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8421发布日期:2019-07-03 02:5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施肥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肥灌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卷盘式施肥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卷盘式施肥灌溉装置具有节水、节能、增产、省地、省工等效益,受益作物可以不留畦埂,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农业集约化生产和经营,适宜大面积推广。传统的卷盘式施肥灌溉装置是利用喷枪等专用设备把有压水喷洒出来,形成水滴落到地面和作物表面。但是喷洒出的水滴容易受到风的影响,在风速较高的环境中,难以喷洒均匀。当作物逐渐长高后,喷洒的水滴会大部分落在作物的枝叶上,增加株间空气湿度,从而导致作物发病率增加。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813904b,名称为“一种自走式移动灌溉机”公开了一种方案,其中,包括:具有行走轮的喷灌主机,所述喷灌主机包括横向延伸的喷灌主管,且所述喷灌主管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向农作物灌溉的出水部;一端与所述喷灌主管相连,且用于向所述出水部供水的供水软管,所述供水软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水源相连;用于卷绕所述供水软管的卷盘装置,所述卷盘装置包括卷盘本体和用于驱动所述卷盘本体转动的驱动机构。由于其横向延伸的喷灌主管在使用过程中不可收放的,导致在不同地形的田间施肥过程中需要对喷灌主管按照不同的使用环境进行组装,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不便,影响施肥灌溉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肥灌溉装置,解决施肥灌溉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施肥灌溉装置,包括施灌单元和送液单元,所述施灌单元和所述输送单元通过送液管相互连接;

所述施灌单元包括桁架,施液组件和行走组件,

所述送液单元包括卷盘,送液泵;

所述桁架包括各两组可相互运动的第一桁架部分、第二桁架部分、第三桁架部分以及一个中间支承部分,所述送液管可收放地卷绕在所述卷盘上,且其一端与所述施液组件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桁架部分的一端与所述中间支承部分相互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桁架部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桁架部分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桁架部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桁架部分的一端铰接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桁架部分的一端与所述中间支承部分相互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桁架部分与所述第一桁架部分可相互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桁架部分与所述第三桁架部分可滑动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施液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桁架部分上的第一喷灌主管、固定在第二桁架部分上的第二喷灌主管和固定在第三桁架部分上的第三喷灌主管,所述第一喷灌主管、所述第二喷灌主管和所述第三喷灌主管可相互运动地液体密封连接;

施液软管,所述施液软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喷灌主管、所述第二喷灌主管和所述第三喷灌主管液体密封连接;

施液出流器,所述施液出流器与所述施液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施液出流器上设有施液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与所述第一桁架部分和所述中间支承部分的连接位置距离最近的所述施液软管的长度为其它所述施液软管的长度的两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施液组件还包括:

压力调节组件,所述施液软管通过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喷灌主管、所述第二喷灌主管和所述第三喷灌主管相连接;

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三喷灌主管的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包括:

稳压器;

限流器,所述限流器与所述稳压器的入口端相连接;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稳压器的出口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施液软管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施液软管连接的一端的外表面上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且连续的连接凸起,所述连接件由所述连接凸起的最大高度所构成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施液软管的内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压力调节组件沿着所述第一喷灌主管、所述第二喷灌主管和所述第三喷灌主管轴向相间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施液出流器为中空圆柱体,其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沿着中空圆柱体的轴向在其外表面上相间设置施液通孔,所述施液通孔相对所述中空圆柱体的轴线对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中空圆柱体敞开端的外表面上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且连续的凸起,由所述凸起的最大高度所构成的所述中空圆柱体敞开段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施液软管的内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施液通孔的孔径为4mm~6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通过将桁架设置为不同的可活动部分,实现了不同部分的手动灵活收放,从而能够改变中间支承部分两侧桁架的长度。中间支承部分一侧的桁架在收放过程中对另一侧的桁架不会产生影响。在田间施肥过程中,如果中间支承部分一侧的桁架被障碍物阻挡,即可将其收回,灵活改变其长度,从而保证了本发明的施肥灌溉装置在不同地形的田间进行施肥灌溉,避免了对桁架的拆装过程,节约了时间,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施肥灌溉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施液组件通过施液软管和施液出流器将管路中输送的灌溉水和肥料输送到田间的地表。通过施液出流器上的多个施液通孔实现液体流出均匀。在施液组件灌溉施肥的过程中,将灌溉水及肥液直接喷施在作物的根部区域,提高利用效率,减少风对灌溉水流的影响以及肥液在叶片上的残留,降低作物的株间空气湿度,减少作物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病害的发生。施液软管采用橡胶软管制成,其硬度低,在田间施肥过程中能够随地形变化而实现相应的变化,避免了对作物根部的损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通过加长与中间支承部分相邻的施液软管的长度可以避免本发明的施肥灌溉装置在作业过程中,从施液出流器流出的液体淋到行走组件上,保证了行走组件在作业过程中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并且避免了流出的液体对行走组件的腐蚀,提高了行走组件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通过对每个压力调节组件进行调节,就可保证每个施液软管中的液体的压力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了本发明的施肥灌溉装置在施肥灌溉过程中的液体流出均匀,保证了本发明均匀施肥的效果。通过设置排气机构,使得第一喷灌主管、第二喷灌主管和第三喷灌主管在作业过程中富集的气体被及时地排出,避免管内气体的增多导致液体流动被阻塞,保证了本发明的施肥灌溉装置的液体均匀流出,保证了本发明均匀施肥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通过送液泵向送液管中注入肥料,肥料与送液管的水混合,从而实现施灌单元将混合有肥料的灌溉水输送到田间作物的根部区域,提高了灌溉水和肥料的利用率,实现了水肥一体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施肥灌溉装置的结构布置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施肥灌溉装置的结构布置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组件的结构图;

