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果苤蓝生态健康栽培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21234阅读:10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果苤蓝生态健康栽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苤蓝生产的过程中,土壤连作障碍,土壤生产力下降,过量的施用化肥和化学农药,营养品质、风味品质不高等影响着蔬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随着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实现苤蓝可持续发展成了迫切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针对水果苤蓝栽培突出的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下降,尤其是连作障碍严重,病害多发,大量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生产效益不高且品质差等实际问题,提供一种水果苤蓝生态健康栽培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功能微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喷施微生物菌肥、生物农药,物理防控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的生态健康栽培技术,改善土壤环境,解决了水果苤蓝栽培连作障碍的矛盾,并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土壤微生态修复调控抑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用量,实现水果苤蓝产品质量好、味道纯正、有益健康的目的,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一种水果苤蓝生态健康栽培的方法,包括:采用功能微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喷施微生物菌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

其中,功能微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包括:复合肥50公斤/亩,尿素12公斤/亩,钾肥15公斤/亩,商品有机肥500公斤/亩,硼砂0.5公斤/亩,镁肥8公斤/亩,复合微生物菌剂100-200克/亩,其中复合肥、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料,功能包复合微生物菌剂100%做基肥,尿素和钾肥做追肥;

喷施微生物菌肥包括:水果苤蓝播种后,苗期喷施种苗壮菌剂1-2次;莲座期喷施叶绿康菌剂2-3次,莲座期至采摘期喷施1-2次花果丰菌剂;

所述病虫害防治的措施包括:全程使用生物农药,并结合农业防治、黄板、杀虫灯的物理防治和利用生物天敌治虫的生物防治。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种植水果苤蓝的土壤肥沃,近3年未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作苗床,播种前7~10d深翻晒垡,使床土与优质有机肥混合,有机肥比例不少于30%。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定植后每3d浇1次水,连浇3次,活棵后每隔4~6d浇1次水,保持土壤湿润、地表不发白;定植后1个月视田间植株生长情况中耕除草1次,追施尿素12公斤/亩,钾肥15公斤/亩。

有益效果:

水果苤蓝生长过程中通过功能微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喷施微生物菌肥、生物农药,物理防控等生态健康栽培技术,确保种植出的水果苤蓝不仅消除了过量化肥和化学农药的污染,改善了土壤环境,还确保水果苤蓝特有风味,实现了水果苤蓝生态健康、高产、优质、高效种植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发明人设置两个处理:

(1)传统栽培:以复合肥(15-15-15)为主要肥料计算,复合肥100公斤/亩,商品有机肥50公斤/亩,全程使用化学农药;

(2)生态健康栽培。施用复合肥(15-15-15)50公斤/亩,尿素12公斤/亩,钾肥15公斤/亩,商品有机肥500公斤/亩,硼砂0.5公斤/亩,镁肥8公斤/亩、复合微生物菌剂100-200克/亩。复合肥、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料、复合微生物菌剂100-200克/亩100%做基肥,尿素和钾肥做追肥。水果苤蓝播种后,苗期喷施种苗壮菌剂100g/次,1-2次;莲座期喷施叶绿康菌剂100g/次,共2-3次。莲座期至采摘期喷施1-2次花果丰菌剂100g/次。全程使用生物农药,并结合农业防治、黄板、杀虫灯等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每个处理种植面积20亩。

具体试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一、选种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应市场需求的水果苤蓝品种,且应根据栽培季节选择适宜的品种。绿色品种,如“爱德”、“利波”,紫色品种如“紫赢”等。种子质量符合gb16715.2的规定。

二、产地选择

应符合ny/t391的规定。水果苤蓝生产基地选择在没有任何污染源,大气、水源、土壤及周围环境条件都符合绿色蔬菜标准生产的区域,种植的土壤疏松、肥沃、通气良好。

三、播种育苗

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壤肥沃,近3年未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作苗床,播种前7~10d深翻晒垡,使床土与优质有机肥混合,有机肥比例不少于30%。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比例混合后,每平方米床土用药8~10g与15~30kg细土混合。播种前浇足底水,要求穴盘或苗床8.0~10.0cm土层水达饱和状态。穴盘育苗,每穴播种1~2粒种子;播种后覆1层过筛细土,厚度0.5~0.8cm,要求覆土厚度均匀一致。最好选择设有防虫网、遮阳网及防雨设施。

