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鳃鱼类的无抗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75091发布日期:2019-06-21 23:44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合鳃鱼类的无抗养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鳃鱼类的无抗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合鳃鱼的养殖(如黄鳝、泥鳅),为了实现合鳃鱼生长“量”与“快”的问题,抗生素在饲料以及治疗中被大量使用,从而也导致合鳃鱼体内抗生素的残留越来越严重,直接威胁人类的食用安全,现有的养殖方法中,对养殖合鳃鱼的水体进行过滤的方法基本上都是通过过滤网进行物理性过滤,虽然过滤网可以滤除养殖水体中的颗粒物、杂质,但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是无法被滤除掉的,合鳃鱼体内积聚的氨氮、亚硝酸盐达到一定浓度后,合鳃鱼非常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这样就对合鳃鱼的成活和养殖户的养殖收益造成很大的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鳃鱼类的无抗养殖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合鳃鱼类的无抗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建造水泥池,水泥池的底部呈斜坡状,水泥池底部的倾斜角度为4~6度,水泥池设有排水口,排水口处设有防逃网,水泥池中的水经过排水口、泵、过滤装置和除氨氮-亚硝酸盐装置后,回流到水泥池中,水泥池底部设有曝气装置;

b:水泥池中注入水,水深0.3~0.5m,水面距水泥池顶部的距离至少0.5m;

c:在水泥池中央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面积占全池面积的2/3以上;

d:水泥池中安装温控器,控制水泥池中水体的温度为18~28℃;

e:泵、过滤装置、除氨氮-亚硝酸盐装置、曝气装置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工作,每隔3天对水体进行杀菌和消毒;

f:投放合鳃鱼幼苗,按6000~12000尾/亩的养殖密度进行投放;

g:往水泥池中投放不添加任何抗生素、药物的发酵饲料,发酵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每天分三次投放,早上投放日投放量的35%,中午投放日投放量的35%,晚上投放日投放量的30%,日投放量为30~50kg/亩;

h:合鳃鱼幼苗养殖30日;

i:往水泥池中投放不添加任何抗生素、药物的发酵饲料,发酵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每天分三次投放,早上投放日投放量的30%,中午投放日投放量的40%,晚上投放日投放量的30%,日投放量为50~80kg/亩;

j:以此方式养殖,直至捕获。

本发明的养殖方法中,合鳃鱼从幼苗到成熟食用的都是不添加任何抗生素、药物的发酵饲料,而且粗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保证营养所需,生活的水体经过过滤装置和除氨氮-亚硝酸盐装置的不间断循环处理,过滤装置滤除了水体中的颗粒物、杂质,除氨氮-亚硝酸盐装置有效分解了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维持在一个低浓度水平,不影响合鳃鱼的正常生长,合鳃鱼不会与外界受污染的水源、食物接触,保证合鳃鱼体内不会积聚氨氮、亚硝酸盐、抗生素、重金属、毒素、农药等有害物质,而且底部呈斜坡状的水泥池,在泵的抽水回流作用下,水泥池中的水体可以自然地冲击流动,合鳃鱼会顺着水流不断游动,合鳃鱼基本上不会左右游动,可以实现合鳃鱼的高密度养殖,而且,合鳃鱼顺着水流不断游动可以确保合鳃鱼的肉质更紧凑、鲜嫩,口感更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a中,水泥池可以是跑道池,跑道池的单边长50m,宽5m。由此,单边长50m、宽5m的跑道池可以确保水体的流动距离和冲击流动性,可以确保合鳃鱼的高密度养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跑道池的底部可以呈连续的斜坡状,跑道池底部的倾斜角度为5度。由此,底部倾斜角度为5度的跑道池可以确保水泥池中的水体可以自然地冲击流动,确保水泥池中水体的冲击流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a中,防逃网可以选用25目以上的滤网。由此,25目以上的滤网可以防止合鳃鱼从排水口游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g中,发酵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发酵饲料与益生菌的质量配比为8:1。由此,质量配比为8:1的发酵饲料与益生菌,既可以为合鳃鱼幼苗的生长提供营养,也可以改良水质、抑制致病菌生长、提高合鳃鱼幼苗的免疫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i中,发酵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发酵饲料与益生菌的质量配比为7:1。由此,质量配比为7:1的发酵饲料与益生菌,既可以为合鳃鱼的生长提供营养,也可以改良水质、抑制致病菌生长、提高合鳃鱼的免疫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a中,除氨氮-亚硝酸盐装置的排水口可以设有斜向的u型槽板,除氨氮-亚硝酸盐装置处理后的水经过u型槽板注入到水泥池中。由此,斜向设置的u型槽板可以确保处理后的水可以以一定流速注入到水泥池中,提高水泥池中水体的整体流动速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泥池的底部和侧壁上均涂布有负离子粉。由此,负离子粉可以杀灭水泥池中的病菌,减小合鳃鱼生病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泥池的顶部可以设有透光顶棚。由此,透光顶棚可以防止污染的雨水进入水泥池中,切断雨水的污染源,而且透光顶棚可以起到恒温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c中,水生植物是水花生和辣蓼。由此,水花生和辣蓼可以提高养殖水体中的含氧量,为合鳃鱼的生长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合鳃鱼类的无抗养殖方法中水泥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合鳃鱼类的无抗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建造水泥池1,水泥池1的底部呈斜坡状,水泥池1底部的倾斜角度为4~6度,水泥池1设有排水口2,排水口2处设有防逃网,水泥池1中的水经过排水口2、泵3、过滤装置4和除氨氮-亚硝酸盐装置5后,回流到水泥池1中,水泥池1底部设有曝气装置6;

