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理流域滩涂盐碱的方法

文档序号:2255492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理流域滩涂盐碱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理流域滩涂盐碱的方法,它属于一种采用埋管方式排碱消盐的立体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大量的河流流域滩涂,由于高碱高盐的原因,大部分成为不能生长庄稼的荒地,少部分也是低产、旱涝难保的“雨天浸死、晴天旱死”的难治之田。为了增加我国的可耕种土地,人们采用了开挖排水渠的方法来消除盐碱。虽然这种方法能消除一部分盐碱,但由于排水渠的深度浅,易淤塞坍塌且排盐碱效果差,因此现有的方法存在着深度浅、易淤塞坍塌和排盐碱效果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治理流域滩涂的方法存在着深度浅、易淤塞坍塌和排盐碱效果差的技术难点并提供一种不淤塞坍塌、排碱消盐效果好且能控制水位的治理流域滩涂盐碱的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理流域滩涂盐碱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a、首先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直径为2~5cm的空心支管上加工出若干排直径为1~5mm的筛孔,每排筛孔之间的距离为1~2cm;b、在加工好筛孔的空心支管的外表面上缠绕2~3层网袋;c、在流域滩涂地中埋设直径为1~1.5m的主管道,其深度为1.7~2.2m;d、在流域滩涂地中,每隔5~10m挖一条深度为1.5~2.0m埋空心支管的渠道,然后放入空心支管并在空心支管的四周铺设4mm厚的细沙将空心支管裹住,每一根空心支管的一端都与主管道联接;e、在主管道上设置可控水位的竖管和闸阀,以便于把水位控制在适合植物生长的范围。
所述高分子材料是指塑料、聚碳酸酯、PVC塑料、聚乙烯和ABS中的任意一种。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在流域滩涂地里埋设排碱消盐的网孔管道,通过网孔管道可以将含有盐碱的咸水流入主管道再从排水口排出,达到排碱消盐的目的。同时本发明通过竖管和闸阀可控制地下水位的高低,以把水位控制在适合植物生长的范围。显然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开挖排水渠“一年淤、二年塌、三年就重挖”和无法控制地下水位的缺点。因此,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不淤塞坍塌、排碱消盐效果好且能控制水位等优点。


图1是本发明埋设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空心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治理流域滩涂盐碱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a、首先在PVC塑料制成的直径为2cm的空心支管3上加工出若干排直径为1mm的筛孔6,每排筛孔6之间的距离为1cm;b、在加工好筛孔的空心支管3的外表面上缠绕2层网袋5;c、在流域滩涂地中埋设直径为1m的主管道2,其深度为1.7m;d、在流域滩涂地中,每隔5~10m挖一条深度为1.5m埋空心支管3的渠道,然后放入空心支管3并在空心支管3的四周铺设4mm厚的细沙将空心支管3裹住,每一根空心支管3的一端都与主管道2联接,另一端封堵;e、在主管道2上设置可控水位的竖管1和闸阀4,以便于把水位控制在适合植物生长的范围。
实施例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治理流域滩涂盐碱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a、首先在PVC塑料制成的直径为5cm的空心支管3上加工出若干排直径为5mm的筛孔6,每排筛孔6之间的距离为2cm;b、在加工好筛孔的空心支管3的外表面上缠绕3层网袋5;c、在流域滩涂地中埋设直径为1.5m的主管道2,其深度为2.2m;d、在流域滩涂地中,每隔5~10m挖一条深度为2.0m埋空心支管3的渠道,然后放入空心支管3并在空心支管3的四周铺设4mm厚的细沙将空心支管3裹住,每一根空心支管3的一端都与主管道2联接,另一端封堵;e、在主管道2上设置可控水位的竖管1和闸阀4,以便于把水位控制在适合植物生长的范围。
实施例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治理流域滩涂盐碱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a、首先在PVC塑料制成的直径为4cm的空心支管3上加工出若干排直径为3mm的筛孔6,每排筛孔6之间的距离为1.5cm;b、在加工好筛孔的空心支管3的外表面上缠绕3层网袋5;c、在流域滩涂地中埋设直径为1.3m的主管道2,其深度为1.9m;d、在流域滩涂地中,每隔5~10m挖一条深度为1.7m埋空心支管3的渠道,然后放入空心支管3并在空心支管3的四周铺设4mm厚的细沙将空心支管3裹住,每一根空心支管3的一端都与主管道2联接,另一端封堵;e、在主管道2上设置可控水位的竖管1和闸阀4,以便于把水位控制在适合植物生长的范围。
上述实施例中的PVC塑料还可以用塑料、聚碳酸酯、聚乙烯和ABS中的任意一种高分子材料代替。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理流域滩涂盐碱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下列步骤a、首先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直径为2~5cm的空心支管上加工出若干排直径为1~5mm的筛孔,每排筛孔之间的距离为1~2cm;b、在加工好筛孔的空心支管的外表面上缠绕2~3层网袋;c、在流域滩涂地中埋设直径为1~1.5m的主管道,其深度为1.7~2.2m;d、在流域滩涂地中,每隔5~10m挖一条深度为1.5~2.0m埋空心支管的渠道,然后放入空心支管并在空心支管的四周铺设4mm厚的细沙将空心支管裹住,每一根空心支管的一端都与主管道联接;e、在主管道上设置可控水位的竖管和闸阀,以便于把水位控制在适合植物生长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流域滩涂盐碱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高分子材料是指塑料、聚碳酸酯、PVC塑料、聚乙烯和ABS中的任意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理流域滩涂盐碱的方法,它属于一种采用埋管方式排碱消盐的立体治理方法。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治理流域滩涂的方法存在着深度浅、易淤塞坍塌和排盐碱效果差的技术难点。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理流域滩涂盐碱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a.首先在空心支管上加工出筛孔;b.在加工好筛孔的空心支管的外表面上缠绕网袋;c.在流域滩涂地中埋设主管道,其深度为1.7~2.2m;d.在流域滩涂地中,每隔5~10m挖一条埋空心支管的渠道,然后放入空心支管并在空心支管的四周铺设细沙将空心支管裹住,每一根空心支管的一端都与主管道联接;e.在主管道上设置可控水位的竖管和闸阀,以便于把水位控制在适合植物生长的范围。
文档编号E02B11/00GK1963037SQ200610102219
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8日
发明者宋建中 申请人:宋建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