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小杂粮分段收获的捡拾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荞麦捡拾收获的捡拾器。
背景技术:
荞麦属于杂粮作物,分甜荞和苦荞两种,其地理分布有明显差异。我国淮河、秦岭、巴山一线(称秦淮线)是甜荞和苦荞种植的过渡区,秦巴山区以北是我国甜荞的主产区,秦巴山区以南是我国苦荞主产区,苦荞为我国所特有,世界上90%以上的苦荞产自于我国。荞麦收获的机械化水平非常低,基本采用人工收获,耗时费力,效率低下。在当前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荞麦机械化收获技术是提高荞麦生产机械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提升荞麦生产效益的重要环节和核心内容。目前我国的荞麦收获基本采用分段收获形式,即人工割倒、人力/机械脱粒、清选,使得荞麦的收获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荞麦分段式收获时,捡拾环节的落粒损失是造成收获损失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降低荞麦收获是的落粒损失,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型低损带式伸缩扒齿荞麦捡拾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目前荞麦分段收获的捡拾收获阶段损失率高的问题,一种用于荞麦捡拾收获的低损捡拾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用于荞麦捡拾收获的低损捡拾器,其核心机构采用采用在齿带式捡拾器的前辊内部集成伸缩扒指机构,并在捡拾台底部设计柔性底板;
所述的齿带式捡拾器的齿带布置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上,由主动辊带动齿带运动;
所述的伸缩扒指在齿带式捡拾器的前辊内部偏心安装,安装轴靠近捡拾台外侧,由链轮传动与前辊同角速度转动,柔和地挑送荞麦禾铺;在主动辊的斜上方设置有一个搅龙,搅龙后面的输送道内安装有刮板输送带,由刮板输送带将捡拾到的荞麦运送到后续的脱粒、清选装置;
所述的柔性底板,固定安装在捡拾台底部,柔性底板靠近前辊部分略微翘起,以收集齿带和伸缩扒指在捡拾过程中的落粒以及在推运、输送过程中造成的落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齿带式捡拾器的前辊内部集成伸缩扒齿机构,并在捡拾台底部设计柔性底板的创新,有效的降低了荞麦捡拾收获时的损失率;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能有效捡拾荞麦,降低捡拾损失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荞麦捡拾收获的低损捡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荞麦捡拾收获的低损捡拾器的剖视图;
图3为一种用于荞麦捡拾收获的低损捡拾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伸缩扒指,2.从动辊,3.链轮,4.仿形轮,5.捡拾带,6.柔性底板,7.捡拾齿,8.主动辊,9.搅龙,10.挡板,11.刮板输送带,12外壳,13.输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荞麦捡拾收获的低损捡拾器采用在齿带式捡拾器的前辊内部集成伸缩扒指机构,并在捡拾台底部设计柔性底板的结构。低损带式伸缩扒指荞麦捡拾器的工作过程是:伸缩扒指(1)和捡拾带(5)将割到晾晒好的荞麦捡拾起并且运送至搅龙(9)和刮板输送带(11)处,再由刮板输送带(11)将荞麦运送到脱粒、清选装置。柔性底板(6)用来收集在荞麦捡拾和输送过程中造成的落粒,挡板(10)是防止捡拾时由于离心而甩出捡拾器的荞麦颗粒。
上面以具体实施例予以说明本发明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上述的说明内容,凡在本发明精神与原则之上所作的任何修改、同等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