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水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7819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吸水花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具体涉及一种自吸水花盆。



背景技术:

盆栽是养花的途径,常见的花盆都是底部设有漏水孔的花盆,漏水孔会带走棚内过多的水,造成泥水污染,还会带走盆内土壤中的废料,如果花盆底部不设置漏水孔,土壤中过多的水分会导致花卉烂根甚至植株的死亡。

中国专利CN203814323U公开了一种自动循环浇花装置,包括花盆和循环装置,花盆底部舍设置有小孔,花盆内部安装有湿度传感器,循环装置的下端设置有花盆槽,花盆槽下方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的槽口设有溢水检测装置,循环装置的上端设置有浇水孔,循环装置的内部设置有自吸泵A、自吸泵B 和储水容器。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将花盆流出的水进行收集,并在花盆缺水时进行再次利用,节约水源,环保卫生,无须耗费时间和人力,适于广泛推广应用。但是,该实用新型浇水孔位于花盆槽的正上方,水容易喷洒在四处,不够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吸水花盆,结构简单,水不外泄,卫生环保,而且有利于植物生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吸水花盆,由盆底面和盆侧壁围合而成,所述盆内部设置与盆底面相平行的离水板,所述离水板上均匀设置若干圆孔,所述圆孔中填充棉芯,所述离水板上部平铺无纺布,所述无纺布上部设置栽培基质,所述棉芯与所述无纺布接触,所述离水板与盆底面之间设置透气层,所述离水板与盆底面之间的盆侧壁上还均匀设置一周透气孔,所述盆侧壁上边缘均匀设置一周注水槽,所述注水槽下部连通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上进水孔和下进水孔。

优选地,所述离水板与盆底面距离为1/5~1/4。

优选地,所述透气孔设置在距盆底面高度1/10~1/6。

优选地,所述上进水孔设置在盆侧壁距离栽培基质上表面1/10~1/8高度处。

优选地,所述下进水孔设置在盆侧壁距离栽培基质上表面1/4~1/3高度处。

优选地,所述透气层为鹅卵石层。

优选地,所述注水槽入口还设置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自吸水花盆所述盆内部设置与盆底面相平行的离水板,所述离水板上均匀设置若干圆孔,所述圆孔中填充棉芯,所述离水板上部平铺无纺布,所述无纺布上部设置栽培基质,所述棉芯与所述无纺布接触,当盆内水比较多时,棉芯可以吸收一些多余的水,保持植物根部润湿,而且无纺布可以阻止泥土和废料的流失,使花盆具有自吸水功能,清洁环保;所述离水板与盆底面之间设置透气层,所述离水板与盆底面之间的盆侧壁上还均匀设置一周透气孔,利于空气从盆底面向上流动为离水板上方的植物根部呼吸提供氧气,保持植物生长旺盛,而且透气层还可以储存一些棉芯吸收不完全的水分,防止水分外泄,空气的进入又进一步防止水变质,利于蒸发;所述盆侧壁上边缘均匀设置一周注水槽,所述注水槽下部连通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上进水孔和下进水孔,注水槽、上进水孔和下进水孔的设置,使水均匀渗入,保证植株各处与水接触充分。本实用新型自吸水花盆结构简单,水不外泄,卫生环保,而且有利于植物生长。

2. 本实用新型所述离水板与盆底面距离为1/5~1/4,保证了植物根部的充分透气。所述透气孔设置在距盆底面高度1/10~1/6,透气层内可储存较多残留水。所述上进水孔设置在盆侧壁距离栽培基质上表面1/10~1/8高度处,为植物根部中上部提供适当的水分。所述下进水孔设置在盆侧壁距离栽培基质上表面1/4~1/3高度处,为植物根部中下部提供适当的水分。所述透气层为鹅卵石层,鹅卵石还可以吸收棉芯吸收不了的水分,进一步防止了水分的外泄,而且鹅卵石之间的空隙也保证了植物根部的自由呼吸。所述注水槽入口还设置滤网,防止颗粒物质进入进水通道,堵塞进水通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自吸水花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离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自吸水花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盆底面,2-盆侧壁,3-离水板,4-圆孔,5-棉芯,6-无纺布,7-透气层,8-透气孔,9-注水槽,10-进水通道,11-上进水孔,12-下进水孔,13-栽培基质,14-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一种自吸水花盆,由盆底面1和盆侧壁2围合而成,所述盆内部固定与盆底面1相平行的离水板3,所述离水板3与盆底面1距离为1/5~1/4,所述离水板3上均匀开设若干圆孔4,所述圆孔4中填充棉芯5,所述离水板3上部平铺无纺布6,所述无纺布6上部填埋栽培基质13,所述棉芯5与所述无纺布6接触,所述离水板3与盆底面1之间为透气层7,所述透气层7为鹅卵石层,所述离水板3与盆底面1之间的盆侧壁2上均匀开设一周透气孔8,所述透气孔8设置八个,所述透气孔8开设在距盆底面高度1/10~1/6,所述盆侧壁2上边缘均匀设置一周注水槽9,所述注水槽9设置四个,所述注水槽9下部连通进水通道10,所述进水通道10包括相互连通的上进水孔11和下进水孔12,所述上进水孔11开设在盆侧壁2距离栽培基质上表面1/10~1/8高度处,所述下进水孔12开设在盆侧壁2距离栽培基质上表面1/4~1/3高度处。

实施例2

参见图3,本实施例自吸水花盆结构与实施例1自吸水花盆结构相似,相同之处不重述,有些不同的是:所述注水槽9入口还设置滤网14。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