图4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排气机构的结构图;

图5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施液出流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施肥灌溉装置,包括施灌单元1和送液单元2。在本实施方式中,施灌单元1和输送单元2通过送液管3相互连接。施灌单元1包括桁架11,施液组件12和行走组件13。送液单元2包括卷盘21和送液泵22。送液管3可收放地卷绕在卷盘21上,且其一端与施液组件12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水源连接实现对施灌单元1输送灌溉用的水。通过卷盘21的转动即可实现送液管3的收放,同时,在收放送液管3的同时还可以驱动行走组件13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桁架11的延伸方向和行走组件13的移动方向相互垂直,行走组件13运动从而实现桁架11上的施液组件12对田间作物的施肥灌溉。在本实施方式中,送液泵22为柱塞泵。送液泵22与送液管3相连接,通过送液泵22向送液管3中注入肥料,肥料与送液管3的水混合,从而实现施灌单元1将混合有肥料的灌溉水输送到田间作物的根部区域,提高了灌溉水和肥料的利用率,实现了水肥一体输送。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桁架11包括第一桁架部分111、第二桁架部分112、第三桁架部分113和中间支承部分114。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支承部分114为一个。第一桁架部分111与中间支承部分114相连接,并且在中间支承部分11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桁架部分111。第二桁架部分112与第一桁架部分111相连接,同样的第二桁架部分112也为两个,并且在中间支承部分114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三桁架部分113与第二桁架部分112相连接,同样的第三桁架部分113也为两个,并且在中间支承部分114的两侧对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桁架部分111、第二桁架部分112、第三桁架部分113和中间支承部分114相互之间可以为运动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桁架1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可以为不锈钢管材。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将桁架11设置为不同的可活动部分,实现了不同部分的手动灵活收放。中间支承部分114一侧的桁架在收放过程中对另一侧的桁架不会产生影响。在田间施肥过程中,如果中间支承部分114一侧的桁架被障碍物阻挡,即可将其收回,灵活改变其长度,从而保证了本发明的施肥灌溉装置在不同地形的田间进行施肥灌溉,避免了对桁架的拆装过程,节约了时间,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施肥灌溉的效率。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桁架部分111的一端与中间支承部分114相互铰接连接,第一桁架部分111的另一端与第二桁架部分112的一端铰接连接,第二桁架部分112的另一端与第三桁架部分113的一端铰接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部分的铰接位置处可设置卡锁机构,当各部分之间相互展开或收回的情况下,通过卡锁机构将其锁紧固定,避免其在施肥灌溉作业的过程中发生晃动,保证了本发明的施肥灌溉装置的作业稳定。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桁架部分111的一端与中间支承部分114相互铰接连接,第二桁架部分112与第一桁架部分111可相互滑动地连接,第二桁架部分112与第三桁架部分113可滑动地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桁架部分111、第二桁架部分112和第三桁架部分113之间可通过安装导轨或者嵌套的方式实现滑动连接。在第一桁架部分111、第二桁架部分112、第三桁架部分113和中间支承部分114可设置卡锁机构,当各部分之间相互展开或收回的情况下,通过卡锁机构将其锁紧固定,避免其在施肥灌溉作业的过程中发生晃动,保证了本发明的施肥灌溉装置的作业稳定。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施液组件12包括:第一喷灌主管121、第二喷灌主管122、第三喷灌主管123、施液软管124和施液出流器12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喷灌主管121固定在第一桁架部分111上,第二喷灌主管122固定在第二桁架部分112上,第三喷灌主管123固定在第三桁架部分113上。第一喷灌主管121、第二喷灌主管122和第三喷灌主管123相互之间连通并且在连接位置密封。同时,第一喷灌主管121、第二喷灌主管122和第三喷灌主管123的连接位置为可活动的,保证第一喷灌主管121、第二喷灌主管122和第三喷灌主管123随着第一桁架部分111、第二桁架部分112和第三桁架部分113的相对运动而运动,实现第一喷灌主管121、第二喷灌主管122和第三喷灌主管123的折叠和展开。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施液软管12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喷灌主管121、第二喷灌主管122和第三喷灌主管123相连接连接,施液出流器125与施液软管1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施液软管124沿着第一喷灌主管121、第二喷灌主管122和第三喷灌主管123轴向相间设置。施液软管124之间的间隔可以为相等的也可以为不等,根据田间的要求进行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施液软管124可采用橡胶软管制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桁架部分111和中间支承部分114的连接位置距离最近的施液软管124的长度为其它施液软管124的长度的两倍。通过加长与中间支承部分114相邻的施液软管124的长度可以避免本发明的施肥灌溉装置在作业过程中,从施液出流器125流出的液体淋到行走组件13上,保证了行走组件13在作业过程中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并且避免了流出的液体对行走组件13的腐蚀,提高了行走组件13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施液组件12还包括:压力调节组件126和排气机构127。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调节组件126沿着第一喷灌主管121、第二喷灌主管122和第三喷灌主管123轴向相间设置。施液软管124通过压力调节组件126分别与第一喷灌主管121、第二喷灌主管122和第三喷灌主管123相连接,即施液软管124与压力调节组件126一一对应设置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压力调节组件126都是可以调节的,从第一喷灌主管121、第二喷灌主管122和第三喷灌主管123向施液软管124输送液体的过程中,通过对每个压力调节组件126进行调节,就可保证每个施液软管124中的液体的压力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了本发明的施肥灌溉装置在施肥灌溉过程中的液体流出均匀,保证了本发明均匀施肥的效果。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压力调节组件126包括:稳压器1261,限流器1262和连接件1263。在本实施方式中,限流器1262与稳压器1261的入口端相连接,连接件1263的一端与稳压器1261的出口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施液软管124相连接。稳压器1261的入口端通过限流器1262与第一喷灌主管121、第二喷灌主管122和第三喷灌主管123相连接,通过限流器1262的作用保证流入稳压器1261的液体的流量稳定,有利于保证稳压器1261的稳定运行,通过稳压器1261的液体经过出口端的连接件1263流入施液软管124中。连接件1263与稳压器1261通过螺纹连接,在稳压器1261的出口端的外表面上具有外螺纹,在连接件1263的一端具有与稳压器1261的出口端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使连接件1263与稳压器1261连接位置的密封性良好避免了漏液等情况的发生。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连接件1263与施液软管124连接的一端的外表面上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且连续的连接凸起1263a。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凸起1263a环绕连接件1263设置,并且沿连接件1263的轴向至少在连接件1263外表面上设置有一条环绕的连接凸起1263a。连接凸起1263a可以设置为相互平行的,也可以为螺旋状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凸起1263a的截面可以为三角形、矩形、梯形或圆形等,当连接凸起1263a为螺旋状时还可以为螺纹。在本实施方式中,沿连接件1263由连接凸起1263a的最大高度所构成的最大外径大于施液软管124的内径。通过上述设置,保证了连接件1263与施液软管124的快速连接,并且由于连接凸起1263a的作用使施液软管124能够牢固地连接在连接件1263的端部,并且连接凸起1263a的最大高度所构成的最大外径大于施液软管124的内径,避免了连接件1263与施液软管124连接位置出现缝隙,达到了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了液体的渗漏,进一步避免了液体的浪费。

