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桉地改植辣木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13113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辣木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速生桉地改植辣木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速生桉树,生长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是造纸和人造板等生产优质原料。但是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很容易导致土地贫瘠,地力衰退,土地干旱造成原生物种退化和死亡,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地下河,溪水干枯断流。广西于1890年开始引入桉树,在近10年来,因为经济效益突出,桉树在广西得以大面积种植,目前广西的桉树人工林面积近27×108平方米居全国第一位。近10年来桉树种植技术迅速发展,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给广西带来了突出的经济效益。但是、桉树也是一把双刃剑造福社会的同时也播下了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如桉树人工林的大面积发展会引起水资源污染、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单一等严重后果。因此,目前政府已禁止大面积种植速生桉,并大力推进速生桉地改种中草药等植物。

辣木又称奇树菜,俗称鼓槌木,是一种辣木科多年生木本菌质根的热带和亚热带作物;同时是一种神奇的健康植物,其根、果、叶都可食用,且具有极高的营养、食用、药用价值。辣木叶片、果荚营养全面而丰富,各种矿物质、微生素和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比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摄取标准高;辣木还有蔬菜树之称,苗期的辣木可以整株煮食,新鲜未成熟的果荚、成熟的果荚、未成熟的种胚、叶、花、根均可食用,而且烹制方式花样繁多,可以煎炸、煮食,也可做成罐头加工品、泡菜,肉质的根有辛辣的味道,磨成细粉,可作为山葵香辛类调味品使用。辣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对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发育不良、消化器官肿瘤等病症有良好的药理作用;对纠正营养不良、清除宿便等亦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其被认为是21世纪安全型保健食品的极品,是一种集美味、营养和保健于一体的珍稀菜肴,被科学家盛赞为“母亲之友”。

若是,在速生桉地改植辣木,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附加值,增加收入,还可以改善改善土壤板结、修复土壤土质;但是由于速生桉桉树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凡种植了桉树的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肥料和养分而受到严重破坏,引发土地退化,水土保持情况恶化,土地贫瘠,再引种其他植物种子发芽率不高,出苗率低,很难存活。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速生桉地改植辣木的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速生桉地引种其他植物种子发芽率不高,出苗率低,很难存活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工艺:

速生桉地改植辣木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改植地处理:将砍伐桉树后的林地进行焚烧处理,静置12-24d,在距离桉树桩35-40cm处挖长25-35cm、宽25-35cm、高30-45cm的种植穴,挖种植穴时表土与心土分开,相邻两个种植穴穴边的距离为35-45cm,种植穴中施加一层有机菌肥;

s2:种子处理:除去辣木种子外层纸质白翼,将所述种子置于35-45℃的水中浸泡6-8h,再用浓度为8-10mol/l的钙离子溶液浸泡种子35-55min,再在温度为25-30℃条件下,用体积分数为10-15%的木醋液对种子进行消毒,之后把种子沥干备用;

s3:播种:在步骤s1施有有机菌肥的种植穴中,施加一层厚度为5-8cm的营养土,在播种前10-12h,将施有有机菌肥和营养土的种植穴进行浇水润湿,再将步骤s2处理好的种子放进种植穴中,用营养土填埋,填埋厚度为3-4cm,然后定期浇水,保持营养土湿度为70-80%;

所述营养土以重量份为单位,由珍珠岩6-12份、泥炭土15-20份、茶叶渣5-8份、木醋液6-10份、鸡蛋壳2-5份、木瓜泥5-8份、火龙果皮5-8份、柑橘皮4-8份、家禽粪便5-8份混合配制得到;

s4:田间肥水管理:定植后的辣木种苗分时期施加配合肥,具体为:幼苗期每隔10-14d,施加水肥一次,种苗高度为35-45cm时,停止施加水肥;分枝期每亩施加50-65kg配合肥;

s5:病虫防害防治:自幼苗期起,每隔6-10d对辣木植株的根茎和叶片喷洒杀虫液;

s6:成林培育:辣木种苗长至1-2m,分枝上的嫩芽生长至30-45cm时,采摘嫩芽,每次嫩芽采摘后,对枝干喷施叶面肥1次,经过多次摘芽整形后,

辣木树的分支高度一致,并控制株高在3.5-4.5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的有机菌肥以重量分为单位,由菜籽饼50-70份,茶籽饼50-70份,厩肥55-75份,人畜粪便40-55份,钾矿粉20-35份,钙镁磷肥20-35份,氯化钙20-35份,碎鸡蛋壳50-65份,氨基酸35-45份,乳酸菌35-55份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30-35℃,湿度为75-80%的条件下发酵6-10d制得。