b:水泥池1中注入水,水深0.3~0.5m,水面距水泥池1顶部的距离至少0.5m;

c:在水泥池1中央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面积占全池面积的2/3以上;

d:水泥池1中安装温控器,控制水泥池1中水体的温度为18~28℃;

e:泵3、过滤装置4、除氨氮-亚硝酸盐装置5、曝气装置6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工作,每隔3天对水体进行杀菌和消毒;

f:投放合鳃鱼幼苗,按6000~12000尾/亩的养殖密度进行投放;

g:往水泥池1中投放不添加任何抗生素、药物的发酵饲料,发酵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每天分三次投放,早上投放日投放量的35%,中午投放日投放量的35%,晚上投放日投放量的30%,日投放量为30~50kg/亩;

h:合鳃鱼幼苗养殖30日;

i:往水泥池1中投放不添加任何抗生素、药物的发酵饲料,发酵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每天分三次投放,早上投放日投放量的30%,中午投放日投放量的40%,晚上投放日投放量的30%,日投放量为50~80kg/亩;

j:以此方式养殖,直至捕获。

水泥池1的水泥地和水泥壁可以防止污染的地下水渗入水泥池1中,防止土壤中氨氮、亚硝酸盐、抗生素、重金属、毒素、农药等有害物质随地下水渗入水泥池1中,影响合鳃鱼的生长,切断地下水中的污染源。

步骤a中,如图1所示,水泥池1是跑道池。本实施例中,跑道池的纵向长度l等于50m,单路径宽w等于5m,跑道池中水深水深0.4m。在其他实施例中,水深也可以选择0.3~0.5m中的其他数值,跑道池的尺寸可以根据合鳃鱼的养殖量、养殖场地进行对应设置。

水泥池1的底部呈斜坡状,即跑道池的底部呈连续的斜坡状,跑道池底部的倾斜角度为4~6度。由于跑道池的底部呈连续的斜坡状,在泵3的抽水回流作用下,水泥池1中的水体可以自然地冲击流动,合鳃鱼会顺着水流不断游动,合鳃鱼基本上不会左右游动,从而可以实现合鳃鱼的高密度养殖,而且,合鳃鱼顺着水流不断游动可以确保合鳃鱼的肉质更紧凑、鲜嫩。本实施例中,跑道池底部的倾斜角度为5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合鳃鱼的养殖量、养殖场地,跑道池底部的倾斜角度也可以选择4~6度中的其他数值。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跑道池纵向的路径有七条。在其他实施例中,跑道池纵向的路径的数量排布可以根据合鳃鱼的养殖量和养殖场地进行调整。如图1所示,纵向路径有七条的跑道池可以确保水体的流动距离和水体的冲击流动性,确保合鳃鱼的高密度养殖。

本实施例中,排水口2处安装的防逃网选用25目以上的滤网,25目以上的滤网可以防止合鳃鱼从排水口2游出。在其他实施例中,防逃网也可以选用其他目的滤网,只要可以阻止合鳃鱼从排水口2游出的滤网均可。

