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养殖池及相应饲料、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27801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养殖池及相应饲料、养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养殖池及相应饲料、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乌鳢俗称黑鱼,又叫蛇头鱼,它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甚至不放过自己的幼鱼。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是中国人的盘中佳肴。它是一种肉食鱼类,以其他鱼类、小虾等水中的生物为食。

为追求降低成本,人们发明多种专用饲料,代替活饵,这些饲料脂肪、蛋白质含量高,乌鳢食用后,生长迅速,经济效益高。但是乌鳢每天食用这种送到嘴边的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容易引发严重的脂肪肝,最突出的表现为乌鳢腹部偏大,剖开这些鱼腹,会发现其肝脏几乎完全变成了脂肪。现有养殖乌鳢普遍患有脂肪肝,其鱼肉中脂肪含量高,食用这样的鱼肉,不利于人类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养殖池及相应饲料、养殖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养殖池,包括主池和水泵,该水泵上设有出口、入口和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池、调节池和投料网箱,所述投料网箱顶部开口,其四周及底分别设有网,上述网的网孔小于配用乌鳢饲料的颗粒粒径,

主池、副池和调节池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有进水管上分别设有进水控制阀,并均与所述水泵的出口相通,所述出水管上分别设有出水控制阀,并均与所述水泵的入口相通,主池与副池之间设有溢流连通堰,主池上沿和副池上沿均高于所述溢流连通堰的最高点。

平时主池、副池相互隔离,投料前,乌鳢全部位于一个水池内,从调节池中抽水向另一个水池内注水,该水池水面上升后,其水经溢流连通堰溢流至有乌鳢的水池内。

然后,将乌鳢饲料放入投料网箱中,再将投料网箱下部浸入注水的水池,利用饲料释放的诱食性物质,引诱乌鳢经溢流连通堰逆流游至或爬至投料网箱周围觅食。待到全部乌鳢围到投料网箱周围后,将主池、副池多余的水全部移入调节池,使主池、副池的水隔离。然后,再将投料网箱沉入水中,饲料扩散在水面上,供乌鳢食用。下次按照上述方法向另一个水池投喂饲料,如此周而复始,每次投料都诱使乌鳢逆流通过溢流连通堰,增加乌鳢的运动量,进而得到健康的乌鳢,供人类食用。

通过上述方法养殖的乌鳢生长速度适中,优点在于肉质鲜美,脂肪含量低,品质堪比野生乌鳢。

投料网箱优选圆柱形网箱,可由不锈钢框架+外罩或内衬网兜构成。

注:本文中的主池、副池、主放水管、副放水管等带有“主”、“副”字样称谓,只是为方便区分,并无大小、主次之分。

作为优化,所述溢流连通堰包括设置在顶部的、开口向上的槽,上述槽内设有淤泥,上述淤泥内种植有岸边耐湿植物或挺水植物,所述溢流连通堰的最高点由淤泥构成。如此设计,淤泥和岸边耐湿植物或挺水植物一方面增加了乌鳢通过时的难度,另一方面降低乌鳢的暴露程度,增加了乌鳢通过溢流连通堰时的隐蔽性。

作为优化,所述槽由开口向上的不锈钢箱构成,并可拆卸,所述淤泥及其内的岸边耐湿植物或挺水植物均设置在不锈钢箱内。如此设计,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更换、拆装不锈钢箱,在短期内调整岸边耐湿植物或挺水植物密度。

作为优化,所述不锈钢箱共有两个,两个不锈钢箱均呈长方形,并列倾斜设置在溢流连通堰上,两个不锈钢箱外侧低,内侧高,所述淤泥内密布岸边耐湿植物或挺水植物的根须,上述根须使淤泥保持与不锈钢箱沿齐平,形成外侧低,内侧高的坡面,两个上坡面之间形成隆起的中脊。如此设计,水泵启动时,中脊处水浅,两侧水深,乌鳢通过中脊时,需要爬行或半游半爬,运动量大。

作为优化,调节池与主池、副池之间分别设有主放水管和副放水管,主放水管和副放水管上分别设有主放水阀和副放水阀,上述主放水管、副放水管、主放水阀和副放水阀,可将主池、副池内部的水全部或部分放入调节池。如此设计,调节池水面低于主池、副池,需要将主池、副池中的多余水放入调节池时,只有打开相应放水阀即可。

