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坡面盐碱改良植被节水结构,用于坝肩、高速边坡,以及导流洞、交通洞、引水隧洞等进出口开挖边坡。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高陡边坡植被恢复效果较差,其原因主要包括植被立地条件较差、抚育措施跟不上等,因此,土壤水分是高陡边坡植被生长的限制因素。其中水源缺乏,无法灌溉,土壤水分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是一个关键原因。工程建设形成的高陡边坡,土壤缺乏,只能靠人工覆土形成种植槽、穴等恢复植被,其土壤保水能力较差,仅靠自然降雨,不采取任何措施,很难满足植物生长需水要求,特别是雨量分配不均的干热河谷等区域,植被恢复则更为困难。对生产建设项目来说,由于缺乏交通条件,高陡边坡植被恢复如采取灌溉措施,实施较为困难,灌溉成本也较高,无法长期人工养护。因此,寻找有效、经济、运行管理简单的灌溉养护措施尤为重要,节水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在目前国内水电站数量之多,形成高陡边坡较多,植被恢复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运用节水技术,改善植被恢复效果,特别是对于降水分配不均的干热河谷地区,使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应用中也会遇到盐碱地节水的问题,由于盐碱地的土壤盐分含量高,因此不能再盐碱地上直接种植植物,必须把盐碱地改良之后才能够种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以形成自动收集天然降水并予以贮存的机构,具备一定盐碱改良的能力,同时减少水分蒸发量,并能达到在免除人力的条件下增加为植物供水的时间、减少水分消耗量的目的,从而提高植被成活率,改善植被恢复效果。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坡面盐碱改良植被节水结构,包括位于坡面下用于蓄水的排水沟,以及填有种植土的种植槽,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排碱隔板,所述的种植槽与排水沟之间通过蓄水管连接;所述种植槽反向于排水沟的一侧为防碱壁,靠近防碱壁的种植槽内设有倾斜的排碱隔板,所述排碱隔板的底端与所述种植槽的底面连接,所述排碱隔板顶端和两侧端与种植槽的侧面连接,所述排碱隔板与种植槽之间形成排水腔,所述排碱隔板上设有排盐孔,所述排水腔的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排碱隔板的上部设有无纺布过滤层,防碱壁上设置通气孔,通气孔的出口穿过防碱壁的内部伸出防碱壁。利用种植槽和排水沟,能够有效的补充土壤水分,减少蒸发,满足植被生长需要;同时还具备一定的防碱能力:排碱隔板上设置有排盐孔,通过蓄水或者自然降水可以使土壤中的盐碱随水从排盐孔中排出,实现快速改良盐碱土,而且也不会出现返盐问题;隔板上部设有无纺布过滤层,可以有效过滤泥土,防止泥土杂质堵塞排盐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种植槽内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表层砂砾石、种植土层和底部砂砾石。形成保水结构,使得种植槽内水分不容易流失。
作为优选,所述的排水沟上层为排水层,下层为蓄水层,之间通过透水隔板分隔。排水层将坡面汇集的多余雨水排走,以保证边坡安全;蓄水层为透水隔板分割出的蓄水空间,蓄水层高度根据生态需水要求、蒸发量以及经济性三个因素计算。
作为优选,所述底部砂砾石的厚度低于蓄水层的高度。方便蓄水层内的水能够通过蓄水管流入种植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种植土层下设有若干个土柱伸入底部砂砾石内。以形成水分上升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土柱的截面呈倒梯型。使底部具有一定的保水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排碱隔板与种植槽的底面夹角倾斜度为35 ~ 45°。不仅排盐效率高,而且可以有效保持改良后土壤的水分。
作为优选,所述无纺布过滤层的厚度为10 ~ 30mm。不仅起到过滤泥沙作用,也可很好的保持土壤中的水分。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气孔沿排水腔前后排列设置有若干个。保证了种植槽土壤的透气性,促进了植物根系生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植被恢复措施主要采取马道上设置种植槽,并在其内回覆种植土,以改善立地条件,便于栽植植物。马道与开挖边坡之间设有排水沟,以排除边坡汇水,保证边坡安全。节水结构主要利用种植槽和排水沟,能够有效的补充土壤水分,减少蒸发,满足植被生长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排水沟1、排水层11,蓄水层12、透水隔板13、种植槽2、表层砂砾石21、种植土层22、底部砂砾石23、排碱隔板3、排盐孔31、排水腔32、蓄水管4、通气孔5、防碱壁6、种植土7、土柱8、无纺布过滤层9、排水孔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产品包括位于坡面下用于蓄水的排水沟1,以及填有种植土7的种植槽2,本实施例还包括有排碱隔板3,种植槽2与排水沟1之间通过蓄水管4连接;种植槽2反向于排水沟1的一侧为防碱壁6,靠近防碱壁6的种植槽2内设有倾斜的排碱隔板3,排碱隔板3的底端与种植槽2的底面连接,排碱隔板3顶端和两侧端与种植槽2的侧面连接,排碱隔板3与种植槽2之间形成排水腔32,排碱隔板3上设有排盐孔31,排水腔32的底部设有排水孔10,排碱隔板3的上部设有无纺布过滤层9,防碱壁6上设置通气孔5,通气孔5的出口穿过防碱壁6的内部伸出防碱壁6。利用种植槽2和排水沟1,能够有效的补充土壤水分,减少蒸发,满足植被生长需要;同时还具备一定的防碱能力:排碱隔板3上设置有排盐孔31,通过蓄水或者自然降水可以使土壤中的盐碱随水从排盐孔31中排出,实现快速改良盐碱土,而且也不会出现返盐问题;隔板上部设有无纺布过滤层9,可以有效过滤泥土,防止泥土杂质堵塞排盐孔31。
本实施例的种植槽2内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表层砂砾石21、种植土层22和底部砂砾石23。形成保水结构,使得种植槽2内水分不容易流失。
本实施例的排水沟1上层为排水层11,下层为蓄水层12,之间通过透水隔板13分隔。排水层11将坡面汇集的多余雨水排走,以保证边坡安全;蓄水层12为透水隔板13分割出的蓄水空间,蓄水层12高度根据生态需水要求、蒸发量以及经济性三个因素计算。本实施例的底部砂砾石23的厚度低于蓄水层12的高度。方便蓄水层12内的水能够通过蓄水管4流入种植槽2。
本实施例的种植土层22下设有若干个土柱8伸入底部砂砾石23内。以形成水分上升通道,且土柱8的截面呈倒梯型。使底部具有一定的保水功能。
本实施例的排碱隔板3与种植槽2的底面夹角倾斜度为35 ~ 45°。不仅排盐效率高,而且可以有效保持改良后土壤的水分。
本实施例的无纺布过滤层9的厚度为10 ~ 30mm。不仅起到过滤泥沙作用,也可很好的保持土壤中的水分。
本实施例的通气孔5沿排水腔32前后排列设置有若干个,至少两个。保证了种植槽2土壤的透气性,促进了植物根系生长。
马道种植槽2及蓄水型排水沟1形成雨水储存及利用机构,可满足植被生长需要,达到节水目的,同时通过排碱隔板3,可以起到一定的土壤盐碱改良的作用。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