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巨菌草种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3639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巨菌草种植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巨菌草种植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巨菌草种植机。



背景技术:

巨菌草是一种种植在瘠土、盐碱地、旱地、沙地等非农田小坡地的巨大能源草,目前我国对菌草种植设备的研制投入较少,生产单位总体实力不强,产品质量不高,适应性差、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不高。在巨菌草种植机中,巨菌草种植机排出的巨菌草种苗沿着种植机的前后方向设置,便于将巨菌草种苗直接种植在开沟机构开设的沟渠中,现有的巨菌草种植机的种箱均垂直于种植机前后方向移动,使种植机的整体宽度较宽,体积较大,特别在种植机后端的宽度和体积较大,使种植机对作业空间要求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巨菌草种植机,使种箱沿着种植机前后方向设置,减少种植机的宽度和体积,使种植机使用场合更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巨菌草种植机,包括送料机构、排种机构和转向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种箱和种箱移动机构,所述种箱上设有多个隔板,相邻的隔板之间的距离与巨菌草种苗的宽度适配,所述种箱移动机构带动所述种箱沿着种植机前后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排种机构包括排种辊和排种电机,所述排种电机带动所述排种辊转动,所述排种辊与所述隔板均垂直于种植机前后方向设置,所述转向机构上端与所述排种辊的出口对接,所述转向机构用于将从排种辊掉落的巨菌草种苗的方向旋转90°。

进一步的,所述排种机构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聚料板,所述排种辊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多个所述排种辊并行排列设置,两个所述聚料板上端的距离与多个排种辊的总宽度适配,下端的距离与巨菌草种苗的宽度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段和导向段,所述转向段包括倾斜底板、圆弧挡板和支点轴,所述倾斜底板从上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圆弧挡板有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倾斜底板的上表面,支点轴的底部固定在倾斜底板上,支点轴靠近其中一个圆弧挡板设置;所述导向段包括水平底板和直挡板,所述水平底板一端与所述倾斜底板的底部连接,所述直挡板有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水平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直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圆弧挡板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种箱移动机构包括种箱电机、滚珠丝杆、丝杆滑块和导杆,所述种箱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滚珠丝杆连接,所述滚珠丝杆与所述丝杆滑块螺接,所述丝杆滑块与所述导杆滑动连接,所述导杆与所述滚珠丝杆平行设置,所述种箱与所述丝杆滑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种辊包括芯轴和定位块,所述芯轴上设有至少一个的缺口,该缺口的表面设有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第一凹槽,所述定位块上设有凸起,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凸起形状适配,所述定位块通过所述凸起插接在所述芯轴的第一凹槽中,所述芯轴的一个缺口处嵌合有至少两个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圆弧开口槽,所述圆弧开口槽的大小与巨菌草种苗直径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芯轴的缺口的侧面投影形状为L形,所述第一凹槽和凸起的截面形状均为多半圆形,所述定位块安装在所述芯轴上后,两者的外轮廓在同一个圆上。

进一步的,所述排种辊还包括软垫,所述软垫安装在所述定位块的圆弧开口槽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补种机构,所述补种机构包括补种电机、补种辊和挡圈,所述补种电机带动所述补种辊转动,所述补种辊的外圆周上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第二凹槽,多个第二凹槽沿补种辊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与巨菌草种苗宽度适配,所述挡圈套在所述补种辊上,所述挡圈与种植机的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挡圈的下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与巨菌草种苗宽度适配。

进一步的,还包括开沟机构,所述开沟机构包括开沟犁和第一固定杆,所述开沟犁的俯视投影形状和侧视投影形状均为三角形,所述开沟犁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端与种植机的机架连接,所述开沟机构位于所述排种机构的前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覆土机构和镇压机构,所述覆土机构包括两个覆土板和第二固定杆,两个所述覆土板对称设置,且从前向后,两个覆土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所述覆土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与种植机的机架连接,所述覆土机构位于所述排种机构和补种机构的后方;所述镇压机构包括压辊和第三固定杆,所述压辊的外形为圆柱形,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下端为U字形,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下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辊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上端与种植机的机架连接,所述镇压机构位于所述覆土机构的后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送料机构中的种箱在种箱移动机构的带动下做往复直线运动,种箱上相邻的隔板之间放置一个巨菌草种苗,种箱中的巨菌草种苗从底部掉落至排种辊上,排种辊在排种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排种辊排出的巨菌草种苗垂直于巨菌草种植机的前进方向,种箱沿着种植机前后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减小了种植机的宽度和体积,种箱和排种辊排出的巨菌草种苗垂直于种植机前后方向,转向机构将巨菌草种苗转向成平行于巨菌草种植机前进方向,即将巨菌草种苗转向90°,使能够实现巨菌草种苗沿着种植机的前后方向掉落在田地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巨菌草种植机的前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巨菌草种植机的后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巨菌草种植机的右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聚料板与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种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补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覆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镇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送料机构;2、排种机构;3、转向机构;4、补种机构;5、开沟机构;6、覆土机构;7、镇压机构;8、机架;

