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868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用具,特别涉及一种树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公开号为CN20256587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园林绿化用树木支撑装置。该实用新型是由杯套通过铰接与杯座构成支撑单元,支撑杆插在杯套中,可进行转动,杯座本体中开有带槽,收紧带穿插在带槽中,将数个支撑单元联系为环状体支撑装置。

上述专利中通过在树木周围围绕有支撑杆,并将支撑杆的一端通过套杯连接有同一个用于束紧树木的收紧带,从而用于实现对树木的固定。当支撑杆要实现在泥土上固定时,由于支撑脚存在的端面面积,导致支撑脚难以插入泥土,使得树木难以实现较好的固定;地面上固定时,支撑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水泥地面和土壤地面都能实现较好固定的树木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树木支撑装置,包括若干支撑单元以及支撑单元之间共同连接的用来捆绑树木的紧固带,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地面实现面接触的支撑块;所述支撑杆内部设置有与支撑杆同轴的插孔,所述插孔向外延伸并穿透支撑块,所述插孔中穿设有与地面实现点接触的支撑脚,所述支撑杆外壁设有第一调节插孔,所述支撑脚上设置有与第一调节插孔定位用来使支撑脚伸出的定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装置固定于水泥地面时,支撑块与地面形成面接触,增大了摩擦力,使支撑装置在水泥地面上实现更好固定;用于固定于土壤地面时,支撑脚伸出形成点接触,并通过定位件实现对伸出后支撑脚的固定,点接触减少接触面积,使作用力能更加集中的进行传导,使支撑脚容易插入土壤内,从而实现更好固定;并通过支撑脚的底部抵触在土壤表面,增大土壤表面与支撑杆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土壤能对支撑脚提供更好的支撑作用力,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位于第一调节插孔且靠近紧固带的位置设有第二调节插孔,所述定位件与第二调节插孔配合用于定位支撑脚位于支撑杆内部。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增加第二调节插孔,使定位件配合第二调节插孔用于将支 撑脚固定在支撑杆内部,使得支撑杆在移动的过程中,支撑脚不会掉落出支撑杆,使工作人员在安装的过程中更加便捷。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上的定位件为双向弹簧柱塞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可以通过按压双向弹簧柱塞螺栓的两端来改变双向弹簧柱塞螺栓的长度,使得双向弹簧柱塞螺栓向内收缩,同时向支撑脚施加作用力,用于实现支撑脚在支撑杆内滑移并带动柱塞螺栓朝向第二调节插孔移动,通过柱塞螺栓的弹性复位卡设在第二调节插孔内,用于实现支撑脚在第二调节插孔的定位,使得调节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插孔和第二调节插孔之间连通有用于引导双向弹簧柱塞螺栓滑移的贯穿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双向弹簧柱塞螺栓的按钮时,双向弹簧柱塞螺栓长度缩小,并在柱塞螺栓弹性复位力的作用下抵触在贯穿滑槽中,通过贯穿滑槽朝向第二调节插孔滑移,对滑移中的贯穿滑槽起到限位引导作用。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上开有贯穿支撑块的若干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块上设置若干固定孔,使得装置与地面固定时,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是否在固定孔中加上螺栓等,通过螺栓与水泥地面之间的螺纹连接,使支撑块与地面之间的固定效果更加好,从而增加树木支撑装置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及套设于第一支撑杆内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开设有沿第二支撑杆轴向间隔排列的若干调高螺孔,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通过穿过调高螺孔的调高螺栓和调高螺帽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根据不同使用情况的需要,更换不同的调高螺孔,调整支撑杆的整体长度,使支撑装置能够适用于更多不同高度的树木情况。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远离第二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扣环,所述扣环内穿设有紧固带,所述紧固带两端设置连接有第一耳片和第二耳片,两个耳片通过调宽螺栓及调宽螺帽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带穿设于扣环内,方便安装及定位,紧固带两端的耳片通过调宽螺栓连接,改变调宽螺栓与螺母的距离,可以改变紧固带的松紧度,使装置适合更多的树木情况。

优选的,所述扣环为挠性件,所述扣环上设有供扣环实现与紧固带分离的间隙,所述固定块位于紧固带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延伸有抵触托衬紧固带的弧形的托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通过扣环的挠性功能,扣环中间开有间隙,方便将紧固带从间隙处穿设入扣环内部,使得紧固带可以更加简单的穿设安装及拆卸;同时, 扣环由片状的挠性件弯折而成,使树木和紧固带之间更加充分接触贴合。

