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水培的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21553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水培的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培的无土培育装置及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农业技术,不但在大规模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快速的应用和发展,而且已经开始以小规模、同时兼顾生产和休闲的方式步入人们的家居生活中。

目前,在无土栽培中,常用的植物栽培方式为水培。由于目前的水培方式大都是静止水栽培,溶解氧低于1mg/l。而水培植物地生长需要不断地消耗氧,而水中的溶氧量远远不够水培植物的消耗。特别是到了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植物生理代谢旺盛,微生物大量繁衍,耗氧量剧增,水中的溶氧量会不断减少,水质容易恶化,对水培植物的生长形成诸多不利因素,可能会引起根系腐烂,枝叶萎蔫,甚至是植物死亡。

为了提高水中的溶解氧,目前的方式是大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化学法,另一类是物理法。大多采用的都是物理法,比如提高更换营养液的次数、振动增氧、向营养液中充氧。但现有的这些方式都有许多不便,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营养液的利用率、保证营养液的含氧量的植物水培的培育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水培的培育装置,包括水培床体和过滤网膜,所述水培床体具有上部开口底部封闭的凹槽,所述过滤网膜可拆卸地铺设在凹槽内并将凹槽沿上下方向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内用于容置水培植物,所述下腔室内用于盛放营养液,所述过滤网膜能够供营养液通过并阻绝所述水培植物的根系通过。

一种优选的,所述下腔室中具有多个用于支撑过滤网膜的支撑托部,所述支撑托部自下腔室的底部向上延伸竖立。

另一种优选的,所述过滤网膜悬置在所述凹槽中。

一种优选的,所述过滤网膜为尼龙网膜。

另一种优选的,所述过滤网膜为半透膜。

具体的,所述过滤网膜的目数为200目-2000目。

进一步的,所述培育装置还包括用于盖在所述水培床体上的封盖,所述封盖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当所述培育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封盖将所述凹槽封盖。

一种植物水培的培育方法,使用上述的培育装置进行植物培育,向所述凹槽内输入营养液并使营养液的液面高于所述过滤网膜并低于所述上腔室的上端面,所述上腔室内形成空气与营养液共存的生长环境,将植物栽培在所述上腔室内,植物根系的下部浸入营养液中,植物根系的上部露出在空气中,所述过滤网膜将植物根系阻绝进而限制植物根系伸入下腔室中。

进一步的,所述营养液的液面与所述过滤网膜的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为1mm-20mm。

以上所涉及到的上下内外等方位词,是在所述植物水培的培育装置的正常使用时的方位作定义的。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采用在水培床体的凹槽中铺设过滤网膜,营养液输入凹槽中在过滤网膜及过滤网膜的上方的上腔室中形成空气与营养液结合的水汽共存环境使得水培植物根系只能生长至过滤网膜处,进而水培植物的根系部分与营养液接触部分与空气接触,解决了水培植物的水气矛盾,解决了水培植物的缺氧及烂根问题,能够满足水培植物对耗氧量的需求。营养液无需频繁更换,营养液中也无需另外补充氧气,降低了人工及栽培设备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植物水培的培育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植物水培的培育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为水培床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封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过滤网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凹槽;2、支撑托部;3、封盖;11、上腔室;12、下腔室;31、通孔;100、水培床体;101、过滤网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植物水培的培育装置,包括水培床体100、过滤网膜101以及封盖3。

所述水培床体100具有上部开口底部封闭的凹槽1。所述过滤网膜101可拆卸地铺设在凹槽1内并将凹槽1沿上下方向分隔为上腔室11和下腔室12。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腔室12中具有多个用于支撑过滤网膜101的支撑托部2,所述支撑托部2自下腔室12的底部向上延伸竖立。所述过滤网膜101铺设在支撑托部2上。本发明中,所述过滤网膜101为尼龙网膜,所述过滤网膜101的目数为200目-2000目。所述过滤网膜101还可以选择半透膜。所述上腔室11内用于容置水培植物。所述下腔室12内用于盛放营养液,所述过滤网膜101能够供营养液通过并阻绝所述水培植物的根系通过。

所述封盖3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植物苗的通孔31。

当所述培育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封盖3将所述凹槽1封盖,所述植物苗的根部穿过所述通孔31伸入在所述过滤网膜101上方的上腔室11中。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植物水培的培育方法,使用上述的培育装置进行植物培育。具体过程如下所述:

通过导液管向所述水平床体100的凹槽1内输入营养液并使营养液的液面高于所述支撑托部2的顶部并低于所述上腔室11的上端面;

将过滤网膜101铺设在所述凹槽1内的支撑托部2上,过滤网膜101展平,所述营养液的液面与所述过滤网膜101的间距为第一间距,保持所述第一间距为1mm-20mm,优选是使营养液刚刚将过滤网膜101浸没;

将封盖3盖合在所述水培床体100的凹槽1上,进而所述凹槽1内形成空气与营养液共存的生长环境;

水培植物栽种在水培床体100上。将多株水培植物一对一插种在封盖3的通孔31中。由于植物根系的趋水性原理,即植物的根尖根尖永远向着水分充足的方向生长。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培植物的根系会在通孔31中向下生长直至生长至过滤网膜101。由于过滤网膜101能够供营养液通过但能阻挡住植物根系,所以,水培植物的根系生长至过滤网膜101时被所述过滤网膜101阻绝,进而水培植物的根系无法伸入下腔室12中。营养液表面形成气液共存面,水培植物根系的下部浸入营养液中,植物根系的上部露出在空气中,这样,水培植物的根系形成部分水生根和部分气生根。水培植物的水气矛盾得以解决。空气中的氧气能够弥补营养液中的含氧量的不足的问题。在气液共存面处水分子活性高,水和空气结合使得氧负离子充足。进而,营养液无需频繁更换,也无需向营养液中另外补充氧气,水培植物的根系也不再出现烂根问题。

当然,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凹槽1中也可以省去支撑托部2,直接将所述过滤网膜101张紧与所述凹槽1的四周边缘固定使所述过滤网膜101悬置在所述凹槽1中。所述过滤网膜101同样可以将所述凹槽1内部分隔成上腔室11和下腔室12,此处不再展开详述。

如上所述,我们完全按照本发明的宗旨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法。相关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可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同的变化及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