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化盐碱化土地造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89310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农林作物种植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沙化盐碱化土地造林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临的荒漠化形势非常严峻。为了解决荒漠化的问题,通常采取植树造林的方式,但是在沙化盐碱化土地上进行植树造林,存在林木成活率低,种植效率低,种植成本高等问题。

现有技术也出现了在沙化盐碱化地上植树造林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扦插方式进行造林,造林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水源准备:在沙漠造林地打多个水井;2)种苗准备;3)水冲造林种植。该造林方法采用扦插等单一方式对沙化盐碱化土地进行植树造林,造林效率低、成本高。同时,目前在沙化盐碱化土地上造林仅具有生态防护功能,并不能产生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沙化盐碱化土地造林方法,充分发挥甘草固氮增肥的作用,将甘草移栽和灌木扦插的方式结合,节约肥料投入,有效降低了造林成本,同时改善了造林地的生态环境。本申请通过甘草移栽和灌木扦插改善造林地微环境之后,进行耐旱耐盐碱植物种子直播,快速形成近自然植物群落,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成规模等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沙化盐碱化土地造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甘草种苗移栽:将甘草种苗移栽到所述沙化盐碱化土地,每亩种植100-120穴所述甘草种苗;

2)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扦插:将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扦插到所述移栽有甘草种苗的沙化盐碱化土地,每亩挖40-50个用来扦插所述灌木插条的种植孔;和

3)耐旱耐盐碱种子直播:将耐旱耐盐碱种子直播到所述移栽有甘草种苗和扦插有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的沙化盐碱化土地,每亩播种量20-30kg;其中

所述甘草种苗移栽的时间为4月-5月,所述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扦插的时间为4月-5月,所述耐旱耐盐碱种子直播的时间为6月-8月。

在本申请的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一种沙化盐碱化土地造林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4)管护:对所述甘草种苗、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和耐旱耐盐碱种子采用近自然经营模式进行管理,每年灌溉0至3次,保留原始生态环境。

在本申请的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甘草种苗移栽包括:

选择无病虫害的甘草种苗,苗根长20-35cm,地径0.4-0.8cm;

在所述沙化盐碱化土地上钻种植孔,所述种植孔深度为20-35cm,株距40-50cm,行距50-60cm;

将所述甘草种苗种植到所述种植孔内,种植深度20-35cm。

在本申请的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2)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扦插包括:

选择2-3年生的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长度80-120cm,小头直径大于0.8cm;

在所述沙化盐碱化土地上钻种植孔,所述种植孔深度为70-115cm;

将所述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置于所述种植孔内,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外露高度5-10cm,用湿沙回填置有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的种植孔并夯实,并在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周围铺设3-5cm厚的干沙层。

在本申请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案中,将所述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置于所述种植孔之前,将所述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直立浸泡到水中3-7天,浸泡高度不低于所述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长度的2/3,同时不能完全没过所述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

在本申请的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3)耐旱耐盐碱种子直播包括:

选择多种耐旱耐盐碱植物种子,将所述多种耐旱耐盐碱植物种子混合均匀;

模拟自然下种方式,将所述混合均匀的耐旱耐盐碱植物种子播种到所述移栽有甘草种苗和扦插有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的沙化盐碱化土地。

在本申请的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案中,钻所述种植孔时,保留原生植物和土壤。

在本申请的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甘草种苗、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和耐旱耐盐碱种子在发生病虫害时,采用人工防治措施对所述甘草种苗、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和耐旱耐盐碱种子进行防治和干预。

本申请在保留荒漠原生植物的基础上,通过甘草种苗移栽、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扦插和耐旱耐盐碱种子直播的方式,改变沙化盐碱化土地的生态环境,实现荒漠植被的快速恢复。

另外,为尽可能减少对造林地土壤和植被的破坏,在钻种植孔时,保留造林地原生的植物,采用近自然经营模式对所述甘草种苗、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和耐旱耐盐碱种子进行管护,每年灌溉0至3次,保留原始生态环境。

其次,本申请将甘草种苗移栽与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扦插互相结合,将甘草种苗和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套种,依托甘草种苗的固氮增肥作用,为扦插的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提供营养物质,有效地促进其生长。

