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淮山种植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淮山浅生槽定向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薯蓣又称淮山,人类自古食用,是人类食用最早的植物之一。早在唐朝诗圣杜甫的诗中就有“充肠多薯蓣”的名句。薯蓣块茎肥厚多汁,又甜又绵,且带粘性,生食热食都是美味。根据山东省农科院对薯蓣的化验结果,其块茎中平均含粗蛋白质14.48%,粗纤维3.48%,淀粉43.7%,糖1.14%,钾2.62%,磷0.2%,钙0.2%,镁0.14%,灰分5.51%,铁53.57ppm,锌29.22ppm,铜10.58ppm,锰5.38ppm。人类所需的18种氨基酸中,薯蓣中含有16种,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传统的淮山种植技术需要深沟种植和深挖采收,费工费时,且极易损伤块茎。因此急需一种操作简单的淮山栽培方法,能够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淮山浅生槽定向栽培方法,能降低劳动强度。
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淮山浅生槽定向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土壤选择
淮山采用浅生槽定向栽培以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砂壤土主;
(二)、种薯处理、催芽
(1)、种薯处理:选择符合品种特性、无病虫害、充分老熟的薯块作种;种植前25-30天将淮山种薯块茎切成长4-5厘米的带皮小块,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消毒10分钟,取出晾干后可直接进行催芽,或将种薯块茎切口蘸石灰或草木灰,并按头部、中间、尾部分别进行晒种1-3天;
(2)、催芽:先在室内或田间畦面上铺3-5厘米河沙,将种薯小块放在河沙上铺成10厘米左右厚度,然后盖上3-5厘米湿稻草或河沙,经过20-25天,当种薯小块长出的幼芽长4~6厘米时即要定植;
(三)、整地、放入浅生槽及基质、施基肥
(1)、整地:采用单行种植,每畦包沟1.8米,土壤先深耕晒白,12月下旬至1月初起畦,做成畦高30-40厘米,畦面宽1.4-1.5米的高畦;按株距18-20厘米用小锄头开挖宽6~8厘米、长120厘米的平行斜小沟,斜度为12~17度,深9~11厘米,每亩挖2500-3000条平行斜小沟;
(2)、放入浅生槽及基质:平行斜小沟开挖后及时放入适合淮山生长的浅生槽,浅生槽内施放足量的松软填料;所述浅生槽上端10-15厘米部分填泥土,其余空间放满足够的松软填料;
(3)、施基肥:向浅生槽中放入松软填料后,结合回填泥土,每亩均匀撒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作基肥,施肥施到土层5-15厘米,回填泥土时覆盖5-10厘米土层,要求做到浅生槽两端不露出或低过沟底;
(四)、种植
(1)、种植时间: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当气温回升到12℃以上,地温稳定达到10℃以上;
(2)、种植方法:与浅生槽平行放置带芽种薯小块,种薯小块种皮向下,芽和切面朝上,覆盖泥土5-10厘米厚;种植时每株只留1-2个健壮的幼芽;
(五)、田间管理
(1)、除草:种植后1-2天在土壤潮湿时或雨后用90%乙草胺乳油350倍液或96%金都尔乳油2000倍液兑水喷雾,喷洒在浅生槽下端畦面、畦侧和水沟,在生长期间如有杂草,人工拔除;
(2)、地膜覆盖畦面:在出苗后搭架前,在雨后或淋湿后进行,用1.5米宽的黑色地膜覆盖畦面并压紧;
(3)、搭架引蔓、整枝:种植10-20天后,当苗高20厘米左右时,应及时插篱竹搭架,每株淮山留藤蔓1条并引藤蔓上架;在5-6月,应及时将种薯长出的数条幼嫩藤蔓从基部摘除,1.5米以下叶腋间长出的侧蔓也要摘除;
(4)、施肥培土:齐苗后每20-30天追肥一次,连施3-4次,每次每亩施复合肥5-10公斤,种植后110~130天开始转入块茎生长期时重施攻薯肥,亩施复合肥20-30公斤;覆盖在浅生槽上的土层保持10-15厘米厚;
(5)、水分管理:7-9月是淮山块茎快速伸长膨大期,特别要保持土壤湿润,应保证有充足水分均匀,块茎收获前10天左右应停止浇水;
(六)、病虫害防治
淮山的病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和炭疽病,防止斜纹夜蛾选用10%除尽悬浮剂1500倍液或5%美除悬浮剂1500倍液,20%米满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在卵孵化期及低龄幼虫期施药;防治炭疽病在发病初期选用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0%世高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锌500倍液、25%施保克乳油2000倍液或70%品润干悬浮剂600倍液,夏秋季雨水来临前喷施效果更好;
(七)、精细采收
在11月左右开始采收,采收期可持续到次年4月,采收时宜在晴天上午,把浅土层稍微翻开后,就可将整条淮山块茎轻松取出,就地晾干表皮水分后,对薯块进行分级包装贮运。
进一步,所述浅生槽为半圆形套管。
