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蟹池高杆水稻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56612发布日期:2018-06-22 22:38阅读:12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生态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蟹池高杆水稻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河蟹是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水产品。主流的养殖模式有池塘养殖、稻田养殖和大水面围网养殖等。而螃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故大多采用池塘养殖。在炎热的夏天,养殖池里要移植大量的水草,如水花生,水绿萍等,池塘移入水草不仅可以降低水温,还可以净化水质制造氧气提高水中溶氧,还可以作蟹的植物性饵料,还为河蟹蜕壳提供了荫蔽场所,减少自相残杀。但养殖的水草没有经济价值,螃蟹捕捞后还要出去,费时费工。

稻田养蟹是充分利用稻田水位较浅、水温较高、溶氧充足、饵料丰富、能为河蟹提供栖息避害场所等生态条件辅以人工饵料,实行科学管理,妥善解决稻蟹共生中的矛盾,形成稻蟹共生互为有利的高效生态系统。它具有养殖周期短、投资风险小、发病率低、稳粮增效等显著特点。现有技术中稻田养蟹以稻为主以蟹为辅,其缺点是水稻种于垄上,垄边开沟放水养蟹,蟹池面积小,水深浅,螃蟹活动范围小,导致蟹肉口感不佳且蟹产量低,经济效益低下。如何将两种养殖方式结合起来,集约利用土地,既不影响螃蟹产量,又能产出一定的稻谷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蟹为主、以稻为辅的河蟹池高杆水稻的种植方法。在不影响河蟹产量的同时能够同时收获稻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河蟹池高杆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蟹池水深50~70cm,投放蟹苗,按常规方法养殖;

(2)在其他地方将芦苇稻育苗至高度为50~60cm;

(3)将步骤(2)的芦苇稻移栽至蟹池中,芦苇稻与蟹苗同池养殖。

芦苇稻长至50~60cm高时,其茎秆已经硬化,螃蟹无法啃食,芦苇稻顶部在水面以上能够进行正常光合作用,保证芦苇稻的正常生长,并且芦苇稻能够充当蟹池内的水生植物,为螃蟹提供必要的溶氧,还能为蟹池遮阴;而螃蟹的排泄物又可作为芦苇稻的有机肥料,二者共生共长,相互已补充,达到生态养殖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蟹苗选用60~80头/斤,投放量700~800只/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在蟹池中再投放鳜鱼,投放量10~15尾/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芦苇稻在育苗盆中育苗,每盆育苗2~3株芦苇稻。

进一步地所述育苗盆为可降解育苗盆,盆口直径8~10cm,盆高10~15cm,育苗盆在水中1年降解。方便芦苇稻的移栽,减少工时,降解后不影响来年的移栽。

进一步地芦苇稻与育苗盆一起移入蟹池,盆距80~100cm,育苗盆埋深5~10cm。盆距过密影响螃蟹产量,盆距过稀稻谷产量下降,适当的盆距既不影响螃蟹的产量,又能达到稻谷产量最大化。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变单纯的螃蟹养殖为螃蟹水稻共生,在不影响螃蟹产量的同时能够收获稻谷,提高土地利用率,为农民增产增收,而且芦苇稻代替蟹池中的水草,为螃蟹提供良好的水生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所用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实施例1

一种河蟹池高杆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蟹池水深70cm,选用80头/斤的蟹苗进行投放,投放量800只/亩,再在蟹池中投放鳜鱼,投放量15尾/亩,按常规方法养殖;

(2)在其他地方将芦苇稻在育苗盆中育苗,每盆育苗2株芦苇稻,育苗至高度为60cm;育苗盆为可降解育苗盆,盆口直径8cm,盆高10cm,育苗盆可在水中1年内降解;

(3)将步骤(2)的芦苇稻连同育苗盆一起移栽至蟹池中,盆距80cm,育苗盆埋深5cm,芦苇稻与蟹苗同池养殖。

当年蟹产量130公斤/亩,稻谷产量190公斤/亩,鳜鱼15尾/亩。

实施例2

一种河蟹池高杆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蟹池水深50cm,选用60头/斤的蟹苗进行投放,投放量700只/亩,再在蟹池中投放鳜鱼,投放量10尾/亩,按常规方法养殖;

(2)在其他地方将芦苇稻在育苗盆中育苗,每盆育苗3株芦苇稻,育苗至高度为50cm;育苗盆为可降解育苗盆,盆口直径10cm,盆高15cm,育苗盆可在水中1年内降解;

(3)将步骤(2)的芦苇稻连同育苗盆一起移栽至蟹池中,盆距100cm,育苗盆埋深10cm,芦苇稻与蟹苗同池养殖。

当年蟹产量90公斤/亩,稻谷产量230公斤/亩,鳜鱼10尾/亩。

实施例3

一种河蟹池高杆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蟹池水深60cm,选用70头/斤的蟹苗进行投放,投放量750只/亩,再在蟹池中投放鳜鱼,投放量15尾/亩,按常规方法养殖;

(2)在其他地方将芦苇稻在育苗盆中育苗,每盆育苗3株芦苇稻,育苗至高度为60cm;育苗盆为可降解育苗盆,盆口直径10cm,盆高15cm,育苗盆可在水中1年内降解;

(3)将步骤(2)的芦苇稻连同育苗盆一起移栽至蟹池中,盆距80cm,育苗盆埋深5cm,芦苇稻与蟹苗同池养殖。

当年蟹产量110公斤/亩,稻谷产量210公斤/亩,鳜鱼15尾/亩。

本发明按照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定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