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鮈的人工驯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58776发布日期:2018-06-12 17:06阅读:16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蛇鮈的人工驯养方法。



背景技术:

蛇鮈为栖息于江河、湖泊中的中下层小型鱼类,体延长,略呈圆筒形,背部稍隆起,腹部略平坦,尾柄稍侧扁。头较长,大于体高。吻突出,在鼻孔前下凹。口下位,马蹄形。唇发达,具有显著的乳突,下唇后缘游离。蛇鮈营养价值丰富,出肉率高,肉质鲜美细腻,深受市场欢迎。然而,尚未有人工养殖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蛇鮈的人工驯养方法,该方法可显著提高蛇鮈的生存率和繁殖率,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蛇鮈的人工驯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捕捞运输:迷魂阵或拉网捕捞蛇鮈鱼种,选取体长3-10cm的蛇鮈鱼种,带水运输,运输水体中泼洒维生素C 15-20ppm,捕捞运输过程中的操作、运输晃动、水温以及溶解氧等环境因子都会引起蛇鮈的应激反应,使用维生素C能够提高蛇鮈鱼种的抗应激能力,提高其在运输过程中的生存率;

池塘准备:放养鱼种前进行消毒处理,池塘水深1-1.5m,pH为7-8.5,溶氧为5-10mg/L,对鱼塘进行消毒杀菌处理,降低了蛇鮈感染疾病的风险,有利于蛇鮈的健康成长,对蛇鮈的健康高效养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放养:放养前1-2h向池塘水体中泼洒维生素C 0.5-0.8ppm,每亩放养3000-5000尾蛇鮈鱼种;放养后隔天一次,连续3次泼洒聚维酮碘0.5ppm+硫醚沙星0.15ppm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操作引起鱼体受伤后出现的腐皮溃烂等病症;

投喂:放养后第3天开始驯化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选用饲料蛋白在30-36%的鱼用颗粒饲料,先沿一侧池边撒投,2-3天后集中到投料区,用饲料台检查吃料情况,根据吃料情况调整投喂量,该条件下蛇鮈能够快速生长,成活率高;

水质调控:每月定期换水1-3次,每次换水量为池塘总量的5-10%,或长期保持微流水,每月泼洒芽孢杆菌0.7-1ppm 1-3次;保持水质透明度在30cm以上,幷使用增氧机每天晚上增氧5-8h,对水质进行调控,保持养殖水体的相对稳定,使养殖水体、生物个体以及微生态系统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中,达到健康、安全、高效的养殖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蛇鮈的人工驯养方法显著提高蛇鮈的生存率和繁殖率,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向运输及养殖水体中泼洒维生素C,能够提高蛇鮈鱼种的抗应激能力,提高其在运输和养殖过程中的生存率和繁殖率;驯养投喂蛋白含量在30-36%的颗粒饲料,蛇鮈苗种生长较快,成活率高,达到健康、安全、高效的养殖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蛇鮈的人工驯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捕捞运输:迷魂阵捕捞蛇鮈鱼种,选取体长3cm的蛇鮈鱼种,带水运输,运输水体中泼洒维生素C 15ppm,运输1h,成活率80%;捕捞运输过程中的操作、运输晃动、水温以及溶解氧等环境因子都会引起蛇鮈的应激反应,使用维生素C能够提高蛇鮈鱼种的抗应激能力,提高其在运输过程中的生存率;

2)池塘准备:放养鱼种前进行消毒处理,池塘水深1m,pH为7,溶氧为5mg/L,对鱼塘进行消毒杀菌处理,降低了蛇鮈感染疾病的风险;

3)放养:放养前1-2h向池塘水体中泼洒维生素C 0.5ppm,每亩放养3000尾蛇鮈鱼种;放养后隔天一次,连续3次泼洒聚维酮碘0.5ppm+硫醚沙星0.15ppm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操作引起鱼体受伤后出现的腐皮溃烂等病症;

4)投喂:放养后第3天开始驯化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选用饲料蛋白在30%的鱼用颗粒饲料,先沿一侧池边撒投,2天后集中到投料区,用饲料台检查吃料情况,根据吃料情况调整投喂量,该条件下蛇鮈能够快速生长,成活率高;

5)水质调控:每月定期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塘总量的5%,每月泼洒芽孢杆菌0.7ppm 1次;保持水质透明度在30cm以上,幷使用增氧机每天晚上增氧5h,对水质进行调控;

6)养殖效果:饲养205天检查,平均规格达到8.5g/尾,成活率44%。

实施例2:蛇鮈的人工驯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捕捞运输:迷魂阵捕捞蛇鮈鱼种,选取体长10cm的蛇鮈鱼种,带水运输,运输水体中泼洒维生素C 20ppm,运输1h,成活率75%,捕捞运输过程中的操作、运输晃动、水温以及溶解氧等环境因子都会引起蛇鮈的应激反应,使用维生素C能够提高蛇鮈鱼种的抗应激能力,提高其在运输过程中的生存率;