11、种箱;12、种箱移动机构;13、隔板;

121、种箱电机;122、滚珠丝杆;123、丝杆滑块;124、导杆;

21、排种辊;22、聚料板;

211、芯轴;2111、第一凹槽;212、定位块;2121、凸起;2122、圆弧开口槽;213、软垫;

31、转向段;32、导向段;311、倾斜底板;312、圆弧挡板;313、支点轴;

321、水平底板;322、直挡板;3121、圆弧段;3122、斜面段;

41、补种电机;42、补种辊;421、第二凹槽;43、挡圈;431、开口;

51、开沟犁;52、第一固定杆;

61、覆土板;62、第二固定杆;

71、压辊;72、第三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使种箱沿着种植机前后方向移动,并设置转向机构,将巨菌草种苗转动成与种植机前后方向平行,缩小种植机的整体宽度,减少种植机的体积。

请参照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巨菌草种植机,包括送料机构1、排种机构2和转向机构3,所述送料机构1包括种箱11和种箱移动机构12,所述种箱11上设有多个隔板13,相邻的隔板13之间的距离与巨菌草种苗的宽度适配,所述种箱移动机构12带动所述种箱11沿着种植机前后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排种机构2包括排种辊21和排种电机,所述排种电机带动所述排种辊21转动,所述排种辊21与所述隔板13均垂直于种植机前后方向设置,所述转向机构3上端与所述排种辊21的出口对接,所述转向机构3用于将从排种辊21掉落的巨菌草种苗的方向旋转90°。

进一步的,所述排种机构2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聚料板22,所述排种辊2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多个所述排种辊21并行排列设置,两个所述聚料板22上端的距离与多个排种辊21的总宽度适配,下端的距离与巨菌草种苗的宽度适配。

由上述描述可知,排种辊2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两个相对设置的聚料板22可实现将多个排种辊21排出的巨菌草种苗从一个位置排出,结构合理,同时多个排种辊21可提高巨菌草种植机的排种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机构3包括转向段31和导向段32,所述转向段31包括倾斜底板311、圆弧挡板312和支点轴313,所述倾斜底板311从上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圆弧挡板312有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倾斜底板311的上表面,支点轴313的底部固定在倾斜底板311上,支点轴313靠近其中一个圆弧挡板312设置;所述导向段32包括水平底板321和直挡板322,所述水平底板321一端与所述倾斜底板311的底部连接,所述直挡板322有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水平底板321的上表面,所述直挡板322的一端与所述圆弧挡板312的一端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转向机构3中的转向段31将从排种辊21排出的巨菌草种苗接住后,倾斜底板311向下倾斜设置,则在重力作用下,巨菌草种苗顺着倾斜底板311向下滑动,同时巨菌草种苗一端绕着支点轴313转动,从而实现巨菌草种苗的转向,90°转向后,在惯性力作用下巨菌草种苗继续向导向段32滑动,经过两个直挡板322之间进行导向后排出,结构合理巧妙,实现巨菌草种苗的自动90°转向。

进一步的,两个圆弧挡板312的上端开口431与巨菌草种苗长度适配,下端开口431与巨菌草种苗宽度适配,两个直挡板322之间的距离与巨菌草种苗宽度适配。

由上述描述可知,两个圆弧挡板312的上端用来接住垂直于种植机前进方向的巨菌草种苗,下端用来限位排出平行于种植机前进方向的巨菌草种苗,两个直挡板322用来导向巨菌草种苗,结构合理。

进一步的,所述倾斜底板311与所述水平底板321通过圆角过渡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倾斜底板311与水平底板321通过圆角过渡连接,使巨菌草种苗从转向段31到导向段32运动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支点轴313设置在所述倾斜底板311的上端,且靠近一个圆弧挡板312的距离为两个圆弧挡板312上端宽度的1/6~1/3。