幼苗出齐后培土1次,厚度为0.5cm,防止床面龟裂;子叶展开后及时间苗,去除病苗、弱苗和杂苗,间苗后再培土1次,厚度为0.5cm,以利幼苗扎根,降低苗床湿度,防止猝倒病发生。夏季育苗苗床上方应搭1m高效棚,备好遮阳网、薄膜和防虫网;晴热天10~15时覆盖遮阳网遮阳,每天早晨浇水1次,阴雨天覆盖薄膜避雨。保持幼苗稳长而不徒长。一般苗龄30d左右,5~6片真叶时定植。

四、整地施肥

选择土壤肥沃、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种植,定植前7~10天施复合肥(15-15-15)50公斤/亩,商品有机肥500公斤/亩,硼砂0.5公斤/亩,镁肥8公斤/亩、复合微生物菌剂100-200克/亩。结合整地施肥,大型品种高垄栽培,垄高20.0~30.0cm,垄间距40.0~50.0cm,每垄种1行;中小型品种,一般垄高20.0~25.0cm,垄间距20.0~30.0cm,每垄种1行。在排水良好的地方,中小型品种也可采用平畦栽培,畦宽1~2m,每畦种3~5行。

五、定植

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定植,每畦栽4行,行距35cm,株距35cm,最好带土坨定植,并立即浇定根水,第2d再浇1次透水,以利缓苗。

六、田间管理

水肥管理:定植后每3d浇1次水,连浇3次,活棵后每隔4~6d浇1次水,保持土壤湿润、地表不发白,浇水要均匀,特别是球茎膨大期,土壤过干会造成球茎开裂或畸形,影响商品价值。苗期喷施种苗壮菌剂100g/次,1-2次;莲座期喷施叶绿康菌剂100g/次,共2-3次。莲座期至采摘期喷施1-2次花果丰菌剂100g/次。定植后1个月视田间植株生长情况中耕除草1次,追施尿素12公斤/亩,钾肥15公斤/亩。

病虫害绿色防控:全程使用生物农药,并结合农业防治、黄板、杀虫灯等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深耕晒垡,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植株,中耕除草,及时摘除病残体,清洁田园,带出田外,集中无害化处理。

(2)田间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地下害虫和鳞翅目害虫等,设置糖醋液诱杀种蝇类害虫等;设置防虫网覆盖保护、人工捕捉等。同翅目的蚜虫、粉虱、叶蝉等;双翅目的斑潜蝇、种蝇等;蝇翅目的蓟马等多种害虫对黄色或蓝色敏感,具有强烈的趋性。每亩悬挂30-40块规格为30厘米×25厘米的黄板或蓝板,挂在行间或株间,高出植株顶部15-20厘米。黄板可诱杀蚜虫、斑潜蝇、粉虱等,蓝板可诱杀种蝇和蓟马。每15亩悬挂1盏频振式杀虫灯对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有较好的诱杀效果。

(3)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天敌治虫,如释放赤眼蜂等天敌防治害虫;使用生物药剂。

七、适时采收

水果苤蓝品种定植后60~75d,心叶停止生长时即可收获,根据市场行情,可适当提前或推迟收获。收获过迟,纤维增加、糖度下降、球茎开裂、品质降低,一般留田不超过15d。为保持新鲜、美观,采收时保留心叶。

八、试验结果与对比分析

统计说明:

(1)水果苤蓝采收前,适时观察记录。采收期在各小区随机选取20株,测定其单球重。

(2)采收期,测定各处理水果苤蓝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vc、粗纤维和水分。

表1不同处理对水果苤蓝产量和品质因子的影响

通过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方法栽培水果苤蓝后,提高了水果苤蓝的品质,且种植污染小,符合绿色生食产品的要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