结构的附件长短和固定位置的不同来完成托举的自动化过程。

六、本耙蛤机的蛤笼采用可升降式结构,由液压开关、下油缸、车丫叉等组成。在场地作业时,操纵液压开关,手柄向前推出,下油缸工作,活塞杆伸出,带动车丫叉向下伸出蛤笼放下,笼口底板设有的牙齿入沙即可作业;当要在途中行走和作业调头时,操纵液压开关,手柄拉回,下油缸工作,活塞杆收回、带动车丫叉向上弯曲,蛤笼提起,牙齿离地,便于行走和调头。

七、本耙蛤机采用一种水轮式轮子,为保证耙蛤机设计在硬沙地浅水区域中(300-500mm)作业安全,减少水的阻力和防止沉陷,轮子全部用钢板制成车辋(轮圈)直径为1000mm,宽度为250mm,有主辐条和副辐条、车轮毂等组成,这样既增大了与地面(沙土)接触,又能减少与水形成的阻力。

八、本耙蛤机自动活动部分均采用一种液压装置与拖拉机头的液压泵连接,通过液压部分来完成作业所需的所有动作。避免了在水中作业用电的危险性,增强了安全生产作业系数。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耙蛤机自身无动力装置,采用可拆卸式的结构,挂在拖拉机后面,接通液压油管即可作业,也可卸下停放在海滩岸边。拖拉机再挂上后斗(箱),又可把收起的贝蛤拉回。提高了机械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的投入。

2)本耙蛤机属于节能型产品,a.蛤笼的入口采用尖型牙齿,可减少与沙土的接触面;b.牙齿采用活动型的,可减轻吃沙的阻力;c.蛤笼的底部和两侧边使用不锈钢筛网作为笼筛网,即笼筛网由底部筛网和两侧面的侧筛网围成,通透性能好;d.耙蛤机轮子采用水轮式的,既增大与地面接触面积,防止下沉,又减少与水接触的面积;e.蛤笼采用活动型的,使进入蛤笼里的沙子和小贝蛤极快掉落。综上几点,大大减轻了作业负荷,节省了能源。

3)本产品笼口宽度设计为约2000mm,时速为2-4km/h,作业效率是人工的几十倍,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4)本发明的耙蛤机设计巧妙,结构精简,易于操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收蛤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托举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托举部分动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三角力臂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托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沙滩耙蛤机,由车身部分、液压部分、起蛤部分、收蛤部分等组成。

车身部分:由主车板、耳环2、支架3、轴座4、车轴5、车丫叉6、水轮8和配重块33等组成。主车板上前端设有耳环2,用于挂在拖拉机后面;主车板上设有两根车板侧梁1,每侧车板侧梁1的中部下方设有支架3,每侧支架3上设有轴座4,两侧的轴座4上固定连接有车轴5,车轴5每端转动连接有水轮8,水轮8有主辐条和副辐条、轮毂9等组成,拖拉机带动主车板,主车板通过水轮的转动前进,这样既增大了与地面(沙土)接触,又能减少与水形成的阻力,主车板前部设有配重块33,使主车板保持相对平衡。还有前护栏34、左护栏25-1、右护栏25-2等。

液压部分:由液压马达13、下油缸17、后油缸18、液压开关28、单向限流阀等组成。每侧车板侧梁1的下面设有下油缸支架30、后油缸支架32,下油缸17经下油缸后座31连接在下油缸支架30上,后油缸18经后油缸后座连接在后油缸支架上;在相邻的两根车板侧梁1之间连接有横梁,横梁的中间段上设有液压马达13。