进一步,所述松软填料为细砂或腐熟木糠、谷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淮山采用浅生槽定向栽培技术后,每亩可节省25-30个劳动力,且种植的淮山块茎顺直长圆、饱满、光滑、皮色佳,增产20-45%,块茎耐贮藏,商品价值高,值得大面积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土壤选择
淮山采用浅生槽定向栽培以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砂壤土,有利于其生长。
二、种薯处理、催芽
1、种薯处理:选择符合品种特性、无病虫害、充分老熟的薯块作种。种植前25-30天将淮山种薯块茎切成长4-5厘米的带皮小块,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消毒10分钟,取出晾干后可直接进行催芽,或将种薯块茎切口蘸石灰或草木灰,并按头部、中间、尾部分别进行晒种1-3天,以打破种薯的休眠促进发芽。晒种程度为种薯小块伤口向内萎缩,并从断面中间裂开。
2、催芽:先在室内或田间畦面上铺3-5厘米河沙,将种薯小块放在河沙上铺成10厘米左右厚度,然后盖上3-5厘米湿稻草或河沙,如遇低温或阴雨时应支撑覆盖小拱棚保温、防腐烂。经过20-25天,当种薯小块长出的幼芽长5厘米左右时即要及时定植。
三、整地、放入浅生槽及基质、施基肥
1、整地:采用单行种植,每畦包沟1.8米,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方便,则畦可小些、沟可浅些。土壤先深耕晒白,12月下旬至1月初起畦,做成畦高30-40厘米,畦面宽1.4-1.5米的高畦。按株距18-20厘米用小锄头开挖宽约7厘米、长120厘米的平行斜小沟,斜度为15度左右,深约10厘米,每亩可挖2500-3000条平行斜小沟。
2、放入浅生槽及基质:平行斜小沟开挖后及时放入适合淮山生长的特制浅生槽(半圆形套管),浅生槽内施放足量的松软填料。松软填料可选用细砂,也可以选用取材来源方便的腐熟木糠、谷壳等。除浅生槽上端10-15厘米部分不需施放松软填料而只回填泥土外,要将浅生槽其余空间放满足够的松软填料,松软填料的多少对块茎的正常伸长、外形是否顺直有重要影响。
3、施基肥:应用浅生槽定向栽培的淮山的吸收根主要分布在表土层,基肥无需深施,施到土层5-15厘米即可。放入松软填料后,结合回填泥土,每亩均匀撒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作基肥。回填泥土时覆盖5-10厘米土层,要求做到浅生槽两端不宜露出或低过沟底。
四、种植
1、种植时间。宜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当气温回升到12℃以上,地温稳定达到10℃以上时选择晴天或阴天种植。
2、种植方法。与浅生槽平行放置带芽种薯小块,要求种薯小块种皮向下,芽和切面朝上,覆盖泥土5-10厘米厚。种植时每株只留1-2个健壮的幼芽,多余幼芽彻底摘除,覆盖泥土时注意不要把幼芽弄断。
五、田间管理
1、除草:种植后1-2天在土壤潮湿时或雨后用90%乙草胺乳油350倍液或96%金都尔乳油2000倍液兑水喷雾,喷洒在浅生槽下端畦面、畦侧和水沟。在生长期间如有杂草,人工拔除。
2、地膜覆盖畦面:在出苗后搭架前,宜在雨后或淋湿后进行,用1.5米宽的黑色地膜覆盖畦面并压紧。
3、搭架引蔓、整枝:种植10-20天后,当苗高20厘米左右时,应及时插篱竹搭架。搭架常用的方式有排式篱笆架、跨沟人字架、跨沟井字架或棚架,以跨沟井字架方式通风透光和便于田间操作。在插篱竹时要注意不能插在浅生槽上。每株淮山留藤蔓1条并引藤蔓上架,避免幼嫩藤蔓自然缠绕造成难以摘除侧蔓,或幼嫩藤蔓过长未上架而倒伏在地面受晒烫死。在5-6月,应及时将种薯长出的数条幼嫩藤蔓从基部摘除,保留的藤蔓把1.5米以下叶腋间长出的侧蔓也要摘除。
4、施肥培土。齐苗后每20-30天追肥一次,连施3-4次,每次每亩施复合肥5-10公斤。种植后120天左右开始转入块茎生长期时重施攻薯肥,亩施复合肥20-30公斤。施肥应在雨后或灌水后,同时应及时进行培土。覆盖在浅生槽上的土层保持10-15厘米厚。
5、水分管理。淮山较耐旱,对水分要求不严,苗期和块茎生长初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好,但块茎进入生长旺盛期以后,应保证有充足水分均匀供应。7-9月是淮山块茎快速伸长膨大期,特别要保持土壤湿润,如水源不足对产量影响较大,因此有条件的应尽可能安装滴灌或微喷灌保证水分供应。块茎收获前10天左右应停止浇水,以利采收后销售或贮藏。
六、病虫害防治淮山的病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和炭疽病。防治斜纹夜蛾可选用10%除尽悬浮剂1500倍液,或5%美除悬浮剂1500倍液,20%米满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抓住卵孵化期及低龄幼虫期施药;防治炭疽病在发病初期选用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0%世高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锌500倍液、25%施保克乳油2000倍液或70%品润干悬浮剂600倍液,夏秋季雨水来临前喷施效果更好。
七、精细采收
一般可在11月左右开始采收,采收期可持续到次年4月。采收时宜在晴天上午,把浅土层稍微翻开后,就可将整条淮山块茎轻松取出,就地晾干表皮水分后,对薯块进行分级包装贮运。
淮山采用浅生槽定向栽培技术后,每亩可节省25-30个劳动力。且种植的淮山块茎顺直长圆、饱满、光滑、皮色佳,增产20-45%。块茎耐贮藏,商品价值高,值得大面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