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哌虫啶和抗生素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987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防治稻飞虱含有哌虫啶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稻飞虱是浙北地区单季晚稻的主药害虫之一,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其中,特别是褐飞虱和灰飞虱对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引发大面积水稻枯干倒伏,水稻产量直接损失10%-20%,个别田块甚至颗粒无收。

哌虫啶是新型高效、低毒、广谱的新烟碱类杀虫剂,该药剂可广泛用于水稻、果树、小麦、大豆、蔬菜玉米等多种作物害虫的防治,对同翅目害虫尤其稻飞虱具有很好的效果,但因抗药性的增加,利用常规药剂进行防控正变得日益困难,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用于控制稻飞虱的新方法和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虫组合物,将哌虫啶与抗生素杀虫剂进行复配,意想不到对防治稻飞虱具有意想不到的杀虫增效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含有哌虫啶和抗生素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由哌虫啶和抗生素杀虫剂组成,所述的抗生素杀虫剂为埃玛菌素或多杀菌素,哌虫啶和抗生素杀虫剂的重量比为15-50:1。

优选地,哌虫啶和抗生素杀虫剂的重量比为15-20:1。

该组合物优选制剂为纳米微乳剂,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哌虫啶、抗生素杀虫剂和和沸石粉混合后置于球磨机中,采用0.5~15mm不同球径大小金属球进行任意配比后用作磨球,球磨24-48h后形成至95%以上粒径小于500nm的混合物;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均质,形成杀虫组合物,其中,均质压力为12000-15000bar,均质次数为5-8次;

3)取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和水混合形成微乳剂,将杀虫组合物以1滴/0.5-1分钟的速度慢慢滴加至微乳剂中,以3000-5000转/分钟的转速加边搅拌,滴加完毕,在乳化均质机中乳化60-120分钟,形成纳米微乳制剂。

优选地,哌虫啶和沸石粉的质量比为5-10:1。

优选地,步骤1)球磨时,球料质量比为80∶1~100∶1,球磨机转速为450-600转/分钟。

优选地,步骤3)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山梨醇聚氧乙醚。

优选地,步骤3)所述的助表面活性剂丙三醇或正丁醇。

优选地,步骤3)所述油相为大蒜油。

有益效果:本发明将不同结构、不同作用机理的成分进行复配,减少、延缓抗性害虫和提高药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哌虫啶及抗生素杀虫剂单剂及两者混剂对稻飞虱的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稻飞虱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参考《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7—2006》。试验所用的稻飞虱为采自田间的稻飞虱(褐飞虱)蛹,温室内用水稻苗饲养3代,挑选均匀一致的四龄幼虫,放入已置放水稻幼苗(用棉花球保湿处理)的培养皿(直径12cm)中,每皿接已麻醉幼虫30头,每处理接4个培养皿,将单剂和混剂以喷雾的方式向培养皿内施药,每皿喷药液3ml,待虫子苏醒后,将处理过的培养皿放入27℃、光周期为16h/8h培养箱内培养,72小时检查死虫数,计算死亡率,空白对照喷等量清水,72h检查死亡数,用abbott公式计算校正死亡率,计算各药剂的lc50值,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幼虫的活性。具体的计算公式此下:

设定单剂哌虫啶为标准单剂,指定其毒力指数(ti)为100,则单剂抗生素杀虫剂和混剂(哌虫啶、鱼藤酮与水杨肟酸)的毒力指数(ti)分别为:

混剂的理论毒力指数(tti)=σ各单剂的ti×单剂在混剂中的百分比

含哌虫啶的杀虫组合物对稻飞虱的毒力结果见表1。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哌虫啶与埃玛菌素或多杀菌素的配比在15-50:1的范围里时,其对稻飞虱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说明两者在这个范围内的混配均表现为增益效果。

实施例2

一种含有哌虫啶和抗生素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由哌虫啶和埃玛菌素组成,哌虫啶和埃玛菌素的重量比为15:1;

该组合物制成纳米微乳剂,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哌虫啶、埃玛菌素与沸石粉混合后置于球磨机中,采用0.5~15mm不同球径大小金属球进行任意配比后用作磨球,球磨24-48h后形成至95%以上粒径小于100nm的混合物;其中,球料质量比为80∶1,球磨机转速为450转/分钟;哌虫啶和沸石粉质量比5:1;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均质,形成杀虫组合物,其中,均质压力为1200bar,均质次数为6次;

3)取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助表面活性剂丙三醇、油相大蒜油和水混合形成微乳剂,将杀虫组合物以1滴/0.5-1分钟的速度慢慢滴加至微乳剂中,以3000转/分钟的转速加边搅拌,滴加完毕,在乳化均质机中乳化60-120分钟,形成纳米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水相和杀虫组合物的质量比12:2:5:10:3。

实施例3

一种含有哌虫啶和抗生素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由哌虫啶和埃玛菌素组成,哌虫啶和埃玛菌素的重量比为50:1;

该组合物制成纳米微乳剂,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哌虫啶、埃玛菌素与沸石粉混合后置于球磨机中,采用0.5~15mm不同球径大小金属球进行任意配比后用作磨球,球磨24-48h后形成至95%以上粒径小于100nm的混合物;其中,球料质量比为100∶1,球磨机转速为500转/分钟;哌虫啶和沸石粉质量比10:1;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均质,形成杀虫组合物,其中,均质压力为15000bar,均质次数为6次;

2)取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油相大蒜油和水混合形成微乳剂,将杀虫组合物以1滴/0.5-1分钟的速度慢慢滴加至微乳剂中,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加边搅拌,滴加完毕,在乳化均质机中乳化60-120分钟,形成纳米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水相和杀虫组合物的质量比12:2.5:8:12:3。

