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96709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养殖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蚕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蚕幼虫4眠5龄,全龄50~60日。1龄幼虫体黄绿色,2龄起呈绿色。成虫多为橙黄色。小蚕在中国东北地区可在室内插枝饲养,大蚕则放养柞(栎)林中,在人工管护下任其觅食。丝长约600米左右,纤度5~6旦。蚕的生长发育与桑叶、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有直接关系,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蚕能正常地生长发育,环境条件不适,蚕生长发育不良体弱多病,甚至死亡。蚕与环境,是指蚕与气象、蚕与饲料、蚕与病原微生物这三个方面的关系。蚕与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养蚕场所的温度、湿度、气流、光线。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步,丝绸行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丝绸作物步入千家万户,随着而来的是高档织物对蚕丝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传统桑蚕饲养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一种能够缩短饲养时间,减少桑叶消耗量,节约人工和饲料成本,同时提高蚕丝品质的节能高产桑蚕养殖方法对于促进桑蚕养殖也的不断进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蚕的养殖方法,本发明养殖的蚕吐出的丝粗大,韧性强,且适合大规模养殖。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蚕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蚕房,选择空气新鲜无污染的独立的地方建立蚕房,并搭建温室系统,将蚕房用质量浓度为2%的氯化钙喷雾,之后密闭一天,即可;

步骤二、桑叶选择及处理:桑叶选用无毒、上部新梢适熟叶,叶色嫩绿,含水率在70%;桑叶用透气好的竹箩装放,保持蓬松,防止桑叶堆积在一起形成潮气;

步骤三、蚕房温度湿度的控制,1-2龄蚕房温度控制在28.2℃,湿度控制在86%;3-4龄蚕房温度控制在25.7℃,湿度控制在78%;5龄温度控制在24℃,湿度控制在65%;

步骤四、养殖饲料包括:桑叶120-125份,青稞粉55份,洋葱汁1-2份,柑橘皮粉22-25份,鹰嘴豆10-22份,乳酸钙0.2份,含氯杀菌剂0.5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蚕的养殖方法,本发明养殖的蚕吐出的丝粗大,韧性强,且适合大规模养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蚕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蚕房,选择空气新鲜无污染的独立的地方建立蚕房,并搭建温室系统,将蚕房用质量浓度为2%的氯化钙喷雾,之后密闭一天,即可;

步骤二、桑叶选择及处理:桑叶选用无毒、上部新梢适熟叶,叶色嫩绿,含水率在70%;桑叶用透气好的竹箩装放,保持蓬松,防止桑叶堆积在一起形成潮气;

步骤三、蚕房温度湿度的控制,1-2龄蚕房温度控制在28.2℃,湿度控制在86%;3-4龄蚕房温度控制在25.7℃,湿度控制在78%;5龄温度控制在24℃,湿度控制在65%;

步骤四、养殖饲料包括:桑叶120份,青稞粉55份,洋葱汁1份,柑橘皮粉22份,鹰嘴豆22份,乳酸钙0.2份,含氯杀菌剂0.5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蚕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蚕房,选择空气新鲜无污染的独立的地方建立蚕房,并搭建温室系统,将蚕房用质量浓度为2%的氯化钙喷雾,之后密闭一天,即可;步骤二、桑叶选择及处理:桑叶选用无毒、上部新梢适熟叶,叶色嫩绿,含水率在70%;桑叶用透气好的竹箩装放,保持蓬松,防止桑叶堆积在一起形成潮气;步骤三、蚕房温度湿度的控制,1‑2龄蚕房温度控制在28.2℃,湿度控制在86%;3‑4龄蚕房温度控制在25.7℃,湿度控制在78%;5龄温度控制在24℃,湿度控制在65%。本发明养殖的蚕吐出的丝粗大,韧性强,且适合大规模养殖。

技术研发人员:魏崇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魏崇振
技术研发日:2017.11.01
技术公布日:2018.02.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