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塑料拱棚上隔离遮阳网与塑料薄膜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夏季高温强光对蔬菜种植会产生不利影响,通常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瓜果类蔬菜出现花芽分化不良,落花落果,日灼病害等,直接降低蔬菜产量与品质,速生叶菜出现出苗难,生长困难等问题,导致季节性蔬菜供应不平衡。实践表明,遮阳覆盖对于缓解我国尤其是南方各省蔬菜夏淡季起着重要作用。遮阳网覆盖栽培遮光降温效果明显,其应用越来越普遍。但必须科学合理地使用遮阳网,防止产生负面效应。传统的塑料拱棚遮阳网覆盖方式,一种是去除棚膜后将遮阳网覆盖在拱棚骨架上,但这种方式不能避雨,植株容易发生病害;另一种是直接将遮阳网贴在棚膜表面覆盖,这样做虽然降低了棚内的光照强度,但是由于遮阳网多是黑色,吸热率高,导致很多的热量传导到棚内,降温效果差,对棚内蔬菜作物的生长不利。因此遮阳网要与棚膜保持一定距离,降温效果才好。虽然有一些遮阳网覆盖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都是采用钢管结构,投入成本太高,生产上不易推广。如何为大棚配置简易的遮阳网覆盖方式,避免由于遮阳网传导热量导致的棚内升温,降低相关设施投入成本,是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传统的塑料拱棚遮阳网覆盖方式要么不能避雨,植株容易发生病害;要么由于遮阳网吸热率高,紧贴棚膜导致很多的热量传导到棚内,降温效果差,对棚内蔬菜作物的生长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塑料拱棚上隔离遮阳网与塑料薄膜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隔离遮阳网与塑料薄膜的装置,所述隔离遮阳网与塑料薄膜的装置设置有:
多个纵杆;
所述纵杆通过接头与多个上弦杆和下弦杆连接;
所述纵杆之间通过接头安装有多个立杆;
所述上弦杆、下弦杆之间通过接头连接有腹杆。
进一步,上方的三个纵杆通过接头分别与一个垂直面上的两个上弦杆和一个下弦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纵杆除顶部的外,纵杆之间通过接头隔一定距离安装有立杆。
进一步,加固杆通过接头与纵杆和立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通过接头连接有四个腹杆。
进一步,下弦杆通过铁丝与塑料拱棚的拱杆绑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能搭在塑料拱棚的中上部,在其上覆盖遮阳网,拱棚的两侧下部各空出1m左右,能够遮阳降温的同时保证通风;结构之间通过接头牢固连接,组装方便快捷;纵杆有5根,最上方的纵杆高出棚顶40-100cm,与棚膜接触的纵杆用铁丝固定于拱棚骨架上,保证了在拱棚上的牢固性与降温效果;下弦杆水平压在拱棚顶部,与棚膜接触的部位用铁丝固定于拱棚骨架上,增强了固定性。与遮阳网直接覆盖在塑料膜上相比,棚内温度低2-5℃,降温效果较好。在高温季节可用于塑料拱棚上将遮阳网与塑料薄膜隔开一定距离,降温效果显著,可以克服将遮阳网直接覆盖在塑料薄膜上降温效果差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塑料拱棚上隔离遮阳网与塑料薄膜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纵杆;2、上弦杆;3、下弦杆;4、腹杆;5、立杆;6、加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塑料拱棚上隔离遮阳网与塑料薄膜的装置包括:纵杆1、上弦杆2、下弦杆3、腹杆4、立杆5、加固杆6。
纵杆1通过接头与上弦杆2、下弦杆3连接,除顶部的纵杆1外,纵杆1之间通过接头安装有立杆5,加固杆6通过接头与纵杆1和立杆5连接;上弦杆2、下弦杆3之间通过接头连接有腹杆4。
所述纵杆1、上弦杆2、下弦杆3、腹杆4共同构成了屋面梁,所述立杆5在屋面梁的下方起支撑作用,所述加固杆6两端分别与立杆5和屋面梁连接起加固作用,所述下弦杆3与拱棚的拱杆接触部位用铁丝绑牢。
本实用新型能搭在塑料拱棚的中上部,在其上覆盖遮阳网,拱棚的两侧下部各空出1m左右。所述的纵杆1、上弦杆2、下弦杆3、腹杆4、立杆5、加固杆6之间通过接头牢固连接;纵杆1有5根,最上方的纵杆1高出棚顶40-100cm,与棚膜接触的纵杆1用铁丝固定于拱棚骨架上。所述下弦杆3水平压在拱棚顶部,与棚膜接触的部位用铁丝固定于拱棚骨架上。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用户可根据自身塑料拱棚的结构,选取适宜长度的塑料杆与其他部件组装,然后搭在塑料薄膜上,两者接触部位隔一定距离用铁丝固定。在顶部的纵杆和与其相邻的两侧纵杆之间拉与纵杆垂直的铁丝,铁丝与铁丝之间间隔1m左右,再在该装置上覆盖遮阳网,遮阳网与最下方的纵杆接触部分用铁丝牢固绑牢。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