最后,通过人工甘草种苗移栽和扦插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形成灌草复合生态系统,初步改善造林地微环境,然后再进行耐旱耐盐碱植物种子直播,快速形成自然植物群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沙化盐碱化土地造林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含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

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沙化盐碱化土地造林方法流程图,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4。

步骤101:将甘草种苗移栽到所述沙化盐碱化土地,每亩种植100-120穴所述甘草种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甘草种苗包括乌拉尔甘草种苗、胀果甘草种苗和光果甘草种苗中的一种或多种,苗根长20-35cm,地径0.4-0.8cm。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螺旋钻打种植孔,可以选择种植孔的深度为20-35cm,株距可以选择40cm-50cm,行距可以选择50cm-60cm。在钻种植孔时,保留原生植被和土壤,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甘草种苗的种植深度选择20cm-35cm,以抵抗风蚀对甘草种苗的危害。

步骤102:将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扦插到所述移栽有甘草种苗的沙化盐碱化土地,每亩挖40-50个用来扦插所述灌木插条的种植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的种类包括沙柳、柽柳等。为保证扦插的成活率,选择2-3年生的耐旱耐盐碱灌木植物插条,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长度80-120cm,小头直径大于0.8cm。

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置于所述种植孔之前,将所述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直立浸泡到水中3-7天,浸泡高度不低于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长度的2/3,同时不能完全没过所述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用螺旋钻打种植孔,所述种植孔深度为70-115cm。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所述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置于所述种植孔内时,所述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外露高度可以为5-10cm,用湿沙回填置有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的种植孔并夯实,并在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周围铺设3-5cm厚的干沙层。

步骤103:将耐旱耐盐碱种子直播到所述移栽有甘草种苗和扦插有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的沙化盐碱化土地,每亩播种量20-30kg。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耐旱耐盐碱植物种子包括沙米、花棒、羊柴和紫花苜蓿等。

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沙米种子、花棒种子、羊柴种子和紫花苜蓿种子混合均匀,模拟植物自然下种方式,用人工撒播的方式随机播种到所述移栽有甘草种苗和扦插有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的沙化盐碱化土地,每亩播种量20-30kg。

在本实施中,所述甘草种苗移栽的时间为4月-5月,所述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扦插的时间为4月-5月,所述耐旱耐盐碱种子直播的时间为6月-8月。

甘草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而以上种植穴、种植孔以及播种量的选择,使得灌木生长以后,郁闭度<0.7,从而达到既不影响甘草生长,又能促进其他苗木生长的效果,实现苗木与甘草套种。本实施例中采用先进行甘草移栽与灌木扦插,使得造林地微环境得到改善之后,然后再进行耐旱耐盐碱植物种子直播,快速形成近自然植物群落。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沙化盐碱化土地造林方法,还包括:

步骤104:管护:对所述甘草种苗、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和耐旱耐盐碱种子采用近自然经营模式进行管理,每年灌溉0至3次,保留原始生态环境。

近自然经营是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扰活动,充分利用立地环境中原有的天然更新能力实现林分的更新。在本实施例中,对甘草的生长不需要过多的进行人工干预,可以不施肥、不除草,保留原始的生态环境,使甘草尽量保持在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

在本实施例中,在发生病虫害时,采用人工防治措施进行防治和干预。所述人工防治措施是指对病虫害的植物进行药物喷洒等方式进行治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沙化盐碱化土地造林方法,通过甘草移栽和灌木扦插改善造林地微环境之后,进行耐旱耐盐碱植物种子直播,快速形成近自然植物群落,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成规模等优点。通过在沙化盐碱化土地上移栽甘草种苗,扦插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以及直播耐旱耐盐碱植物种子的方式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增强了耐旱耐盐碱土地的生态防护能力,同时,种植的甘草具有固氮增肥的作用,提高了扦插的耐旱耐盐碱灌木插条的存活率,播种的耐旱耐盐碱植物种子成熟后可以直接进行销售,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实施例1为本申请沙化盐碱化土地造林方法的一种具体应用,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4。