由上述描述可知,支点轴313作为巨菌草种苗转向过程中的转动支点,仅与巨菌草种苗的一个端部接触,使巨菌草种苗的另一个端部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向下转动,实现巨菌草种苗的自动转向。

进一步的,所述圆弧挡板312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圆弧段3121和斜面段3122,所述圆弧段3121的下端与所述斜面段3122的上端连接,从上到下,两个所述圆弧挡板312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由上述描述可知,圆弧挡板312上端设置为圆弧段3121,下端设置为斜面段3122,对巨菌草的转向运动起到限位和导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种箱移动机构12包括种箱电机121、滚珠丝杆122、丝杆滑块123和导杆124,所述种箱电机121的输出轴与所述滚珠丝杆122连接,所述滚珠丝杆122与所述丝杆滑块123螺接,所述丝杆滑块123与所述导杆124滑动连接,所述导杆124与所述滚珠丝杆122平行设置,所述种箱11与所述丝杆滑块123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种箱电机121转动带动滚珠丝杆122转动,滚珠丝杆122转动带动丝杆滑块123移动,从而带动种箱11移动,导杆124对丝杆滑块123的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结构合理,使种箱11运动准确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排种辊21包括芯轴211和定位块212,所述芯轴211上设有至少一个的缺口,该缺口的表面设有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第一凹槽2111,所述定位块212上设有凸起2121,所述第一凹槽2111与所述凸起2121形状适配,所述定位块212通过所述凸起2121插接在所述芯轴211的第一凹槽2111中,所述芯轴211的一个缺口处嵌合有至少两个的定位块212,所述定位块212上设有圆弧开口槽2122,所述圆弧开口槽2122的大小与巨菌草种苗直径适配。

由上述描述可知,定位块212上的圆弧开口槽2122用来接纳巨菌草种苗,定位块212通过凸起2121插接在芯轴211的第一凹槽2111中,安装便捷,定位可靠;由于巨菌草种苗在长度方向上并不是完全直线形的,定位块21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使排种辊21与巨菌草种苗部分接触,防止排种辊21损坏巨菌草种苗。

进一步的,所述芯轴211的缺口的侧面投影形状为L形,所述第一凹槽2111和凸起2121的截面形状均为多半圆形,所述定位块212安装在所述芯轴211上后,两者的外轮廓在同一个圆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芯轴211与定位块212连接的截面投影形状为L形,使芯轴211与定位块212之间连接定位可靠;第一凹槽2111与凸起2121的截面形状为多半圆形,有效防止凸起2121从第一凹槽2111中脱落;芯轴211与定位块212的外轮廓在同一个圆上,保持排种辊21的外圆面完整。

进一步的,所述排种辊21还包括软垫213,所述软垫213安装在所述定位块212的圆弧开口槽2122的内侧壁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软垫213可以为泡沫、橡胶或者硅胶,在定位块212的圆弧开口槽2122的内侧壁上安装软垫213,进一步对巨菌草种苗起到防护作用。

进一步的,还包括补种机构4,所述补种机构4包括补种电机41、补种辊42和挡圈43,所述补种电机41带动所述补种辊42转动,所述补种辊42的外圆周上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第二凹槽421,多个第二凹槽421沿补种辊42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第二凹槽421的宽度与巨菌草种苗宽度适配,所述挡圈43套在所述补种辊42上,所述挡圈43与种植机的机架8固定连接,所述挡圈43的下端设有开口431,所述开口431的宽度与巨菌草种苗宽度适配。

由上述描述可知,补种电机41转动带动补种辊42转动,巨菌草种苗均布放置在第二凹槽421中,挡圈43对位于第二凹槽421中的巨菌草种苗起到防护作用,补种辊42转动过程中,位于补种辊42最下方的第二凹槽421开口朝下,此时位于该第二凹槽421中的巨菌草种苗从挡圈43的开口431处掉落至地面,补种机构4在排种机构2中料用完的时候且未能及时补种的时候,或者在排种机构2故障的时候启动使用,作为种植机的后补排种措施,减少种植机停机的概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开沟机构5,所述开沟机构5包括开沟犁51和第一固定杆52,所述开沟犁51的俯视投影形状和侧视投影形状均为三角形,所述开沟犁51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杆52的下端,所述第一固定杆52的上端与种植机的机架8连接,所述开沟机构5位于所述排种机构2的前方。

