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稻硬地育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87269发布日期:2019-05-17 20:44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黑稻硬地育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推广普及,面积逐年扩大,但要达到高质量的栽插,培育出符合机插要求的壮秧是关键。目前,传统的田间育秧方法,虽然可育出符合机插要求的壮秧,但是育秧、起秧的劳动强度较大,育秧成本也较高,且机插秧如遇雨,秧块硬度难以调节,影响机插质量,这种育秧方式需要预留茬口、制作秧田,人力、物力投入大,秧田管理费工、费水,起运秧盘劳动强度大,是造成机插秧育秧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黑稻硬地育秧方法,技术方案:用专用秧盘按照机插秧特定要求在硬地育秧,大田移栽用插秧机完成,达到省工、省力、省秧田,免去田间来回奔波,便于管理,节本增效;减少病虫害等菌源。

黑稻硬地育秧方法,黑稻品种选择生育期148-155d,抗性好,产量高,品质好,花青苷含量高的洋黑三号,黑稻硬地育秧方法是按下述步骤实施的:

(1)硬地育秧前材料准备

(1.1)硬地的选择:选择农家普通院内水泥场面、农村晒场、闲置道路等向阳场地,水源方便,便于管理。每亩大田机插秧育秧占用场地6-8m2

(1.2)育秧硬盘:规格长60cm×宽30cm×高3cm,一亩大田备用28-30个(京准牌yp9-1b),暗化避光,湿润保存;

(1.3)粘土机砖:规格长240mm×宽115mm×厚53mm,一亩大田育秧备用86页。

(1.4)塑料薄膜:隔水农膜:规宽2m×厚0.1mm,一亩大田育秧备用长度6m;保温覆盖农膜:规格宽2m×厚0.08mm,一亩大田育秧备用长度8m。

(1.5)拱棚竹片:规格长200cm×宽2cm×厚0.3cm,一亩大田育秧备用9-10条。

(1.6)育秧营养土:选择菜园土、熟化的旱田土、稻田土或淤泥土,在育秧前10-20d采用机械或半机械手段进行碎土、过筛粒径<5mm、拌肥、用敌克松5000倍液或150g旱育保姆喷洒消毒后集中堆闷。形成酸碱度适中(ph值5.5-7.0)的营养土。每亩大田用秧备足营养土100kg.

(2)黑稻种子处理

(2.1)黑稻种子选择:黑稻稻种选用洋黑三号,每667m2大田需备种2-2.5kg。国标二级良种,纯度≥99%,净度≥98%,含水率≤14%,发芽率≥85%。选择饱满、纯度高、成熟良好、发芽力强、无病虫危害的种子。

(2.2)晒种和筛种:选择晴朗天气对种子进行1-2d的晒种。要求:摊薄、勤翻、晒均。不得直接晾晒在水泥地板上;筛出草籽和杂质,提高种子净度。

(2.3)浸种:选种用密度为1.08t/m3~1.1t/m3的黄泥、食盐、水混合物浸泡稻谷种,黄泥与食盐质量比为5∶1,从浸泡液中捞出秕谷,选留饱满健康种粒,再用清水冲洗种子。然后将黑稻种子用清水预浸24h,选用1%生石灰水静置浸种48h进行消毒杀菌,浸后反复冲洗及手动搓洗3-4次,最后用清水浸种24h,再行催芽。

(2.4)催芽:要求达到短壮芽,出芽整齐一致。必须掌握好高温破胸、适温长芽和低温练芽三个阶段。将经过浸泡已吸足水份的种子,用45-50℃的温水预热2-3分钟,捞起趁热放入温室,在35-38℃高温破胸,经24-36h,即可露白,然后将温度逐日降至25-30℃,通过换气及给谷种浇温水,促进芽健壮生长,逐渐通风炼苗以适应自然温度,才能进行芽谷播种。

(2.5)播种:洋黑三号机插秧的播期主要依据气候、茬口、品种生育期及大田机插的日期来确定。前茬空闲、蔬菜、油菜等茬口黑稻在4月12-18日进行播种,小麦等茬口在4月23-26日播种。先在育秧硬盘上装填营养土,土层厚2cm,每个秧盘90~100g干黑稻种(芽谷约110~130g),分盘定量多次往返均匀撒播,播种后覆土,覆土厚度0.3-0.5cm,不见芽谷为宜。

(3)保温棚搭建

(3.1)布绳:在地面每隔70cm预先布置麻绳或塑料绳一根。固定拱棚竹片所用,长度2m.

