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大棚温湿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575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大棚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农业大棚温湿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农业大棚中,蔬菜的生长与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息息相关,对于蔬菜大棚来说,尤其是冬季大棚蔬菜,最重要的一个管理因素是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目前,大多数农业大棚的温度调节多采用原始的燃煤供暖方式,需要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且存在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具有自动调温系统的大棚中,一般设有暖气片或电加热暖吹风装置,然而,暖气片的增温效果缓慢且不具备湿度调节功能,同时,由于大棚内空间较大,需设置大量暖气片组合使用,成本较高且空间占用率大;电加热暖吹风的方式具有能耗高、湿度难以控制的缺点,使用成本较大且不能为农作物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农业大棚温湿度调节装置,该装置具有增温增湿效率高、效果好、空间占用率小、使用成本低且能自动调节大棚内的温湿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大棚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温湿度传感器,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源输出端与温度传感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源输出端还连接有控制系统、电加热水箱、循环风扇、温湿度传感器和自吸水泵;电加热水箱顶端设有出风口,循环风扇的进风口与电加热水箱的出风口连接,循环风扇的出风口与主通风管道的进风口连接,主通风管道固定安装于大棚内中间走廊的拉杆上,主通风管道管壁间隔设有多个出风口,主通风管道下方设有倾斜设置的辅助进风口,辅助进风口内设有止回阀,防止主通风管道的暖风通过辅助进风口排出,主通风管道末端管壁下方设有出水口,能够及时排出暖风中水汽的冷凝水;输水管为U型管路,输水管固定安装于拉杆上,输水管的进水端通过自吸水泵与大棚外侧的蓄水池连通,输水管管壁间隔设有多个旋转雾化喷头,输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有回流管,回流管出水端与蓄水池连通;太阳能电池板、电加热水箱、循环风扇、自吸水泵、温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主通风管道的末端设有密封端口。

所述辅助进风口与主通风管道轴向间的夹角为30°—60°,倾斜设置的辅助进风口更有利于辅助风进入管道,提高管内风的流通速度,提高增温效率。

所述出风口为可左右调整风向的百叶出风口,有助于扩大排风面积,提高暖风扩散效率。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置于大棚内农作物区域,可实时向控制系统传送温湿度信息。

所述输水管与自吸水泵、回流管均通过软管连接。

所述主通风管道和输水管的安装高度为2m-3m,不占用地面种植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循环风扇吹动电加热水箱顶端的暖风,通过主通风管道的百叶出风口排出,达到增温的目的,同时,通过输水管上安装的旋转雾化喷头进行喷雾,达到增湿的目的,该方案暖风扩散范围广,较现有技术中的暖气片增温方式,该方案的增温效率更高且兼具增湿功能,同电加热方式相比,能耗更低;该温湿度调节装置的主通风管道和输水管均吊装在拉杆上,距离地面高度为2m-3m,不占用种植土地资源;该方案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大棚内温度及湿度信息,并通过控制系统实时对温度及湿度进行调节,自动化程度高;该温湿度调节装置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为电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环保、节能且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农业大棚温湿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太阳能电池板,2为温湿度传感器,3为控制系统,4为电加热水箱,5为循环风扇,6为主通风管道,7为输水管,8为百叶出风口,9为辅助进风口,10为止回阀,11为密封端口,12为出水口,13为自吸水泵,14为蓄水池,15为旋转雾化喷头,16为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农业大棚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温湿度传感器2,该温湿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3、电加热水箱4、循环风扇5、主通风管道6、输水管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系统3、电加热水箱4、循环风扇5、温湿度传感器2和自吸水泵13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电加热水箱4顶端设有出风口,循环风扇5的进风口与电加热水箱4的出风口连接,循环风扇5的出风口与主通风管道6的进风口连接,主通风管道6固定安装于大棚内中间走廊的拉杆上,主通风管道6管壁间隔设有多个出风口,出风口为可左右调整风向的百叶出风口8,主通风管道6下方设有倾斜设置的辅助进风口9,辅助进风口9与主通风管道6轴向间的夹角为30°,辅助进风口9内设有止回阀10,主通风管道6的末端设有密封端口11,主通风管道6末端管壁下方设有出水口12;输水管7为U型管路,输水管7固定安装于拉杆上,输水管7的进水端通过自吸水泵13与大棚外侧的蓄水池14连通,输水管7管壁间隔设有多个旋转雾化喷头15,输水管7的出水端连接有回流管16,回流管16出水端与蓄水池14连通,输水管7与自吸水泵13、回流管16均通过软管连接;主通风管道6和输水管7的安装高度为2m;温湿度传感器2置于大棚内农作物区域;太阳能电池板1、电加热水箱4、循环风扇5、自吸水泵13、温湿度传感器2均与控制系统3电连接。

一种农业大棚温湿度调节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源用于电加热水箱、自吸水泵、温湿度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大棚室温较低时,由控制系统控制启动循环风扇,循环风扇将电加热水箱出风口的热蒸汽送入主通风管道并通过百叶出风口排入大棚内,达到对大棚升温的目的,同时,辅助风可通过辅助进风口进入主通风管道,从而增加了管道内蒸汽的流通速度,提高了升温速率,当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达到预定值时,控制系统控制循环风扇停止运行并切断电源;当传感器检测到大棚内湿度较低时,由控制系统控制启动自吸水泵,蓄水之中的水通过输水管上安装的旋转雾化喷头喷入大棚内,从而达到增湿的目的,当传感器检测到湿度达到预定值时,控制系统控制自吸水泵停止运行并且切断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上述实例,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同原理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