进一步地,所述的氨基酸为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甘氨酸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菌肥的施加方式为:在种植穴底部施加一层厚度为5-8cm的有机菌肥,然后在有机菌肥上面覆盖一层8-10cm的表土,依次交替3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的水肥由家禽尿液、粉碎的家禽粪便、复合肥、水按1:1:1.5:5比例进行混合制得。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肥包括氮12%-16%、钙16%-20%、镁14%-18%、磷4%-8%、钾6%-10%、水8%-1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分枝期施加的配合肥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25-50份、蓖麻饼30-55份、猪粪25-45份、沼渣20-35份、尿素15-25份、硝酸铵10-15份、磷酸二氢钾8-12份;所述水稻秸秆、蓖麻饼、沼渣、猪粪经过粉碎机粉碎,在搅拌转速为30-45r/min条件下与所述尿素、硝酸铵、磷酸二氢钾搅拌均匀,再在温度为30-35℃、湿度为65-75%条件下堆沤3-6d得到配合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的杀虫液由以下原料苦瓜汁、辣椒汁、芥菜汁、大蒜汁、心胆草汁、芦荟汁、辣蓼汁与水按照质量比(2-4):(1-2):(0.5-1.5):(3-5):(1-3):(1.5-2.5):(1-3):(25-35)配制而成;所述杀虫液的喷洒量为:每亩辣木50-65kg。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叶面肥的原料包括尿素、硫酸镁、磷酸铵、过磷酸钾、硫酸锌、钼酸铁、锰酸铁、硫酸硼、水。

进一步地,所述叶面肥中各原料的比例为:尿素:硫酸镁:磷酸铵:过磷酸钾:硫酸锌:钼酸铁:锰酸铁:硫酸硼:水=0.5:0.3:1:1:0.5:0.2:0.05:0.03:0.03: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采用的营养土,配方简单,搭配合理,营养全面,可为辣木种子的萌芽和种苗的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速生桉地上辣木种子的发芽率和种苗成活率。

2、本发明营养土中添加加了鸡蛋壳、茶叶渣、木瓜泥等原料,能够促进种子发芽、种苗发育;同时营养土配合有机菌肥使用可提高辣木种苗存活率,存活率达到98.38%。

3、本发明中培养基的发酵与消毒同步进行,采用中草药汁及木醋液作为消毒剂,不仅能够简化制备工艺,还可以提高灭菌效果可靠性和产业化生产效率,减低种植成本。

4、本发明速生桉地改植辣木的栽培方法,种植效果明显,可改善土壤板结、修复土壤土质,提高土地附加值,值得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

实施例一:

速生桉地改植辣木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改植地处理:将砍伐桉树的后林地进行焚烧处理,静置12d,在距离桉树桩35cm处挖长25cm、宽25cm、高30cm的种植穴,挖种植穴时表土与心土分开,相邻两个种植穴穴边的距离为35cm,在种植穴底部施加一层厚度为5cm的有机菌肥,然后在有机菌肥上面覆盖一层8cm的表土,依次交替3次;

所述有机菌肥以重量份为单位,由菜籽饼50份,茶籽饼50份,厩肥55份,人畜粪便40份,钾矿粉20份,钙镁磷肥20份,氯化钙20份,碎鸡蛋壳50份,蛋氨酸35份,乳酸菌35份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30℃,湿度为75%的条件下发酵6d制得;

s2:种子处理:除去辣木种子外层纸质白翼,将所述种子置于35℃的水中浸泡8h,再用浓度为10mol/l的钙离子溶液浸泡种子35min,捞起,在温度为25℃条件下,用体积分数份10%的木醋液对种子进行消毒,再把种子沥干备用;

s3:播种:在步骤s1施有有机菌肥的种植穴中,施加一层厚度为5cm的营养土,然后在播种前10h先将施有有机菌肥和营养土的种植穴进行浇水润湿,再将步骤s2处理好的种子放进种植穴中,用营养土填埋,填埋厚度为3-4cm,然后定期浇水,保持营养土湿度为70%;