2)池塘准备:放养鱼种前进行消毒处理,池塘水深1.5m,pH为8.5,溶氧为10mg/L,对鱼塘进行消毒杀菌处理,降低了蛇鮈感染疾病的风险;

3)放养:放养前2h向池塘水体中泼洒维生素C 0.8ppm,每亩放养5000尾蛇鮈鱼种;放养后隔天一次,连续3次泼洒聚维酮碘0.5ppm+硫醚沙星0.15ppm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操作引起鱼体受伤后出现的腐皮溃烂等病症;

4)投喂:放养后第3天开始驯化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选用饲料蛋白在36%的鱼用颗粒饲料,先沿一侧池边撒投,3天后集中到投料区,用饲料台检查吃料情况,根据吃料情况调整投喂量,该条件下蛇鮈能够快速生长;

5)水质调控:每月定期换水3次,每次换水量为池塘总量的10%,每月泼洒芽孢杆菌1ppm 3次;保持水质透明度在30cm以上,幷使用增氧机每天晚上增氧5-8h,对水质进行调控,保持养殖水体的相对稳定;

6)养殖效果:饲养100天检查,平均规格达到10.5g/尾,成活率62%。

实施例3:蛇鮈的人工驯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捕捞运输:拉网捕捞蛇鮈鱼种,选取体长6cm的蛇鮈鱼种,选择用尼龙袋充氧运输,运输1.5h,成活率为90%;

2)池塘准备:放养鱼种前进行消毒处理,池塘水深1.2m,pH为8,溶氧为7mg/L,水中种植部分水草,如苦草、轮叶黑藻等,调节水质,对鱼塘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和水质调节,降低了蛇鮈感染疾病的风险;

3)放养:放养前1.5h向池塘水体中泼洒维生素C 0.7ppm,每亩放养4000尾蛇鮈鱼种;放养后隔天一次,连续3次泼洒聚维酮碘0.5ppm+硫醚沙星0.15ppm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操作引起鱼体受伤后出现的腐皮溃烂等病症;

4)投喂:放养后第3天开始驯化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选用饲料蛋白在32%的鱼用颗粒饲料,先沿一侧池边撒投,2天后集中到投料区,用饲料台检查吃料情况,根据吃料情况调整投喂量,该条件下蛇鮈能够快速生长;

5)水质调控:水体保持微流水,每月泼洒芽孢杆菌0.8ppm 2次;保持水质透明度在30cm以上,幷使用增氧机每天晚上增氧6h;

6)养殖效果:饲养150天检查,平均规格达到13.8g/尾,成活率58%。

实施例4:蛇鮈的人工驯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捕捞运输:拉网捕捞蛇鮈鱼种,选取体长7cm的蛇鮈鱼种,选择用尼龙袋充氧运输,运输1.5h,成活率为95%;

2)池塘准备:放养鱼种前进行消毒处理,池塘水深1.3m,pH为8,溶氧为7mg/L,水中种植部分水草,如苦草、轮叶黑藻等,调节水质,对鱼塘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和水质调节,降低了蛇鮈感染疾病的风险;

3)放养:放养前1.6h向池塘水体中泼洒维生素C 0.7ppm,每亩放养4000尾蛇鮈鱼种;放养后隔天一次,连续3次泼洒聚维酮碘0.5ppm+硫醚沙星0.15ppm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操作引起鱼体受伤后出现的腐皮溃烂等病症;

4)投喂:放养后第3天开始驯化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首先投喂饲料蛋白在31%的鱼用颗粒饲料,接着投喂占饲料质量0.003‰的3-三氟甲基苯甲醛和占饲料质量0.007‰的2-羟基苯乙酸,用饲料台检查吃料情况,根据吃料情况调整投喂量,该条件下蛇鮈能够快速生长,所获取的蛇鮈肉质鲜美细腻,蛋白质含量大,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所加入的3-三氟甲基苯甲醛、2-羟基苯乙酸与水体中的维生素C具有协同作用,减弱了蛇鮈对低溶氧的应激反应程度,降低了蛇鮈血浆皮质醇含量的升高,从而避免了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的降低,提高了蛇鮈的繁殖率;

5)水质调控:每月定期换水2次,每次换水量为池塘总量的7%,每月泼洒芽孢杆菌0.8ppm 2次;保持水质透明度在30cm以上,幷使用增氧机每天晚上增氧6h;

6)养殖效果:饲养135天检查,平均规格达到12g/尾,成活率67%。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