作为优化,主池和副池的进水管的出口端分别连有一个环形喷水管,环形喷水管分别水平设置在主池中心或副池中心,每个环形喷水管上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喷水嘴,每个环形喷水管上的喷水嘴均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指向斜上方。如此设计,在向主池或副池注水时,水经过环形分布的喷水嘴喷出,形成环形漩涡,一方面可进一步增加乌鳢的游动阻力,另一方面投料时,有利于饲料浸水后,诱食性物质的渗出和扩散。

作为优化,所述水泵的驱动机构为转速可调的变频电机或者所述水泵的出口自带调节阀,通过该调节阀与相应端口相连。

本发明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饲料,该乌鳢饲料为膨化颗粒饲料,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鱼粉30%、豆粕33%、酵母2%、猪肝粉6%、血粉3%、鱼油5%、次粉17%、维生素预混料2%、豆油2%。其中次粉为小麦全粉(包含面粉和细麦麸粉)。维生素预混料及膨化颗粒饲料制备方法参见cn101731467a。

如此设计,通过增加猪肝粉,极大地增加了乌鳢饲料的诱食能力。

本发明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养殖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①.修建前述的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养殖池,并向其主池、副池和调节池分别注水,使主池、副池的水不连通,预先配制或购置、或根据实际需要分批配制或购置前述乌鳢饲料;

②.将乌鳢投至或引至主池、副池中的一个水池内,

③.将需要投喂的乌鳢饲料装入所述投料网箱内,将上述投料网箱下部浸入主池、副池中的另一个水池的水中,使乌鳢饲料既能接触水,又无法从投料网箱中流失,

然后调整相关阀门,启动水泵,使水泵从调节池内抽水,向有投料网箱的水池内喷水,乌鳢饲料遇水后释放出诱食性物质,上述诱食性物质随同水流,经溢流连通堰溢流入有乌鳢的水池,乌鳢感应相应的诱食性物质,寻根逆源,当水面上升至足够高度时,乌鳢通过溢流连通堰逆流,半游、半爬至投料网箱周围觅食,

④.待全部或大部乌鳢达到投料网箱周围后,停止从调节池内抽水,将主池和副池内的水部分移至调节池,使主池和副池的水面均低于溢流连通堰中脊,主池和副池隔绝;

⑤.将投料网箱完全沉入水中,其内的乌鳢饲料浮散在水面上,供乌鳢食用,下次投料时,取出所述投料网箱,交换使用主池、副池,回至第③步,如此循环,直至饲养期结束,捕捞乌鳢。如此设计,可使乌鳢在生长过程中,保持无脂肪肝或无明显脂肪肝状态,身体健康、活力好,抗病力强。

作为优化,饲养乌鳢幼苗时,同时在不锈钢箱的淤泥内种植岸边耐湿植物或挺水植物幼苗,调节阀门或变频电机转速,使第③步通过溢流连通堰内的溢流水水深足以没过乌鳢幼苗的背鳍,随着乌鳢不断长大,在确保乌鳢可逆流通过的前提下,调节阀门或变频电机转速,逐渐降低溢流水水深与乌鳢幼苗身体高度的比率,使溢流连通堰的溢流水水深逐渐变得越来越不足以没过乌鳢身体了,最终迫使乌鳢每次进食都不得不淌水爬过溢流连通堰,从而逐渐增加乌鳢的运动量。如此设计,既可尽早培养乌鳢的进食习惯,又照顾到幼苗体力弱、游动力量小的特点。

本发明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养殖池设计科学、建造使用方便,养殖乌鳢幼苗时,主池、副池也可当作普通养鱼池使用,本发明所述饲料诱食性强,本发明乌鳢养殖方法充分利用了能在陆地上滑行,可上岸的特点,乌鳢养殖的乌鳢,肉质堪比野生鱼,适合各乌鳢养殖户、养殖场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养殖池及相应饲料、养殖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养殖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养殖池的溢流连通堰的结构示意图(右侧不锈钢箱内省略淤泥和岸边耐湿植物);

图3是本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养殖池的投料网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主池、2为水泵、3为副池、4为调节池、5为投料网箱、6为进水管、7为出水管、8为进水控制阀、9为出水控制阀、10为溢流连通堰、11为岸边耐湿植物、12为不锈钢箱、13为中脊、14为主放水管、15为副放水管、16为主放水阀、17为副放水阀、18为环形喷水管、19为喷水嘴、20为吊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发明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养殖池,包括主池1和水泵2,该水泵2上设有出口、入口和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池3、调节池4和投料网箱5。

如图3所示,所述投料网箱5顶部开口,其四周及底分别设有网,上述网的网孔小于配用乌鳢饲料的颗粒粒径(投料网箱网孔孔径以乌鳢饲料颗粒加入后,不漏料为准),该投料网箱5可下部浸入水面以下,又可完全沉入水面以下。