步骤201:将乌拉尔甘草种苗移栽到所述沙化盐碱化土地,每亩种植100-120穴所述乌拉尔甘草种苗。

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的实验地点为海拔1100m的新疆阿拉尔市,土壤类型为重盐碱土,矿化度为10-30g/l,ph值为8-9,土壤盐分以氯化钠为主。该地区原生植被主要有柽柳、骆驼刺等,植被盖度<5%。该地区气候条件为温带极端大陆性荒漠干旱气候,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小,蒸发量大,年平均气温10.7℃,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2.4mm。

在本实施例中,选择无病虫害的乌拉尔甘草种苗,苗根长度可以为25-35cm,地径0.6-0.8cm,剪去侧根、毛根及头部干枯茎枝以及尾部直径0.2cm以下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在春季4月下旬,用螺旋钻在所述沙化盐碱化土地上钻种植孔,种植孔深度可以为25-35cm,每亩钻100个种植孔,株距45cm左右,行距55cm左右,在钻种植孔时保留沙化盐碱化土地的原生植被。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乌拉尔甘草种苗的种植深度为25-35cm,将所述乌拉尔甘草种苗头上尾下置于所述种植孔内,保证种苗根系自然舒展,并用沙土回填踩实。

步骤202:将柽柳插条扦插到所述移栽有乌拉尔甘草种苗的沙化盐碱化土地,每亩挖40-50个用来扦插所述柽柳插条的种植孔。

在本实施例中,在春季5月上旬,用螺旋钻在所述移栽有乌拉尔甘草种苗的耐旱耐盐碱土地上钻种植孔,所述种植孔深度为70cm左右,每亩钻50个种植孔,每个种植孔都单株扦插。

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柽柳的成活率,选择2-3年生的柽柳插条,插条长度80cm左右,小头直径为0.8-1.0cm。

在种植前,将切好的柽柳插条直立放入水中浸泡,浸泡高度不低于柽柳插条的2/3,同时水不能没过柽柳插条顶端。为了让柽柳插条充分吸收水分,浸泡时间选择为3-7天,保证种植后生长出不定根之前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在种植时,柽柳插条外露高度为10cm左右,以降低插头水分的丧失。将所述柽柳插条安置于种植孔后,用湿沙回填种植孔并夯实,使湿沙与柽柳插条紧密结合,并在插条周围铺设3-5cm厚的干沙层,以减少水分蒸发。

步骤203:将耐旱耐盐碱种子直播到所述移栽有乌拉尔甘草种苗和扦插有柽柳的沙化盐碱化土地,每亩播种量20-30kg。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种子的成活率,选择饱满的沙米、花棒和羊柴种子,按照5:3:2的比例混合。在本实施例中,7月上旬,模拟植物自然下种的方式,用人工散播的方式将按照比例混合好的沙米、花棒和羊柴种子随机播种到造林地地表,每亩播种25kg。

步骤204:对所述乌拉尔甘草种苗、柽柳插条和直播的沙米、花棒和羊柴种子采用近自然经营模式进行管理,每年灌溉2次,保留原始生态环境。

采用近自然经营模式,对所述乌拉尔甘草种苗、柽柳插条和直播的沙米、花棒和羊柴种子不施肥、不除草,每年灌溉2次,每次每亩灌溉20方,不破坏原始生态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在造林3年后,甘草、柽柳、沙米、花棒和羊柴等均长势良好,株数、株高、冠幅、基径等均达到较高水平,植被平均盖度由5%以下提高到58%-62%,详见表1。

表1沙化盐碱化土地造林植被调查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沙化盐碱化土地造林方法,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乌拉尔甘草移栽和柽柳扦插改善造林地微环境之后,进行沙米、花棒和羊柴种子直播,快速形成近自然植物群落,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成规模等优点。通过在沙化盐碱化土地上移栽乌拉尔甘草种苗,扦插柽柳插条以及直播沙米、花棒和羊柴种子的方式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增强了耐旱耐盐碱土地的生态防护能力。同时,种植的乌拉尔甘草具有固氮增肥的作用,提高了扦插的柽柳的存活率,播种的沙米、花棒和羊柴种子成熟后可以直接进行销售,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实施例2本申请沙化盐碱化土地造林方法的另一种具体应用,包括:步骤301至步骤304。

