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韭菜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86692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韭菜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韭菜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蔬菜,可以制作成各种可口的菜肴。韭菜适应性强,抗寒耐热,全国各地到处都有栽培。南方不少地区可常年生产,北方冬季地上部分虽然枯死,地下部进入休眠,春天表土解冻后萌发生长。

韭菜中的含硫化合物具有降血脂及扩张血脉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含硫化合物还能使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系统功能增强,从而调节皮肤毛囊的黑色素,消除皮肤白斑,并使头发乌黑发亮。

韭菜还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能增进胃肠蠕动,可有效预防习惯性便秘和肠癌。这些膳食纤维还可以把消化道中的头发、沙砾、甚至是金属包裹起来,随大便排出体外,故有“洗肠草”之称;而且比较耐嚼,人进食时可锻炼咀嚼肌,还可有效预防龋齿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韭菜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挑选饱满、色泽光亮,外观无破损的韭菜种子,将韭菜种子置于超声波中处理1h后,进行紫外线照射3min得到第一物料;

s2、将第一物料和复合菌剂、粘合剂混合后进行包衣得到处理后种子,所述复合菌剂由硅酸盐细菌、光合细菌、解磷菌组成;

s3、选择沙土和膨润土按10∶1混合作为苗床,将生物底肥按200-300kg/亩施入苗床;

s4、将处理后种子种入苗床后,当韭菜长至10-20cm时,每隔5天喷施生物液肥1次,每次喷施25kg/亩;当韭菜长至20cm以上至收割前24h,每天喷施1次生物液肥,每次喷施33kg/亩;当韭菜长至20-25cm以上时,进行收割;

s5、每年春季再施1次生物底肥。

优选的是,第一物料、复合菌剂和粘合剂的重量比为120∶1∶2。

本发明充分考虑韭菜的生长习性,有助于提高韭菜种子的发芽率,成活率高,达到天然,绿色,安全,健康,高效的新科技产品,而且栽培环境广泛,可花盆或阳台栽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韭菜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挑选饱满、色泽光亮,外观无破损的韭菜种子,将韭菜种子置于超声波中处理1h后,进行紫外线照射3min得到第一物料。

s2、将第一物料和复合菌剂、粘合剂混合后进行包衣得到处理后种子,所述复合菌剂由硅酸盐细菌、光合细菌、解磷菌组成;第一物料、复合菌剂和粘合剂的重量比为120∶1∶2。

s3、选择沙土和膨润土按10∶1混合作为苗床,将生物底肥按200kg/亩施入苗床;

s4、将处理后种子种入苗床后,当韭菜长至10cm时,每隔5天喷施生物液肥1次,每次喷施25kg/亩;当韭菜长至20cm以上至收割前24h,每天喷施1次生物液肥,每次喷施33kg/亩;当韭菜长至20cm以上时,进行收割。

s5、每年春季再施1次生物底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韭菜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挑选饱满、色泽光亮,外观无破损的韭菜种子,将韭菜种子置于超声波中处理1h后,进行紫外线照射3min得到第一物料;S2、将第一物料和复合菌剂、粘合剂混合后进行包衣得到处理后种子,所述复合菌剂由硅酸盐细菌、光合细菌、解磷菌组成;S3、选择沙土和膨润土按10∶1混合作为苗床,将生物底肥按200‑300kg/亩施入苗床。本发明具有有助于提高韭菜种子的发芽率,成活率高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黄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康
技术研发日:2017.11.08
技术公布日:2018.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