如图1所示,水泥池1的底部安装有曝气装置6,水泥池1的每个纵向路径的底部都安装有曝气装置6,曝气装置6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工作,曝气装置6产生的氧气可以均匀扩散到水泥池1中,提高水泥池1中的溶氧量,为合鳃鱼的生长提供保障。

如图1所示,水泥池1最右侧纵向跑道的底部安装有排水口2,泵3的进水端通过管道8与排水口2连通,泵3的出水端通过管道8与过滤装置4的右端连通,过滤装置4的左端通过管道8与除氨氮-亚硝酸盐装置5的进水端连通,除氨氮-亚硝酸盐装置5的排水口位于最左侧水泥池1的上方。过滤装置4可以滤除泵3抽出的水体中的杂质、颗粒物等,除氨氮-亚硝酸盐装置5可以有效分解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使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维持在一个低浓度水平,除氨氮-亚硝酸盐装置5处理后的水体回流到水泥池1中,使水泥池1中的水体形成循环。

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4选用生化棉过滤器。在其他实施例中,过滤装置4也可以选用石英砂过滤器等,只要可以有效滤除水体中的杂质、颗粒物的过滤装置均可。

本实施例中,除氨氮-亚硝酸盐装置5选用新加坡仟湖of艾洁净水器,根据水泥池1的面积和合鳃鱼的养殖数量,可以选择对应型号的of艾洁净水器。在其他实施例中,除氨氮-亚硝酸盐装置5也可以选用其他厂家、其他型号的产品,只要可以实现有效分解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的装置均可。

如图1所示,除氨氮-亚硝酸盐装置5的排水口下方安装一个斜向设置的u型槽板7,除氨氮-亚硝酸盐装置5处理后的水经过u型槽板7注入到水泥池1中,斜向设置的u型槽板7可以确保处理后的水可以以一定流速注入水泥池1中,提高水泥池1中水体的整体流动速度,确保水泥池1中水体的冲击流动性。

水泥池1的底部和侧壁上均涂布有负离子粉,负离子粉可以杀灭水泥池1中的病菌,减小合鳃鱼感染疾病的概率。

水泥池1的顶部安装有透光顶棚,透光顶棚可以防止污染的雨水进入水泥池1中,污染的雨水中可能含有氨氮、亚硝酸盐、抗生素、重金属、毒素、农药等有害物质,透光顶棚可以确保水泥池1中的合鳃鱼不会与污染的雨水接触,切断雨水中的污染源,而且透光顶棚可以起到恒温的作用。

上述水泥池1建好后,往水泥池1中注入新水,水深0.4m,水面距水泥池1顶部的距离为0.5m,防止合鳃鱼逃走。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养殖要求,水深也可以选择0.3~0.5m中的其他数值,水面距水泥池1顶部的距离也可以大于0.5m。

在水泥池1中央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面积占全池面积的2/3。水生植物可以选择水花生和辣蓼,水花生和辣蓼可以提高养殖水体中的含氧量,为合鳃鱼的生长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养殖要求,水生植物的面积占全池面积的比例也可以大于2/3。

水泥池1中安装有温控器,用来控制水泥池1中水体的温度,使水体的温度维持在18~28℃之间,确保合鳃鱼在各个养殖季节都有适宜的温度,保证合鳃鱼的低发病率,提高合鳃鱼的养殖成活率,当水温在18℃以下时,合鳃鱼基本会停止摄食,当水温高于28℃时合鳃鱼基本也会停止摄食。当水泥池1中水体的温度低于18℃时,温控器开始工作进行升温操作,当水泥池1中水体的温度位于18~28℃之间时,温控器停止工作,当水泥池1中水体的温度高于28℃时,温控器开始工作进行降温操作,当水泥池1中水体的温度位于18~28℃之间时,温控器停止工作,从而可以确保水泥池1中水体的温度始终处于设定范围18~28℃内。

整个养殖过程中,泵3、过滤装置4和除氨氮-亚硝酸盐装置5都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工作,确保水泥池1中的水体始终处于自然的冲击流动状态。