所述营养土以重量份为单位,由珍珠岩6份、泥炭土15份、茶叶渣5份、木醋液6份、鸡蛋壳2份、木瓜泥5份、火龙果皮5份、柑橘皮4份、家禽粪便5份混合配制得到;

s4:田间肥水管理:定植后的辣木种苗分时期施加配合肥,具体为:幼苗期每隔10d,施加水肥一次,种苗高度为35cm时,停止施加水肥;分枝期每亩施加50kg配合肥;

所述水肥由家禽尿液、粉碎的家禽粪便、复合肥、水按1:1:1.5:5比例进行混合制得,且复合肥包括氮12%-16%、钙16%-20%、镁14%-18%、磷4%-8%、钾6%-10%、水8%-10%;

所述配合肥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25份、蓖麻饼30份、猪粪25份、沼渣20份、尿素15份、硝酸铵10份、磷酸二氢钾8份;

所述水稻秸秆、蓖麻饼、沼渣、猪粪经过粉碎机粉碎,在搅拌转速为30r/min条件下与所述尿素、硝酸铵、磷酸二氢钾搅拌均匀,再在温度为30℃、湿度为65%条件下堆沤3d得到配合肥;

s5:病虫防害防治:自幼苗期起,每隔6d对辣木植株的根茎和叶片喷洒杀虫液;

所述杀虫液由以下原料苦瓜汁、辣椒汁、芥菜汁、大蒜汁、心胆草汁、芦荟汁、辣蓼汁与水按照质量比(2-4):(1-2):(0.5-1.5):(3-5):(1-3):(1.5-2.5):(1-3):(25-35)配制而成;所述杀虫液的喷洒量为:每亩辣木50kg;

s6:成林培育:辣木种苗长至1m,分枝上的嫩芽生长至30cm时,采摘嫩芽,每次嫩芽采摘后,对枝干喷施叶面肥1次,经过多次摘芽整形后,辣木树的分支高度一致,并控制株高在3.5m;

所述叶面肥的原料及比例为:尿素:硫酸镁:磷酸铵:过磷酸钾:硫酸锌:钼酸铁:锰酸铁:硫酸硼:水=0.5:0.3:1:1:0.5:0.2:0.05:0.03:0.03:5。

实施例二:

速生桉地改植辣木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改植地处理:将砍伐桉树的后林地进行焚烧处理,静置12-24d,在距离桉树桩37.5cm处挖长30cm、宽25-35cm、高37.5cm的种植穴,挖种植穴时表土与心土分开,相邻两个种植穴穴边的距离为30cm,在种植穴底部施加一层厚度为6cm的有机菌肥,然后在有机菌肥上面覆盖一层9cm的表土,依次交替3次;

所述有机菌肥以重量份为单位,由菜籽饼60份,茶籽饼60份,厩肥60份,人畜粪便47份,钾矿粉27份,钙镁磷肥27份,氯化钙30份,碎鸡蛋壳55份,色氨酸30份,乳酸菌40份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32℃,湿度为78%的条件下发酵8d制得;

s2:种子处理:除去辣木种子外层纸质白翼,将所述种子置于40℃的水中浸泡7h,再用浓度为9mol/l的钙离子溶液浸泡种子40min,捞起,在温度为27℃条件下,用体积分数份12%的木醋液对种子进行消毒,之后把种子沥干备用;

s3:播种:在步骤s1施有有机菌肥的种植穴中,施加一层厚度为6cm的营养土,然后在播种前11h先将施有有机菌肥和营养土的种植穴进行浇水润湿,再将步骤s2处理好的种子放进种植穴中,用营养土填埋,填埋厚度为3-4cm,然后定期浇水,保持营养土湿度为75%;

所述营养土以重量份为单位,由珍珠岩9份、泥炭土17份、茶叶渣6份、木醋液8份、鸡蛋壳3份、木瓜泥6份、火龙果皮7份、柑橘皮6份、家禽粪便7份混合配制得到;

s4:田间肥水管理:定植后的辣木种苗分时期施加配合肥,具体为:幼苗期每隔12d,施加水肥一次,种苗高度为37cm时,停止施加水肥;分枝期每亩施加55kg配合肥;

所述水肥由家禽尿液、粉碎的家禽粪便、复合肥、水按1:1:1.5:5比例进行混合制得,且复合肥包括氮12%-16%、钙16%-20%、镁14%-18%、磷4%-8%、钾6%-10%、水8%-10%;

所述配合肥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37份、蓖麻饼42份、猪粪35份、沼渣27份、尿素20份、硝酸铵13份、磷酸二氢钾10份;