起蛤部分:由蛤笼7、蛤笼主耳环7-1、主耳环梢7-2、蛤笼上耳环7-3、连杆11、偏心轮12、牙齿14、笼筛网、软式网兜16等组成;蛤笼7由框架、蛤笼主耳环7-1和蛤笼上耳环7-3组成,框架的上部框板前部上方设有蛤笼上耳环7-3,框架的底部框板和两侧下部的框板上使用不锈钢筛网作为笼筛网封住,框架两侧的下部的框板有侧筛网7-4封住,框架的前部是开口,在框架的底部框板的前沿安装有一定尺寸、一定数量的尖型牙齿14,牙齿的齿尖是向前且向下斜的,每个牙齿之间保持有一定的距离,这样尖型牙齿能轻松撬动沙土,齿尖接触沙土面积只是蛤笼口面积的4.6%左右,从而极大限度地减轻了作业负荷,节省了动力和能源,保证了耙蛤机在沙滩上作业功能的正常发挥;车丫叉6上端转动连接在支架3上,下端与蛤笼主耳环7-1通过主耳环梢7-2转动连接,车丫叉6的中部上设有的叉耳与下油缸17的活塞杆转动连接;在相邻的两根车板侧梁1之间连接有横梁,横梁的中间段上设有液压马达13,偏心轮12连接在液压马达13上,连杆11一端连接在偏心轮12的偏心轮梢上、另一端连接在蛤笼上耳环7-3上;软式网兜16的前开口连接在蛤笼7框架的后部的开口上,软式网兜16有网兜尾部16-1,软式网兜16和网兜尾部置于托架21上。工作时,操纵起蛤液压开关手柄向前推出,下油缸的活塞杆工作,伸出而带动车丫叉6伸向前下方,蛤笼7放下,牙齿14的齿尖14-1入沙,松开起蛤液压开关手柄其自动回到中立位置;操纵马达液压开关手柄向前推出,液压马达13开始工作,通过偏心轮12的偏心轮梢、连杆前端、后端带动蛤笼上耳环7-3,从而带动整个蛤笼7以蛤笼的主耳环梢7-2为中心作反复运动,使牙齿14的齿尖有向下20mm左右的上下撬动,蛤笼尾部做高度差约达400mm左右的上下运动,这样当车身部分向前移动时,被牙齿14的齿尖撬松的沙子伴着贝蛤及贝壳进入蛤笼后,在水的冲击和蛤笼尾部做高度差约达400mm左右的上下运动下,沙子和小贝蛤及贝壳很快经过笼筛网振动筛掉下去,而剩在笼筛网中的贝蛤为符合要求的贝类物质,再经水力冲击进入软式网兜16和网兜尾部中。

收蛤部分:由v型提升杆19、拉杆20、托架21、托架主滚筒21-1、连接杆22、三角力臂23、立杆24、斜杆26、斜杆滚筒27、托斗29等组成;后油缸18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三角力臂23的中端,三角力臂23的前端转动连接在车板侧梁1上,其连接点〇3是三角力臂23与车板侧梁1的连接点;三角力臂23的后端转动连接v型提升杆19的转角侧部,v型提升杆19由提升杆短臂19-1和提升杆长臂19-2连接而成,提升杆短臂与提升杆长臂之间有转角夹角θ,转角夹角θ是127-129度;提升杆长臂转动连接在托架弧条21-2的托架主滚筒21-1上,其连接点〇4是提升杆长臂与托架弧条21-2上的托架主滚筒21-1的连接点,提升杆短臂转动连接在连接杆22的后端上,连接杆22的前端转动连接在车板侧梁1的前部上,其连接点〇2是连接杆22与车板侧梁1的连接点;拉杆20的前端转动连接在靠近车板侧梁1的端部上,拉杆20的后端转动连接在托架弧条21-2的后端的转动销上;托架21由托架弧条21-2、托架管21-4、托架托网21-5组成,两根托架弧条21-2之间通过三根托架管21-4固定,托架弧条21-2的中部由托架托网21-5封住,托架弧条21-2的后端设有转动销,靠近后端转动销的托架弧条21-2上设有托架主滚筒21-1;托架弧条21-2的前端设有托架滚筒21-3。在主车板的后部上设有托斗支架29-1和液压开关支架,托斗支架29-1上设有托斗29,液压开关28(有起蛤液压开关、马达液压开关、提升液压开关)设置在液压开关支架上;在主车板后端的横梁的两端上设有两根立杆24,每根立杆24上部连接有前固定托架管15-1、后固定托架管15-2,在前固定托架管15-1与后固定托架管之间上设有固定托架网15-3,前固定托架管15-1置于托斗29后沿的上方;在托斗支架与液压开关支架(主车板的后部)两侧前沿处设有斜杆26,两根斜杆26上端之间连接有斜杆滚筒27;所述的斜杆滚筒27在托架21连同软式网兜16和网兜尾部提升到所需高度后能置于斜杆滚筒27上且由斜杆滚筒27支撑;固定托架包括前固定托架管15-1、后固定托架管15-2及其上的固定托架网15-3,所述的固定托架在托架21连同软式网兜16和网兜尾部翻转后能刚好支撑住软式网兜尾部,此时主车板尾部上方的托斗29能刚好接住从托架21上滑下的网兜尾部。