由上述描述可知,开沟犁51起到在田地中翻出一条沟渠的作用,后方的排种机构2排出的巨菌草种苗种植在开沟犁51翻出的沟渠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覆土机构6和镇压机构7,所述覆土机构6包括两个覆土板61和第二固定杆62,两个所述覆土板61对称设置,且从前向后,两个覆土板61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所述覆土板61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杆62的下端,所述第二固定杆62的上端与种植机的机架8连接,所述覆土机构6位于所述排种机构2和补种机构4的后方;所述镇压机构7包括压辊71和第三固定杆72,所述压辊71的外形为圆柱形,所述第三固定杆72的下端为U字形,所述第三固定杆72的下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辊71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72的上端与种植机的机架8连接,所述镇压机构7位于所述覆土机构6的后方。

由上述描述可知,巨菌草种苗掉落在开沟机构5开出的沟渠后,覆土机构6将该沟渠两边的土重新覆盖在沟渠中,然后用镇压机构7将重新覆盖的土压实,实现对巨菌草种苗的自动种植。

请参照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巨菌草种植机,包括送料机构1、排种机构2和转向机构3,所述送料机构1包括种箱11和种箱移动机构12,所述种箱11上设有多个隔板13,相邻的隔板13之间的距离与巨菌草种苗的宽度适配,所述种箱移动机构12带动所述种箱11沿着种植机前后方向往复移动,所述排种机构2包括排种辊21和排种电机,所述排种电机带动所述排种辊21转动,所述排种辊21与所述隔板13均垂直于种植机前后方向设置,所述转向机构3上端与所述排种辊21的出口对接,所述转向机构3用于将从排种辊21掉落的巨菌草种苗的方向旋转90°。

请参照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

一种巨菌草种植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排种机构2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聚料板22,所述排种辊2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多个所述排种辊21并行排列设置,两个所述聚料板22上端的距离与多个排种辊21的总宽度适配,下端的距离与巨菌草种苗的宽度适配。

请参照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为:

一种巨菌草种植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转向机构3包括转向段31和导向段32,所述转向段31包括倾斜底板311、圆弧挡板312和支点轴313,所述倾斜底板311从上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圆弧挡板312有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倾斜底板311的上表面,支点轴313的底部固定在倾斜底板311上,支点轴313靠近其中一个圆弧挡板312设置;所述导向段32包括水平底板321和直挡板322,所述水平底板321一端与所述倾斜底板311的底部连接,所述直挡板322有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水平底板321的上表面,所述直挡板322的一端与所述圆弧挡板312的一端连接;两个圆弧挡板312的上端开口431与巨菌草种苗长度适配,下端开口431与巨菌草种苗宽度适配,两个直挡板322之间的距离与巨菌草种苗宽度适配,所述倾斜底板311与所述水平底板321通过圆角过渡连接,所述支点轴313设置在所述倾斜底板311的上端,且靠近一个圆弧挡板312的距离为两个圆弧挡板312上端宽度的1/6~1/3,所述圆弧挡板312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圆弧段3121和斜面段3122,所述圆弧段3121的下端与所述斜面段3122的上端连接,从上到下,两个所述圆弧挡板312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请参照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为:

一种巨菌草种植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种箱移动机构12包括种箱电机121、滚珠丝杆122、丝杆滑块123和导杆124,所述种箱电机121的输出轴与所述滚珠丝杆122连接,所述滚珠丝杆122与所述丝杆滑块123螺接,所述丝杆滑块123与所述导杆124滑动连接,所述导杆124与所述滚珠丝杆122平行设置,所述种箱11与所述丝杆滑块123连接。

请参照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为:

一种巨菌草种植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排种辊21包括芯轴211、定位块212和软垫213,所述芯轴211上设有至少一个的缺口,该缺口的表面设有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第一凹槽2111,所述定位块212上设有凸起2121,所述第一凹槽2111与所述凸起2121形状适配,所述定位块212通过所述凸起2121插接在所述芯轴211的第一凹槽2111中,所述芯轴211的一个缺口处嵌合有至少两个的定位块212,所述定位块212上设有圆弧开口槽2122,所述圆弧开口槽2122的大小与巨菌草种苗直径适配,所述芯轴211的缺口的侧面投影形状为L形,所述第一凹槽2111和凸起2121的截面形状均为多半圆形,所述定位块212安装在所述芯轴211上后,两者的外轮廓在同一个圆上,所述软垫213安装在所述定位块212的圆弧开口槽2122的内侧壁上。