所述水稻秸秆、蓖麻饼、沼渣、猪粪经过粉碎机粉碎,在搅拌转速为35r/min条件下与所述尿素、硝酸铵、磷酸二氢钾搅拌均匀,然后在温度为32℃、湿度为70%条件下堆沤5d得到配合肥;

s5:病虫防害防治:自幼苗期起,每隔8d对辣木植株的根茎和叶片喷洒杀虫液;

所述杀虫液由以下原料苦瓜汁、辣椒汁、芥菜汁、大蒜汁、心胆草汁、芦荟汁、辣蓼汁与水按照质量比(2-4):(1-2):(0.5-1.5):(3-5):(1-3):(1.5-2.5):(1-3):(25-35)配制而成;所述杀虫液的喷洒量为:每亩辣木50-65kg;

s6:成林培育:辣木种苗长至1.5m,分枝上的嫩芽生长至40cm时,采摘嫩芽,每次嫩芽采摘后,需要对枝干喷施叶面肥1次,经过多次摘芽整形后,辣木树的分支高度一致,并控制株高在4m;

所述叶面肥的原料及比例为:尿素:硫酸镁:磷酸铵:过磷酸钾:硫酸锌:钼酸铁:锰酸铁:硫酸硼:水=0.5:0.3:1:1:0.5:0.2:0.05:0.03:0.03:5。

实施例三:

速生桉地改植辣木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改植地处理:将砍伐桉树的后林地进行焚烧处理,静置24d,在距离桉树桩40cm处挖长35cm、宽35cm、高45cm的种植穴,挖种植穴时表土与心土分开,相邻两个种植穴穴边的距离为45cm,在种植穴底部施加一层厚度为8cm的有机菌肥,然后在有机菌肥上面覆盖一层10cm的表土,依次交替3次;

所述有机菌肥以重量份为单位,由菜籽饼70份,茶籽饼70份,厩肥75份,人畜粪便55份,钾矿粉35份,钙镁磷肥35份,氯化钙35份,碎鸡蛋壳65份,甘氨酸45份,乳酸菌55份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35℃,湿度为80%的条件下发酵10d制得;

s2:种子处理:除去辣木种子外层纸质白翼,将所述种子置于45℃的水中浸泡6h,再用浓度为8mol/l的钙离子溶液浸泡种子55min,捞起,在温度为30℃条件下,用体积分数份15%的木醋液对种子进行消毒,之后把种子沥干备用;

s3:播种:在步骤s1施有有机菌肥的种植穴中,施加一层厚度为8cm的营养土,然后在播种前12h先将施有有机菌肥和营养土的种植穴进行浇水润湿,再将步骤s2处理好的种子放进种植穴中,用营养土填埋,填埋厚度为3-4cm,然后定期浇水,保持营养土湿度80%;

所述营养土以重量份为单位,由珍珠岩12份、泥炭土20份、茶叶渣8份、木醋液10份、鸡蛋壳5份、木瓜泥8份、火龙果皮8份、柑橘皮8份、家禽粪便8份混合配制得到;

s4:田间肥水管理:定植后的辣木种苗分时期施加配合肥,具体为:幼苗期每隔14d,施加水肥一次,种苗高度为45cm时,停止施加水肥;分枝期每亩施加65kg配合肥;

所述水肥由家禽尿液、粉碎的家禽粪便、复合肥、水,四者按1:1:1.5:5的比例进行混合制得,且复合肥包括氮12%-16%、钙16%-20%、镁14%-18%、磷4%-8%、钾6%-10%、水8%-10%;

所述配合肥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水稻秸秆50份、蓖麻饼55份、猪粪45份、沼渣35份、尿素25份、硝酸铵15份、磷酸二氢钾12份;

所述水稻秸秆、蓖麻饼、沼渣、猪粪经过粉碎机粉碎,在搅拌转速为45r/min条件下与所述尿素、硝酸铵、磷酸二氢钾搅拌均匀,然后在温度为35℃、湿度为75%条件下堆沤6d得到配合肥;

s5:病虫防害防治:自幼苗期起,每隔10d对辣木植株的根茎和叶片喷洒杀虫液;