所述的三角力臂23有三角力臂前端23-f、三角力臂中端23-g、三角力臂后端23-h(见图7),三角力臂前端23-f与三角力臂后端23-h之间距离fh、三角力臂前端23-f与三角力臂中端23-g之间距离fg、三角力臂中端23-g与三角力臂后端23-h之间距离gh,各距离之比优选fh:fg:gh为5.0:2.27:3.02,拉杆长度、连接杆长度、提升杆长度之比为1.2:0.23:11.65,提升杆短臂和提升杆长臂的长度比为1.75:9.9;托架弧条21-2的半径为800mm,后端21-2o、中端21-2n、前端21-2m,mn:mo=6.9:8.4(见图8所示),它们在车板侧梁上的位置有严格的比例,连接点〇1是拉杆20前端与车板侧梁上的连接点,〇1至车板侧梁尾端距离:〇2至车板侧梁尾端距离:〇3至车板侧梁尾端距离:〇1至车板侧梁下沿距离:〇2至车板侧梁下沿距离:〇3至车板侧梁下沿距离之比为0.55:1.27:4.13:0.2:0.25:0.55。

工作:操纵提升液压开关,后油缸活塞杆伸出,推动三角力臂中端、后端向上方运动,以〇3为中心作弧上升,由于三角力臂前端、连接杆前端、拉杆20前端分别围绕〇3、〇2、〇1上转,三角力臂后端和提升杆转角部同轴,使得提升杆短臂和提升杆长臂围绕〇5上翘,〇5是三角力臂后端和提升杆转角部的连接点,提升杆长臂带动托架21上举,在上举中托架弧条21-2的后端的转动销被拉杆20的后端拉住,整个托架21只能围绕提升杆长臂与托架弧条21-2上的托架主滚筒21-1的连接点〇4向后上方自转,托架主滚筒21-1托着软式网兜16上举,托架21、托架滚筒21-3逐渐由协助托架主滚筒21-1上举很快转化为取代托架主滚筒21-1托着软式网兜16上举至最高处,同时软式网兜尾部翻转而靠在固定托架网15-3上,并置于主车板上方的托斗29中,打开网兜尾部即可倒出贝蛤产品,完成了托物上举的全过程。具体图示如图6所示,为托举部分动态结构示意图,图中,后油缸由18a状态变为18b状态,三角力臂由23a状态变为23b状态,拉杆由20a状态变为20b状态,提升杆短臂由19-2a状态变为19-2b状态,提升杆长臂由19-1a状态变为19-1b状态,连接点〇5由〇5a状态变为〇5b状态,连接点〇4由〇4a状态变为〇4b状态,连接杆由22a状态变为22b状态,网兜尾部由16-1a状态变为16-2b状态,托架由21a状态变为21b状态,托架滚筒由21-3a状态变为21-3b状态,托架主滚筒由21-1a状态变为21-1b状态,托架托网由21-5a状态变为21-1b状态。

当托架要恢复放下状态时,操纵提升液压开关,后油缸活塞杆收回,带动三角力臂中端和提升杆转角背部端向下后方运动,与托举时相反,其他部件分别围绕〇1、〇2、〇3和〇5向下后方转动,托架弧条后端的转动销在拉杆的顶力作用下,托架21只能围绕〇4点自转,当油缸活塞杆收至终端时,托架21已回到原来的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