实施例4

一种含有哌虫啶和抗生素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由哌虫啶和埃玛菌素组成,哌虫啶和埃玛菌素的重量比为20:1;

该组合物制成纳米微乳剂,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哌虫啶、埃玛菌素和沸石粉混合后置于球磨机中,采用0.5~15mm不同球径大小金属球进行任意配比后用作磨球,球磨24-48h后形成至95%以上粒径小于100nm的混合物;其中,球料质量比为100∶1,球磨机转速为500转/分钟;哌虫啶和沸石粉质量比8:1;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均质,形成杀虫组合物,其中,均质压力为13000bar,均质次数为6次;

2)取表面活性剂山梨醇聚氧乙醚、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油相大蒜油和水混合形成微乳剂,将杀虫组合物以1滴/0.5-1分钟的速度慢慢滴加至微乳剂中,以5000转/分钟的转速加边搅拌,滴加完毕,在乳化均质机中乳化60-120分钟,形成纳米微乳制剂,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水相和杀虫组合物的质量比10:3:10:15:3。

实施例5

一种含有哌虫啶和抗生素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由哌虫啶和多杀菌素组成,哌虫啶和多杀菌素的重量比为15:1;

该组合物制成纳米微乳剂,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哌虫啶、多杀菌素与沸石粉混合后置于球磨机中,采用0.5~15mm不同球径大小金属球进行任意配比后用作磨球,球磨24-48h后形成至95%以上粒径小于100nm的混合物;其中,球料质量比为80∶1,球磨机转速为450转/分钟;哌虫啶和沸石粉质量比5:1;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均质,形成杀虫组合物,其中,均质压力为1200bar,均质次数为6次;

3)取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助表面活性剂丙三醇、油相大蒜油和水混合形成微乳剂,将杀虫组合物以1滴/0.5-1分钟的速度慢慢滴加至微乳剂中,以3000转/分钟的转速加边搅拌,滴加完毕,在乳化均质机中乳化60-120分钟,形成纳米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水相和杀虫组合物的质量比12:2:5:10:3。

实施例6

一种含有哌虫啶和抗生素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由哌虫啶和多杀菌素组成,哌虫啶和多杀菌素的重量比为50:1;

该组合物制成纳米微乳剂,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哌虫啶、多杀菌素与沸石粉混合后置于球磨机中,采用0.5~15mm不同球径大小金属球进行任意配比后用作磨球,球磨24-48h后形成至95%以上粒径小于100nm的混合物;其中,球料质量比为100∶1,球磨机转速为500转/分钟;哌虫啶和沸石粉质量比10:1;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均质,形成杀虫组合物,其中,均质压力为15000bar,均质次数为6次;

2)取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油相大蒜油和水混合形成微乳剂,将杀虫组合物以1滴/0.5-1分钟的速度慢慢滴加至微乳剂中,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加边搅拌,滴加完毕,在乳化均质机中乳化60-120分钟,形成纳米微乳制剂,其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水相和杀虫组合物的质量比12:2.5:8:12:3。

实施例7

一种含有哌虫啶和抗生素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由哌虫啶和多杀菌素组成,哌虫啶和多杀菌素的重量比为20:1;

该组合物制成纳米微乳剂,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哌虫啶、多杀菌素和沸石粉混合后置于球磨机中,采用0.5~15mm不同球径大小金属球进行任意配比后用作磨球,球磨24-48h后形成至95%以上粒径小于100nm的混合物;其中,球料质量比为100∶1,球磨机转速为500转/分钟;哌虫啶和沸石粉质量比8:1;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均质,形成杀虫组合物,其中,均质压力为13000bar,均质次数为6次;

2)取表面活性剂山梨醇聚氧乙醚、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油相大蒜油和水混合形成微乳剂,将杀虫组合物以1滴/0.5-1分钟的速度慢慢滴加至微乳剂中,以5000转/分钟的转速加边搅拌,滴加完毕,在乳化均质机中乳化60-120分钟,形成纳米微乳制剂,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水相和杀虫组合物的质量比10:3:10:15:3。

从外观上看,实施例2-7所制备的纳米微乳组合物澄清,透明,流动性好。

1、粒径分布试验

分别取实施例2-7制备的纳米微乳剂用水稀释后经马尔文粒度分析仪测定,平均粒径为20-50nm,粒径分布较窄,粒径比较均匀,分散系数为0.5-0.6。

2、稳定性试验

分别取实施例2-7制备的纳米微乳剂适量于离心管中,置于高速离心机中,以20000r/min进行离心30min,均依然澄清透明,未见分层现象。

3、光稳定性试验

分别取实施例2-7纳米微乳剂适量于透明玻璃瓶中,密封置于日光灯下,室温光照30d,并于1d、3d、5d、10d、15d,取样观察,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间表观未发生明显变化,且无分层和破乳等现象。

4、温度稳定性试验

分别取实施例2-7纳米微乳剂适量分装于玻璃瓶中,密封后置于4℃、25℃、37℃和60℃条件下观察3个月,每15天取样观察,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间始终保持澄清透明的外观,未见明显的分层和破乳现象。

5、大田药效试验

取实施例3-4及市面销售的10%哌虫啶悬浮剂进行施药,施药时,田间稻飞虱平均4000头,其中1龄若虫占95.4%,施药量:每667m2按上述设计用药量4a.i.g,对水50kg,对准水稻秧苗手动均匀全株喷雾,施药时及药后一周内田间保持水层,施药20d后防效分别为93.9%,95.8%,91.5%,93.2%,94.5%,92.4%和91.3%,由此说明,本发明的纳米微乳剂对稻飞虱的防效优于市面销售的哌虫啶悬浮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