(3.2)铺设隔水农膜:将农膜平展铺设在硬地面上。

(3.3)围砖:将机砖顺长围成一长方形,宽度130cm,长度因秧盘数量而定,高度106cm。隔水农膜沿砖内侧提起,做保水之用。

(3.4)垫沙:干净无污染的河沙铺垫在130cm宽度的隔水农膜上,厚度2cm,平整。

(3.5)摆盘:在宽度150cm的砖池中,沿长顺放5盘,秧盘之间紧接,秧盘与河沙紧贴。

(3.6)上水:用水管向秧池中慢慢放水,利用毛细作用使秧盘中的营养土吸足水分,切不可使水漫上秧盘。

(3.7)拱棚盖膜:将竹片两端固定在隔水农膜下的绳索上,形成拱棚支撑,弓顶用一细竹竿连接绳索固定,然后是棚膜覆盖,周围用木条、沙子等适当固定压实。

(4)育秧期管理

(4.1)立苗期:从播种到一叶一心为立苗期。应掌握“湿润灌溉,保温保湿。”的原则,保持盘面湿润通气,利于扎根、立苗、防止烂种、烂芽,促进快出芽,出齐苗。棚温控制在30℃-35℃,超过35℃揭膜降温。池内水不得上秧盘,降雨及时排水。

(4.2)扎根期:一叶一心到三叶期为扎根期。注意温度控制,盘面湿润。此阶段及时追施“断奶肥”,每秧盘施腐熟尿水1-1.5kg。

(4.3)长身期:三叶期后为长身期。盘面湿润,不见明水,根据秧苗生长情况,适量施“接力肥”,每秧盘施腐熟的淡尿水或沼液肥1-1.5kg,或1%尿素水溶液1-1.5kg。

(4.4)成秧期:移栽时为成秧期,移栽前控水,促进秧苗盘根老健,在拔秧前一周施“送嫁肥”,每秧盘施腐熟的淡尿水或沼液肥1-1.5kg,或1%尿素水溶液1-1.5kg,以提高叶片含氮量,增强秧苗发根力。

(4.5)移栽炼苗:炼苗的第一天,用药剂和尿素的混合液喷淋秧苗;每667m2秧池用48%毒死蜱乳油80ml或1.8%阿维菌素乳油50ml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6g加0.3kg尿素兑水30kg均匀喷雾。

(4.6)秧苗育秧达到机插要求标准:秧龄25-30d左右,叶龄4~5叶,苗高14~18cm,苗挺、叶绿、生长整齐,秧块提起时不断裂;

(5)秧苗机械插秧:硬地育秧达到标准后立即采取机械移栽,如果不能及时移栽,则控制育秧硬盘内基质中的保水量来控制秧苗生长,同时,不得使秧苗失水死苗。移栽后按常规稻田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本发明提供黑稻硬地育秧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用专用秧盘按照机插秧特定要求在硬地育秧,秧苗整体,有利于大田移栽用插秧机完成,达到省工、省力、省秧田,便于管理,节本增效;

2、育成的秧苗抗性强,减少病虫害等菌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黑稻硬地育秧方法,黑稻品种选择生育期148-155d,抗性好,产量高,品质好,花青苷含量高的洋黑三号,黑稻硬地育秧方法是按下述步骤实施的:

(1)硬地育秧前材料准备

(1.1)硬地的选择:选择农家普通院内水泥场面、农村晒场、闲置道路等向阳场地,水源方便,便于管理。每亩大田机插秧育秧占用场地6-8m2

(1.2)育秧硬盘:规格长60cm×宽30cm×高3cm,一亩大田备用28-30个(京准牌yp9-1b),暗化避光,湿润保存;

(1.3)粘土机砖:规格长240mm×宽115mm×厚53mm,一亩大田育秧备用86页。

(1.4)塑料薄膜:隔水农膜:规宽2m×厚0.1mm,一亩大田育秧备用长度6m;保温覆盖农膜:规格宽2m×厚0.08mm,一亩大田育秧备用长度8m。

(1.5)拱棚竹片:规格长200cm×宽2cm×厚0.3cm,一亩大田育秧备用9-10条。

(1.6)育秧营养土:选择菜园土、熟化的旱田土、稻田土或淤泥土,在育秧前10-20d采用机械或半机械手段进行碎土、过筛粒径<5mm、拌肥、用敌克松5000倍液或150g旱育保姆喷洒消毒后集中堆闷。形成酸碱度适中(ph值5.5-7.0)的营养土。每亩大田用秧备足营养土100kg.