步骤301:将乌拉尔甘草种苗移栽到所述沙化盐碱化土地,每亩种植100-120穴所述乌拉尔甘草种苗。

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的实验地点为海拔1100m的新疆阿拉尔市,土壤类型为重盐碱土,矿化度为10-30g/l,ph值为8-9,土壤盐分以氯化钠为主。该地区原生植被主要有柽柳、花花柴等,植被盖度<5%。该地区气候条件为温带极端大陆性荒漠干旱气候,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小,蒸发量大,年平均气温10.7℃,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2.4mm。

在本实施例中,选择无病虫害的乌拉尔甘草种苗,苗根长度可以为20-25cm,地径0.4-0.6cm,剪去侧根、毛根及头部干枯茎枝以及尾部直径0.2cm以下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在春季4月中旬,用螺旋钻在所述沙化盐碱化土地上钻种植孔,种植孔深度可以为20-25cm,每亩钻120个种植孔,株距50cm左右,行距50cm左右,在钻种植孔时尽量保留沙化盐碱化土地的原生植被。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乌拉尔甘草种苗的种植深度为20-25cm,将所述乌拉尔甘草种苗头上尾下置于所述种植孔内,保证种苗根系自然舒展,并用沙土回填踩实。

步骤302:将沙柳插条扦插到所述移栽有乌拉尔甘草种苗的沙化盐碱化土地,每亩挖40-50个用来扦插所述沙柳插条的种植孔。

在本实施例中,在春季4月下旬,用螺旋钻在所述移栽有乌拉尔甘草种苗的耐旱耐盐碱土地上钻种植孔,所述种植孔深度为90cm左右,每亩钻40个种植孔,每个种植孔都单株栽植。

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沙柳的成活率,选择2-3年生的沙柳插条,沙柳插条长度100cm左右,小头直径为0.8-1.0cm。

在种植前,将切好的沙柳插条直立放入水中浸泡,浸泡高度不低于沙柳插条的2/3,同时水不能没过沙柳插条顶端。为了让沙柳插条充分吸收水分,浸泡时间选择为3-7天,保证种植后生长出不定根之前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在种植时,沙柳插条外露高度为10cm左右,以降低插头水分的丧失。将所述沙柳插条安置于种植孔后,用湿沙回填种植孔并夯实,使湿沙与沙柳插条紧密结合,并在插条周围铺设3-5cm厚的干沙层,以减少水分蒸发。

步骤303:将耐旱耐盐碱种子直播到所述移栽有乌拉尔甘草种苗和扦插有沙柳的沙化盐碱化土地,每亩播种量20-30kg。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种子的成活率,选择饱满的羊柴、花棒和紫花苜蓿种子,按照5:4:1的比例混合。在本实施例中,8月中旬,模拟植物自然下种的方式,用人工散播的方式将按照比例混合好的羊柴、花棒和紫花苜蓿种子随机播种到造林地地表,每亩播种20kg。

步骤304:对所述乌拉尔甘草种苗、沙柳插条和直播的羊柴、花棒和紫花苜蓿种子采用近自然经营模式进行管理,每年灌溉1次,保留原始生态环境。

采用近自然经营模式,对所述乌拉尔甘草种苗、沙柳插条和直播的羊柴、花棒和紫花苜蓿种子不施肥、不除草,每年灌溉2次,每次每亩灌溉20方,不破坏原始生态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在造林3年后,甘草、沙柳、羊柴、花棒和紫花苜蓿等均长势良好,株数、株高、冠幅、基径等均达到较高水平,植被平均覆盖率由5%以下提高到55%-65%,详见表2。

表2沙化盐碱化土地造林植被调查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沙化盐碱化土地造林方法,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乌拉尔甘草移栽和沙柳扦插改善造林地微环境之后,进行羊柴、花棒和紫花苜蓿种子直播,快速形成近自然植物群落,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成规模等优点。通过在沙化盐碱化土地上移栽乌拉尔甘草种苗,扦插沙柳插条以及直播羊柴、花棒和紫花苜蓿种子的方式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增强了耐旱耐盐碱土地的生态防护能力。同时,种植的乌拉尔甘草具有固氮增肥的作用,提高了扦插的沙柳的存活率,播种的羊柴、花棒和紫花苜蓿种子成熟后可以直接进行销售,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