所述杀虫液由以下原料苦瓜汁、辣椒汁、芥菜汁、大蒜汁、心胆草汁、芦荟汁、辣蓼汁与水按照质量比(2-4):(1-2):(0.5-1.5):(3-5):(1-3):(1.5-2.5):(1-3):(25-35)配制而成;所述杀虫液的喷洒量为:每亩辣木65kg;

s6:成林培育:辣木种苗长至2m,分枝上的嫩芽生长至45cm时,采摘嫩芽,每次嫩芽采摘后,需要对枝干喷施叶面肥1次,经过多次摘芽整形后,辣木树的分支高度一致,并控制株高在4.5m;

所述叶面肥的原料及比例为:尿素:硫酸镁:磷酸铵:过磷酸钾:硫酸锌:钼酸铁:锰酸铁:硫酸硼:水=0.5:0.3:1:1:0.5:0.2:0.05:0.03:0.03:5。

对比例一:

速生桉地改植辣木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改植地处理:将砍伐桉树的后林地进行焚烧处理,静置24d,在距离桉树桩40cm处挖长35cm、宽35cm、高45cm的种植穴,挖种植穴时表土与心土分开,相邻两个种植穴穴边的距离为45cm;

s2:种子处理:除去辣木种子外层纸质白翼,将所述种子置于45℃的水中浸泡6h,再用浓度为8mol/l的钙离子溶液浸泡种子55min,捞起,在温度为30℃条件下,用体积分数份15%的木醋液对种子进行消毒,之后把种子沥干备用;

s3:播种:在步骤s1种植穴中,施加一层厚度为8cm的营养土,然后在播种前12h先将施有营养土的种植穴进行浇水润湿,再将步骤s2处理好的种子放进种植穴中,用营养土填埋,填埋厚度为3-4cm,然后定期浇水,保持营养土湿度80%;

所述营养土以重量份为单位,由珍珠岩12份、泥炭土20份、茶叶渣8份、木醋液10份、鸡蛋壳5份、木瓜泥8份、火龙果皮8份、柑橘皮8份、家禽粪便8份混合配制得到;

其他栽培步骤与实施例三的栽培步骤相同。

对比例二:

速生桉地改植辣木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改植地处理:将砍伐桉树的后林地进行焚烧处理,静置24d,在距离桉树桩40cm处挖长35cm、宽35cm、高45cm的种植穴,挖种植穴时表土与心土分开,相邻两个种植穴穴边的距离为45cm,在种植穴底部施加一层厚度为8cm的有机菌肥,然后在有机菌肥上面覆盖一层10cm的表土,依次交替3次;

所述有机菌肥以重量份为单位,由菜籽饼70份,茶籽饼70份,厩肥75份,人畜粪便55份,钾矿粉35份,钙镁磷肥35份,氯化钙35份,碎鸡蛋壳65份,甘氨酸45份,乳酸菌55份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35℃,湿度为80%的条件下发酵10d制得;

s2:种子处理:除去辣木种子外层纸质白翼,将所述种子置于45℃的水中浸泡6h,再用浓度为8mol/l的钙离子溶液浸泡种子55min,捞起,在温度为30℃条件下,用体积分数份15%的木醋液对种子进行消毒,之后把种子沥干备用;

s3:播种:在播种前12h先将施有有机菌肥的种植穴进行浇水润湿,再将步骤s2处理好的种子放进种植穴中,再填埋,填埋厚度为3-4cm,之后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度为80%;

其他栽培步骤与实施例三的栽培步骤相同。

效果实施例

随机选取500粒辣木种子分成5组,每组100粒种子,采用实施例一至三级对比例一至二的栽培方法,在速生桉地上种植辣木,各组别种子的发芽、种苗存活、种栽培成活等情况如下:

由上表可知,用以上速生桉地改植辣木的栽培方法进行辣木种植,辣木种子平均发芽棵数为88.4棵,种苗存活率为98.06%,种苗栽培成活率为98.38%;

由实施例三及对比例一至二可知,有机菌肥及营养土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因为速生桉地土质较差,土壤中的营养很难满足辣木种子发芽生长的需求,因此需要在种植穴底部施加有机菌肥,以满足种子生存的基本要求,之后再添加营养土,而营养土配合有机菌肥使用可以满足种子生长的营养要求,此外,营养土中添加加的鸡蛋壳、茶叶渣、木瓜泥等原料,能够促进种子发芽、种苗发育;所以有机菌肥和营养土两者相互配合使用有效的提高了速生桉地上辣木种子的发芽率、种苗成活率及种苗栽培成活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例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