优选的,所述紧固带为橡胶带;所述固定块沿紧固带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延伸有抵触紧固带的弧形的托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紧固带优选为橡胶带,将紧固块与树木的刚性接触改为橡胶带与树木之间变成柔性接触,可以防止树木受伤且不阻碍树木生长;且固定块上的托片衬托在紧固带外侧,使得受力面积增加,提升树木支撑装置的稳定性,使支撑装置对树木的固定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紧固带靠近固定块一侧粘贴有起警示作用的反光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紧固带上粘贴反光片,使支撑装置具有反光功能,起警示作用;特殊的,如果该支撑装置用于车道两边的行道树的固定,反光片还能对来往的行车起到导向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支撑杆上设置了双向弹簧柱塞螺栓以及与双向柱塞螺栓相互配合的第一调节插孔和第二条节插孔,可以实现支撑块与支撑脚之间的相互切换,当地面为水泥地,柏油路等较为坚硬和平整地面时,收缩支撑脚,用支撑块实现装置与地面的固定,不仅更加稳固更能防止支撑脚破坏路面;特别的,设置在支撑块上的固定孔可以在需要时拴上螺栓等固定件,极大地提升稳定性;当地面为土壤等较为柔软的地面时,伸出支撑脚,将支撑脚插入地面,支撑脚与地面之间形成更大的受力面积,同时支撑块底面与地面也互相接触,产生横向的摩擦力,使得支撑装置在地面上更加稳固,两者的设置使得该支撑装置使用的路面状况更加广泛,固定性更好;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设置有不用高度的调高螺孔使支撑杆的总高度具备一定的可调节性,使本装置适用于不同高低的树木情况;反光片的设置使支撑装置在黑夜中具备良好的可见性,起警示作用,防止路过行人绊伤及树木受到伤害;如果该支撑装置用于车道两边的行道树的固定,反光片还能对来往的行车起到导向的作用;具备弹性的紧固带设置将刚性接触改为柔性接触,同时通过托片衬托紧固带,使部分位置改弹性接触为刚性接触,在保护树木生长不受伤害的同时使得树木支撑装置仍具有良好的固定树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支撑脚的B方向剖视图(用来体现双向弹簧柱塞螺栓的结构)。

图中:1、第一支撑杆;1.1、第一调节插孔;1.2、第二调节插孔;1.3、调高螺栓;1.4、调高螺帽;1.5、贯穿滑槽;1.6、插孔;2、第二支撑杆;2.1、调高螺孔;3、支撑块;3.1、固定孔;4、固定块;4.1、扣环;4.2、托片;4.3、间隙;5、紧固带;6、反光片;7、支撑脚;7.2、双向弹簧柱塞螺栓;7.21、螺栓主体;7.22、按钮;7.23、空腔;7.24、弹簧;7.25、通孔;8、耳片;8.1、调宽螺栓;8.2、调宽螺帽;8.3、第一耳片;8.4、第二耳片;9、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树木支撑装置,包括三组环绕分布的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包括一端焊接有固定块4的第二支撑杆2以及套设于第二支撑杆2外的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靠近第一支撑杆1处设置有沿第二支撑杆2轴向间隔分布的若干调高螺孔2.1,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2通过调高螺栓1.3及调高螺帽1.4螺栓螺母连接,通过更换调高螺栓1.3连接不同的调高螺孔2.1实现支撑杆9高度的调节。所述固定块4远离第二支撑杆2的一侧均设置有扣环4.1,所述扣环4.1为挠性件,扣环4.1由上下两个形状为L形的片体组成,两片体之间形成间隙4.3,三个扣环4.1中穿设有同一橡胶紧固带5,紧固带5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块状的第一耳片8.3及第二耳片8.4,调宽螺栓8.1穿过第一耳片8.3、第二耳片8.4与调宽螺帽8.2螺纹连接,通过调节调宽螺栓8.1的松紧度实现对紧固带5直径的调整,从而使树木支撑装置适应不同大小的树木。

