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联合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5658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大蒜联合收获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机。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农业活动占了很大一部分劳动力资源,随着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向前迈进,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我国也是世界大蒜的主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大蒜产品远销东南亚、东亚、中东、美洲、欧洲等地,年创汇超过4亿美元。大蒜是劳动密集型栽培作物,收获作业是其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存在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占用农时多、收获季节性强、收获损失大、效率低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大蒜生产发展、产业成长的主要问题。随着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大蒜机械化收获问题也备受关注,已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需求和研发的重点之一。我国大蒜机械化收获机具的研究起步晚、技术水平不成熟、可靠性差、效率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近年来,农业部和国内大蒜主产区均非常重视大蒜的机械化收获,国内相关领域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相继开发了一些大蒜收获机。

大蒜收获的流程为:1、将大蒜从地里犁出;2、将1中犁出的大蒜根部的泥土清清除;3、将蒜头与蒜杆的分离;4、蒜头和蒜杆的输送。现有的大蒜收获机在进行流程1时,经常会对大蒜造成损伤,收获损失大、效率低;现有的大蒜收获机往往忽略了流程2,或者采用震动的方式清除泥土进行流程2,此种方式容易伤蒜,虽然从大蒜的表面看不出来,但是大蒜的内部已经损伤;现有的大蒜收获机在进行流程3时,不能有效的将蒜茎与蒜头分离干净,并且再分离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蒜茎缠绕的问题,不能满足连续作业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机,自动化程度高,收获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机,其特点是:它包括机身、犁组件、清泥装置和切割装置,所述犁组件与机身相连,清泥装置和切割装置设置在机身的前端,且切割装置位于清泥装置的后方。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机,其犁组件包括犁刀、支架、限位轮和油缸,所述支架包括前横杆、后横杆和竖杆,前横杆和后横杆分别设置在竖杆两侧,犁刀通过圆锥销固定在前横杆的前端,限位轮设置在竖杆的两端,后横杆的后端与大蒜联合收获机的机身铰接,所述油缸的缸体设置在大蒜联合收获机的底盘上,油缸的活塞部与支架的竖杆连接,所述前横杆弯折成S形。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机,其清泥装置包括第一液压马达、圆毛刷、主轴和附件,所述第一液压马达与主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主轴的另一端与附件连接,圆毛刷设置在主轴上,且圆毛刷的圆心位于主轴的主轴心线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机,其圆毛刷有四组,每一组圆毛刷由三个刷子组成,相邻两组圆毛刷之间分开一定距离。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机,其切割装置包括液压马达、限位板、链轮箱和锯齿形刀盘,所述液压马达与链轮箱的输入端相连,链轮箱输出端的转轴上设置有锯齿形刀盘,限位板设置在链轮箱上且位于锯齿形刀盘下方,限位板的一端伸出锯齿形刀盘的边缘,限位板的伸出端具有Y型开口。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机,其锯齿形刀盘的刀刃边缘高于Y型开口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机,1、将大蒜从地里犁出时,不会对大蒜造成损伤,收获损失小、效率高,前横杆采用流线型设计,增强大蒜和土壤的分离效果,减少了犁前进时的阻力,最大化减少了动力消耗;2、采用圆毛刷转动的方式清除泥土,不易伤蒜;3、切割装置能有效的将蒜茎与蒜头分离干净,并且不会出现蒜茎缠绕的问题,满足连续作业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犁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犁组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清泥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切割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板的示意图。

图中:

机身1,

犁组件2,

犁刀2.1,

支架2.2,

前横杆2.2.1,

后横杆2.2.2,

竖杆2.2.3,

限位轮2.3,

油缸2.4,

清泥装置3,

第一液压马达3.1,

圆毛刷3.2,

主轴3.3,

附件3.4

切割装置4,

第二液压马达4.1,

限位板4.2,

Y型开口4.2.1

链轮箱4.3,

锯齿形刀盘4.4。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蒜联合收获机,它包括机身1、犁组件2、清泥装置3和切割装置4,

所述犁组件2包括犁刀2.1、支架2.2、限位轮2.3和油缸2.4,所述支架2.2包括前横杆2.2.1、后横杆2.2.2和竖杆2.2.3,前横杆2.2.1和后横杆2.2.2分别设置在竖杆2.2.3两侧,犁刀2.1通过圆锥销固定在前横杆2.2.1的前端,限位轮2.3设置在竖杆2.2.3的两端,后横杆2.2.2的后端与大蒜联合收获机的机身铰接,所述油缸2.4的缸体设置在大蒜联合收获机的底盘上,油缸2.4的活塞部与支架2.2的竖杆2.2.3连接。

所述前横杆2.2.1弯折呈S形,为流线型,增强大蒜和土壤的分离效果,减少了犁前进时的阻力,最大化减少了动力消耗。

在油缸2.4的作用下,油缸2.4推动支架2.2使其倾斜成犁地的角度,流线型的前横杆2.2.1增强了大蒜和土壤的分离效果,在切断蒜头根须的同时又不对大蒜造成损伤,收获损失小,效率高。

所述清泥装置3设置在大蒜联合收获机的机身1的前端,清泥装置3包括第一液压马达3.1、圆毛刷3.2、主轴3.3和附件3.4,所述第一液压马达3.1与主轴3.3的一端连接,所述主轴3.3的另一端与附件3.4连接,圆毛刷3.2设置在主轴3.3上,且圆毛刷3.2的圆心位于主轴3.3的主轴心线上。

第一液压马达3.1用于提供动力,第一液压马达3.1带动主轴3.3转动,设置在主轴3.3上的圆毛刷3.2也随之转动,圆毛刷3.2与大蒜的根部接触,清除大蒜根部的泥土。

圆毛刷3.2装配在主轴上,用紧定螺丝固定好,套管控制好间距,保证每棵蒜都在毛刷的清理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主轴3.3上设置有四组圆毛刷3.2,每一组圆毛刷3.2由三个刷子组成,相邻两组圆毛刷3.2之间分开一定距离。

附件3.4支撑主轴3.3防止其窜动,保证圆毛刷3.2始终紧贴着蒜头根部。

第一液压马达3.1带动主轴3.3转动,使得圆毛刷3.2紧贴蒜头转动,因此能有效的把蒜头根部的泥清理掉,且不损伤蒜头。

所述切割装置4设置在大蒜联合收获机的机身1的前部,且位于清泥装置3的后方,切割装置4包括第二液压马达4.1、限位板4.2、链轮箱4.3和锯齿形刀盘4.4,所述第二液压马达4.1与链轮箱4.3的输入端相连,链轮箱4.3输出端的转轴上设置有锯齿形刀盘4.4,限位板4.2设置在链轮箱4.3上且位于锯齿形刀盘4.4下方,限位板4.2的一端伸出锯齿形刀盘4.4的边缘,限位板4.2的伸出端具有Y型开口4.2.1。

第二液压马达4.1用于提供动力,通过链轮箱4.3把动力传递到锯齿形刀盘4.4。

限位板4.2位于锯齿形刀盘4.4下面,大蒜根部去泥后,蒜杆进入Y型开口4.2.1内,同时在旋转的锯齿形刀盘4.4的作用下,蒜杆被割断。

所述锯齿形刀盘4.4的刀刃边缘高于Y型开口4.2.1的底部,此种设计使得蒜杆在Y型开口4.2.1处顺利被锯齿形刀盘4.4的刀刃割断。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限位板4.2的作用下,蒜杆能整齐的进入Y型开口4.2.1,蒜杆被锯齿形刀盘4.4割断后,蒜杆长度一致,切口平直,便于后续输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