每隔3天对水泥池1中的水体进行杀菌和消毒,确保水泥池1中水体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合鳃鱼幼苗按10000尾/亩的养殖密度进行投放。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水泥池1大小和养殖要求,合鳃鱼幼苗也可以按6000~12000尾/亩中的其他养殖密度进行投放。

合鳃鱼幼苗阶段,每天分三次投放不添加任何抗生素、药物的发酵饲料,发酵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早上投放日投放量的35%,中午投放日投放量的35%,晚上投放日投放量的30%,日投放量为40kg/亩。本实施例中,发酵饲料分三次投放的时间分别为早上6点、中午14点和晚上21点。在其他实施例中,发酵饲料投放的时间可以根据养殖需求、养殖数量、季节变换等因素进行适宜性修改,发酵饲料的日投放量可以根据养殖需求、数量、季节变换等因素,选择30~50kg/亩中的其他数值。

合鳃鱼幼苗阶段,发酵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本实施例中,发酵饲料与益生菌的质量配比为8:1,益生菌可以包括肠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质量配比为8:1的发酵饲料与益生菌,既可以为合鳃鱼幼苗的生长提供营养,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也可以改良水质、抑制致病菌生长、提高合鳃鱼幼苗的免疫力。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养殖需求、养殖数量、季节变换等因素,发酵饲料与益生菌的质量配比可以进行适宜性调整。在其他实施例中,益生菌也可以选择其他种类,如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菌等。

在合鳃鱼幼苗养殖30日后,每天分三次投放不添加任何抗生素、药物的发酵饲料,发酵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早上投放日投放量的30%,中午投放日投放量的40%,晚上投放日投放量的30%,日投放量为60kg/亩。本实施例中,发酵饲料分三次投放的时间分别为早上7点、中午13点和晚上22点。在其他实施例中,发酵饲料投放的时间可以根据养殖需求、数量、季节变换等因素进行适宜性修改,发酵饲料的日投放量可以根据养殖需求、数量、季节变换等因素,选择50~80kg/亩中的其他数值。

在合鳃鱼幼苗养殖30日后,发酵饲料中也添加益生菌,本实施例中,发酵饲料与益生菌的质量配比为7:1,益生菌可以包括肠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质量配比为7:1的发酵饲料与益生菌,既可以为合鳃鱼的生长提供营养,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也可以改良水质、抑制致病菌生长、提高合鳃鱼的免疫力。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养殖需求、养殖数量、季节变换等因素,发酵饲料与益生菌的质量配比可以进行适宜性调整。在其他实施例中,益生菌也可以选择其他种类,如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菌等。

在动物营养学上一般认为“含2或3个氨基酸残基的肽为小肽”,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最终产物的大部分往往是小肽而不是氨基酸,小肽能完成通过肠黏膜细胞而进入体循环,它的吸收具有运转速度快、耗能低、载体不易饱和等优点,且各种肽之间运转无竞争性与抑制性。小肽也是组成体内氨基酸的重要来源之一,动物可以直接利用小肽中的氨基酸合成组织蛋白。生产小肽饲料的方法主要是微生物发酵法,微生物发酵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将蛋白转化为肽,本实施例中的发酵饲料就是选用这种小肽发酵饲料。

按照本发明的养殖方法养殖合鳃鱼(如黄鳝),直至可以捕获。将三份成熟后的合鳃鱼样体送至检测中心作全面的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合鳃鱼从幼苗到成熟,食用的饲料都是不添加任何抗生素、药物的发酵饲料,发酵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保证营养所需,发酵饲料中添加有益生菌,养殖水体经过过滤装置4和除氨氮-亚硝酸盐装置5的不间断循环处理,滤除了水体中的杂质、颗粒物,有效分解了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使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维持在一个低浓度水平,不影响合鳃鱼的正常生长,合鳃鱼从小到大都不会与外界受污染的水源和食物接触,保证合鳃鱼体内不会积聚氨氮、亚硝酸盐、抗生素、重金属、毒素、农药等有害物质,而且,底部倾斜角度为5度的跑道式水泥池1,在泵3抽水的回流作用下,水泥池1中的水体可以自然地冲击流动,合鳃鱼会顺着水流不断游动,基本上不会左右游动,可以实现合鳃鱼的高密度养殖,合鳃鱼顺着水流不断游动可以确保合鳃鱼的肉质更紧凑、鲜嫩、口感更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