所述固定块4沿扣环4.1穿设方向的两侧壁均向外延伸有弧形的托片4.2,托片4.2靠近紧固带5的一侧与紧固带5抵触,起到托衬紧固带5的作用;所述紧固带5靠近第二支撑杆2的一侧粘贴设置有反光片6,反光片6起到警示作用。

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杆1底端固定设置有用于与地面接触支撑的水平设置的支撑块3,支撑块3上靠近周边的位置设有围绕于支撑块周边的若干固定孔3.1;所述第一支撑杆1内部设置有与支撑杆9同轴的插孔1.6,所述插孔1.6向外延伸并穿透支撑块3,所述插孔1.6中穿设有支撑脚7,所述支撑脚7下端面为倒圆锥形用于实现与地面之间的点接触,更加容易的插入地面实现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杆1外壁设有沿第一支撑杆1轴向排列的第一调节插孔1.1和位于第一调节插孔1.1上方的第二调节插孔1.2,第一调节插孔1.1与第二调节插孔1.2宽度相同,第一调节插孔1.1与第二调节插孔1.2之间连通有贯穿第一支撑杆1径向且宽度小于第一插孔1.1宽度的贯穿滑槽1.5;所述定位件为双向弹簧柱塞螺栓7.2。

如图4所示,双向弹簧柱塞螺栓7.2包括圆柱形的螺栓主体7.21,螺栓主体7.21中 开设有圆柱形的空腔7.23,所述螺栓主体7.21轴向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空腔7.23同轴且直径小于空腔7.23的通孔7.25,通孔7.25连通空腔7.23,空腔7.23内两端设置有截面形状为工字形且经通孔7.25向外凸出的按钮7.22,按钮7.22实现在通孔7.25中滑移且抵触空腔7.23的内壁,两按钮7.22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7.24,通过按压按钮7.22,使双向弹簧柱塞螺栓7.2的长度小于第一支撑杆1的内径,使支撑脚7从第一调节插孔1.1移向第二调节插孔1.2,实现支撑脚7可在第一调节插孔1.1与第二调节插孔1.2之间切换,实现支撑脚7的不同定位;当双向弹簧柱塞螺栓7.2定位于第一调节插孔1.1时,支撑脚7向外伸出,当双向弹簧柱塞螺栓7.2定位于第一调节插孔1.2时,支撑脚7收缩进入第一支撑杆1内。

安装原理:

当使用时的地面为水泥地、柏油地等较为坚硬的地面时,按压双向弹簧柱塞螺栓7.2上的按钮7.22,使双向弹簧柱塞螺栓7.2长度缩小,并在双向弹簧柱塞螺栓7.2弹性复位力的作用下抵触在贯穿滑槽1.5中,通过贯穿滑槽1.5朝向第二调节插孔1.2滑移,从而使支撑脚7沿插孔1.6向上移动,并将双向弹簧柱塞螺栓7.2固定于第二调节插孔1.2中,使得支撑脚7收缩进入第一支撑杆1内,利用支撑块3的底面与地面实现与地面之间的支撑,支撑块3与地面间为面接触,增加了摩擦力,使装置与地面的支撑更加稳固;特别的,当地面相对光滑不易支撑时,可以在支撑块3上的固定孔3.1上设置螺栓,并将螺栓打入地面,来使得支撑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支撑更加稳固;当使用时地面为泥土地或其他较为柔软的地面时,通过按压按钮7.22移动双向弹簧柱塞螺栓7.2使之固定于第一调节插孔1.1内,从而使支撑脚7伸出,并将支撑脚7上插入地面中,增加装置的稳定性;同时,当支撑脚7插入地面中时,支撑块3的底面与地面也是接触的,增加了受力面积从而再次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使用时,将紧固带5通过卡扣4.1上设置的挠性件及间隙4.3穿设于卡扣4.1中,用紧固带5圈住要支撑的树木,利用更换调高螺栓1.3所连接的调高螺孔2.1,调整支撑装置的高度,从而适应所要支撑的树木;固定块4上的弧形托片4.2用于托衬紧固带5,使支撑装置受力更加均匀,树木发生倾倒时,紧固带5与树木直接接触,所述紧固带5及托片4.2给树木施加反方向的力用以扶持树木;紧固带5的弹性形变能力又给予树木支撑装置与树木一定的缓冲空间,提升了树木支撑装置的稳定性,同时也不阻碍树木的生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