主池1、副池3和调节池4分别设有进水管6和出水管7,所有进水管6上分别设有进水控制阀8,并均与所述水泵2的出口相通,所述出水管7上分别设有出水控制阀9,并均与所述水泵2的入口相通,主池1与副池3之间设有溢流连通堰10,主池1上沿(最低点)和副池3上沿(最低点)均高于所述溢流连通堰10的最高点。

如图2所示,所述溢流连通堰10包括设置在顶部的、开口向上的槽,上述槽内设有淤泥,上述淤泥内种植有岸边耐湿植物11(或挺水植物),所述溢流连通堰10的最高点由淤泥构成。所述槽由开口向上的不锈钢箱12构成,并可拆卸,所述淤泥及其内的岸边耐湿植物11(或挺水植物)均设置在不锈钢箱12内。

所述不锈钢箱12共有两个,两个不锈钢箱12均呈长方形,并列倾斜设置在溢流连通堰10上,两个不锈钢箱12外侧低,内侧高,所述淤泥内密布岸边耐湿植物11(或挺水植物)的根须,上述根须使淤泥保持与不锈钢箱沿齐平,形成外侧低,内侧高的坡面,两个上坡面之间形成隆起的中脊13。

调节池4与主池1、副池3之间分别设有主放水管14和副放水管15,主放水管14和副放水管15上分别设有主放水阀16和副放水阀17,上述主放水管14、副放水管15、主放水阀16和副放水阀17,可将主池1、副池3内部的水全部或部分放入调节池4。

主池1和副池3的进水管6的出口端分别连有一个环形喷水管18,环形喷水管18分别水平设置在主池1中心或副池3中心,每个环形喷水管18上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喷水嘴19,每个环形喷水管18上的喷水嘴19均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指向斜上方。

所述水泵2的驱动机构为转速可调的变频电机(图中未示出),或者所述水泵的出口自带调节阀(图中未示出),通过该调节阀与相应端口相连。

本发明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饲料,该乌鳢饲料为膨化颗粒饲料,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鱼粉30%、豆粕33%、酵母2%、猪肝粉6%、血粉3%、鱼油5%、次粉17%、维生素预混料2%、豆油2%。

本发明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养殖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①.修建前述可预防、减轻脂肪肝的乌鳢养殖池,并向其主池1、副池3和调节池4分别注水,使主池1、副池3的水不连通,预先配制或购置、或根据实际需要分批配制或购置前述乌鳢饲料;

②.将乌鳢投至或引至主池1、副池3中的一个水池内,

③.将需要投喂的乌鳢饲料装入所述投料网箱5内,将上述投料网箱5下部浸入主池1、副池3中的另一个水池的水中,使乌鳢饲料既能接触水,又无法从投料网箱5中流失,

然后调整相关阀门,启动水泵2,使水泵2从调节池4内抽水,向有投料网箱5的水池内喷水,乌鳢饲料遇水后释放出诱食性物质,上述诱食性物质随同水流,经溢流连通堰10溢流入有乌鳢的水池,乌鳢感应相应的诱食性物质,寻根逆源,当水面上升至足够高度时,乌鳢通过溢流连通堰10逆流,半游、半爬至投料网箱5周围觅食。

④.待全部或大部乌鳢达到投料网箱周围后,停止从调节池4内抽水,将主池1和副池3内的水部分移至调节池4,使主池1和副池3的水面均低于溢流连通堰10中脊13,主池1和副池3隔绝;

⑤.将投料网箱5完全沉入水中,其内的乌鳢饲料浮散在水面上,供乌鳢食用,下次投料时,取出所述投料网箱5,交换使用主池1、副池3,回至第③步,如此循环,直至饲养期结束,捕捞乌鳢。

作为优化,饲养乌鳢幼苗时,同时在不锈钢箱12的淤泥内种植岸边耐湿植物幼苗(或挺水植物幼苗),调节阀门或变频电机转速,使第③步通过溢流连通堰10内的溢流水水深足以没过乌鳢幼苗的背鳍,随着乌鳢不断长大,在确保乌鳢可逆流通过的前提下,调节阀门或变频电机转速,逐渐降低溢流水水深与乌鳢幼苗身体高度的比率,使溢流连通堰10的溢流水水深逐渐变得越来越不足以没过乌鳢身体了,最终迫使乌鳢每次进食都不得不淌水爬过溢流连通堰,从而逐渐增加乌鳢的运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