结合图2和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排气机构127设置于第三喷灌主管123的端部。排气机构127可通过螺纹与第三喷灌主管123相连接。在中间支承部分114两侧的两个第三喷灌主管123的端部均安装有排气机构127。通过设置排气机构127,使得第一喷灌主管121、第二喷灌主管122和第三喷灌主管123在作业过程中富集的气体被及时地排出,避免管内气体的增多导致液体流动被阻塞,保证了本发明的施肥灌溉装置的液体均匀流出,保证了本发明均匀施肥的效果。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施液出流器125为中空圆柱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施液出流器125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沿着施液出流器125中空圆柱体的轴向在其外表面上相间设置施液通孔1251,施液通孔1251相对施液出流器125的轴线对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施液通孔1251的孔径为4mm~6mm。将施液通孔1251的孔径设置在上述范围,保证了液体能够从施液出流器125流畅的流出。如果孔径过小液体出流不畅,使施液出流器125中压力过大,导致本发明的施液组件12中压力增大,进而容易损坏整个施液组件12,并且影响灌溉效果。如果孔径过大液体出流过快,容易导致液体出流过多造成浪费。因此,将施液通孔1251的孔径设置在上述范围内,还能够避免液体的浪费,节约了成本。在本实施方式中,施液出流器125敞开端的外表面上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且连续的凸起1252,由凸起1252的最大高度所构成的施液出流器125的敞开段的最大外径大于施液软管124的内径。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起1252环绕施液出流器125设置,并且沿施液出流器125的轴向至少在施液出流器125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条环绕的凸起1252。凸起1252的可以设置为相互平行的,也可以为螺旋状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起1252的截面可以为三角形、矩形、梯形或圆形等,当凸起1252为螺旋状时还可以为螺纹。在本实施方式中,施液出流器125可采用pe材料或者金属材料制成,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增加其使用寿命。在本实施方式中,施液出流器125通过上述设置,保证了施液出流器125与施液软管124的快速连接,并且由于凸起1252的作用使施液软管124能够牢固地连接在施液出流器125的端部,并且凸起1252的最大高度所构成的最大外径大于施液软管124的内径,避免了施液出流器125与施液软管124连接位置出现缝隙,达到了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了液体的渗漏,进一步避免了液体的浪费。

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通用设备及通用方法来予以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