(2)黑稻种子处理

(2.1)黑稻种子选择:黑稻稻种选用洋黑三号,每667m2大田需备种2-2.5kg。国标二级良种,纯度≥99%,净度≥98%,含水率≤14%,发芽率≥85%。选择饱满、纯度高、成熟良好、发芽力强、无病虫危害的种子。

(2.2)晒种和筛种:选择晴朗天气对种子进行1-2d的晒种。要求:摊薄、勤翻、晒均。不得直接晾晒在水泥地板上;筛出草籽和杂质,提高种子净度。

(2.3)浸种:选种用密度为1.08t/m3~1.1t/m3的黄泥、食盐、水混合物浸泡稻谷种,黄泥与食盐质量比为5∶1,从浸泡液中捞出秕谷,选留饱满健康种粒,再用清水冲洗种子。然后将黑稻种子用清水预浸24h,选用1%生石灰水静置浸种48h进行消毒杀菌,浸后反复冲洗及手动搓洗3-4次,最后用清水浸种24h,再行催芽。

(2.4)催芽:要求达到短壮芽,出芽整齐一致。必须掌握好高温破胸、适温长芽和低温练芽三个阶段。将经过浸泡已吸足水份的种子,用45-50℃的温水预热2-3分钟,捞起趁热放入温室,在35-38℃高温破胸,经24-36h,即可露白,然后将温度逐日降至25-30℃,通过换气及给谷种浇温水,促进芽健壮生长,逐渐通风炼苗以适应自然温度,才能进行芽谷播种。

(2.5)播种:洋黑三号机插秧的播期主要依据气候、茬口、品种生育期及大田机插的日期来确定。前茬空闲、蔬菜、油菜等茬口黑稻在4月12-18日进行播种,小麦等茬口在4月23-26日播种。先在育秧硬盘上装填营养土,土层厚2cm,每个秧盘90~100g干黑稻种(芽谷约110~130g),分盘定量多次往返均匀撒播,播种后覆土,覆土厚度0.3-0.5cm,不见芽谷为宜。

(3)保温棚搭建

(3.1)布绳:在地面每隔70cm预先布置麻绳或塑料绳一根。固定拱棚竹片所用,长度2m.

(3.2)铺设隔水农膜:将农膜平展铺设在硬地面上。

(3.3)围砖:将机砖顺长围成一长方形,宽度130cm,长度因秧盘数量而定,高度106cm。隔水农膜沿砖内侧提起,做保水之用。

(3.4)垫沙:干净无污染的河沙铺垫在130cm宽度的隔水农膜上,厚度2cm,平整。

(3.5)摆盘:在宽度150cm的砖池中,沿长顺放5盘,秧盘之间紧接,秧盘与河沙紧贴。

(3.6)上水:用水管向秧池中慢慢放水,利用毛细作用使秧盘中的营养土吸足水分,切不可使水漫上秧盘。

(3.7)拱棚盖膜:将竹片两端固定在隔水农膜下的绳索上,形成拱棚支撑,弓顶用一细竹竿连接绳索固定,然后是棚膜覆盖,周围用木条、沙子等适当固定压实。

(4)育秧期管理

(4.1)立苗期:从播种到一叶一心为立苗期。应掌握“湿润灌溉,保温保湿。”的原则,保持盘面湿润通气,利于扎根、立苗、防止烂种、烂芽,促进快出芽,出齐苗。控制在30℃-35℃,超过35℃揭膜降温。池内水不得上秧盘,降雨及时排水。

(4.2)扎根期:一叶一心到三叶期为扎根期。注意温度控制,盘面湿润。此阶段及时追施“断奶肥”,每秧盘施腐熟尿水1-1.5kg。

(4.3)长身期:三叶期后为长身期。盘面湿润,不见明水,根据秧苗生长情况,适量施“接力肥”,每秧盘施腐熟的淡尿水或沼液肥1-1.5kg,或1%尿素水溶液1-1.5kg。

(4.4)成秧期:移栽时为成秧期,移栽前控水,促进秧苗盘根老健,在拔秧前一周施“送嫁肥”,每秧盘施腐熟的淡尿水或沼液肥1-1.5kg,或1%尿素水溶液1-1.5kg,以提高叶片含氮量,增强秧苗发根力。

(4.5)移栽炼苗:炼苗的第一天,用药剂和尿素的混合液喷淋秧苗;每667m2秧池用48%毒死蜱乳油80ml或1.8%阿维菌素乳油50ml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6g加0.3kg尿素兑水30kg均匀喷雾。

(4.6)秧苗育秧达到机插要求标准:秧龄25-30d左右,叶龄4~5叶,苗高14~18cm,苗挺、叶绿、生长整齐,秧块提起时不断裂;

(5)秧苗机械插秧:硬地育秧达到标准后立即采取机械移栽,如果不能及时移栽,则控制育秧硬盘内基质中的保水量来控制秧苗生长,同时,不得使秧苗失水死苗。

(5)稻田管理:移栽后按常规稻田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经连续2年的硬地育秧实验,经大田栽培,与传统育秧方法对比,亩均产量提升40-50kg黑稻,亩均降低成本150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