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用育苗营养钵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9786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盐碱地土壤改良的可降解营养钵,还涉及该营养钵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盐碱地面积广阔,如果盐碱地不加以治理和利用,就会形成土地资源浪费。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越来也多的盐碱地被利用起来,既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又对土壤结构起到了改良作用。在盐碱地改良过程中使用的营养钵基质起来很大作用。在幼苗生长初期,可以将幼苗栽种在营养钵的营养基质中,在使用过程中,营养基质可以留在土壤中,使其形成土壤的改良剂。

目前使用的营养钵均为塑料营养钵,虽然成本较低,但透气透水性差,移栽脱膜损伤根系,影响作物生长,使用完毕后不能遗留在土壤内,需要专门的进行营养钵清理,且清理后不易回收利用,更不可自然降解,因此,很有必要开发出生物质可降解营养钵,既起到育苗保温、保墒、保肥作用,又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融水性、透气性等。利用生物基材料制备可降解营养钵,是解决废弃塑料问题的新方法,将大大减少塑料营养钵造成的“白色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改良盐碱地土壤结构,减少清理工作的盐碱地用育苗营养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盐碱地用育苗营养钵,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大豆蛋白粉70~80、玉米淀粉25~35、甘蔗渣20~30、油脂3~5、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3、羧甲基纤维素聚环内酯5~8、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3~6、纳米二氧化钛0.3~0.6、吸水棉40~60、降解粘合剂20~30。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大豆蛋白粉72、玉米淀粉28、甘蔗渣22、油脂3、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羧甲基纤维素聚环内酯5、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3、纳米二氧化钛0.3、吸水棉45、降解粘合剂22。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大豆蛋白粉75、玉米淀粉30、甘蔗渣25、油脂4、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2、羧甲基纤维素聚环内酯6、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5、纳米二氧化钛0.5、吸水棉50、降解粘合剂25。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大豆蛋白粉78、玉米淀粉33、甘蔗渣28、油脂4.5、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2.5、羧甲基纤维素聚环内酯7、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5、纳米二氧化钛0.5、吸水棉55、降解粘合剂28。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油脂包括植物油或/和动物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营养钵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灭菌

将大豆蛋白粉、玉米淀粉、油脂先利用500~600℃的高温蒸汽环境中进行高温灭菌30~40分钟,然后将灭菌后的大豆蛋白粉、玉米淀粉、油脂输送至混合槽内备用;

步骤二、粉碎

将甘蔗高温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甘蔗利用粉碎装置进行粉碎,粉碎大小为60~100目,并输送至所述混合槽内备用;

步骤三、混合、成型

向所述混合槽内加入剩余重量份配比的组分,并充分混合均匀形成原料浆,将原料浆吸入模塑成型机中压制钵体成型;

步骤四、脱模

将钵体从模塑成型机中脱模,置于干燥室内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120~150℃,干燥时间为150~180分钟,即得可降解营养钵成品;

将吸水棉进行粉碎,在降解粘合剂中加入五十倍量的水稀释,稀释后的降解粘合剂与吸水棉进行搅拌备用;

步骤五、组合

取两个所述钵体进行套装,在两所述钵体之间填充吸水棉与粘合剂的混合物,使其形成保水层,贯穿两层钵体和保水层设置透水孔。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透水孔设于钵体的周边和底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大豆蛋白粉、玉米淀粉、甘蔗渣、油脂、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配合其它组分形成可降解的营养钵,降解粘合剂和吸水棉形成保水层,能够锁住一定水分,在一定时间内供植株幼苗生长,防止幼苗直接与盐碱地土壤内水分接触,有助于保证幼苗的成活率,使用时,将幼苗及营养钵一同埋入盐碱地的土壤中,在幼苗生长初期为幼苗快速提供生长营养,幼苗成长过程中,营养钵及其基质与盐碱地混合,形成盐碱地土壤的改良剂,对盐碱地土壤结构进行改良,长期使用,能够大大降低土壤的盐碱度,使盐碱地土壤适合越多的作物正常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盐碱地用育苗营养钵,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大豆蛋白粉70~80、玉米淀粉25~35、甘蔗渣20~30、油脂3~5、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3、羧甲基纤维素聚环内酯5~8、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3~6、纳米二氧化钛0.3~0.6、吸水棉40~60、降解粘合剂20~30。

具体地,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大豆蛋白粉72、玉米淀粉28、甘蔗渣22、油脂3、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1、羧甲基纤维素聚环内酯5、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3、纳米二氧化钛0.3、吸水棉45、降解粘合剂22。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各组分含量不同,本实施例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大豆蛋白粉75、玉米淀粉30、甘蔗渣25、油脂4、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2、羧甲基纤维素聚环内酯6、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5、纳米二氧化钛0.5、吸水棉50、降解粘合剂25。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各组分含量不同,本实施例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

大豆蛋白粉78、玉米淀粉33、甘蔗渣28、油脂4.5、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2.5、羧甲基纤维素聚环内酯7、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5、纳米二氧化钛0.5、吸水棉55、降解粘合剂28。

各实施例中所述油脂包括植物油或/和动物油。

上述各实施例虽然组分含量不同,但制作方法相似,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灭菌

将大豆蛋白粉、玉米淀粉、油脂先利用550℃的高温蒸汽环境中进行高温灭菌35分钟,然后将灭菌后的大豆蛋白粉、玉米淀粉、油脂输送至混合槽内备用;

步骤二、粉碎

将甘蔗高温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甘蔗利用粉碎装置进行粉碎,粉碎大小为80目,并输送至所述混合槽内备用;

步骤三、混合、成型

向所述混合槽内加入剩余重量份配比的组分,并充分混合均匀形成原料浆,将原料浆吸入模塑成型机中压制钵体成型;

步骤四、脱模

将钵体从模塑成型机中脱模,置于干燥室内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135℃,干燥时间为160分钟,即得可降解营养钵成品;

将吸水棉进行粉碎,在降解粘合剂中加入五十倍量的水稀释,稀释后的降解粘合剂与吸水棉进行搅拌备用;

步骤五、组合

取两个所述钵体进行套装,在两所述钵体之间填充吸水棉与粘合剂的混合物,使其形成保水层,贯穿两层钵体和保水层设置透水孔。

所述透水孔设于钵体的周边和底端,所述透水孔的设置数量可以根据营养钵的大小自由设置,体积较大的营养钵可以设置数量较多的所述透水孔,体积较小的相对来说设置的所述透水孔的数量也较少。

本发明的大豆蛋白粉、玉米淀粉、甘蔗渣、油脂、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配合其它组分形成可降解的营养钵,降解粘合剂和吸水棉形成保水层,能够锁住一定水分,在一定时间内供植株幼苗生长,防止幼苗直接与盐碱地土壤内水分接触,有助于保证幼苗的成活率,使用时,将幼苗及营养钵一同埋入盐碱地的土壤中,在幼苗生长初期为幼苗快速提供生长营养,幼苗成长过程中,营养钵及其基质与盐碱地混合,形成盐碱地土壤的改良剂,对盐碱地土壤结构进行改良,长期使用,能够大大降低土壤的盐碱度,使盐碱地土壤适合越多的作物正常生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