请参照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为:

一种巨菌草种植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补种机构4,所述补种机构4包括补种电机41、补种辊42和挡圈43,所述补种电机41带动所述补种辊42转动,所述补种辊42的外圆周上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第二凹槽421,多个第二凹槽421沿补种辊42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第二凹槽421的宽度与巨菌草种苗宽度适配,所述挡圈43套在所述补种辊42上,所述挡圈43与种植机的机架8固定连接,所述挡圈43的下端设有开口431,所述开口431的宽度与巨菌草种苗宽度适配。

请参照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为:

一种巨菌草种植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开沟机构5、覆土机构6和镇压机构7,所述开沟机构5包括开沟犁51和第一固定杆52,所述开沟犁51的俯视投影形状和侧视投影形状均为三角形,所述开沟犁51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杆52的下端,所述第一固定杆52的上端与种植机的机架8连接,所述开沟机构5位于所述排种机构2的前方;所述覆土机构6包括两个覆土板61和第二固定杆62,两个所述覆土板61对称设置,且从前向后,两个覆土板61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所述覆土板61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杆62的下端,所述第二固定杆62的上端与种植机的机架8连接,所述覆土机构6位于所述排种机构2和补种机构4的后方;所述镇压机构7包括压辊71和第三固定杆72,所述压辊71的外形为圆柱形,所述第三固定杆72的下端为U字形,所述第三固定杆72的下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辊71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72的上端与种植机的机架8连接,所述镇压机构7位于所述覆土机构6的后方。

假设排种辊21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排种辊21上各设有两个缺口,两个缺口位于排种辊21直径方向的两端,两个排种辊21并行排列,种箱11的底部与两个排种辊21位置对应的地方设有漏种孔,两个排种辊21的缺口朝向均不同,交错排列,排种电机通过带传动组件带动两个排种辊21同时转动。工作时,种箱11移动到初始位置,假如位于向种植机后端移动的极限位置,先在种箱11的相邻的隔板13之间放置巨菌草种苗,种植机向前移动,开沟机构5在田地中开出沟渠,种箱移动机构12带动种箱11向前移动两个的相邻隔板13距离,一个排种辊21的一个缺口转动到最上方,与种箱11的一个漏种孔位置对接,该漏种孔处的巨菌草种苗掉落在一个排种辊21的定位块212的圆弧开口槽2122中,并随排种辊21转动至最下方,巨菌草种苗从排种辊21上掉落至两个聚料板22之间,并从两个聚料板22的下端漏至转向机构3的上端,此时在重力作用下,巨菌草种苗的一端绕着支点轴313转动,巨菌草种苗的另一端转动到一端的下方,并在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巨菌草种苗整体滑落至两个直挡板322之间,并最终掉落至开沟机构5开出的沟渠中,然后覆土机构6上的两个覆土板61将沟渠两侧的土覆盖在巨菌草种苗上,镇压机构7的压辊71将新覆盖的土压实,至此完成一根巨菌草种苗的种植;在排种阶段,另一个排种辊21的一个缺口转动到最上方,与种箱11的另一个漏种孔位置对接,该漏种孔处的巨菌草种苗掉落在另一个排种辊21的定位块212的圆弧开口槽2122中,然后种箱移动机构12带动种箱11继续向前移动两个的相邻隔板13距离,如此不断进行送料和排种;当种箱11中的巨菌草种苗排出完毕,种箱11又没来得及补种,或者需要时间补种,此时排种辊21上无巨菌草种苗排出,补种电机41带动补种辊42转动,位于补种辊42最下方的巨菌草种苗从挡圈43的开口431掉落至开沟机构5开设的沟渠中,当排种机构2恢复正常排种,补种机构4停止工作,继续使用排种机构2进行排种,减少巨菌草种植机停机的概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巨菌草种植机,通过送料机构1实现巨菌草种苗的自动送料,通过排种机构2实现巨菌草种苗的自动排种,通过多个排种辊21提高种植机的排种效率,通过转向机构3实现巨菌草种苗的自动转向,通过补种机构4实现巨菌草种苗的自动补种,通过开沟机构5、覆土机构6、镇压机构7实现巨菌草种苗种植中的自动挖沟、覆土和压土,最终实现巨菌草种苗的自动种植,该巨菌草种植机种植效率高,结构灵巧,运行稳定性高,宽度窄,整体体积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