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嫁接防风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2877阅读:1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果树嫁接防风支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果树保护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果树嫁接防风支架。



背景技术:

果树嫁接是果树无性繁殖的方法之一,即采取优良品种植株上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植株的适当部位,使两者结合而生成新的植株,由于它具有能保持品性特性、促进植株发育、开花结果、推广良种、培育新种、经济效益明显等一系列优点,而受到人们重视,在农业、林业及园艺界都已成为一种成熟的常规技术被广泛使用。

在嫁接的过程中嫁接点是需要重点保护的,但是在嫁接的过程中,由于风和雨等外界环境对树体的侵害,往往会造成风折现象,使嫁接的枝条折断,影响果树嫁接的成活率,从而会给果木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和危害,也会给种植者造成一定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果树嫁接防风支架,包括防风套、固定圈和扎捆带;

所述防风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空心柱结构、圆台型结构和第二空心柱结构,所述第一空心柱结构和所述圆台型结构均包括内套和套设于内套上的外套,所述内套和所述外套之间多处粘接,形成粘接带,所述粘接带沿轴向分布,使所述内套和所述外套之间分隔成多个密封腔,所述第一空心柱结构的密封腔和所述圆台型结构的密封腔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相通,所述圆台型结构的外套上还设有用于向密封腔内充气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让气体单方向通过的止逆阀;

所述第二空心柱结构上部为双层结构,形成环形通道,下部为固定部,所述环形通道与所述圆台型结构的多个密封腔的底部相通,所述固定部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扎捆耳,所述扎捆耳上开设有扎捆孔,所述扎捆带穿设于所述扎捆孔内,所述固定部沿轴向还开设有开口;

所述固定圈为环形橡胶圈,所述环形橡胶圈具有沿轴向贯穿的豁口,使用时,所述固定圈位于所述第二空心柱结构内。

优选地,所述固定圈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空心柱结构的内径,且所述固定圈的壁厚为1.5~3cm。

更优选地,所述固定圈内壁上设有多个防滑凸起。

更优选地,所述固定圈包括环形本体,所述环形本体下端的外周外延有环形限位卡台。

更优选地,所述开口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圈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扎捆耳的数量为2~3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果树嫁接防风支架,由防风套、固定圈和扎捆带组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圈卡于砧木嫁接部位下方,防风套套设于嫁接部位,且防风套的固定部套设于固定圈上,通过穿设在固定部的扎捆孔内的扎捆带进行捆扎固定,将防风套,通过进气口向防风套内的密封腔中充入少量的气体,使防风套膨胀,形成固定的结构,对嫁接位置起到防风保护,避免风折现象。此外,由于防风套由内套和外套组成,可减少嫁接枝条由于阳光直射而导致的水分蒸发,保证嫁接枝条从嫁接到成活一段时间的生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果树嫁接防风支架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果树嫁接防风支架的固定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果树嫁接防风支架的防风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果树嫁接防风支架,具体如图1-3所示,包括防风套2、固定圈101和扎捆带;防风套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空心柱结构201、圆台型结构202和第二空心柱结构203,第一空心柱结构201和圆台型结构202均包括内套和套设于内套上的外套,内套和外套之间多处粘接,形成粘接带,粘接带沿轴向分布,使内套和外套之间分隔成多个纵向的密封腔,第一空心柱结构201的密封腔和圆台型结构202的密封腔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相通,圆台型结构202的外套上还设有用于向密封腔内充气的进气口,进气口处设置有让气体单方向通过的止逆阀205;第二空心柱结构203上部具有环形通道,下部为固定部,环形通道与圆台型结构202的多个密封腔的底部相通,固定部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扎捆耳204,扎捆耳204上开设有扎捆孔,扎捆带穿设于扎捆孔内,固定部沿轴向还开设有开口206;上述固定圈101为环形橡胶圈,环形橡胶圈具有沿轴向贯穿的豁口,固定圈101位于第二空心柱结构203内。

该果树嫁接防风支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固定圈101具有沿轴向贯穿的豁口,可适用于不同粗度的树干,具体使用时,使用简易充气筒通过进气口向防风套2内充入一些空气,使防风套2膨胀,成型空心结构,将防风套2先套设在在树干上,然后进行嫁接,嫁接完成后,将防风套2向嫁接部位推,使嫁接部位位于防风套2的第一空心柱结构201内,然后再将固定圈101套在树干上第二空心柱结构203对应的位置,第二空心柱结构203位于固定圈101套设于固定圈101表面,最后向扎捆孔内穿设扎捆带,将扎捆带的尾部插入扎捆带头部的拉孔内,从而将防风套2和固定圈101固定于树干上,进一步充气,完成嫁接部位的防风保护。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防风套2为密封塑料材质,上述扎捆带为现成的产品,将扎捆带的尾部插入扎捆带头部的拉孔内,拉动时单向运动,圈成的环逐渐变小,固定性好,有效防止扎捆带脱出;而固定圈101的设置,便于将防风套2固定在树干上,且不损伤树干,起到保护树干的作用。

优选地,由于固定圈101具有贯穿的豁口,便于在树干上安装,同时,还能满足不同粗细的竖杆,固定圈101的外径小于第二空心柱结构203的内径,且第二空心柱结构203的固定部具有开口,使第二空心柱结构203很容易套在固定圈101上,第二空心柱结构203和固定圈101通过扎捆带固定在树干上,防止窜动,且固定圈101的壁厚为1.5~3cm,该厚度能够满足扎捆带防风装置去除,剪刀能够插入剪断扎捆带,避免剪刀划伤树干。

优选地,上述固定圈101包括环形本体,环形本体下端的外周外延有环形限位卡台,限位卡台的设置很好的避免了固定圈101滑入防风套2内,难以取出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防风支架的稳固性。

优选地,上述固定圈101内壁上设有多个防滑凸起,进一步增大固定圈101和树干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防风之间滑落。

在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扎捆耳204的数量为2~3个,主要是便于定位扎捆带。

优选地,上述开口206的长度大于固定圈101的高度,完成安装时,开口206上部不与固定圈101接触,形成类似透气孔的结构,增强了该防风支架的透气性,落入防风套2内的少量雨水可通过该结构及时流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其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